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4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及化疗4周期后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VEGF水平。结果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48例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后血清VEGF明显下降,化疗前后分别为(434.52±124.34)pg/mL、(384.45±98.95)pg/mL,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水平的变化与疗效有关,疗效达CR+PR者血清VEGF水平化疗后(344.59±93.57)pg/mL比化疗前明显降低(P〈0.05);疗效为SD+PD者血清VEGF水平化疗后(417.92±123.53)pg/mL比化疗前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效达CR+PR者化疗后血清VEGF水平明显低于疗效为SD+PD者(P〈0.05)。结论晚期结直肠癌全身化疗能够明显影响血清VEGF水平,动态检测化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能反映化疗近期疗效,并可能作为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晚期胃癌患者血清miR21、let7i的水平变化与奥沙利铂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肿瘤科收治的79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2组外周血血清中miR21、let7i的水平,病例组采用奥沙利铂方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或者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进行化疗,分析miR21、let7i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化疗效果的关系。结果化疗前,病例组患者的血清miR21测定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前,ECOG(0~1)级、高+中分化程度晚期胃癌患者的血清miR21测定值显著低于ECOG 2级、低分化患者(P0.05);化疗后,CR+PR组患者的血清miR21水平显著低于SD+PD组患者(P0.05)。CR+PR组(低水平miR21)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显著长于SD+PD组(高水平miR21)(P0.05)。结论晚期胃癌患者血清miR21的水平与ECOG分级、组织分化程度、疗效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0例,以铂类为基础联合第3代化疗药物进行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分析其与化疗疗效、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化疗2个疗程后,部分缓解患者(PR)30例,稳定患者(SD)45例,进展患者(PD)35例,总有效率为27.3%,临床受益率为68.2%。PR患者血清HIF-1α、VEG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与PD患者血清HIF-1α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HIF-1α、VEGF水平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近期疗效、是否伴转移性胸腔积液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VEGF可能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有相关性,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效评估方面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陶冬梅  黄永富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2):1314-1315,1317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检测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疗效评价、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以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并分析37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和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2个周期后血清CRP和VEGF水平。结果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RP及VEGF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转移、分化程度无关(P>0.05);患者化疗前后血清CRP、VEG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RP及VEGF水平变化与化疗疗效密切相关,动态监测血清CRP及VEGF水平可反映化疗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高迁移率簇蛋白B1(HMGB1)在卵巢癌中的价值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应用ELISA法测定80例初治卵巢癌患者行NAC化疗方案前后血清E-cadherin、HMGB1水平,并与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化疗后对患者随访36~60个月,分析血清E-cadherin、HMGB1水平与卵巢癌近远期疗效的关系。结果卵巢癌化疗前血清Ecadherin、HMGB1水平高于卵巢良性肿瘤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化疗后血清E-cadherin、HMGB1水平低于化疗前,但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CR+PR组血清E-cadherin、HMGB1水平低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相当;而SD+PD组患者血清E-cadherin、HMGB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CR+P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化疗后E-cadherin、HMGB1水平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经Cox风险模型分析可知,肿瘤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化疗后E-cadherin2.10mg/L、化疗后HMGB1115μg/mL是卵巢癌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化疗前后动态监测血清E-cadherin、HMGB1水平将有助于评价卵巢癌预后情况及复发情况,为下一步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45例初治、12例复发AML患者血清VEGF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45例初治、12例复发AML患者的血清VEGF表达水平分别为211.75±108.33pg/ml和237.17±113.56pg/m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19.51±41.60pg/mL;P<0.05).