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吗啡不同给药途径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吗啡肌注组(M)、硬膜外腔注射组(E)、关节内注射组(A)和对照组(C),术后按上述途径给予吗啡2mg,C组关节内注射生理盐水2ml。给药后8h和24h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释组术后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吗啡硬膜外腔注射组和关节内注射组镇痛效果佳且持续时间长,但硬膜外腔注射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关节内注射组高。结论吗啡硬膜外腔注射和关节内注射均可有效缓解膝关节镜手术后的疼痛,而关节内注射因副作用少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术后急性疼痛治疗方面 ,仍以传统的间断肌肉注射哌替啶等镇痛药为主 ,由于用药间隔时间长 ,难以为术后病人提供满意的镇痛。近年来 ,利用 PCA泵经硬膜外导管输注镇痛药液 ,将间断给药改为匀速给药 ,是维持长时间镇痛的新型给药方式 ,本文观察比较吗啡复合利多卡因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PCA和单次给药的疗效分析。1 资料和方法6 0例 ASA ~ 级择期下腹部手术病人 ,术前均留置导尿 ,入室后均行 L1、2 或 T1 2 ~ L1 硬膜外穿刺置管 ,局麻药选用1.5 %利多卡因和 0 .2 %丁卡因混合液 ,麻醉满意后均静注哌替啶 5 0 m g、异丙嗪 2 5 mg,…  相似文献   

3.
硫酸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控制晚期癌症疼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硫酸吗啡控释片(MST)直肠给药对晚期癌症疼痛的镇痛疗效。方法果用MST直肠给药控制48例晚期癌症患者的中重度疼痛。结果MST直肠给药有效率(CR+PR)为91.7%(44/48),轻度缓解(MR)为8.3%(4/48)。治疗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直肠给药前后疼痛级数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副作用与口服给药基本相同。结论MST直肠给药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尤其适用于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不能口服给药的晚期癌症患者。  相似文献   

4.
谈谈中药直肠给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谈中药直肠给药谭毓治(江西省中医药研究所南昌330006)王玉元(南昌市白马庙制药厂)中药直肠给药,从其源流来看,古已有之。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对中药直肠给药毕竟缺乏较全面、较系统的认识,时至今日,对中药直肠给药有哪些影响因素?怎样应用最有效...  相似文献   

5.
运用简化Excel表格程序设计血管外给药方案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苏银法 《医药导报》2006,25(9):0965-0967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的血管外给药方案。方法采用Excel软件编写基于药动学参数的给药方案设计程序。结果输入药动学参数、给药间隔(τ)、给药剂量初值或维持量(d)和药后时间(t)后,Excel表格显示首次给药后的t时刻血药浓度、浓度 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值;通过对Excel表格的操作,显示第n周期(或稳态)任一次给药后的t时刻血药浓度、AUC值,Excel规划求解法获得最大给药剂量(dmax)、最低给药剂量(dmin)、有效血药浓度时间(tec)。结论该方法设计简单,使用直观简便,既能为临床用药提供安全有效的剂量,又能对某一用药方案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比较晚期癌症患者静脉与皮下两种给药途径持续应用吗啡镇痛的疗效,探讨大剂量吗啡不同方式给药的适应证。方法: 采用前瞻性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晚期癌痛患者46例,根据使用患者自控镇痛(PCA)泵给药方式分为静脉组和皮下组,记录滴定过程中疼痛评估结果,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需要解救的爆发痛次数、滴定过程中吗啡PCA泵给药速度调整次数、阿片转换后止痛有效率以及阿片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稳定止痛时,皮下组患者每日等效吗啡口服总量明显高于静脉组(P<0.05)。结论:吗啡注射液经静脉或经皮下持续注射均可快速、安全、有效止痛。在止痛疗效相同的前提下,可根据患者所需吗啡剂量、原发疾病对活动的影响程度及个人意愿等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镇痛泵在硬膜外麻醉术后的有效使用。方法:采用硬膜外镇痛泵术后镇痛,持续恒速给药(2ml/h),并定时观察,以视觉模拟评为(VAS)测评效果。结果:61例均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其中轻度恶心3例,呕吐1例,双侧大腿麻木1例,导管折断1例。结论: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不仅适用于腹部各种手术,也适用于腰及下肢手术,同时在使用中要强化管理。  相似文献   

