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8年甘肃省白银市肿瘤登记地区主要恶性肿瘤流行特征,为制定肿瘤防控策略和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数据,按性别、城乡和年龄分层,计算发病和死亡粗率、构成比、0~74岁累积率及标化率,并计算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DALYs)和DALYs率,估计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结果白银市肿瘤登记地区覆盖人口1 778 520人,发病4 199例、粗发病率236.10/10万(标化发病率218.75/10万),0~74岁累积率为19.81%;男性发病率(247.45/10万)高于女性(224.15/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32,P<0.05)。死亡2 189例、粗死亡率123.08/10万(标化死亡率为112.22/10万),0~74岁累积率为10.21%;男性死亡率(150.27/10万)高于女性(94.48/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11,P<0.05)。城市发病率(266.27/10万)高于农村(223.38/10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1990~2019年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T2DM)疾病负担及其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方法 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采用患病人数、新发病例数、死亡人数和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及年龄标化率等分析1990~2019年我国T2DM疾病负担及其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9年我国T2DM患病人数、新发病例数、死亡人数为9001.8、373.9、16.8万例,较1990年增长159.7%、96.5%和162.8%;年龄标化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为4496.4/10万、201.1/10万和9.2/10万,较1990年增长22.5%、15.4%和6.3%。另外,2019年数据显示男性年龄标化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年龄标化患病率:男性4902.4/10万,女性4089.4/10万;年龄标化发病率:男性212.7/10万,女性189.2/10万;年龄标化死亡率:男性10.5/10万,女性8.5/10万)。1990~2019年,与T2DM死亡相关危险因素中排名前5位的由高血糖(8.63/10万)、室内空气污染(1.52/10万)、高体质指数(BMI)为(1.25/10万)、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990至2019年中国人群退行性二尖瓣病变(DMVD)疾病负担变化趋势。方法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9)数据库, 采用患病人数、新发病例数、死亡人数、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以及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DALY率及其年龄标化率等指标, 分析1990至2019年中国人群DMVD疾病负担变化趋势。结果 2019年中国DMVD患病人数、新发病例数及死亡人数分别为461.2、27.0、0.129万例, 与1990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09.0%、199.1%和13.2%。2019年DMVD的年龄标化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28.1/10万、12.7/10万和0.075/10万, 与1990年相比, 变化率分别为32.6%、42.8%和-54.1%。另外, 2019年的数据还显示, 女性的年龄标化患病率和发病率均高于男性[年龄标化患病率:男性190.1(181.5~198.9)/10万、女性262.0(250.3~273.9)/10万;年龄标化发病率:男性10.5(10.0~11.0)/10万、女性14.9(14.3~15.6)/10万];DMVD患病人数最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甘肃省靖远县居民死因分布及特征,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死因监测系统中导出2017-2019年靖远县居民死亡报告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构成比等指标.结果 2017-2019年靖远县居民粗死亡率415.67/10万、标化死亡率414.52/10万,男性平均粗死亡率442.21/10万、标化死亡率441.28/10万,女性平均粗死亡率387.64/10万、标化死亡率385.67/10万,男性高于女性(x2=237.629,P<0.05);各年度首位死因,15岁~组均为伤害,45岁~组、65岁及以上组为心脑血管疾病,死因顺位前五位疾病依次为心脏病(125.87/10万)、脑血管病(101.37/10万)、呼吸系统疾病(63.79/10万)、恶性肿瘤(56.25/10万)和伤害(25.36/10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92.14%,已成为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结论 靖远县居民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首位因素;应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建立健全慢性病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5.