初治AML患者中VEGF高表达组(>211.75 pg/ml)完全缓解(CR)率为52%,低表达组(<211.75 pg/ml)CR率为75%,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刺激白血病细胞增殖、迁移中发挥重要作用.AML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预后具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光谱CT多参数分析在结直肠癌化疗短期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34例经活检病理确诊的不可手术的Ⅲ~Ⅳ期结直肠癌短期化疗前后的光谱CT增强扫描参数,并根据RECIST 1.1标准分为有效组(CR+PR)和无效组(SD+PD)。比较两组间化疗前后动脉期、静脉期的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K((40-90keV))差异。结果:有效组25例(CR, PR),无效组9例(SD, PD)。治疗前,有效组与无效组的各期NIC及K((40-90keV))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有效组上述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上述指标略低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有效组的NIC及K((40-90keV))治疗前后差值大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谱CT参数NIC、K((40-90keV))及治疗前后差值可作为结直肠癌短期化疗后疗效的评价指标,可协助临床更为准确的评价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2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化疗疗效进行分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组和无明显变化(SD)+进展(PD)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病灶体积及病灶血流情况。结果82例研究对象中,其中有57例化疗有效组(CR+PR组),25例化疗无效组(SD+PD组)。两组化疗前乳腺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化疗后两组乳腺肿瘤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CR+PR组肿瘤体积缩小更显著。两组化疗前乳腺内部可见丰富血流信号,以Ⅱ、Ⅲ级血流为主。CR+PR组化疗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表现为乳腺肿瘤内部血流不丰富,以0、Ⅰ级血流为主,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SD+PD组化疗后乳腺肿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与化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比较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中晚期肺鳞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在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6月间入院收治的60例肺鳞癌患者,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或卡铂方案予以化疗,采用 ELISA和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患者化疗前、化疗1周期后血清 VEGF, SCC-Ag和CYFRA21-1的水平;并在化疗2周期后参照实体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有效组血清VEGF和CYFRA21-1水平分别为413±114 pg/ml和14.7±9.6 ng/ml,化疗1周期后血清VEGF和CYFRA21-1水平分别为272±131 pg/ml和10.8±7.1 ng/ml,化疗后明显下降(P值均<0.01)。进展组血清VEGF和CYFRA21-1水平分别为472±207 pg/ml和18.9±17.6 ng/ml;化疗1周期后血清VEGF和CYFRA21-1水平分别为537±219 pg/ml和21.5±20.2 ng/ml,化疗后明显上升(P值均<0.01)。稳定组血清 VEGF和CYFRA21-1水平分别为419±246 pg/ml和17.0±12.9 ng/ml;化疗1周期后血清 VEGF和CYFRA21-1水平分别为421±252 pg/ml和16.8±11.7ng/ml,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血清 SCC-Ag水平在各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多重回归分析显示,血清VEGF,CYFRA21-1水平变化与肺鳞癌化疗疗效变化相关(t=5.86,P<0.001;t=2.26,P=0.027),而血清 SCC-Ag水平与肺鳞癌的化疗效果变化无明显相关(t=1.52,P=0.133)。结论血清 VEGF和CYFRA21-1表达水平变化与肺鳞癌化疗疗效相关,能够提前了解化疗效果,联合检测血清 VEGF和CYFRA21-1对评估中晚期肺鳞癌化疗疗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蕾  刘素勤  王全懂  周涛 《临床荟萃》2012,27(18):1575-1579,F0002
目的 建立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核苷酸切除修复互补基因1(ERCC1 mRNA)表达水平的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并探讨该基因表达水平与铂类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符合入选条件的晚期NSCLC患者60例,化疗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其外周血标本进行ERCC1 mRNA相对定量分析.患者分别接受4~6个周期的含铂类第三代方案的化疗(具体方案为吉西他滨+顺铂或多西他赛+顺铂),并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标准)对患者化疗的有效率(response rate,RR)进行评估,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结果 60例患者外周血均检测到ERCC1mRNA的表达.化疗总有效率(PR/PR+SD+PD)30.0%(18/60),总疾病控制率(PR+SD/PR+SD+PD)86.7%(52/60).有效(PR)患者的ERCC1mRNA表达水平(中位值=1.790)与无效(SD+PD)患者的ERCC1 mRNA表达水平(中位值=2.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76,P<0.05).疗效为PR,SD,PD患者的ERCC1 mRNA表达水平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中位值分别为1.790,2.883,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319,P<0.05).ERCC1 mRNA表达水平低于中位值患者(“低”表达)的有效率(53.3%)与高于中位值患者(“高”表达)的有效率(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C1 mRNA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ECOG PS评分、临床分期、组织细胞病理学分型等因素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①外周血细胞ERCC1 mRNA表达水平与铂类化疗敏感性具有显著负相关.