8.
东莨菪碱对猕猴吗啡静脉自身给药及反应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M胆碱能受体阻滞剂东莨菪碱对猕猴吗啡静脉自身给药及反应恢复行为的影响。方法:建立猕猴吗啡静脉自身给药模型(固定比率1,给药期4h)以及反应恢复模型。观察不同浓度东莨菪碱急性处理对吗啡静脉自身给药模型、踏板反应率、吗啡用药量以及自由活动度的影响。同时观察慢性和急性东莨菪碱处理对静脉自身给药行为淬灭后反应恢复行为的影响。结果:东莨菪碱急性处理(0.025,0.075,0.25,0.75mg/kg)可以减弱FR1程序控制下吗啡静脉自身给药行为,不仅表现为总用药量和反应速率的降低,而且还可延迟自身给药行为的起动,同时对自身给药行为模式有较大的影响,小剂量东莨菪碱可使急促的用药行为变为缓慢,大剂量时几乎可完全阻断动物的踏板反应。反应恢复实验结果显示,东莨菪碱急性处理可延迟淬灭后踏板反应的恢复,而慢性处理可降低动物的踏板反应率及总的强化次数。结论,提示东莨菪碱对复吸行为可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魏爱华 《河北医药》2002,24(9):724-725
目的 比较手术前期和术毕硬膜外腔注射小剂量吗啡联合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 ,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 ,以找出较合理的给药模式。方法 将 4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 ( 2 0例 ) ,手术前硬膜外腔注射吗啡 ;B组 ( 2 0例 ) ,术后硬膜外腔注射吗啡 ,两组注射的吗啡剂量相同 ,PCEA的吗啡浓度及给药模式设置两组相同。观察两组 2 4h、48h的PCA按压次数 (D1 )与实际有效次数 (D2 )、视觉模拟评分 (VAS)、舒适度评分 (BCS)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VAS评分 ,A组优于B组 ( P <0 .0 1) ;BSC评分 ,A组优于B组 (P <0 .0 5 ) ;D1 D2 比值 ,A组小于B组 (P <0 .0 1)。这与吗啡镇痛效应的出现和术后局麻药平面消失的时差衔接较好有关。结论 手术前期硬膜外腔注射小剂量吗啡接PCEA为一种较合理的给药模式。  相似文献   

10.
肾功能损害个体化给药李荣凌,罗顺德,陈志明(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430060)大部分药物是通过肾脏排泄的,肾功能损害必然使药物排泄速率降低,半衰期延长,如按正常给药方案给药,就会造成蓄积中毒。因此必须调整给药方案,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和病人生理因素实行个...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中局部骨膜周围给药镇痛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进行随机均分成骨膜给药试验组和静脉自控镇痛对照组,于术后2h、4h、6h、10h、2Ah、2d、3d、4d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isualanalogscale,VAS)对疼痛进行评分。结果试验组镇痛各时间点(mh、24h)VAS分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术中骨膜周围给药镇痛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曲马多术后镇痛不同给药途径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曲马多在硬膜外腔给药与静脉给药术后镇痛效果同芬太尼静脉镇痛的比较。方法:75例行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TE组(n=25,硬膜外腔曲马多组),FI组(n=25,静脉曲马多组),FI组(n=25,静脉芬太尼组);采用雅培(Mbbot13960-36)泵,选择持续剂量+PCA给药模式,每例病人在关腹时给予负荷剂量。结果:(1)TE组与TI组的4,24和48h肜药量,按压次数,D/D比值(按压次数/实际给药次数)、VAS评分均相似,P>0.05,TE组与FI组,TI组与FI组相比用药量有明显差异,P<0.05,VAS评分无差异。(2)并发症:恶心发生率TE组12%,TI组8%,FI组12%,呕吐发生率TE组4%,TI组4%,FI组8%,呼吸抑制发生率FI组4%。结论:曲马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药,硬膜外腔给药与静脉给药术后镇痛效果无差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系统评价溴隐亭不同给药方式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a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gFang)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等数据库关于溴隐亭不同给药方式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由建库至2018年10月31日。观察指标为血清泌乳素(PRL)水平、月经情况、妊娠率、溢乳情况、胃肠道不良反应(ADR)、循环系统及神经系统ADR。对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及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3项RCTs,计1 96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示:溴隐亭阴道给药组与口服给药组相比,阴道给药组降低血清PRL[MD=-2.11,95% CI(-3.85,-0.37),P=0.02]、改善月经率[RD=0.08,95% CI(0.03,0.14),P=0.002]、溢乳消失率[RD=0.06,95% CI(0.01,0.10),P=0.02]效果更好,胃肠道ADR发生率更低[OR=0.18,95% CI(0.12,0.26),P<0.000 01]、循环系统及神经系统ADR发生率更低[OR=0.29,95% CI(0.17,0.49),P<0.000 01],这些指标均优于口服给药组。但用药后妊娠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溴隐亭经直肠给药与口服给药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在ADR发生率方面[OR=0.10,95% CI(0.05,0.19),P<0.000 01],直肠给药低于口服给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现有证据显示溴隐亭阴道给药较口服给药效果显著,安全性更高;在不宜使用阴道给药的情况下,溴隐亭直肠给药较口服给药安全性更高,两种给药方式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地佐辛对人工流产术超前镇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门诊80例择期行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均于术前10min给予地佐辛注射液超前镇痛。根据地佐辛不同给药方式分为A组肌内注射组和B组静脉滴注组,观察镇痛疗效及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哪种给药方式更安全;同时以给药剂量分为C组(5mg)和D组(10mg),观察给药剂量与镇痛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的关系。结果肌内注射治疗期间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静脉滴注组;不同剂量给药时,剂量偏大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剂量小者,镇痛效果基本相似。结论地佐辛注射液镇痛疗效确切,但是肌注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静脉滴注,同时可通过调整药物剂量和控制滴速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应严格控制给药剂量,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以确保临床的安全应用。  相似文献   

