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
本文采用方形毛细管小室的细胞电泳装置,测定了44例冠心病患者的红细胞电泳率,也看到患者红细胞电泳率(0.82±0.11微米/秒/伏特/厘米)比正常人红细胞电泳率(1.24±0.06)为慢。 本文还观察了中药方剂二参通脉针对实验动物的红细胞电泳率的影响。选用家犬作实验动物,二参通脉针系本所中药研究室制的(每毫升含生药1 mg),以每公斤体重0.31毫升剂量,股静脉给药,于给药前、后10分钟、30分钟分别取股动脉血2毫升(肝素抗凝),进行红细胞电泳率测定。发现注射二参通脉针前后,红细胞电泳率有显著不同。(结果:给药前0.96±0.72,后10分钟为1.11±0.22,30分钟为1.24±0.16)。看来二参通脉针对红细胞电泳率有明显的加快作用。  相似文献   

2.
ADP对血小板和红细胞电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ADP对健康人和病人的血小板,红细胞表面的作用,以及ADP对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细胞电泳方法观察ADP作用前后对血浆中血小板,红细胞电泳时间的影响。计算电泳减缓率,结果 ADP诱导后对照组与疾病组之间血小板,红细胞的电泳减缓率增大,且两者存在着相关性。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红细胞的电泳减缓率差异显著(P〈0.01)。结论 本研究表明,ADP可降低细胞表面电荷密度或局部性电荷分布,成为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对冠心病的研究已开始注意到血液流变学性质的异常变化与本病发展之间的关系。Jan等报道了心肌梗塞病人血液粘度增加的情况,Karppinen报道了冠心病人纤维蛋白原、血浆比粘度增加和红细胞电泳率下降的事实,Dintenfass综述了血液流变学在诊断、治疗和预防冠心病发作中的作用。我们也曾报道56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血液流变学以及应用中医活血化瘀疗法对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4.
观察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用中药冠心十二汤治疗前后及正常人循环血中红细胞变形性(RCD)、红细胞膜脂质流动性(LFU)及红细胞膜电学(membraneelectricity)变化。结果表明,患者高切变率下全血粘度(ηbh)和红细胞刚性指数(ERI)在治疗前较正常组明显升高,红细胞膜LFU、红细胞电泳率(EPM)也较正常人明显降低。患者治疗后ηbh和ER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红细胞膜LFU和红细胞EPM较治疗前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一种生物物理学与免疫学相结合的新方法,应用细胞电泳仪测定正常人红细胞电泳率及菊糖C_3对红细胞电泳率影响的实验结果。共检测45名正常人,其中39名测定了红细胞电泳率,均值为1.07±0.28,不同年龄及性别间电泳率差异不显著。对10名正常人进行了菊糖C_3对红细胞电泳影响的观察,显示电泳率降低。对6名正常人做了抗C_3血清的抑制试验,发现红细胞电泳率又趋向回升。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54例高血压病人血液流变学观察,并与134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表明高血压病人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均高于正常人。同时对59例男性高血压病人经活血化瘀疗法,作治疗前后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电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作者认为降低血液粘度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XN—5型自动电子计时细胞电泳仪对50例60岁以上健康老年人,54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2例青壮年进行了红细胞电泳时间的测定,并对4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了中西医治疗前后红细胞电泳时间的对比观察。结果表明,健康老年人红细胞电泳时间比青壮年明显延长(P<0.01);老慢支患者的红细胞电泳时间与青壮年和健康老年人比较,非常明显的延长(P>0.01) ;而治疗后红细胞电泳时间则明显缩短(P<0.01)。认为红细胞电泳时间的测定可以作为血液流变学和慢性支气管炎疗效的观察指标之一;对慢支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此外,对老年人、老慢支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电泳时间改变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用活血化瘀汤治疗40例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患者,采用血液流变学六项指标检测,发现经1—6个月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尤以全血粘度(比)和红细胞电泳的改善为显著,但血沉、红细胞压积二项指标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柿叶提取物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阐明柿叶提取物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作用原理,作者测定了它对家兔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发现柿叶提取物能显著提高红细胞电泳率,全血和血浆比粘度下降,纤维蛋白原减少,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0.
白光富  胡林  刘丹  祝婕 《当代医学》2013,(19):17-19
目的探讨乙醇的细胞膜毒性及其机制,研究食用酒精对猪红细胞电泳率的影响。方法配制体积比为1%的红细胞溶液,向4mL红细胞溶液中加入不同剂量的食用酒精,在水浴中培养30min后测量其电泳率。结果当加入酒精剂量小于20μL时,红细胞电泳率随酒精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大于20μL时,电泳率随酒精剂量的增大而减小。结论电泳率的变化表明酒精对红细胞的形态结构和表面电荷特性有重要的影响,这对于阐明乙醇的毒理学特征和机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红参提取物对家兔红细胞和血小板电泳率的影响。方法将家兔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标准基础饲料喂养,实验组采用标准基础饲料加PSSNe饲养,观察2组的红细胞和血小板电泳率。结果实验组血小板及红细胞的电泳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红参对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对4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及2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病例组的红细胞电泳时间、全血高及中、低切值、血沉、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方程K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病例组血液流变学异常率为95.7%,红细胞电泳时间异常率最高,为57.45%。[结论]血液流变学异常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观察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对21例高血粘度患者采用ILIB治疗。一般治疗20次,并于治疗前后检测了有关指标。结果发现治疗后血浆脂质过氧化物、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物、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电泳速度、血小板电泳速度、血浆粘度及血粘度切变率均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而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则有显著上升(P<0.01)。提示ILIB对高血粘度患者有较好的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44例冠心,肺心病心气虚分级的血液流变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测144例冠心、肺心病心气虚分级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61例正常人比较:心气虚Ⅰ级、Ⅱ级病人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全血还原比粘度、红细胞压积明显增高,红细胞电泳时间明显延长,P<0.01。心气虚Ⅱ级男病人的全血还原比粘度与Ⅰ级男性比较,P<0.05。红细胞电泳与Ⅰ级男性比较,P<0.01,女病人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与Ⅰ级女性比较,P<0.05。全血还原比粘度、红细胞电泳与Ⅰ级女性比较,P<0.01。提示冠心、肺心病心气虚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是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全血还原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增高和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并随心气虚损的程度而加重。  相似文献   

