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肌超声造影(MCE)在冠心病早期冠状动脉微循环灌注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正常的冠心病高危人群20例(A组)和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0例(B组),分别行MCE并4次闪烁成像,比较两组受检者闪烁成像后心肌微循环再充盈峰值强度(PI)、达峰值强度时间(TP)及微泡持续显影时间(T)的差异并作定量分析.结果 A组闪烁成像后心肌微循环再灌注PI为(-30.4±7.3)dB,TP为(12.6±5.2)s,T为(7.6±2.2)min,B组PI为(-21.5±8.6)dB,TP为(8.2±4.8)s,T为(4.1±1.9)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应用MCE多点闪烁显像,通过监测心肌微循环再充盈PI、TP及T可达到定量评价冠心病早期心肌微循环灌注异常的目的,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选择性心肌超声造影(MCE)探讨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冠状动脉微循环改善情况。方法 对14例冠心病患者分别于PCI术前及冠状动脉开通后即刻经冠状动脉注射造影剂,在对比脉冲序列成像(CPS)条件下行MCE检查,对比观察心肌显影效果,并采用CUSQ软件进行脱机分析,计算心肌节段微血管灌注的平均灌注量(minivalue)。结果 冠状动脉内注入造影剂即刻能够获得清晰心肌显影,所有患者均获得较满意的左心室及心肌显影。14例患者中12例冠状动脉开通,2例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未能开通。13例于PCI术前MCE显示狭窄或闭塞冠状动脉的对应心肌节段显示节段性充盈减低或无造影剂充盈,1例慢性冠状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侧支循环良好,MCE显示闭塞冠状动脉对应心肌节段充盈基本接近正常。冠状动脉成功开通的12例患者术后即刻MCE显示11例术前闭塞冠状动脉对应心肌节段充盈较术前改善,心肌节段微血管灌注的平均灌注量较术前增加(P〈0.05),1例改善不明显。结论 PCI能够有效改善病变心肌微循环,选择性MCE在CPS条件下能够准确、快速、有效地评价PCI后心肌再灌注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选择性心肌超声造影(MCE)及定量组织多普勒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病变心肌灌注及收缩功能变化进行研究。方法 20例行PCI的患者,于PCI前后经冠状动脉内注入造影剂SonoVue,应用MCE观察心肌显影效果、造影剂显影途径,定量分析心肌灌注情况;应用定量组织多普勒测量病变心肌收缩功能变化。结果 注入造影剂后心肌清晰显影,患者术前MCE造影剂充盈情况与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病变区域一致,冠状动脉成功开通患者术后即刻MCE显示缺血节段充盈较术前显著改善;6例患者观察到少量造影剂经心肌直接漏入左室腔;定量组织多普勒提示冠状动脉成功开通的患者病变心肌运动位移、应变改善。结论 选择性MCE能满意显示心肌灌注状态,并能观察到缺血心肌局部微循环与心室腔直接相通;PCI即刻可以改善心肌局部微循环及局部心肌功能。  相似文献   

4.
