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肺复苏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世纪60年代是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起始的里程碑,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和电击除颤是现代CPR的标志。20世纪70年代认识到在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恢复有效自主循环以后,及时开展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ALS)的重要性;20世纪80年代脑复苏又被推至复苏学前沿,  相似文献   

2.
<正>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最基本、最重要而且最紧迫的医疗急救技术,包括人工呼吸的实施,胸外按压建立暂时的人工循环,电除颤恢复心脏自主节律及最终实现脑复苏。CPR的3个阶段包括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进一步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ALS)和持续生命支持(prolonged life sup-  相似文献   

3.
在标准的新生儿心肺复苏(CPR)时,有两种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配合方式:一种是二者交替进行,即每次做人工呼吸时,心脏按压必须暂停,做间歇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intermittent chest compressi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ICC-CPR);另一种是二者同时各自进行,即人工呼吸时心脏按压不停止,做连续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continuous chest compression 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CC-CPR).  相似文献   

4.
一、概论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又称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是指用人工的办法尽快给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建立呼吸及循环,从而保证脑等重要脏器的血氧供应,为进一步挽救病人的生命打下基础。心肺复苏中最主要的步骤为A、B、C,即开放气道(airway)、人工呼吸(Brathing)、人工循环(Circulation)。心肺复苏是急诊  相似文献   

5.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脏、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用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的自主搏动,同时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这两项技术结合是CPR初期最主要和关键的措施。 1 基本生命支持(BLS) 成人基本生命支持(BLS)作为心肺复苏最初而关键的方  相似文献   

6.
1960年在马里兰医学组织会议上,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被正式推荐[1],这也是现代心肺复苏(CPR)的开端.经过50年的探索实践,院内CPR的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和出院率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患者的生存出院率却很不理想,完善CPR的任务仍很艰巨[2].《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建议将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的基础生命支持程序从A-B-C(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更改为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更加强调胸外按压的重要性[3].心搏骤停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继发性心搏骤停仍然强调呼吸支持的重要性,及时有效的呼吸支持也是CPR成功的关键所在.呼吸支持的方法很多,本文仅就经腹呼吸支持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溺水儿童非传统顺序心肺复苏成功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溺水儿童院前非传统顺序心肺复苏 (CPR)的可行性。方法  4 3例因溺水而心搏骤停即行院前CPR的患儿 ,CPR顺序按ABC (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和CAB (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分为传统顺序组 (2 1例 )和非传统顺序组 (2 2例 ) ,分析比较两组复苏效果。结果 两组基本情况及初步复苏成功率、复苏无效率、神经系统病残率无明显差异 ,入院初HR、RR、MBP和血气分析基本相似 ;非传统顺序组复苏成功存活及入院初PaCO2 均明显高于传统顺序组 (P <0 0 0 1) ,复苏成功未存活明显少于传统顺序组 (P <0 0 5 )。结论 限于条件 ,儿童溺水院前急救CPR初期 ,先行胸外按压、开放气道 ,人工通气相对延后 ,其方法简单有效 ,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8.
心肺脑复苏护理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肺脑复苏(CPCR)是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及保护、恢复大脑功能的急救技术.心肺复苏(CPR)包括三大要素: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体外电除颤;3个阶段:BLS、ALS、PLS.而复苏的最终目的是脑功能的恢复,故CPR又发展成CPCR.随着CPR扩展到CPCR的高层次,对CPCR的护理方法也有了新的进展和认识,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作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心肺复苏(CPR)中基础生命支持(BLS)是整个复苏过程的基础和关键,胸外按压在BLS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关胸外按压的频率问题、胸外按压与呼吸比例的问题以及胸外按压确切机制一直是急诊医学界关注的焦点,我国心肺复苏的基础研究应该进一步的加强。  相似文献   

10.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对心搏呼吸骤停患者采用的最初急救处理,包括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及体外除颤三大基本要素.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虽然CPR对心搏呼吸骤停的临床救治提供了帮助,但迄今为止,大量报道表明,院外复苏成功率仍<2%.导致其不理想的主要因素有:复苏过程中胸外按压有效时间短、旁观者操作心肺复苏率低、指南所指基础生命支持过于复杂以及室颤延迟后对最初除颤无反应等[1].  相似文献   

