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总结矽肺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死亡原因依次排序第一位为矽肺合并结核病;第二位为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第三位为心脑血管疾病.存活时间最长的是矽肺合并慢性呼衰或肺心病心力衰竭,平均75岁,其次为结核,存活时间最短的是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结论 矽肺是一种慢性持续进展性的职业病,矽肺并发症的发生会加速患者的死亡,所以一定要做好矽肺患者的防治工作,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75岁。因咳嗽、咯痰伴左侧胸痛7d入院。入院前7d,患者受凉后出现阵发性咳嗽,咯灰色黏痰每天30ml,左前胸上部持续性隐痛,无潮热、盗汗,无体质量减轻。经口服头孢拉啶、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75岁.因咳嗽、咯痰伴左侧胸痛7d入院.入院前 7d,患者受凉后出现阵发性咳嗽,咯灰色黏痰每天30ml,左前胸上部持续性隐痛,无潮热、盗汗,无体质量减轻.经口服头孢拉啶、盐酸氨溴索片、茶碱缓释片治疗5d后,咳嗽、咯痰、胸痛无缓解,遂来我院就诊.门诊胸部X线片示:(1)双上肺斑片状影,双侧胸膜增厚粘连;(2)Ⅱ期矽肺.遂以"(1)矽肺结核?(2)肺部感染"收入院.  相似文献   

4.
关于矽肺死亡病例的分析,国内报告不多。我所1957年—1986年住院死亡400例矽肺病人,现将其有关资料摘要报告于下: 矽肺分期及合并结核分布S_Ⅰ(Ⅰ期矽肺)8例,S_Ⅰ TB7例,S_Ⅱ20例,S_Ⅲ TB45例,S_Ⅲ51例,S_Ⅲ TB269例。Ⅲ期矽肺合并结核死亡占67.25%。  相似文献   

5.
毛静 《中国实用医药》2012,(36):114-115
目的探讨矽肺合并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至2011年收治的85例初治的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85例患者中治愈74例,失败7例,死亡4例。结论对于从事矽尘作业的人员应积极做好防护措施,定期体检,力争早诊断早治疗。诊断矽肺合并结核后应脱离粉尘作业,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涂阴矽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胸部影像学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减少误诊和漏诊率。方法对62例涂阴矽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涂阴矽肺结核患者临床表现以咳嗽为主要症状,本组58例(93.5%);血常规多表现为淋巴细胞增高;病灶部位以上肺野多见,本组37例(59.7%),病灶形态以团块状多见,本组26例(41.9%)。结论涂阴矽肺结核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应依据动态胸部X线片、CT检查及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效果确诊,以减少临床误诊和漏诊率。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78岁。因咳嗽、咯痰、气短7d入院。入院前7d,患者受凉后出现阵发性咳嗽,咯灰色黏稠痰80ml/d,气短,无潮热、盗汗,无体质量减轻。经口服头孢拉定、甘草片、氨茶碱治疗5d后,咳嗽、咯痰、气短无缓解,遂来我院就诊。门诊胸部X线片示:右上肺不规则厚壁空洞,性质待定;Ⅲ期矽肺。遂以“矽肺结核;肺部感染”收入院。患者有煤矿粉尘作业史21年,否认有结核病史。查体:生命体征平稳,  相似文献   

