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危险因素的研究,以探讨制定预防策略,减少肺炎的发生.方法 调查了近3年ICU内VAP的发病因素,将15个可能的危险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 108例机械通气患者共有38例发生VAP.单因素分析表明与VAP有显著相关的因素共有8个.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5岁,机械通气患者取仰卧位,先前使用抗生素,慢性肺疾病是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造成VAP发生的因素很复杂,往往几个因素同时存在,并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建议不同的预防策略应该联合应用,才能有效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呼吸机相关肺炎是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也是其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为防止此并发症 ,现分析其危险因素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 1995年 3月~ 1998年 3月入住呼吸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且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 97例。1.2 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1 ] 。1.3 分析内容 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相关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性别、营养状态、吸烟、饮酒、气管切开术、先前使用抗生素、患者头部位置 (仰卧、抬高 30°)、鼻胃管、胃内容物吸入、H2 受体拮抗剂、慢…  相似文献   

3.
回顾性调查我院ICU病房行机械通气的367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探讨ICU病房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的相关因素,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易发生VAP,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控制易患因素,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调查我院ICU病房行机械通气的367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探讨ICU病房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的相关因素,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易发生VAP,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控制易患因素,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调查我院ICU病房行机械通气的367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探讨ICU病房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的相关因素,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易发生VAP,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控制易患因素,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6年2月~2008年2月入住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8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将患者按相关危险因素自然分组,采用x^2检验比较VAP发病率,并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e回归分析。结果:86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中有42例发生VAP,发病率为48.8%。原发病主要以慢性肺部疾患为主、患者≥60岁、机械通气≥5d、仰卧位、应用抑制胃酸分泌药、进行侵入性操作、应用糖皮质激素、白蛋白〈30g/L、与各自对照组比较,其机会比(OR)及OR值95%可信区间(95%CI)有统计学意义,是影响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8.88、2.78、4.78、11.66、8.84、12.76和21.09(P〈0.05)。结论:机械通气原发病主要以慢性肺部疾患为主、较长时间、仰卧位、应用抑制胃酸分泌药(制酸剂)、侵入性操作、应用糖皮质激素、白蛋白〈30g/L是影响VAP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方法选取新生儿机械通气时间≥48h患儿180例,符合VAP诊断标准73例作为VAP感染组,VAP未感染组作为时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VAP的危险因素;并对VAP作病原菌分析.结果VAP发生率40.56%.单因素分析表明低体重儿及早产儿,机械通气时间>5d,肺部原有疾病、有胃内容物吸入、鼻饲、使用胃酸抑制剂/抗酸剂是VAP的危险因素,而机械通气时患儿头部位置抬高>30°及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能预防VAP的发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不能降低VAP的发生.病原学以G-菌为主,但G+菌发生率显著上升,前5位依次为克雷白菌属、铜绿假单胞杆菌、金葡菌、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属.结论避免VAP的危险因素,使用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能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合乳酸菌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ICU重症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常规遵医嘱健康饮食,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复合乳酸菌胶囊。比较两组VAP发生率、VAP致死率、VAP出现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并统计两组治疗后4 d和10 d PCT、IL-6和IL-7水平。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为42.86%,低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P出现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天,观察组VAP患者PCT、IL-6和IL-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乳酸菌可以有效预防ICU重症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提升预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呼吸机吸入端不同湿化温度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张家港市中医医院ICU收治的行呼吸机通气治疗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40例。A组的呼吸机吸入端端口的温度设置为32.0~33.9 ℃,B组设置为34.0~35.9 ℃,C组设置为36.0~37.0 ℃,比较不同组别患者使用呼吸机3 d后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率、刺激性咳嗽次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患者治疗满意率。 结果 C组痰液黏稠度较A组、B组明显降低(P<0.05),痰痂形成率、VAP发生率低于A组、B组(P<0.05),而患者治疗满意率高于A组、B组(P<0.05)。C组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B组(P<0.05)。 结论 将呼吸机吸入端湿化温度控制为36.0~37.0 ℃有助于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痰液黏稠度,避免痰痂形成,降低VAP发生率,利于患者尽早撤机及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  相似文献   