1990年和2016年北京市心脑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1990年和2016年北京市心脑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变化情况。方法利用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分析1990年和2016年北京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和疾病负担。主要指标包括死亡人数、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伤残损失寿命年(YLD)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同时使用2000—2025年世界人口的平均人口作为标准人口,计算标化死亡率、DALY率、YLL率和YLD率。结果2016年,北京市居民心脑血管病标化死亡率为209.24/10万;心脑血管病DALY、YLL和YLD分别为87.56、73.36和14.20万人年,较1990年分别增加了58.05%、44.24%和213.47%;标化DALY率和标化YLL率分别为3552.24/10万和2988.01/10万,较1990年分别下降47.90%和52.43%,标化YLD率为564.23/10万,较1990年增加5.10%。2016年,脑血管疾病和缺血性心脏病的死亡数分别为1.76万例和2.37万例;DALY分别为39.63和39.36万人年,较1990年(DALY分别为33.02和16.27万人年)分别增加20.02%和141.92%。结论北京市心脑血管疾病负担重,其中以脑血管疾病和缺血性心脏病最为显著;脑血管疾病的伤残负担严重,缺血性心脏病的疾病负担成倍增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绍兴市2009年至2013年甲状腺癌的检出率及其时间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2009年至2013年绍兴市居民甲状腺癌数据资料,计算甲状腺癌的检出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及变化百分比;采用对数直线因归法估箅枪出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2009年至2013年绍兴市甲状腺癌检出数为3 290例,男性、女性比例为1∶3.69,甲状腺癌检出率为14.98/10万(男性6.39/10万,女性23.59/10万),中标率为9.13/10万(男性3.94/10万,女性14.31/10万),世标率为10.39/10万(男性4.47/10万,女性16.32/10万);2009年至2013年甲状腺癌枪出率由7.26/10万上升至27.26/10万,APC值为39.65%(P<0.05),中标率和世标率的APC值分别为52.96%(P<0.05)和49.48%(P<0.05);其中男性检出率由2.42/10万上升至12.65/10万,APC值为48.44%(P<0.05),女性检出率由12.15/10万上升至41.96/10万,APC值为37.58% (P<0.05).绍兴市甲状腺癌主要在25~ 59岁年龄段好发,在50 ~54岁组达到高峰(29.08/10万),各年龄组检出率女性均高于男性,且基本在2倍以上.结论 绍兴市甲状腺癌检出率较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中青年人群尤其女性好发,应针对性地加强控制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全球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占所有部位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的1/3左右,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负担。目的:描述上海市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现况和时间趋势,分析其危害程度和主要特征,为探寻病因学研究线索,制定和评估预防、研究与控制的规划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上海市恶性肿瘤病例报告登记系统收集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资料,选择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胆囊癌和胰腺癌6种常见恶性肿瘤,统计2003~2007年上海全市的发病情况及其年龄、性别与地区分布特征,应用年度变化百分比的方法对1973~2007年上海市区的男女标化发病率进行时间趋势分析。结果:2003~2007年,上海全市共新诊断消化系统恶性肿瘤101 612例,占所有部位恶性肿瘤的43.18%。常见恶性肿瘤中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胆囊癌、胰腺癌分别居第7位、第3位、第2位、第4位、第12位、第6位,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分别为11.26/10万和5.52/10万、41.23/10万和21.05/10万、43.35/10万和22.23/10万、29.80/10万和16.07/10万、8.02/10万和3.77/10万、12.84/10万和6.35/10万;各部位肿瘤的年龄别发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除胆囊癌女性标化发病率高于男性,其余均为男性高于女性。1973~2007年期间,食管癌、胃癌和肝癌标化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而结直肠癌、胆囊癌和胰腺癌则呈上升趋势。结论:上海市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负担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特征为男性肝癌年龄别发病率的特殊变化、胆囊癌标化发病率的性别差异、老年女性人群中年龄别发病率的显著升高以及标化发病率时间趋势中女性胆囊癌、男性食管癌和胃癌的特殊变化,可作为开展相关病因学研究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据估计,2015年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85.83/10万,中标发病率(人口标准化率按照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结构)为190.64/10万,世标发病率(人口标准化率按照Segi's世界标准人口结构)为186.39/10万。2015年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70.05/10万,中标死亡率为106.72/10万,世标死亡率为105.84/10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揭阳市人群中肝癌的分布,为病因学研究指明方向。 方法 我们将揭阳市1981-1990年死于肝癌的居民死亡登记卡片,按揭阳的21个镇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标化率用国家1982年公布人口构成计算,显著性检验用二个标化率比较。 