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分娩方式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施君  李勇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6):930-930
尿失禁是目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常见疾患之一.其中分娩方式及相关因素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影响日益受到广大妇产科医师的重视。本研究通过问卷或电话调查的方式对部分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分娩方式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439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分娩方式分为自然分娩组271例和剖宫产组168例,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出血率、出血量、休克的发生率。结果自然分娩组产后出血率(1.58%)、休克率(0.37%)均低于剖宫产组(6.55%、2.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自然分娩组为(648±112)ml,剖宫产组为(772±246)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倡自然分娩,重视产前检查,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12月我院顺产产妇73例设为顺产组。顺产组产妇根据是否侧切分为常规顺产组51例和侧切顺产组22例。将2018年1月~12月我院剖宫产妇41例设为剖宫产组。比较常规顺产组与侧切顺产组、顺产组与剖宫产组产前及产后的盆底功能、盆底肌障碍性疾病(PFD)发生率。结果:产前常规顺产组与侧切顺产组盆底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产后两组盆底静息压、盆底收缩压、肌力收缩持续时间较产前降低(P 0. 01),但产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产前顺产组与剖宫产组产妇盆底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产后两组盆底静息压、盆底收缩压、肌力收缩持续时间较产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两组产后盆底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常规顺产组与侧切顺产组PF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产后顺产组PFD发生率高于剖宫产组(P 0. 05)。结论:无论选择何种分娩方式,均对产妇早期盆底功能产生一定影响,而剖宫产术对产妇产后的早期盆底功能影响较小,顺产产妇早期盆底功能影响较大,其中采取侧切处理产妇并未减轻对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产妇临产后的陪护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 ,产妇在临产后精神紧张 ,怕痛 ,担心胎儿出现危险 ,要求行剖宫产分娩情况比较突出。 2 0 0 2年1月开始我院产科改变了传统的护理模式 ,从临产到分娩全程专人陪护 ,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2 0 0 2年 1月至 10月我院住院产妇 2 3 0例 ,2 2~ 3 0岁 ,孕3 7~ 40周 ,均无妊娠合并症 ,经内诊检查决定 ,能试行顺产的初产妇。随机分为陪护组和对照组各 115例。1 2 方法 陪护组产妇临产后选派沟通能力较强的护士做全程陪护 ,陪护人员经常与产妇交谈 ,用热情的鼓励和帮助贯穿整个产程。陪护者要做到 :(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我院共收治100例产妇,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发生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78%明显高于对照组48%,剖宫产和阴道手术率10%、12%明显比对照组30%、22%低( P<0.05);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7.26±2.24) h、(47.41±13.27) min、(7.61±2.48) min、(8.18±2.50) h 均明显比对照组(9.86±3.12) h、(66.32±16.42)min、(9.85±3.76)min、(11.13±3.46)h短,产后2 h出血量(150±15)ml明显比对照组(200±20)ml少(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极大减少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初产妇产后尿失禁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00例初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对产后尿失禁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507例完成调查,尿失禁发生率18.93%(96/507);阴道助产、孕期尿失禁、新生儿体质量、剖宫产、产后盆底肌功能训练是产后发生尿失禁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阴道助产、孕期合并尿失禁及巨大儿可增加产后尿失禁发生风险,剖宫产及孕期和产后盆底肌功能训练可降低产后尿失禁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观察了开塞露对146例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后尿潴留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显效90例,占61.65%,有效38例,占26.03%;总有效率为87.68%。且剖宫产组和顺产组有效率较产钳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剖宫产组和顺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提示开塞露对剖宫产和顺产所致尿潴留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8):3422-3423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产妇设为观察组。并根据分娩方式将自然分娩的56例产妇设为A组,剖宫产的44例产妇设为B组。另选同期未妊娠的100例女性设为对照组。总结妊娠和分娩及产科相关因素对产后压力性失禁产生的影响。结果(1)A组在产后6周有17例(30.36%)发生产后压力性失禁,B组有4例(9.09%),组间发生率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2)观察组的膀胱颈活动度和尿道的旋转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3)经多危险因素分析,自然分娩、流产次数、高体重新生儿、产后增加负压情况、孕前有尿失禁、难产助产、会阴撕裂等都是导致产后压力性失禁的危险因素。产后压力性失禁的危险性因素是妊娠和分娩,而且自然分娩的发生概率高于剖宫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肌力的变化和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情况。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正常初产妇683例,依据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303例,阴道分娩组380例。于分娩后6~8周进行复诊,观察2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发生情况;进行2组盆底肌力检测及盆底肌电图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剖宫产组压力性尿失禁(3.30%vs17.63%)、盆腔器官脱垂(16.83%vs30.26%)及盆底肌力异常(Oxford评分≤3分,20.46%vs50.79%)的发生率均低于阴道分娩组(P均<0.05);剖宫产组肌电图活力值、功值均高于阴道分娩组(P均<0.05)。结论近期观察经阴道分娩对盆底组织造成损伤较重,而剖宫产对盆底组织造成损伤较轻,产后盆底肌力发生异常较少,发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较少。  相似文献   

10.
