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解农村贫困地区小学生早餐频率及食物摄入情况,为制定营养宣传教育和干预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北省平泉县等5个贫困农村县区15所小学的2 939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每周的早餐食用频率及主要食物的摄入情况.结果 参加调查的小学生达不到每天吃早餐的比例为23.2%.早餐食用频率最高的食物是米面制品(66.6%),其次为奶类(35.6%)、蔬菜(33.3%)、肉/蛋/鱼类(29.5%)、豆类(27.7%)和水果(19.3%).早餐营养质量差的小学生比例达到75.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四/五年级、云南地区、父母未在外打工的学生早餐食用频率相对较低;三/四年级、云南地区和住宿的学生早餐质量相对较差.结论 我国贫困农村地区小学生每天吃早餐的频率较低,早餐营养质量差.建议对学生、家长和老师加强合理早餐的教育,改善学生的早餐摄入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贵州省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生早餐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儿童营养教育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4—6月对贵州省某市3所小学和3所中学2 833名学生进行早餐行为与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中小学生早餐食用频率最高的是谷薯类(71.66%),其次为新鲜蔬菜(45.89%)、奶类(35.55%)、肉/蛋/鱼类(29.33%)、豆类(19.52%)、新鲜水果(18.74%)。中小学生能每天吃早餐的比例为62.97%,每周吃4~6次早餐的为22.80%,≤3次的为14.23%,男生每天都吃早餐的比例(65.07%)高于女生(6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1,P<0.05)。早餐营养差的比例达71.87%,女生(73.68%)高于男生(69.94%)(χ2=9.2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段、是否住校、睡眠质量均是每天吃早餐的影响因素;学段、是否住校是早餐质量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贵州省某市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生每天吃早餐的比例较低,早... 相似文献
3.
聊城市中小学生早餐现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掌握中小学生早餐状况 ,以便有目的地采取措施 ,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 ,提高学习效率 ,笔者于 2 0 0 1年5月对聊城市中小学生的早餐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获取调查对象。根据地理分区随机抽取聊城市高中 2所 ,初中、小学各 4所 ,其中农村高中、初中、小学各 1所。以班级为单位抽取 3 8个班共计 2 3 2 8人 ,其中高中生 83 1人 ,初中生 996人 ,小学生 5 0 1人。1.2 内容与方法 根据调查目的 ,参考有关文献 ,设计制订早餐情况调查表。调查表内容涉及一般情况 ,…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学校学生的早餐行为现状及其对体质状况的影响,为制定健康教育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9个学年段、11个年龄段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不能坚持每天吃早餐的比例为29%,其中7~9岁年龄段占15%,10岁以上年龄段占34.25%;早餐食物结构品种单一的比例为10.68%;早餐频次和品种单一的学生中发生身体不适排名前三的是:头昏乏力,饥饿感,注意力不集中,消化系统症状。结论学生早餐频次缺乏规律,食物结构单一,早餐质量影响学生的在校行为及其体质状况。 相似文献
5.
《职业与健康》2016,(15)
目的了解北京市密云区中小学生的早餐行为,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密云区中小学生544名,采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的《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调查表》调查。结果每天吃早餐的比例为57.0%,从不吃早餐比例为3.7%;;不吃早餐的原因主要是没时间吃(25.2%)和早上不饿/不想吃(25.2%);早餐来自于家庭和学校的比例为77.5%,有22.5%的学生选择小卖部/超市、饭馆以及路边早点摊的早餐;早餐每周都能吃饱的为51.5%,有3.1%的中小学生早餐从来吃不饱;上午第3或4节课从未感觉饿的占15.5%,每天都感觉饿的占8.8%。小学、初中、高中每周总是吃早餐的比例、早餐都能吃饱的比例、从未和偶尔感觉饿的比例呈现由低到高趋势,均有统计学差异(χ~2=59.3、χ~2=62.4、χ~2=95.1,均P0.01);住宿生每周早餐都能吃饱的比例、从未和偶尔感觉饿的合计比例低于走读生(χ~2=9.8,χ~2=37.1,均P0.01)。结论北京市密云区中小学生早餐行为较差,特别是小学生早餐行为明显存在问题,应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6.
7.