②所建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能成功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细胞ERCC1 mRNA表达水平,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应用于临床检测工作,指导临床化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联合检测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70例进行化疗的NSCLC患者血清CRP、D-D及FIB水平,同期40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将70例NSCLC患者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及进展(PD),比较不同疗效患者化疗前后血清CRP、D-D及FIB水平,并分析其与疾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NSCLC组患者化疗前血清CRP、D-D、FI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疗效组患者血清CRP、D-D、FIB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越差其水平越高(P0.05)。化疗后CR、PR患者血清CRP、D-D、FIB水平较化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D患者血清CRP、D-D、FIB水平较化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患者化疗前后血清CRP、D-D、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化疗后均随访12个月以上,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13.2个月,与血清CRP、D-D、FIB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r=-0.712、-0.674、-0.422,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RP、D-D、FIB水平对NSCLC患者化疗效果及疾病预后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 GRP)和神经源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评价小细胞肺癌(SCLC)化疗疗效及其在判断预后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选取江苏省肿瘤医院和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90例接受标准化疗方案(依托泊苷+顺铂或依托泊苷+卡铂)治疗≥2个周期的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化疗前及化疗2个周期后常规采集空腹静脉血,分别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血清ProGRP和NSE水平;评价化疗疗效并分析血清ProGRP和NSE水平与患者化疗疗效及其预后的关系。结果接受2个周期标准化疗方案治疗之后,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47例,稳定(SD)26例,进展(PD)12例;不同性别、不同年龄(60岁、≥60岁)患者的血清ProGRP和NS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肿瘤直径(4 cm、≥4 cm)、分期(LD期、ED期)、是否远处转移患者的血清ProGRP和NSE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R组、PR组、SD组的血清ProGRP和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PD组血清ProGRP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NSE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血清ProGRP高水平组(≥75.3 pg/ml)、低水平组(75.3 pg/ml)与血清NSE高水平组(≥16.3 ng/ml)、低水平组(16.3 ng/ml)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经COX回归分析,血清NSE是有意义的预后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ProGRP在监测SCLC患者化疗疗效方面敏感性高于血清NSE,而血清NSE在判断SCLC患者预后方面敏感性高于血清ProGRP;两种指标相互补充、综合参考,在判断SCLC患者病情进展、化疗疗效以及临床预后方面更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表达水平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NHL患者及正常健康对照组血清VEGF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49例初诊NHL患者的血清VEGF为(215.26±109.83)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98.46±24.67)pg/mL,P<0.05。31例患者取得缓解或部分缓解,治疗前VEGF水平(205.79±112.47)pg/mL,缓解后VEGF水平(95.79±52.47)pg/mL,治疗前、缓解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例缓解后复发时VEGF水平(225.41±97.35)pg/mL,与初诊者血清VEGF水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与NHL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它对NHL治疗、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前后血清VEGF/血小板数和TGF-β1浓度的变化,探讨两者在病情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72例NSCLC患者化疗前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VEGF/血小板数和TGF-β1浓度,化疗采用GP方案,连用2周期,治疗结束后1周再次测定血清VEGF/血小板数和TGF-β1浓度,并行胸部CT检查,根据CT结果分为化疗有效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无效组(病情稳定+疾病进展),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NSCLC患者化疗前血清VEGF/血小板数、TGF-β1浓度分别为(0.803±0.078)10~(-6)pg、45.56±4.54ng/ml,均高于对照组的(0.539±0.027)10~(-6)pg、16.02±2.3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57、39.56,P0.05)。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NSCLC患者之间血清VEGF/血小板数、TGF-β1浓度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有效组化疗前血清VEGF/血小板数为(0.810±0.121)10~(-6)pg,化疗后下降至(0.415±0.098)10~(-6)p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84,P0.05);化疗无效组化疗前血清VEGF/血小板数为(0.815±0.104)10~(-6)pg,化疗后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2,P0.05)。化疗有效组化疗前血清TGF-β1浓度为42.57±4.47ng/ml,化疗后浓度下降至20.75±3.4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2,P0.05);化疗无效组化疗前血清TGF-β1浓度为41.90±5.26ng/ml,化疗后浓度为45.51±4.4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P=0.030)。