刘春 《临床医学》2012,32(4):22-23
目的 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所选产妇按照分娩方式分成自然分娩组、无痛分娩组和剖宫产组,观察产妇产后出血量、产后24 h子宫高度下降程度、产后Beck抑郁评分和开始泌乳时间.结果三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比较:剖宫产组明显高于无痛分娩组和自然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分娩组和自然分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Beck抑郁评分比较:剖宫产组评分最高,无痛分娩组评分最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 h宫高下降程度比较:剖宫产组明显小于无痛分娩组和自然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分娩组和自然分娩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产后开始泌乳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增加产妇产后并发症风险,无痛分娩未见对产妇有不良影响,是一种较好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影响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ostpartum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PSUI)的相关因素,为预测产后患者尿失禁的影响因素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BM及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检索与产后尿失禁影响因素有关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2月6日。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通过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8篇文献,包括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文献质量均处于中等水平及以上。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0,95%CI(1.04,1.16)]、体质量指数(BMI)≥24 [OR=1.33,95%CI(1.15,1.53)]、阴道分娩[OR=3.44,95%CI(2.95,4.00)]、胎儿体质量[OR=2.04,95%CI(1.62,2.56)]、产前UI[OR=1.92,95%CI(1.71,2.17)]、第二产程时间[OR=2.27,95%CI(1.84,2.79)]是孕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21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服务模式,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干预组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后出血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3.
吴筱荣 《全科护理》2012,10(13):1172-1173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45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125例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与女性尿失禁的关系。方法:以问卷方式对郑州市2所小学1~3年级学生家长及某幼儿园幼儿家长900人进行分娩方式及尿失禁发病率调查。排除首次经阴道自然分娩,但第2或第3胎行剖宫产者42例以及未交调查表9例,有效研究对象849例;对2种方式分娩后尿失禁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阴道分娩564例,年龄28~41岁,产后发生尿失禁70例,发生率12.41%;剖宫产285例,年龄30~42岁,产后发生尿失禁7例,发生率2.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阴道分娩可能是导致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5年内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剖宫产、阴道助产、自然分娩)的关系。结果产后出血在剖宫产中发生率最高,其次为阴道助产,顺产中产后出血发生率最低。剖宫产中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结论严格剖宫产指征,提高剖宫产的手术质量,掌握好产后出血防治的适宜技术,是降低产后出血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与女性尿失禁的关系.方法:以问卷方式对郑州市2所小学1~3年级学生家长及某幼儿因幼儿家长900人进行分娩方式及尿失禁发病率调查.排除首次经阴道自然分娩.但第2或第3胎行刹宫产者42例以及未交调查表9例,有效研究对象849例;对2种方式分娩后尿失禁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阴道分娩564例,年龄28~41岁,产后发生尿失禁70例,发生率12.41%;剖宫产285例,年龄30~42岁,产后发生尿失禁7例,发生率2.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阴道分娩可能是导致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产后尿失禁指继发于妊娠及分娩后的尿失禁,患者因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很少就诊,然而轻度尿失禁对产后妇女的生活和精神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对2006年4至8月份在我院分娩的226例孕产妇指导其行盆底肌功能锻炼方法预防产后尿失禁起到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产后尿失禁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防治产后尿失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娩后行产后盆底肌力检测的43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后尿失禁情况,将103例产后尿失禁的产妇设为尿失禁组,329例无产后尿失禁的产妇设为非尿失禁组.分析产后尿失禁的...  相似文献   

19.
嵇曹 《妇幼护理》2022,2(2):309-311
目的 探究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选出本院在 2019 年 12 月至 2021 年 12 月间收治的 102 例产妇参与研究,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剖宫产组、顺产组和产钳组,每组各 34 例。对比早期盆底肌功能,不良事件发生率、 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三组患者在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盆底肌功能均明显恢复,剖宫产患者恢复程度优于对产钳和顺产 组(P<0.05)。三组患者护理后尿失禁、大便失禁、子宫脱垂等不良情况发生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剖宫产患者术后生 活质量评分高于其他 2 组(P<0.05)。结论 不同分娩方式均会对产妇的盆底肌功能产生影响,剖腹产对产妇盆底肌影响较小, 需要重视阴道分娩产妇盆底肌功能恢复,采取针对性护理手段,提升产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刘莉  邹云南 《中国康复》2013,28(6):460-462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376例产妇中顺产的产妇随机分为A1和B1组各88例,选择性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A2和B2组各100例.4组均给予产后常规护理;A1和A2组加用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训练康复治疗.结果:A1、A2组产后各时间点内排尿状况评分均分别低于B1、B2组(P<0.05);产后3个月A1组排尿状况低于A2组(P<0.05);A1、A2组产后各时间点内盆底肌力评分均分别高于B1、B2组(P<0.05).A1组产后3个月盆底肌评分高于A2组(P<0.05),B2组产后42d、3个月盆底肌评分高于B1组(P<0.05).A1、A2组产后各时间点内尿垫试验阳性率分别低于B1、B2组(P<0.05).A1组产后3个月尿垫试验阳性率于A2组(P<0.05),B2组产后42d、3个月尿垫试验阳性率低于B1组(P<0.05).结论:不同分娩方式产后早期均需盆底肌康复训练,并且顺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