了解农村中小学生食品安全认知行为现状及教育途径,为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黔东南州部分农村中小学共2 28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食品安全认知与行为现状及教育途径.结果 49.0%的农村中小学生知道“QS”标志,35.0%的学生认为吃了没有煮(炒)熟的四季豆不会中毒;44.2%的学生根据“QS”标志购买食品,51.8%的学生不在校园周边无证摊贩处购买食物,49.1%的学生发现过期食品会向商品经营者退还该食品;中学生在食品安全认知方面的比例高于小学生,但消费时的自我保护和生活卫生习惯方面的比例低于小学生(P值均<0.05).76.1%的学校进行食品安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由教师告诉学生相关知识;小学在教师告诉学生、知识竞答、广播及课上师生的讨论等食品安全教育途径方面的比例均高于中学(P值均<0.05).结论 黔东南州农村中小学生的食品安全认知与行为水平有待加强,农村中小学要重视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食品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我国城市中小学生早餐行为及早餐营养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三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北京等7个城市选取9194名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收集他们早餐行为信息并进行评价。结果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每天吃早餐的比例分别为97.0%、92.4%和93.4%;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吃早餐的时间多在起床30min以内,比例分别为75.4%、74.7%和68.6%;早餐主要由母亲准备,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比例分别为53.1%、49.9%和49.7%;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主要在家里食用早餐,比例分别为71.8%、67.0%和63.8%;中小学生早餐营养质量差的比例分别为84.7%、80.5%和81.8%。结论城市中小学生早餐行为存在一些不合理方面,早餐营养质量较差,应改善其早餐食物结构,提供营养素均衡的早餐,促进学生的健康。 相似文献
9.
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中学生早餐行为现状,为制定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编制的“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对整群分层随机抽取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120名大中学生早餐行为进行分析.结果 大中学生基本不吃早餐占3.73%,很少吃早餐占21.57%,经常不吃早餐占74.63%,不同年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基本不吃早餐行为顺位为普通高中(15.26%)>大专(6.57%)>职业高中(5.64%)>大学(4.29%)>重点高中(2.52%)>普通初中(0.88%)>重点初中(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住宿生天天吃早餐行为报告率为0.06%,住宿生为0.结论 兵团大中学生经常不吃早餐行为较为普遍.中学生家长、普通学校高中生及住宿生是早餐行为重点干预人群. 相似文献
10.
11.
天津市中小学生早餐状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天津市中小学生早餐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2年对天津市4所中小学校学生3906名进行早餐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城乡中小学生不吃早餐率为6.25%,城市与农村,中学与小学不吃早餐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值均〈0.01)。早餐充足率为2.17%,较好率为17.47%,较差率为80.37%;早餐质量较好率及充足率均为城市高于农村,中学高于小学,差异有显著性(P〈0.01)。学生早餐主要食物构成为谷类(53.46%)、薯类(4.90%)、奶类(37.42%)、蛋类(32.33%)、肉类(21.59%)、豆类(17.00%)和果类(24.89%)。结论学生早餐中肉、蛋、奶类摄入比例不低,但搭配不合理,营养充足率较低。营养知识缺乏,行为习惯,早餐食物构成等对早餐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卫生研究》2021,(4)
目的调查贵州省某市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4—6月抽取贵州省某市6所中小学3952名学生进行身高和体重测量,男生1966人,女生1986人,年龄(10.81±2.88)岁,对其中4年级及以上的283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男生1374人,女生1459人,年龄(13.44±1.94)岁。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基本信息、早餐饮食行为等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营养状况与早餐行为的关联性。结果各年龄段汉族男生和女生身高和体重略高于少数民族,但到16岁时会逐渐趋于重合。该地区学生总体身高、体重水平低于2014年全国平均水平。学生总体营养不足率为21.39%,其中生长迟缓率为13.13%,中重度消瘦率为3.04%,轻度消瘦率为5.22%;少数民族学生营养不足率(24.72%)高于汉族学生(18.73%)(χ~2=14.93,P0.05),男生营养不足率(26.49%)高于女生(16.59%)(χ~2=41.29,P0.05)。学生总体超重肥胖率为8.65%,其中超重率为6.42%,肥胖率为2.22%,不同性别、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餐行为情况显示,该市中小学生早餐食用频率最高的是米面制品(71.66%)。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早餐次数、早餐营养质量、每周早餐吃新鲜蔬菜、奶类及制品、肉/蛋/鱼类次数是营养不足的主要影响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9年贵州省某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主要存在营养不足,超重肥胖率不高,但仍应注意防控。早餐次数、早餐质量等是营养不足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公共卫生》2020,(3)
目的了解山东省城市中小学生早餐行为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7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山东省3城市6 161名中小学生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山东省城市中小学生每天吃早餐的报告率为79.29%,其中小学生为84.98%,高于中学生的75.34%(χ~2=84.06,P 0.001),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偶尔吃、不吃或基本不吃早餐的报告率中学生均高于小学生;每天早餐行为的影响因素分别为不同城市、是否与父母同住、母亲的文化程度、父亲的职业和知识总分。结论山东省城市中、小学生每天吃早餐的报告率较全国平均水平为低,应加强学校、特别是中学生的膳食营养干预工作,确保学生进食早餐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了解河南省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行为的发生状况及其与早餐食用的关联性,为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欺负/受欺负问卷和早餐食用问卷,于2019年2—3月抽取河南省45个样本县(市、区)793所中小学样本校103 106名中小学生进行在线调查。结果河南省中小学生身体、言语、关系、网络欺负行为的报告率分别为4.5%,9.4%,4.6%,3.3%;受欺负行为的报告率为11.5%,25.2%,16.0%,14.5%,不同性别、学段、学校所在地、寄宿状况、学业成绩、学业负担的学生之间欺负/受欺负行为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37~5 511.09,P值均<0.01)。不经常吃早餐的学生比例为15.4%,不同学段、寄宿状况、学业成绩、学业负担的学生之间早餐食用频次差异均有统计意义(χ2值分别为945.45,21.96,3 591.83,3 208.41,P值均<0.01);欺负/受欺负者中不经常吃早餐的比例均高于未卷入者(χ2=1 589.99~2 602.78,P值均<0.01)。... 相似文献
16.
