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乌饭树叶黄酮苷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乌饭树叶中黄酮苷类化学成分。 方法 运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乌饭树叶中黄酮苷类成分,采用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合物的结构。 结果 分离得到 12 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柯伊利素 -7- O-<>β- D- 葡萄糖苷 (1) ,欧槲寄生苷乙 (2) ,柯伊利素 -7- O-(6'- O- 对羟基肉桂酰 )-<>β- D- 葡萄糖苷 (3) ,槲皮素 -3- O-<>β- D- 葡萄糖醛酸甲酯苷 (4) ,异鼠李素 -3- O-<>β- D- 葡萄糖苷 ( 5 ) ,槲皮素 -3- O-α-L- 鼠李糖苷 ( 6 ) ,槲皮素 -3- O- α-L- 阿拉伯糖苷 ( 7 ) ,牡荆素 (8) ,槲皮素 -3- O-<>β- D- 半乳糖苷 (9) ,荭草素 (10) ,异荭草素 (11) ,槲皮素 -3- O-<>β- D- 葡萄糖醛酸苷 (12) 。 结论 化合物 1~4 为首次从越橘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5~12 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西藏产绵头雪莲花Saussurea laniceps全草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该藏药材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伞形花内酯(2),对羟基苯乙酮(3),东莨菪素(4),异东莨菪素(5),雪莲内酯(6),3-(2′,4′-二羟基苯基)丙酸甲酯(7),芹菜素(8),neoechinulin A(9),胡萝卜苷(10),东莨菪素苷(11),雪莲内酯8-O-β-D-吡喃葡萄糖苷(12),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13),芹菜素-7-O-β-D-芦丁糖苷(14)和紫丁香苷(15)。结论:化合物5~15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7,9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3.
四方蒿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陈海永  周长新  楼宜嘉  段志红  赵昱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0):1589-1591
目的:研究四方蒿的化学成分。方法:硅胶、聚酰胺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Ⅰ),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Ⅱ),木犀草素-5-O-β-D-葡萄糖苷(Ⅲ),5-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Ⅳ)和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Ⅴ)。结论:化合物Ⅲ~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Ⅰ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4.
细梗胡枝子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豆科植物细梗胡枝子Lespedeza virgata的化学成分。方法:将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分进行反复柱色谱,利用质谱对分离得到的单体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包括4个黄酮类化合物和3个酚酸类化合物。其中4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3-O-[2″-O-(E-6-O-阿魏酰基)-β-D-葡萄糖]-β-D-半乳糖苷(1),7-O-α-吡喃鼠李糖基山柰酚苷(2),7-O-α-L吡喃鼠李糖基-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3),槲皮素(4),3个酚酸类化合物,分别为对羟基反式肉桂酸(5),原儿茶酸(6),对羟基苯甲酸(7)。结论: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5.
山莴苣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范明松  叶冠  黄成钢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12):1146-1148
目的 :研究山莴苣Lactuca indic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 ,化学及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 13个化合物 ,经理化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为 :正二十六醇 (1) ,β-香树脂醇 (2 ) ,对羟甲基苯甲酸 (3) ,β-谷甾醇 (4) ,木犀草素 (5 ) ,齐墩果酸 (6 ) ,α-香树脂醇 (7) ,芹菜素 (8) ,胡萝卜苷 (9) ,槲皮素 (10 ) ,槲皮素-3-O-葡萄糖苷 (11) ,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 (12 ) ,芹菜素-7-O-葡萄糖苷 (13)。结论 :其中化合物 (1) ,(3) ,(6 ) ,(12 )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6.
藏药甘肃蚤缀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藏药甘肃蚤缀Arenaria kansu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70%乙醇提取物大孔吸附树脂50%乙醇洗脱物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苜蓿素(1)、苜蓿素-7-O-β-D-葡萄糖苷(2)、苜蓿素-4′-O-β-愈创木基甘油基酯(3)、异金雀花素(4)和异牡荆苷(5)。结论:化合物2,3,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化合物3为首次从石竹科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7.
斜方复叶耳蕨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斜方复叶耳蕨Arachniodes rhomboidea地上部分进行化学成分分离鉴定。方法:采用不同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用波谱和化学方法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6个黄酮醇类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1)、山柰素-3-O-α-L-鼠李糖苷(2)、山柰素-3-O-β-D-葡萄糖苷(3)、山柰素-3,7-O-α-L-鼠李糖苷(4)、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5)、山柰素-3-O-β-D-芸香糖苷(6)。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8.
