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9 毫秒
1.
原发性高血压(EH)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认为本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研究旨在调查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人群相关疾病的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影响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1024例于我院住院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影响因素,并总结其预防措施。结果年龄〈20岁、年龄≥30岁、初产妇、孕周≤37周、BMI〉24、有高血压家族史、文化程度较低及冬春季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要高于其他孕产妇。结论年龄、文化程度、产次、孕周、家族史、孕前体质量指数、季节等是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血压是心血管系统中最常见的疾病,主要累及心、脑、肾三大器官,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占首位。有许多因素与高血压病发病有关,如年龄、职业、情绪、活动、饮食、遗传等。近年来,学者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探讨两者的关联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在我院健康体检、门诊就医以及住院患者中35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伴高尿酸血症者作为观察组,非高尿酸血症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晨间血压水平、血脂、以及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事件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高尿酸血症组与非高尿酸血症组比较,在血脂、肾功能以及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事件方面等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与血脂代谢、肾功能受损及某些疾病的发病间存在相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年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相关因素、治疗策略及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确诊的72例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设为A组,同期老年高血压患者52例为B组,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为C组,对青年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治疗策略及预后进行分析探讨。结果青年原发性高血压以单纯舒张期高血压为主(52.8%),发病年龄集中于35~41岁,以Ⅰ级高血压为主。BMI指数(OR=2.18,95%CI=1.37~2.79)、酗酒史(OR=2.14,95%CI=1.44~2.68)、遗传(OR=4.51,95%CI=4.13~5.02)和缺乏运动(OR=3.28,95%CI=2.72~4.20)均是其相关因素,且随着OR值升高,危险增大。经过以药物和生活方式干预为主的综合性治疗后,A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5.8%,且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青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特点独特,其发生与遗传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且采用药物和生活方式干预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措施,预后往往较好,应做到及早预防、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心血管疾病 ,也是当代重点控制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目前发病原因虽然还不十分清楚 ,但笔者通过近 2 0年来的临床实践 ,以及对某些患者的跟踪随访 ,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有了进一步认识 ,现略述如下。1 发病因素1 .1 遗传 遗传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据资料介绍 ,双亲均为高血压者 ,其子女患高血压的几率是 45% ;双亲中一方为高血压者几率为 2 8% ;双亲血压均正常者几率为 3% ;在孪生子女中 ,单卵双生者 ,其血压相关系数为 0 .55;双卵双生者为 0 .2 5。实践中已证实双亲…  相似文献   

7.
老年高血压1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血压是老年人脑卒中和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增加。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高血压包括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患者超过半数,已成为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老年高血压有其特殊性,现就我科1999年10月~2005年5月住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78例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载脂蛋白B(apoB)水平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11年1月至2015年5月住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85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纯性高血压组264例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521例,所有患者均检测空腹血脂和血糖。比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不同水平血清apoB的冠心病发病率;运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apoB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并通过偏相关分析研究血清apoB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 结果 伴有高水平血清apoB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最高(74.9%),明显高于低水平组(P<0.05);进一步通过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apoB为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8.584,5%CI:4.084~18.043, P<0.001 );应用偏相关分析发现,校正相关因素后发现,血清apoB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r=0.240, P<0.001)。结论 血清apoB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冠心病发病风险以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评估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成人时期的高血压与儿童时期密切相关。儿童高血压和成人高血压一样,也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高血压指原因未明且以高血压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独立性疾病,发病机理与遗传和环境因素(肥胖、精神压力、不良饮食习惯)有关。继发性高血压主要由原发疾病引发,常见病因有:肾源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源性疾病、中毒及药物等。继发性高血压因原发疾病的存在易被发现,容易引起人们重视;原发性高血压因症状不明显不易引起重视导致漏诊,从而对患儿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0.
莫天权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0):3121-3122
目的:探讨高血压的病因及预防.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02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男性中有190例父母有高血压史,女性中有67例父母有高血压史;45岁以上者268例,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2倍;发病因素为基因和遗传、年龄、性别、精神和不良生活习惯、血脂异常等,通过积极有效的预防均降低了高血压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结论:高血压为多种因素综合引起,防治心脑血管病是防治高血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应激和高盐饮食致高血压发病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高血压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一种多基因疾病,遗传是其发病的内部因素,而紧张应激和高盐饮食是其发病的两个重要外部因素。已经证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一些血管内皮活性物质等在高血压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应激和高盐饮食对血浆和(或)组织儿茶酚胺、  相似文献   

12.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与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的微结构破坏,骨骼的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年龄之外还与环境因素有关。自从1973年Smith率先提出骨量获得过程中存在遗传因素以来,遗传因素对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影响日益受到人  相似文献   

13.
田志萍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5):123-124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动脉血压增高持续超过140/90mm Hg(1mm Hg=0.133kPa)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病.在疾病早期多无症状,往往不被医生和患者重视,国内外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人群中79.7%的脑卒中事件和36.6%的冠心病事件均归因于血压的增高[1],因而控制高血压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环节,也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最有效的措施.高血压患者的病因不详,但发病率和并发症的发生与其不良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影响或改变其今后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对根除或减少各种致病危险因素的发生、控制其发展,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1]。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原因不明,但有研究表明其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2]。原发性高血压如不及时控制可能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其中心血管系统最先受累[3]。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多种多样,疗效各异。本次研究观察了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的常见危险因素.方法 调查10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住址、高血压家族史、肥胖、饮酒、不合理膳食、心理紧张、口服避孕药史,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常见危险因素为40岁以上、有高血压家族史、城市脑力劳动者、心理紧张、超重肥胖、饮酒、不合理膳食、长期服用避孕药.结论 环境因素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遗传因素是一个重要的综合因素,这些危险因素是多因素并存的.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是世界高发的流行病之一,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高血压不仅发病率高,且常引起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命的无形杀手,高血压发病除了年龄、遗传等不可抗拒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与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有关。目前针对高血压病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但该病完全可以通过改变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即家庭自我护理进行预防。那么如何才能做好高血压患者的自我防护呢?  相似文献   

17.
<正>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病因包括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等因素,我国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升高,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血压患者存在服药率低、控制率低、致残率高等特点,安全有效地控制血压,可以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的降低其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合理的联合用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有效干预多种升压机制,增强降压效果,减少或抵消不良反  相似文献   

18.
<正>高血压是一种由遗传、环境交互作用引起的复杂疾病,可导致心脏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和结构改变。中国是世界上高血压最为高发的国家之一,《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平均高血压发病率为25.2%,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高升高,60岁及以上高至58.9%~([1])。《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指出:2010年,全国预计有2.7亿高血压患者,全国因高血压死亡共计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高血压是人类最常见的血管类疾病之一,患者在治疗期间,对其心理特点的观察及心理行为辅导是很重要的,是因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与患者心态、焦虑、应激反应和情绪变化密切相关,要解决以上促发因素,难以靠单纯药物治疗来实现,而健康教育使心理调整及生活行为改变,则可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982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高血压的病因、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病因主要有肾性因素、内分泌因素以及其它因素,采取不同治疗措施疗效较好,总有效率达到了90.94%(893/982)。结论:高血压病因较为复杂,目前还没有得到明确的定论,应综合分析患者病因,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治疗措施,能够提高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