杨军  杨源  肖践明 《临床荟萃》2005,20(23):1372-1375
心肌声学造影(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MCE)是指直接经冠状动脉或外周静脉注射含微气泡的声学造影剂,当微泡通过心肌微血管床时,用二维或多普勒超声技术接收微气泡的反射信号,从而使心肌微循环显影.近年来,随新型声学造影剂的不断推出及超声显像技术的发展,使心肌声学造影取得突破性进展,运用MCE观察心肌血流灌注、评定冠脉血流储备及冠脉血运重建术后疗效等的研究不断深入,现就其在冠心病诊疗中的运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肌声学造影(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MCE)技术评价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C)对犬顿抑心肌冠状动脉微血管内皮功能保护作用的价值。 方法14只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后处理组。对照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15min,再灌注120min;后处理组结扎15min后,使用动脉夹,再灌注30S,缺血30S,反复3次,然后再灌注118min30S。分别于缺血和再灌注阶段行MCE检查。在不同时间观测点经主动脉根部注射乙酰胆碱(ACH),在注射前和注射后40-50s重复MCE,以注射ACH后与注射前时间一强度曲线参数峰值强度(PI)和曲线下面积(AUC)的比值PIr和AUCr作为观察指标。 结果两组顿抑心肌的PI和AUC均小于正常心肌,后处理组比对照组更快恢复至正常水平,且在再灌注的不同时间点PI和AUC高于对照组。再灌注后两组顿抑心肌的PIr和AUCr均减低,并逐渐恢复,后处理组比对照组更快恢复至正常水平,且在再灌注的不同时间点PIr和AUCr高于对照组。 结论顿抑心肌存在微血管内皮功能损害,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减低,缺血后处理对顿抑心肌微血管内皮功能有保护作用,MCE能够定量评价IPC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肌声学造影(MCE)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灌注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急性STEMI并行PCI手术患者78例,根据其术后48 h MCE检查结果分为灌注充盈正常43例(心肌节段造影剂充盈均匀且完全显影,A组)、灌注充盈稀疏20例(心肌节段造影剂充盈不均匀或部分显影,B组),灌注充盈缺损15例(心肌节段造影剂充盈缺损且完全不显影,C组)。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和MCE检测各组术后48 h、1个月、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二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m)、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二尖瓣舒张早期与晚期峰值流速比值(E/A),比较各组上述参数的差异。记录并比较各组术后6、12、24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与A组比较,B、C组术后同一时间LVEDV、LVESV、E/A均升高,Am、E、LVEF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相似文献   

7.
心肌声学造影(MCE)是利用声学造影剂的微泡流经心肌微循环时,微泡对超声的回波产生增强效应,从而使心肌超声显像的一种新技术。由于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30-120Hz)和空间分辨(<1mm)能力,它能难确反映心肌的血流灌注和功能状态,因此可用于心肌梗塞和缺血区大小的测定、冠脉血流速度和冠脉血流储备的评估、例艾循环的观察及存活心肌的判断等研究,显然,这对急性心肌梗塞和慢性冠心病的及时诊断、病情评估、预后判断与疗效评价等有着重要的价值.自1980年DeMaria[1]等直接冠状动脉注射手振造影剂首次获得心肌显影以来,历经艰…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选择性心肌超声造影(MCE)及心肌显色分级(MBG分级)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病变心肌灌注情况,并对两种评价方法做出比较。方法24例PCI成功开通冠状动脉的冠心病患者,于PCI前后分别采用MBG分级以及冠状动脉内MCE观察梗死相关血管供应节段心肌显影效果、观察梗死相关动脉前向血流,评估及分析心肌灌注情况,出院前采用二维超声和组织多普勒随访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及各节段收缩期峰值速度。结果①MBG提示66.7%的患者在PCI成功开通冠状动脉后灌注改善;②冠脉内MCE显示注入造影剂即刻能够获得清晰心肌显影,患者均获得较满意左心室及心肌显影效果,MCE显示约70%节段开通冠状动脉后灌注好转,局部心肌灌注量提高;③“罪犯”血管对应心脏节段PCI术后收缩期峰值速度较术前提高,术后5天左心室射血分数(EF值)较术前增加;④相关性分析提示PCI术后MCE灌注量与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密切相关,并能预测心肌局部收缩功能改善。结论PCI即刻多数心肌灌注得到改善,MBG分级及选择性MCE均能显示心肌灌注状态,而选择性MCE能量化局部心肌灌注状态,并能预测PCI术后近期随访心脏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因此选择性MCE优于MBG。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肌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0例临床诊断冠心病的患者行MCE,从时间-强度曲线中获得造影荆再灌注强度峰值(Slpeak),再灌注时间(Rt),再灌注率(b)和心肌血流量(SI*b)。