结果 揭阳市1981-1990年死于肝癌共3257人,累计人口数13233148人,年平均死亡率24.6/10万,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24.1/10万,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30.3/10万。10年中男性累计死亡数2471人,年平均死亡率35.99/10万,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38.7/10万,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49.2/10万;女性年平均死亡率12.3/10万,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111.0/10万,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14.0/10万。男女之比为3.5:1。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平原地区死亡率略高于丘陵地带。 结论 揭阳市是广东省肝癌发病较高地区,死亡率有上升现象。死亡率较高地方是榕江沿岸,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1990-2017年中国艾滋病疾病负担变化。方法利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资料分析1990-2017年中国艾滋病疾病负担变化趋势;描述1990年和2017年死亡、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伤残损失健康寿命年(YLD)和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的年龄、性别分布。结果 1990-2017年中国艾滋病年龄别标化死亡率(0.29/10万~1.95/10万)和年龄别标化DALY率(16.10/10万~91.31/10万)呈上升趋势。男性死亡、DALY、YLD、YLL指标均高于女性。2017年中国艾滋病死亡数、DALY值以15~49岁组最高。1990-2017年50岁及以上组艾滋病死亡数、DALY值平均增速要高于50岁以下组。结论中国艾滋病负担呈升高趋势,青壮年人群受到威胁最为严重,及早发现并接受治疗是降低艾滋病死亡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1991-2000年中国胰腺癌病死率的变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Wang L  Yang GH  Li H  Lu XH 《中华内科杂志》2005,44(7):509-513
目的了解1991-2000年中国胰腺癌病死率及分布特征。方法以中国疾病监测点监测收集1991-2000年人口及死亡资料为基础,对全国城市和农村不同年龄、性别,不同地区人群胰腺癌死亡的分布特征进行描述。结果1991-2000年全国疾病监测点报告胰腺癌死亡1619例中,男975例,女644例,报告胰腺癌病死率、校正病死率及年龄标化病死率分别由1991年的1.46/10万、1.75/10万及2.18/10万增长至2000年的2.38/10万、3.06/10万及3.26/10万。胰腺癌主要危及中老年,69.62%的病例发生在60岁以上人群;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但10年间死亡性别比呈逐渐下降趋势;胰腺癌病死率东北和华东地区要高于华北、华中、华南、西北及西南地区,城市高于农村2~4倍。结论中国胰腺癌病死率在1991-2000年间呈上升趋势,在未来可能将继续增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2010~2016年上海市某社区居民脑血管病相关死亡流行病学特点及其趋势。方法根据2010~2016年浦东新区某社区户籍人口死因监测数据库,采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对脑血管病相关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6年浦东新区某社区因脑血管病死亡321例,占同期总死亡的19. 03%,占同期循环系统疾病死因的52. 37%,粗死亡率为131. 27/10万,标化死亡率为43. 77/10万。脑血管病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呈波动态势(APC=1. 95%,-1. 65; Z=0. 74,0. 66; P> 0. 05),女性粗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APC=4. 97,Z=2. 76,P <0. 05)。男性脑血管病相关死亡率低于女性(U=5. 59,P <0. 01)。该社区2010~2016年期间脑血管病PYLL为363. 48人年,PYLL率为1. 49‰,AYLL为1. 13年/人。PYLL率及AYLL无明显趋势(APC=-13. 81,-15. 43; Z=-1. 03,-1. 16; P> 0. 05)。结论当地脑血管病死亡率呈波动态势,女性粗死亡率上升趋势明显,加强重点人群的防控是脑血管病防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603137 1982年昆明心血管病防治网人群的心血管病发病及死因分析程小床等云南医药5(4):208,1984 该防治网10个单位,自然人口102392人。全年发生急性心肌梗塞8例,年发病率为7.8/10万,年标化发病率为20.1/10万,男女发病比例为3:1,发病率的高峰年龄为50岁组。脑卒中93例,年发病率为90.9/10万,年标化发病率为383.5/10万,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1990-2015年天津市滨海新区甲状腺癌流行趋势及特征。方法 利用天津市滨海新区肿瘤监测数据,计算1990-2015年滨海新区甲状腺癌发病率、标化发病率、累积率(0~74岁)以及截缩率(35~64岁);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26年间甲状腺癌发病趋势;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地区甲状腺癌发病率情况。结果 天津市滨海新区1990-2015年甲状腺癌新发病例共3 178例,粗发病率为12.36/10万,标化发病率为9.97/10万,男、女标化发病率比例为1∶3.09。26年间滨海新区甲状腺癌发病率及标化发病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以2010-2013年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最为迅速[年度变化百分比(APC)=53.62%,P<0.05];滨海新区3个不同地区甲状腺癌发病率南高北低(χ2=115.270,P<0.001),且甲状腺癌发病增长速度南快北慢(南部地区APC=18.95%,中部地区APC=13.30%,北部地区APC=9.61%)。