10.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诊治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燕 《护理研究》2004,18(2):205-206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情况。 方法 对2007年8月-2008年7月我院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32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 结果 细菌学检查阳性者27例(84.4%)。共培养出细菌42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细菌总数29.4%,鲍曼不动杆菌23.5%,铜绿假单胞菌20.6%。 结论 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宿主因素特殊,呼吸道防御机制受到破坏、细菌定植及侵入呼吸道是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原因的关键,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ICU患者早期集束化气道干预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作用.方法 选取入住ICU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气道干预,观察组在4h内采取集束化气道干预(及时倾倒呼吸机管路冷凝水、人工气囊的压力保持在20~30 cmH2O、胸部物理治疗每2小时1次、持续声门下吸引、呼吸机采用热湿交换器、每4小时洗必泰口腔冲洗).观察并记录两组VAP发病率、平均机械通气时间、ICU平均住院时间及28 d的病死率.动态观察确诊VAP患者当天(0)、3、5、7、14 d时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APACHEⅡ评分.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VAP发病率(18.75%与35.94%)、平均机械通气时间(6.26±2.89)d与(10.54±4.36)d、ICU平均住院时间(11.88±3.97)d与(16.55±5.22)d,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58、t=6.546、t=5.697,P<0.05或P<0.001).两组中确诊VAP3、5、7、14 d,CPIS评分分别为(7.01±2.24)、(8.74±2.33)分,(5.67±2.14)、(7.51±2.27)分,(4.36±1.44)、(6.95±2.98)分,(2.75±1.37)、(6.53±2.88)分,观察组的CPI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27.22,P<0.001;F组内=29.41,P<0.001;F交互=4.35,P<0.01);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7.02±7.06)、(22.48 ±7.31)分,(15.01±6.06)、(19.67±7.14)分,(12.40±4.17)、(16.13±5.33)分,(8.40±2.57)、(13.10±4.93)分,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47.43,P<0.001;F组内=45.36,P<0.001;F交互=4.25,P<0.01).结论 早期应用集束化气道干预可降低VAP的发生率,一定程度改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病率的作用。方法调查分析2010年中心ICU内VAP发病率较高的原因,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2011年1~6月的VAP进行预防、控制和管理。结果 2011年上半年VAP的患病率较2010年明显下降(χ2=4.08,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方法是VAP预防和控制的有效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经口气管插管危重患者口腔护理方法,以减少口腔感染,减少口腔定植菌,切断胃-口腔-肺感染途径,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按随机数字将受试对象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天采用2.5%碳酸氢钠溶液行口腔擦洗加冲洗,每天3次,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棉球行口腔擦洗,两组均在口腔护理前后测定pH值,48 h后行痰培养及口腔定植菌监测,分析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病原学检测结果.结果 实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降低(P<0.05),真菌感染率明显降低,口腔定植菌减少.结论 采用2.5%碳酸氢钠溶液行口腔冲洗可有效减少口腔定植菌,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3—9月入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行机械通气超过48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诊断标准分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组和未发生VAP组,对两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54例发生VAP患者中,共检出病原274株,革兰阴性菌占85.04%,居前3位的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机械通气时间≥5d、昏迷、抗生素联合使用。结论防治VAP应根据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处理。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 系统评价重症监护室成人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为制定临床护理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重庆维普(VIP)、Pub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ICU成人患者VAP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由2名评估员遵循纳排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如有分歧则请第三方评估,共同讨论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计算各危险因素的合并比值比(OR)。 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章,均为病例对照研究,各因素的比值比(OR)分别为年龄≥60岁(OR=2.78)、APACHEⅡ评分≥15分(OR=5.91)、昏迷(OR=4.69)、气管切开(OR=5.89)、机械通气时间≥7天(OR=3.29)、使用抗生素(OR=1.78)、使用制酸剂(OR=3.04)、肠内营养(OR=1.86)。 结论 年龄≥60岁、昏迷、APACHEⅡ评分≥15分、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7天、使用抗生素、使用制酸剂是ICU成人患者VAP的危险因素,胃肠内营养是否为ICU成人患者VAP的危险因素,这与胃肠内营养给予的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