同一检查对象不同心肌节段的4个参数(Slpeak、Rt、b和SI*b)均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Slpeak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Slpeak预测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2,最佳临界值为64,4,以Slpeak≤64.4来预测冠心病,敏感性83.3%,特异性69.0%。利用超声造影匹配成像技术能够较满意地显示心肌灌注状态,初步研究表明通过MCE及Qontrast多参数定量分析软件可以评价心肌梗死区和缺血区的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静脉心肌志学造影在动态评价犬急性冠状动脉闭塞时缺血、坏死心肌,及侧支循环逐步建立开放中的价值。方法:7只健康杂种犬,分别于基础状态,左冠前降支(LAD)结扎即刻、结扎后3h行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MCE)。定量分析冠脉闭塞后心肌低灌注区视频密度峰值(VI),测量充盈缺损区面积,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1只犬于LAD结扎2min时因发生室颤死亡,统计分析时剔除,其余6只犬经静脉MCE未见血流动力学影响。LAD结扎3h的造影充盈缺损面积小于结扎即刻(P<0.001);LAD结扎3h的心肌低灌注区视频密度峰值较结扎即刻明显增加(P<0.001);心肌病理染色确定的坏死心肌部位在MCE的充盈缺损范围内。结论:MCE是反映心肌血流灌注的安全、有效方法,可准确评价冠脉急性闭塞时心肌血流灌注的变化及侧支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肌声学造影和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评价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左室功能早期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拟行PCI血运重建的CTO病变患者39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年龄、性别与其相匹配且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39例作为对照组,术前分别行常规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和心肌声学造影检查,病例组于PCI血运重建术后72 h内再行超声检查,比较手术前后左室功能参数,并按所开通冠状动脉不同将病例组分为3个亚组:左前降支组16例、左回旋支组4例和右冠状动脉组19例,比较各亚组冠状动脉对应供血区域手术前后局部心肌灌注和局部心肌纵向应变(RLS)的差异。结果PCI术前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灌注计分指数(PSI)较高,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曲线平台期峰值强度(A)、曲线斜率(β)、心肌血流量(A·β)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I术后病例组常规左室功能参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SI较术前显著降低,GLS、A、β、A·β均较术前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前降支组、右冠状动脉组、左回旋支组中CTO患者开通冠状动脉对应供血区域心肌的RLS、PSI、A、β、A·β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肌声学造影和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均可以早期、定量地评价PCI血运重建术后CTO患者的左室整体、局部心肌灌注和运动功能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实时心肌超声造影评价X综合征患者心肌冠脉血流储备.方法 选择X综合征患者10例,对照组7例,应用超声造影剂SonoVue进行实时心肌超卢造影检查,分别测定静息状态和腺苷负荷后造影剂微泡达到峰值的最大声强度(A),再充盈平均速度(β)及A×β,并测定冠脉血流储备(负荷前后A×β的比值).结果 X综合征患者静息时A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β值和A×β值低于对照组(P<0.01),X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X综合征患者心肌微血管功能受损,实时心肌超声造影可评价X综合征患者心肌冠脉血流储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负荷超声造影在冠状动脉痉挛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收集2019至2020年在东莞康华医院行三磷酸腺苷负荷超声造影及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状动脉痉挛的典型病例5例,对其临床特点、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负荷超声造影检查过程中三磷酸腺苷的剂量用法和出现阳性结果时室壁运动及心肌灌注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同时对三磷酸腺苷负荷超声造影在冠状动脉痉挛诊断中的应用经验进行总结。 结果5例患者中,4例最大耐受剂量为240 μg/(kg·min),1例最大耐受剂量为220 μg/(kg·min)。前4例患者在停药后9~11 min出现阳性反应,后1例患者仅停药3 min即出现阳性反应。左心室壁受累节段最多者高达6个(病例1),最少3个(病例2,3)。5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均为轻度以下狭窄。超声造影与冠状动脉造影一致程度较高的2例,一般的2例,不一致的1例。5例患者均在延迟恢复期方出现冠状动脉痉挛所致的节段运动和灌注异常;心肌灌注和室壁运动异常先于心电图ST-T改变和心绞痛症状发生,5例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均未出现胸痛症状。 