研究夏至草Lagopsis supina全草的黄酮类化学成分。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结合其理化性质及MS、NMR等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夏至草提取物二氯甲烷萃取部位分离得到2个黄酮苷元,分别鉴定为芫花素(1)、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2)。从夏至草提取物水部位分离得到10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3-O-6"-(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基)-β-D-葡萄糖苷(3)、槲皮素-3-O-6"-(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基)-β-D-葡萄糖苷(4)、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5)、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6)、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7)、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8)、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9)、柯伊利素-7-O-β-D-葡萄糖苷(10)、芦丁(11)、山柰酚-3-O-(6"-对-香豆酰基)-β-D-葡萄糖苷(银椴苷, 12)。化合物 34 为首次从唇形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1~12 均为首次从夏至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锐尖山香圆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锐尖山香圆叶(Turpinia arguta)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及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利用现代波谱学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并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香草酸(1),反式对羟基肉桂酸(2),环丁二酸酐(3),芹菜素(4),焦没食子酸(5),α-呋喃甲酸(6),没食子酸(7),2-4′-羟基-苄基-2-羟基-丁二酸(8),木犀草素(9),芹菜素-7-O-葡萄糖苷(10),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11),芹菜素-7-O-新橙皮糖苷(12),芹菜素-7-O-2′-鼠李糖基芸香糖苷(13)。结论 化合物1~13均为首次从本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芝麻花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芝麻花Sesamum indicum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等多种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共得到6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芹菜素(1),鼬瓣花亭(ladanetin,2),鼬瓣花亭-6-O-β-D-葡萄糖苷(ladanetin-6-O-β-D glucoside,3),芹菜素-7-O-葡糖醛酸(apigenin-7-O-glucuronic acid,4),胡麻素(pedalitin,5),胡麻素-6-O-葡萄糖甙(pedalitin-6-O-glucoside,6)。结论:6个黄酮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藏药山生柳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研究藏药山生柳的化学成分。方法 :色谱法分离 ,理化法和光谱法鉴定结构。结果 :从地上部分分得4个化合物 ,β-谷甾醇、葫萝卜苷、木栓酮和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 结论 :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木栓酮为首次从柳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2.
白苞裸蒴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白苞裸蒴的化学成分。方法 :硅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 ,薄层色谱和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从其全草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3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山奈酚-4′,7-二甲基-3-O-葡萄糖苷 ,胡萝卜苷和豆甾醇。结论 :均为首次从裸蒴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裂叶苣荬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从菊科裂叶苣荬菜的干燥全草中分得2个黄酮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及光谱分析鉴定为洋芹素和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  相似文献   

14.
构棘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桑科柘属植物构棘Cudrania cochinchinensis干燥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硅胶、聚酰胺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NMR,MS等波谱分析和理化性质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构棘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6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3,5,7,4′-四羟基黄酮-7-O-(6″-乙酰基)-葡萄糖苷(1),3,5,7,4′-四羟基黄酮-7-O-葡萄糖苷(2),6-异戊烯基-5,7,2′,4′-四羟基二氢黄酮(3),6-异戊烯基-5,7,4′-三羟基异黄酮(4),1,3,5,6-四羟基酮(5),2,4,3′,5′-四羟基二苯乙烯(6)。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得,4,5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瑞香狼毒根中的酚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法提取及各种色谱分离法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2种酚类化学成分,分别鉴定为瑞香酚(stelleranol,1)和伞形花内酯-7-氧葡萄糖苷(umbelliferone-7-O-glucoside,2)。结论:瑞香酚(1)为新双黄酮类化合物,伞形花内酯-7-氧葡萄糖苷(2)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得的成分。  相似文献   

16.
新疆阿魏种子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新疆阿魏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重结晶等技术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新疆阿魏种子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醇(1),豆甾醇-3-0-葡萄糖苷(2),柯拉多宁(3)(colladonin),SinkiaJlone(4),阿魏酸(5),7-羟基香豆素(6).结论:化合物1、2、3、5、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浮萍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中药浮萍的正品紫萍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4个黄酮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光谱鉴定其结构,分别为芹菜素(apigenin),木犀草素(luteolin)芹菜素-7-O-葡萄糖革(apegenin-7-O-glucoside)和水犀草素-7-O-葡萄苷(leuteolin-7-O-glucoside)它们是紫萍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新疆阿魏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柱色谱、重结晶等技术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新疆阿魏种子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醇(1),豆甾醇-3—0-葡萄糖苷(2),柯拉多宁(3)(colladonin),Sinkianone(4),阿魏酸(5),7-羟基香豆素(6)。结论:化合物1、2、3、5、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紫珠叶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研究紫珠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柱色谱色谱法分离 ,理化性质和光谱确定结构。结果 :分得 7个化合物 ,5-羟基 3,6 ,7,4′-四甲氧基黄酮 (Ⅰ) ,3′ ,4′ ,5-三羟基黄酮-7-O-葡萄糖苷 (Ⅱ) ,3′,5 ,7-三羟基黄酮-4′-O-葡萄糖苷 (Ⅲ ) ,5 ,7-二羟基 3′-甲氧基黄酮-4′-O-葡萄糖苷 (Ⅳ) ,β-谷甾醇 (Ⅴ) ,熊果酸 (Ⅵ )和白桦脂酸 (Ⅶ )。 结论 :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化合物Ⅰ ,Ⅲ ,Ⅳ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