8.
熊英  陈春 《现代临床医学》2009,35(5):367-369
目的:探讨矽肺结核并发气胸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中铁二局职业病防治院1992—2009年收治的49例矽肺结核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中44例治愈,3例复发,2例死亡。死亡病例均为多发性气胸。结论:矽肺结核并发气胸临床症状重,体征不典型,诊断需多种临床资料综合分析。闭合性气胸肺被压缩在20%以下者,行抽气和内科保守治疗;肺复张、肺压缩面积〉20%,抽气1~2次,肺复张不好,改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交通性气胸、张力性气胸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可缩短肺复张时间,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矽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的相互关系。方法:对58例矽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22例次肺容积被压缩20.0%以下均保守治疗,在2周内治愈。高压性气胸、交通性气胸共45例次。肺被压缩30.0%~90.0%,且呼吸困难状重,均采用胸腔导管闭式法排气治疗,5—30天,平均15.6天。总治愈率96.6%。2例并发脓气胸外科手术治愈。结论:矽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时临床症状重,应及时抢救。根据肺被压缩程度分别采用保守和胸腔导管闭式法.可完全治愈自发性气胸,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矽肺结核患者的心率压力来源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0例矽肺结核患者进行入院分析,根据患者的病情、家庭情况以及精神状态等情况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心理压力原因,然后根据原因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矽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压力来源主要来为社会、疾病本身以及家庭,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后,患者均保持良好的心态并积极配合治疗,93例治愈出院,转院5例,死亡2例,治愈率为93.0%。结论疾病、家庭条件等成为矽肺结核患者主要心理压力来源,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后患者护理依从性增加,提高质量效果,因此对于矽肺结核患者的护理除了日常护理外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压力,并积极疏导,从而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郑荔飞  陈静  郑耀 《海峡药学》2006,18(6):126-126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治疗Ⅱ期矽肺伴感染的疗效。方法对34例Ⅱ期矽肺伴感染患者在控制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氧疗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5~10mg于5%GS250mL中静滴,每分钟20~30滴,每天1次,7d为一疗程。结果症状缓解、体征减轻、病情明显好转。结论小剂量酚妥拉明治疗期矽肺伴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范华瑞 《贵州医药》1993,17(6):366-366
我局是建设水电站的施工单位,生产性粉尘主要有石灰岩粉尘和水泥粉尘。1975年以来,对接触粉尘的职工5600人进行了矽肺普查,共查出矽肺患者25人,查出率为0.45%。现将25例矽肺患者主要构成比分析简述如下: 1、病期构成比:(详见表1)  相似文献   

13.
304例矽肺患者的死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矽肺患者死因的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钨矿304例矽肺患者的死因情况。结果矽肺全死因前3位为肺结核(54.3%)、肺心病(18.8%)和尘肺病(6.6%)。矽肺和肺结核病死率随着期别增加而升高(P<0.01),肺癌和其他癌症病死率随着期别增加而降低(P<0.05)。矽肺<60岁者病死率显著高于≥60岁者(P<0.01),肺心病和其他心血管病的病死率<60岁患者明显低于≥60岁者(P<0.01)。90年代矽肺病死率显著高于60、70年代(P<0.05),且肺结核病死率明显低于其他年代(P<0.01)。凿岩工矽肺、肺结核和肺心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其他工种(P<0.01)。结论矽肺主要死因为肺结核、肺心病和尘肺病。矽肺死因与矽肺期别、年龄、年代和工种有关。矽肺防治工作重点,应放在治疗和预防肺结核和肺心病。  相似文献   

14.
矽肺患者患有糖尿病时,若发生呼吸衰竭和低血糖昏迷,低血糖症极易被掩盖。现将救治1例Ⅱ期矽肺呼吸衰竭并发低血糖昏迷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张杰 《中国基层医药》2002,9(10):930-930
自发性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以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性脑出血最常见。本文共收集自发性脑出血550例,其中死亡210例,占38%。通过临床表现与头部CT资料,探讨病死率与年龄、出血部位等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王丹 《中国实用医药》2008,3(10):154-155
矽肺合并结核报道较多,但合并肺癌报道较少,研究矽肺合并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对患者的生存及预后有重要意义。我院2000—2006年共收治矽肺合并肺癌1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20例重症肺炎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死亡原因。方法按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的诊断标准,分析2006年收治的重症肺炎4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重症肺炎中死亡20例,平均年龄(76.5±11.2)岁;存活26例,平均年龄(50.4±15.9)岁,P<0.05,重症肺炎死亡组年龄明显大于生存组。实体器官移植合并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率高。结论年龄是老年重症肺炎的死亡危险因素。肾移植术后患重症肺炎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9.
李坤  王炳伦 《贵州医药》1991,15(4):238-240
矽肺是我州常见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职业病之一,其致病机制十分复杂。为了探讨矽肺患者免疫功能与其发生、发展、转归的关系,我们自1990年元月至1991年元月对68例住院矽肺患者进行粘蛋白(MP)、铜兰蛋白(CP)、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总补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产儿死亡原因,为降低早产儿病死率提供对策。方法对2007~2008年期间死亡的55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早产仍然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早产儿死亡率占新生儿死亡数的52.89%,死亡原因顺次为肺透明膜病、感染、窒息、肺出血、颅内出血等。结论加强产前保健措施,减少早产儿发生率,加强产儿合作,提高窒息复苏水平,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可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和存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