结论三磷酸腺苷负荷超声造影用于诊断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在超声造影条件下能很好观察到心肌运动及心内膜灌注异常,即心肌缺血,早期发现心肌运动异常并及时停药可确保检查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声学造影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冠状动脉闭塞犬的侧支循环.方法 结扎12只健康杂种犬左前降支,分别于结扎前、结扎后即刻、结扎后30 min及结扎后180 min时行心肌声学造影观察,并计算供血区心肌重量. 结果左前降支结扎后所有实验犬均有不同程度的侧支循环建立.结扎后30 min,侧支循环供血区心肌重量为(9.65±2.90)g;结扎后180 min,侧支循环供血区心肌重量为(12.58±3.98)g;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应用声学造影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以很好地显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并获得全面准确的侧支循环区心肌重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肌超声造影(MEC)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血流再灌注定量分析的价值.方法 对15例冠心病患者分别于PCI术前及PCI术后在对比脉冲序列成像条件下行心肌超声造影检查.采用自动追踪增强定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得出造影剂强度(A)、斜率(β)、A×β、造影剂到达时间(AT)及达峰时间(TTP).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清晰的左心室显影.正常灌注区均获得较满意的心肌显影,而缺血区心肌显影不良.异常灌注区域AT、TTP均较正常灌注区域延长,而A×β则显著减小(P<0.05);单支冠脉狭窄>70%息者PCI术后的A、β及A×β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而冠脉狭窄<70%患者的A、β及A×β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PCI可以有效改善病变心肌节段的微循环,心肌超声造影能够准确、快速、有效地评价PCI术后心肌再灌注情况.  相似文献   

16.
静脉心肌声学造影定量评价冠脉微循环血流灌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静脉心肌声学造影定量评估冠脉微循环血流灌注的可行性。方法 对 12条犬于左前降支 (LAD)狭窄前后行静脉心肌声学造影。结果 时间 强度曲线参数中峰强度和曲线面积较基础状态明显降低 (P <0 .0 1) ,两种状态下以峰强度和曲线下面积 (AUC)与冠脉微循环血流 (CBF)有显著的相关性 (峰强度 :r =0 .940 5~ 0 .9666,P =0 .0 0 0 5~ 0 .0 0 0 1;AUC :r =0 .82 3 9~ 0 .9761,P =0 .0 10 3~0 .0 0 5 6)。)结论 静脉心肌声学造影可定量评价冠脉微循环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肌灌注造影(MCE)技术在大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前后早期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对临床疑为冠心病患者38例,进行大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分别在静息状态和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终止时即刻行MCE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将大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前后心肌灌注状态目测法对冠心病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的38例患者中,9例(24%,9/38)达到峰值负荷水平,22例(58%,22/38)达到中级负荷水平.其中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27例冠心病患者在多巴酚丁胺负荷前后,通过心肌灌注状态目测法诊断心肌缺血患者的例数分别为10例(37%,10/27)及24例(89%,24/27,χ2=15.565,P<0.01).结论 大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结合MCE可提高缺血心肌的检出率,发现隐匿性心肌缺血,为临床无创性诊断早期冠心病患者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超声二维应变成像评价冠状动脉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采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检测局部心肌功能,准确评价冠状动脉病变.方法 67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将患者分为两组:病例组42例,冠状动脉狭窄≥70%;对照组25例,冠状动脉狭窄<50%.在冠状动脉造影前24小时进行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比较两组左心室心肌峰值纵向收缩期应变(Ss)和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应变率(SRa)、SRe/SRa,及达SRe时间(T-SRe).结果 病例组狭窄≥70%冠状动脉所支配心肌的Ss、SRs、SRe和SRe/SRa均小于对照组心肌(P<0.001).SRs和SRe是冠状动脉狭窄≥70%的独立预测因子,且SRe <0.91预测冠状动脉狭窄≥70%的灵敏性为72.46%,特异性为89.65%.结论 二维应变成像可通过检测心肌舒张功能准确诊断冠状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