11.
长时程室颤先行心肺复苏对复苏效果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7 min室颤先行心肺复苏2 min后除颤与直接除颤的复苏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建立猪闭胸电诱发室颤模型,CPR First组优先心肺复苏2 min后连续三次除颤,Shock First组直接予连续三次除颤,观察冠脉灌注压、室颤波频率和振幅变化,计算除颤成功率和自主循环恢复率.结果 CPR First组先行心肺复苏2 min后可提高初次除颤前的冠脉灌注压、室颤波的频率和振幅, CPR First组比Shock First组有高的除颤成功率和自主循环恢复率(P<0.05).结论 7 min室颤除颤前先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可明显提高复苏成功率,其机制与增加冠脉灌注,改善心脏能量储备,提高室颤波的频率和振幅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气管插管、胸外按压及心脏电击除颤的时机选择对心肺复苏(CPR)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178例心脏骤停(CA)病人随机分为时机选择复苏组90例(A组)和常规复苏组88例(B组),比较两组复苏成功率.结果:A组CPR成功率48.9%明显高于B组成功率的19.3%,P<0.05.结论:气管插管、胸外按压及心脏电击除颤需根据CA的不同病因及现场情形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3.
心肺复苏机在心肺脑复苏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德胤  庞建国  刘汉青  袁逾喆 《临床荟萃》2006,21(23):1723-1724
心肺复苏(CPR)是对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给予呼吸和循环支持。基于胸泵理论和心泵理论,通过挤压胸腔建立人工循环和呼吸,为患者提供基础生命支持,从而为心肺脑复苏创造条件。徒手胸外按压,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按压的位置、频率、深度等都直接影响着CPR的效果,心肺复苏机采用机械按压,克服了人工按压的不足。本研究中我们应用心肺复苏机或徒手胸外按压治疗心搏骤停患者,旨在观察心肺复苏机对心搏骤停患者复苏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采取的一系列人工呼吸循环支持措施,包括胸外按压、除颤、人工辅助通气等.这些必要的、可能挽救生命的紧急措施也存在给患者造成医源性损伤的风险.现有研究显示,心肺复苏相关性损伤的总发生率在21%~65%之间[1],多位于颈胸部[2].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新版《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下称新指南)指导下,制订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院内心肺复苏流程,以适应院内急救需要。方法选择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呼吸内科医师、护士组成急救小组,按已拟定心肺复苏流程进行抢救。结果急救小组能快速完成心肺复苏技术的胸外心脏按压、电击除颤、人工呼吸等基础生命支持各个环节。结论按新指南制订的心肺复苏流程可提高院内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采取的一系列人工呼吸循环支持措施,包括胸外按压、除颤、人工辅助通气等.这些必要的、可能挽救生命的紧急措施也存在给患者造成医源性损伤的风险.现有研究显示,心肺复苏相关性损伤的总发生率在21%~65%之间[1],多位于颈胸部[2].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标准心肺复苏、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主动按压减压结合高频通气心肺复苏三种复苏法对心肺复苏循环效应影响 ;评价主动按压减压结合高频通气用于心肺复苏的可行性。方法 将9条犬经电击致颤制成心搏骤停模型 ,每只犬先后实施三种复苏法 ,①标准心肺复苏 ;②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 ;③主动按压减压结合高频通气心肺复苏 ,实验顺序由随机法确定 ,每种复苏方法进行 5min ,待循环动力学稳定后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心输出量。结果 收缩压、舒张压、心输出量均为主动按压减压结合高频通气模式大于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模式 (P <0 0 1) ;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模式大于标准心肺复苏模式 (P <0 0 1)。标准心肺复苏模式和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模式胸外按压停顿期血压降至零 ,而主动按压减压结合高频通气心肺复苏模式血压持续稳定。结论 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优于标准心肺复苏模式。主动按压减压结合高频通气心肺复苏模式既可产生较高的动脉血压、心输出量 ,又可提供充分的气体交换 ,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程宝珍 《现代护理》2007,13(3):675-676
心肺脑复苏(CPCR)是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及保护、恢复大脑功能的急救技术。心肺复苏(CPR)包括三大要素: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体外电除颤;3个阶段:BLS、ALS、PLS。而复苏的最终目的是脑功能的恢复,故CPR又发展成CPCR。随着CPR扩展到CPCR的高层次,对CPCR的护理方法也有了新的进展和认识,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心搏骤停时心肺复苏30例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自20世纪60年代的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ABC原则)扩展到基本生命支持(BLS,DABC原则)、高级生命支持、后续生命支持等集成,不管心搏骤停(CA)的原因如何,其处理大致相同.如何迅速准确判断且抓注CA 5 min抢救的黄金时间,是临床提高心肺复苏(CPR)成功率的重要环节.现对随机抽样本院急诊科和心内科30例CA患者的CPR抢救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心肺复苏中胸外心脏按压持续时间与按压有效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CPR)中胸外心脏按压持续时间与按压有效性的关系.方法 利用心肺复苏模型对195名医务人员胸外心脏按压持续时间与按压有效性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随着胸外心脏按压持续时间的延长,出现按压偏轻的人数和次数逐步升高.到第5个循环时,有52.25%的操作者至少出现1次以上按压偏轻.第1-5循环中,偏轻的按压分别占4.63%、11.49%、14.34%、22.20%和25.31%.结论 为了保证CPR质量,医务人员在进行CPR时,应每4-5个循环更换按压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