15.
细胞电泳是通过测定细胞在电场中的移动速率来量度细胞的电动电位的一种间接方法。因为它是借助显微镜的观察,故又称显微电泳。本文对600例病人在临床检测时,观察到影响细胞电泳测定结果的因素报道如下: 一、介质:介质的不同会造成在电泳率上有很大的差异。将同样的细胞悬入不同的电泳介质,获得的电泳率的值会有很大的差別。如将人红细胞分別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川芎素对冠心病患者红细胞膜电荷及变形能力的影响,从而全面了解川芎素降低血液高粘滞性的药理作用,其除了已知训的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外,可能还具有抗红细胞聚集的作用。方法观察42例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川芎素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变化,并与丹参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川芎素能有效地加快红细胞电泳时间(P〈0.01),提高红细胞变形指数(P〈0.01),从而降低血液高粘滞性。结论川芎素具有降低红  相似文献   

17.
李玉辉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2):1385-1385,1388
目的:观察养心氏对缺血性心脏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40例冠心病患者应用养心氏治疗,对照组为常规治疗40例。比较两组血流变学的改变。结果:红细胞压积、全血比黏度、还原黏度、红细胞电泳、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后均有差异,尤其红细胞压积(P〈0.01)、全血比黏度(P〈0.05)显著下降。结论:养心氏对缺血性心脏病合并高黏血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顾卫平  张仲君 《吉林医学》1998,19(4):210-212
采用氧透射载体疗法(OTIU)治疗冠心病患者61例,治疗前后均进行了血液流变性及甲襞微循环的检测。冠心病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红细胞和血小板电泳时间有非常显著性缩短(P<0.01)。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值有显著性降低(P<0.05)。从而证实了OTIU对冠心病的治疗在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液流变性等微循环方面有明显效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冠心病病人白细胞流变特性、细胞粘附分子和补体激活状态的变化。(2)方法 采用DXC-300A型红细胞变形能力测定仪、体外血栓血小板黏附两用仪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72例冠心病病人和63例健康人为形能力(LD),白细胞黏附率(LAR)、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血浆可溶性体化片段浓度的变化。(3)结果 冠心病病人红细胞滤过指数(LFI)、LAR、sICAM-1和sC  相似文献   

20.
红细胞免疫功能与几种老年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细胞免疫功能与红细胞膜上的C_(3b)受体数目及活性有关,而且受年龄和疾病的影响.采用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试验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IC)花环试验,检测冠心病17例;肺心病15例;慢性肾炎12例;健康老年人15例;健康青年人30例.结果表明:慢性肾炎病人C_(3b)受体花环率下降,IC花坏率升高,经t检验与正常老年人及青年人均有明显差异;正常老年人与青年人比较IC花环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冠心病、肺心病病人住院稳定期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