结论 1990-2015年滨海新区甲状腺癌发病率增长迅速,且滨海新区南部地区甲状腺癌发病率较北部地区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查清2004-2005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城乡居民以癌症为重点的全死因死亡率及死因构成,掌握主要癌症死亡率与人群分布特征,为凉州区制订癌症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指导手册》介绍的方法,调查凉州区2004-2005年户籍人口中全部死者死亡原因,以及相关信息和同期户籍人口资料与社会经济、文化、卫生等信息。结果2004-2005年凉州区调查人口数分别为932 139人和942 952人,合计1 875 091人;死亡人数11 371人,其中恶性肿瘤死亡3 776例,占总死亡人数的33.21%;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201.38/10万(男性258.62/10万,女性139.55/10万),标化死亡率200.9/10万(男性260.26/10万,女性136.85/10万),男性死亡率高出女性90.18%;恶性肿瘤0-64岁恶性肿瘤死亡累计率为12.06%,0-74岁恶性肿瘤死亡累计率为33.65%;恶性肿瘤死亡中,胃癌死亡率达90.61%,高出全国水平267%,占本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的45%;在胃癌死亡中,男性胃癌死亡率高出女性124%,高出全国男性水平280%。结论武威市凉州区肿瘤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在恶性肿瘤死亡中,胃癌死亡居所有肿瘤死亡之首,也居全国胃癌死亡之首;胃癌已成为严重危害凉州区居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更是导致凉州区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比较1990年与2019年中国归因于室外PM_2.5暴露的心血管疾病(CVD)负担。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9)中国部分的结果,选择死亡例数、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以及DALY率作为分析指标,并采用世界标准人口的年龄结构对死亡率和DALY率进行标化,分析2019年中国由于室外PM_2.5暴露导致的CVD疾病负担,并比较了1990年与2019年不同性别、年龄组和各省级行政区人群的归因疾病负担。结果:2019年,中国CVD死亡中20.02%是由室外PM_2.5暴露导致的,归因死亡人数和DALY分别为91.57万例和2 094.71万人年,男性的归因DALY是女性的1.7倍;2019年因室外PM_2.5暴露导致的CVD标化死亡率较1990年增长62.86%,标化DALY率增长了56.54%,其中男性的增长率(66.59%、61.03%)均高于女性(56.51%、49.17%)。2019年75岁及以上人群因室外PM_2.5暴露导致的CVD死亡人数最多,达42.68万例,而60~74岁年龄组人群导致的DALY最高(824.88万人年);归因死亡率和DALY率均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与1990年相比,2019年各年龄组的死亡人数、DALY、死亡率和DALY率均有所增长,且各年龄组男性的死亡率和DALY率均明显高于女性。2019年不同省级行政区归因于室外PM_2.5暴露的CVD疾病负担存在差异,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率均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河北(86.13/10万、1 859.91/10万)和中国香港(11.28/10万、279.03/10万)。结论:与1990年相比,2019年室外PM_2.5暴露给中国带来的CVD疾病负担更沉重,且存在性别、年龄组和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全球不同地区肝癌发病和死亡的地理差异和时间趋势, 对未来肝癌负担进行预测。方法收集GLOBOCAN 2020数据库中2000-2020年全球不同人类发展指数国家肝癌发病和死亡数据。使用joinpoint模型及年度百分比变化分析2000-2020年全球肝癌发病和死亡状况和未来流行趋势。结果男性肝癌年龄标准化死亡率(ASMR)从2000年的8.0/10万到2015年7.1/10万(年度百分比变化= -0.7, 95%CI: -1.2~-0.3,P = 0.002), 女性肝癌ASMR从2000年的3.0/10万到2015年2.8/10万(年度百分比变化= -0.5, 95%CI: -0.8 ~-0.2, P < 0.001)。男女ASMR比例2000年为2.67∶1, 2015年为2.51∶1, 说明男女死亡率差异略有缩小。2020年全球肝癌ASIR和ASMR分别为9.5/10万和8.7/10万。男性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SIR)和ASMR(分别为14.1/10万和12.9/10万)是女性(分别为5.2/10万和4.8/10万)的2~3倍。不同人类发展指数国家和地区ASIR和A...  相似文献   

18.
肿瘤     
501560 上海市市区1972~1979年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和生存率分析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等肿瘤2(3):1,1982 作者将该市1976~1979年恶性肿瘤死亡人数与1963~1965年相比,发现由于人口构成老龄化,恶性肿瘤死亡的绝对数和死亡率明显上升。经年龄调整,男女标化死亡率分别增加了25%与7%。市区男性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常见部位为胃、肺、肝、食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169团居民恶性肿瘤发病情况.方法对农九师和169团报告恶性肿瘤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报告病例85例;1999~2003年死亡29例,标化后死亡率为77.90/10万;死亡病例集中在50~80岁(84.62%);恶性肿瘤在全死因中占27.88%,肝癌、肺癌和胃瘤的死亡构成占前三位.结论死因监测工作需要加强,169团医院医务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0.
关注结直肠腺瘤的诊治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1984年-2004年上海地区男性结直肠癌发病率已由16/10万增至23.61/10万,女性则由14.26/10万增至20.43/10万(均为标率,数据来自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约80%CRC由结直肠腺瘤样息肉(病理学上的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CRA)发展而来[1].内镜下及时发现和摘除CRA可降低76%的CRC发生率,甚至更高.因此,研究CRA的诊断与治疗对于预防CRC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