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肌病(DDM)是一种由于心脏下部分腔室(即心室)的结构改变和心肌壁功能受损所导致心脏功能进行性障碍的病变。其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律失常、栓塞及心力衰竭等。病因一般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遗传、药物中毒和代谢异常等有关。按病理可分为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型心肌病等。临床常见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两类。扩张型心肌病是以左心室(多数)或右心室有明显扩大,且均伴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2.
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特点是以左心室(多数)或右心室有明显扩大,且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肥厚,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为基本特征.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心脏病学联合协会(WHO/ISFC)将心肌病分为三种:①扩张型心肌病(DCM);②肥厚型心肌病(HCM);③限制型心肌病(RCM)[1].其中DCM是最常见类型,占心肌病的绝大多数.本病发展一般缓慢,常反复发作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可出现血栓栓塞,住院时间均较长,思想负担重.为了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做好DCM病人的护理十分必要.现将我院2010年1月-12月收治的26例扩张性心肌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指由原发性心肌疾病导致的影响心肌收缩功能疾病,临床表现为左侧或(和)右侧心腔扩大。对近年来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及中西医治疗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扩张型心肌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韩淑亚 《山西中医》2000,16(5):59-61
扩张型心肌病 (DCM)也称为充血型心肌病 (CCM)。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但常见于中、青年 ,男性多于女性。病情呈进行性加重 ,死亡可发生于疾病的任何阶段。由于病因未明 ,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 ,住院病人人数有明显增多的趋势 ,现就扩张型心肌病的研究近况综述如下。1 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扩张型心肌病 (DCM)是原发性心肌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临床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为基本特征。诊断标准为 :1起病多缓慢 ,具备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表现 ;2心界扩大 ,心率增快 ,反复出现各种心律失常 ;3X线检查示心影扩大 ;4心电图示心脏肥…  相似文献   

5.
<正> 扩张型心肌病是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1964年Goodwin氏将其称为充血型原发性心肌病。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命名其为扩张型心肌病。我院自1981年元月~1994年12月间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60例,作一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排除冠心病及其它已知病因的心脏病,且具备以下条件者。(1)以左或右室或全心扩大。心胸比例大于0.6;(2)彩色超声心动图(UCG),有心室肥厚,舒缩功能受损伴或不伴充血性心衰;(3)及(或)有心律失常.60例中男46例,女14例;年龄18~83(平均50.97岁.主要以充血性心衰,心律失常等表现住院。病程最  相似文献   

6.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以左室、右室或双心腔扩大和收缩功能障碍等为特征的心肌病,进行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和猝死是其特点.约1/3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由DCM发展而来[1].随着心功能的下降,全身各系统均会受到影响,其中,心衰和肾功能损害之间的交互作用可使病情加重且与心衰症状的进展相关[2].  相似文献   

7.
扩张性心肌病(DCM)是一种以心腔、左心室或右心室扩大,心肌收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心肌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多趋势,其中以中青年多见[1]。笔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加减真武汤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收到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58例均为我院1998年5月~2006年8月  相似文献   

8.
<正>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临床上常见的特发性心肌病,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预后不良。笔者从本院门诊或病房收治过8例DCM病人,采取  相似文献   

9.
扩张型心肌病简称扩心病(DCM),以单侧或双侧心室扩大,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伴或者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房型或室性心律失常为主)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因可能与病毒感染、免  相似文献   

10.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异质性心肌病,主要特征是单侧或双侧心室扩大,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学认为阳虚、气虚、血瘀等是其主要证候要素,阳(气)虚血瘀是其基本病机,扶阳活血法是其主要治法。扶阳包括温阳补气、通阳调枢、潜阳纳气,活血包括和血、活血、破血,临床以扶阳活血法为主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取得较好疗效。结合中医古籍文献及现代研究进展,扶阳活血法为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药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疾病,主要以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为特征,本病常伴有心律失常[1]。王振涛教授自拟方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扩张型心肌病是以左或右心室或双侧心室扩大,并伴有心肌肥厚为特征的一类原发性心肌病,其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或房性心律失常多见.是原发性心肌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根据临床不同表现,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水肿""喘证""胸痹"等范畴.近年来在中医药治疗本病显现出一定的特色及优势,故将目前中医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概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扩张性心肌病是一类既有遗传因素又有非遗传原因造成的复合型心肌病,以左室、右室或双侧心室腔扩大为临床特征,心脏收缩功能降低。笔者比较观察了扩张型心肌病不同证型超声心动图的区别。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叶冬梅  赵琳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M0007-M0007
扩张型心肌病(DCM)发病率为(5~10)/10万,其主要特征是一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期泵功能障碍,产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常伴有心律失常,病死率较高,本文通过对5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不同程度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的心律失常比较,探讨DCM患者心衰严重程度与  相似文献   

15.
甄晓慧 《河北中医》2012,34(6):892-893
扩张型心肌病系一综合征,以一侧或双侧心室扩大及收缩功能受损为特征,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率约为每年每10万人中有5~8例,且这一数字尚在不断增加,病因尚未阐明,可能的基本机制是家族性及遗传性因素,病毒性心肌炎及其他细胞毒损害,以及免疫学异常[1].其临床表现以进行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或猝死为基本特征.一般在发病早期不易发现,待出现心力衰竭症状而就诊时已到晚期,5年内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6.
<正>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属原发性混合型心肌病的一种,以心脏扩大和心功能降低为特征,临床表现主要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本病猝死率高,预后差,缺乏针对性治疗,至今仍是心脏移植的主要原因[1]。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常合并有顽固性心力衰竭,且常规心力衰竭治疗方案对于该型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差。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7.
扩张型心肌病以左心室、右心室或双侧心室腔扩大和心脏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常伴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病死率较高,其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复杂,现代医学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预后不良。一般认为,现代医学的扩张型心肌病与中医的心胀病相似,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往往虚实夹杂。文章从古籍探析、名家经验、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等方面综述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药防治进展,说明中医药在改善患者症状、体征、调整心功能及提高患者存活率方面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状况。方法 :分析 31例扩张型心肌病 (DCM)患者和 2 9例正常人 HRV的 Poincare散点图及其定量指标 ,矢量长度指数 (VL I)和矢量角度指数 (VAI) ,并与部分时域指标 (SDNN、SDSD)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正常人散点图均呈慧星型 ,DCM患者呈鱼雷型及短棒型 ,DCM患者 2 4h、清醒、睡眠时的 VL I、 VA I与 NC组比较均显著降低 ,且昼夜变化节律消失 ,VL I与 SDNN和 VAI与 SDSD分别呈正相关。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有植物神经损害 ,Poincare散点图能直观地反映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状况 ,结合其量化指标可定量分析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 HRV。  相似文献   

19.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以左心室扩张和收缩功能减退为特征的心肌病,可归属中医喘证、水肿、胸痹、心悸等病证范畴.由于本病病理生理复杂,临床表现不一,治疗难度较大.笔者采用卡维地洛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1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扩张型心肌病辨治三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扩张型心肌病是特发性心肌病中的一种最常见类型,以心室(左室,或右室,或双侧心室)扩大为特点,可伴有心室肌肥厚,临床症状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故又称充血性心肌病。其起病多缓慢、隐匿,常无明显诱因,临床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两大类症状:喘促、胸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