15.
低频超声波促渗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思静  詹晓平  毛振民 《中国药房》2008,19(19):1509-1511
经皮给药与传统的给药方式(如注射给药、口服给药)相比,具有很多优势。目前存在几种可增强经皮给药系统中药物的通透速率的方法,其中包括化学促进剂法、离子导入法、电致孔法和超声波法等。近年来,国外对超声波药物透皮促进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肺部给药治疗呼吸道疾病 ,临床上已有较广泛的使用 ,近年来又着手研究肺部给药作为全身给药途径 ,以及作为基因转运手段治疗肺部疾病 ,现就发展状况作一介绍。1 吗啡的肺部给药[1.2 ]吗啡除了常规的口服、注射给药外 ,近年来 ,有实验表明 ,健康试验者用吗啡水溶液雾化吸入 ,测定其血药浓度结果与口服、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相似 ,并且已实验用于临床腹部手术的镇痛。亦有临床实验结果显示 ,肺部给药的麻醉作用比静脉给药的临床效果差 ,因只有一小部分的药物被吸收 ,实际到达肺部药量较少 ,生物利用率较低。但Schuster等人研制的AE…  相似文献   

17.
吸入给药(inhalation drug delivery system)将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与气溶胶技术巧妙结合在一起。具有给药方便无痛苦、给药量小、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单剂给药成本低等特点,受到医药界的广泛重视。WHO和许多国家在防治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时都将吸入给药列为首选的给药方式。然而,在我国吸入给药尚远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我国定量吸入气雾剂(pMDI)的产量只占世界产量的3%,约为美国的1/10。  相似文献   

18.
连续硬膜外输注给药的临床观察(附30例分析)龙岩地区第一医院麻醉科王卫平硬膜外输注给药镇痛或阻滞麻醉近年已是较为广泛开展的一项研究,国内外均有不少临床资料报道,与传统推注给药比较,其优劣、利弊尚有待明确。本文观察旨在设计不同的诱导给药方式,以了解该项...  相似文献   

19.
吗啡给药途径及其新剂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莲  曾平 《医药导报》2003,22(12):874-875
吗啡是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重要镇痛药,其给药途径有:①硬膜外给药及鞘内给药;②直肠给药;③口腔给药;④经皮给药;⑤肺部给药;⑥其他给药途径,如鼻腔给药系统、脑室内注射给药等.吗啡研究较多的剂型有缓释片、脂质体、雾化吸入剂及生物颊粘贴片等,其新剂型的开发研究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吗啡缓释片经直肠、口服两种不同给药途径的止痛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和研究。为临床更科学、合理的应用吗啡缓释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宁养院就诊的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口服给药组、直肠给药组。观察疼痛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明显减轻的比例;腹胀便秘、恶心呕吐、嗜睡、排尿困难、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初始达到满意止痛效果每13所需药物剂量及两组3月后每日所用药物剂量。人组前、入组后两组WHOQOL-BREF评分比较。结果两组疼痛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呕吐、腹胀便秘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头晕、嗜睡、排尿困难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初始达到满意止痛效果且能耐受副反应时所需药物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诊3月后患者所用吗啡缓释片每日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HOQOLBREF评分两组入组前与入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与直肠给药组在疼痛缓解率、药物剂量及生活质量改善方面无明显差异,但直肠给药组在腹胀便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口服给药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