《卫生研究》2016,(6)
目的了解中国四城市家长对中小学生早餐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沈阳市、广州市、武汉市、成都市10 545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的早餐频率、早餐食物种类等相关行为信息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与家长的早餐行为正相关;相对于不吃早餐,家长每周吃1~3次、4~6次和7次早餐对学生吃早餐影响的OR(95%CI)值分别为2.917(1.856~4.585)、4.323(3.010~6.208)和5.829(4.317~7.870);相对于早餐营养质量差,家长早餐营养质量良好和充足对学生早餐营养质量充足影响的OR(95%CI)值分别为1.875(1.542~2.280)和6.372(5.270~7.704)。家长文化程度越高,学生越容易不吃早餐,但所吃早餐的营养质量更趋于充足。结论家长的早餐行为对中小学生的早餐行为影响很大。应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家长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嘉兴市中小学生饮食行为现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嘉兴市中小学生膳食结构与饮食行为现状,找出存在问题,为开展学校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根据随机抽样原则,对嘉兴市2所中学,1所小学共854名中小学生进行早餐质量,中晚餐膳食结构与饮食行为调查。结果 中小学生早餐营养质量好的仅占8.3%,差的占51.6%;午餐营养质量好的占24.1%,晚餐营养质量好的占31.7%;15.0%的学生平均每周不吃早餐2.4次,91.8%的学生平均每周吃零食5.4次,18.6%的学生饭前吃零食,32.7%的学生吃过零食后正餐食量明显减少,78.1%的学生有特别偏爱的食物,79.2%的学生有不喜欢吃的食物。结论 学生与家长的营养教育亟需加强。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南昌市中小学生的早餐情况,于1996年3-4月对南昌市三所学校的63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l对象和方法11在南昌市一所小学、二所中学,随机抽取小学四、五年级各2个班,初一至初三年级各3个班,共计63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12制订开放式调查表格。采用群体问卷法,按班级分别进行,统一指导填表方法。学生答卷后当场收回,废除不全答卷,共收得有效答卷552份。2结果与分析2.1早餐的进餐时间和食物种类所调查的小学生早餐进餐时间为Ic分钟,中学生为匕分钟。早餐进食牛奶、鸡蛋占42%,粉干、面条叨%,馒头、包… 相似文献
19.
大同大学医学生早餐知识·行为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的早餐现况,探讨在医学院校进行早餐营养健康教育及干预的必要性.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早餐知识、行为问卷,对大同大学医学院322名一~三年级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学生早餐结构分析正确率为27.3%,每天早餐就餐率为73.9%,早餐营养质量比较差的高达68.6%、质量好的仅为1.3%,就餐率及早餐营养质量不同年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年级比二、三年级好;早餐食物消费频次依次为谷类81.5%、奶类45.0%、蛋类44.7%、蔬菜27.7%、水果17.3%、豆类12.9%、肉类10.7%,其中奶类、蛋类、蔬菜、水果、豆类在不同生源学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学生消费频次(依次为59.3%,52.5%,33.3%,24.7%,16.7%)高于农村学生(依次为30.1%,36.5%,21.8%,9.6%,9.0%).结论 医学生早餐及各类食物营养价值的有关知识欠缺,早餐结构及食物消费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尤以农村生源学生及二、三年级学生为重,此现象应予以特别的关注.在医学院校针对新生进行早餐营养健康教育及干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营养学报》2016,(3)
目的了解天津市小学生早餐行为及质量现状,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营养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天津市抽取2060名小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他们的早餐行为及质量资料并进行评价。结果 57.38%的小学生每天吃早餐,不同年级小学生早餐食用比例具有显著性差异(χ2=50.553,P0.01);早餐食用时间少于10 min的小学生占61.92%,不同的年级间小学生用餐时间有显著性差异(χ~2=1.616,P0.05);早餐在家就餐者占88.20%;早餐准备者为妈妈的小学生占68.82%;早餐质量较差的小学生占44.82%,男生比例(48.58%)明显高于女生(40.79%,χ~2=14.388,P0.01)。结论天津市小学生不吃早餐的问题突出,且早餐营养质量较差,应尽早进行营养宣教,改善其早餐食物结构,促进健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