结论血清VEGF/血小板数和TGF-β1浓度与肿瘤活动度密切相关,可用于判定NSCLC化疗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XPD/ERCC2 Lys751Gln(C→A,35931)多态性与晚期结直肠癌对奥沙利铂为主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70例Ⅳ期结直肠癌病人化疗前取静脉血并提取DNA,以real-time PCR法对XPD/ERCC2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对病人行奥沙利铂化疗,观察客观缓解率,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化疗效果的关系。结果XPD/ERCC2 Lys751Gln基因位点在本研究人群中的突变类型及频率为:C/C55.72%,C/A35.71%,A/A8.57%。70例结直肠癌病人化疗有效率(CR+PR+SD)为54.29%,C/C与C/A+A/A基因型在化疗有效组(CR+PR+SD)和无效组(PD)之间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26,P〈0.05)。结论XPD/ERCC2 Lys751Gln基因多态性与晚期结直肠癌病人接受奥沙利铂一线化疗后的临床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检测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50例作为结直肠癌组,以健康体检者15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VEGF和MMP-2水平。结果结直肠癌组术前血清VEGF和MMP-2水平分别为(388.2±89.8)ng/L和(276.3±37.1)mg/L,明显高于术后3个月[(139.8±41.6)ng/L、(163.7±25.6)mg/L]和正常对照组[(120.1±36.7)ng/L、(152.8±23.9)mg/L](P0.05)。结论血清VEGF和MMP-2水平对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评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化疗前后细胞质胸苷激酶(TK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NHL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比较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及疾病进展(PD)患者治疗前后的TK1表达水平及其变化幅度。分析患者治疗后TK1水平与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相关性。结果:CR、PR及SD患者治疗后TK1水平明显下降(P0.05)。CR患者治疗前TK1表达水平为1.49±0.34,治疗后为0.45±0.17,变化幅度为(68.12±5.41)%;PR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TK1表达水平分别是2.89±0.58,1.43±0.29及(50.27±4.82)%;PD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TK1表达水平分别是3.98±0.78,3.71±0.85和(5.04±0.31)%;SD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为3.49±0.92,2.45±0.57及(28.65±3.9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K1水平与OS及PFS显著相关(r=0.457,P0.05)。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瘤患者TK1水平对患者的肿瘤负荷、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不同发病时期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90例不同发病时期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0例健康者血清VEGF浓度,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2~6h血清VEGF浓度(7.08±9.21)pg/mL,12~24h血清VEGF浓度(24.67±17.19)pg/mL,3~5d血清VEGF浓度(21.60±16.67)pg/mL,健康者血清VEGF浓度(5.58±9.59)pg/mL,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12~24h血清VEGF的浓度明显高于发病2~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随心肌缺血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FOLFOX4与XEL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56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FOLFOX4组28例,XELOX组28例,2组均化疗4个周期以上。按WHO标准评价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56例患者中有2例因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放弃,均为FOLFOX4组,余54例均可评价疗效,其中FOLFOX4组: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9例,稳定(SD)11例,进展(PD)3例,总有效率(RR)46.2%。XELOX组:CR 2例,PR 10例,SD 11例,PD 5例,RR 42.9%,两组近期有效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比较,手足综合征以XELOX组显著(P<0.05),Ⅲ~Ⅳ级恶心呕吐发生率FOLFOX4组较高(P<0.05),余不良反应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FOLFOX4与XELOX方案相比在近期疗效上无明显差异,但XELOX组不良反应较低,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转移性恶性肿瘤的近期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59例晚期转移性恶性肿瘤(结直肠癌42例,肺腺癌17例)患者给予贝伐单抗联合化疗.结直肠癌患者一线化疗27例,即贝伐单抗联合奥沙利铂,二线化疗15例,即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方案;肺腺癌患者应用多西紫杉醇与顺铂联合贝伐单抗化疗.化疗应用4~6个周期,贝伐单抗应用至病情进展.治疗过程中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制定的通用毒性评分标准(3.0版本)评价不良反应级别.结果 42例结直肠癌患者中,一线治疗27例,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3例,稳定(SD)4例,进展(PD)9例,有效率51.9% (14/27),疾病控制率66.7%(18/27);二线治疗15例,PR 5例,SD 4例,PD 6例,有效率33.3%(5/15),疾病控制率60.0%(9/15);结直肠癌患者一线治疗的有效率有高于二线治疗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35,P=0.248).17例肺腺癌患者CR 1例,PR 7例,SD 5例,PD 4例,有效率47.1%(8/17),疾病控制率76.5%(13/17).可能与贝伐单抗相关的主要不良反应:59例患者发生3级咯血1例、3级血栓栓塞1例,较常见不良反应为1或2级的鼻出血、咯血、高血压、蛋白尿等,程度均较轻患者可以耐受.结论 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转移性恶性肿瘤患者近期效果好;其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