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增城市从50年代中期开展人体丝虫病防治工作。经过四十多年对丝虫病的流行特征、传播媒介、防治丝虫病的策略、技术措施、防治效果评价等一系列研究,于1998年10月达到了消灭丝虫病的目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内容和方法1-1 丝虫病流行病学调查1-1-1 丝虫病流行分布调查 对1周岁以上的居民进行夜间血检调查,采末梢血约60μl制成厚血片,常规染色检查微丝蚴。了解丝虫病分布,分析年龄、性别与微丝蚴率的关系。1-1-2 微丝蚴密度调查 以微丝蚴血症者为对象,定量采血60μl检查,计算微丝蚴平均密度。1…  相似文献   

2.
<正> 丝虫病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广州市属5个区、县有丝虫病流行,微丝蚴血症者51802人。经过30多年的防治,1985年全广州所属5个区、县范围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部颁标准,微丝蚴率降至0.02%~0.00%。为了探索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班氏丝虫病流行动态,选定原中度班氏丝虫病流行区—从化县太平镇进行纵向研究,结果如下。1 内容与方法1.1 观察点要求 防治前人群微丝蚴率在0.5%以上,总人  相似文献   

3.
潮阳市曾是斑氏丝虫病流行区,从50年代中期开展了人体丝虫病的防治工作。经过四十多年对丝虫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防治方法学、药物疗效和基本消灭丝虫病后建立稳定、可靠的监测系统等诸方面进行系列研究和实践,1999年7月达到了消灭丝虫病的目标。1 材料和方法11 丝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丝虫病流行分布:以1周岁以上人群为调查对象,夜间采末梢血60μl制成厚血片,常规染色检查微丝蚴。12 丝虫病治疗方法研究121 海群生对丝虫病疗效的观察:一是3天疗法:采用海群生总量3克,每天一次服1克,连服3天,观察转阴率。二是7天疗法:以海群生总量42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肥西县丝虫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工作采取措施的效果 ,为开展类似的工作提供借鉴作用。方法 对本县 1970~ 2 0 0 0年丝虫病的防治研究及相关调查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并进行评价。结果  1970年调查人群微丝蚴率高达 18.2 5 % ,1973年平均微丝蚴率为 6 .31% ,80年代为 1.15 % ,全县各乡镇均有丝虫病的流行。 1991年调查人群平均微丝蚴率为 0 .6 1% ,主要流行区分布于县西北区域的 15个乡镇 ,以马来丝虫为主的马来、班氏两种丝虫病混合流行区。主要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和嗜吸人血按蚊。经过 30年的积极防治 ,特别是 1991年 ,在现况调查的基础上 ,以行政村为单位 ,按不同的流行程度采用不同剂量的海群生药盐的防治 ,加快了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步伐 ,1993年经省厅考核 ,人群微丝蚴率为 0 .0 7% ,达到了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 2 0 0 0年全县开展消灭丝虫病的监测 ,人群微丝蚴率和按蚊幼丝虫的自然感染率均为0 %。达到部颁消灭丝虫病的标准。结论 肥西县是以马来丝虫为主的马来和班氏两种丝虫病混合流行的地区 ,经过 30年的查治 ,传播已被阻断 ,达到部颁消灭丝虫病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丝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寄生虫病。1 956年 1月 ,中共中央颁布了《1 956~1 96 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 ,第 2 8条要求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实现基本消灭丝虫病。据此 ,在雷州市政府的领导下 ,我市开展了长达 40多年的丝虫病防治工作 ,成绩显著 ,1 987年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目标 ,2 0 0 0年 8月达到消灭丝虫病目标。现将消灭丝虫病的措施和效果分析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丝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对 1周岁以上的居民进行夜间血液检查 ,了解人群微丝蚴感染率及其流行程度和分布情况 ;解剖致倦库蚊 ,观察传播媒介自然感染情况 ;在重点村庄调查…  相似文献   

6.
东莞市是中低度夜现周期性班氏丝虫病流行区 ,1970年微丝蚴率为 1 7%。经过 15年分 4个阶段的大规模防治 ,微丝蚴率显著下降 ,1986年经省考核验收微丝蚴率为 0 13% ,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为了解消灭后丝虫的感染情况 ,现对 1987~ 1999年的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1 对象与方法1 1 监测点的选择 根据东莞市历史上丝虫病流行和防治情况 ,选择原微丝蚴感染率较高的行政村作为监测点。1 2 人群微丝蚴率  1周岁以上居民 ,采血 12 0 μl,涂成 2张厚血膜 ,经溶血及常规染色后镜检。1 3 晚期病人检测 选择 2个行政村 ,每村调查10 0 0…  相似文献   

7.
阳山县为班氏丝虫病流行区:七十年代初期调查,共有微丝蚴血症者12194例,人群微丝蚴率最高为15.08%(犁头)平均为4.04%。主要分布在犁头、岭背、江英、附城、高峰、小江、青莲、东山、水口、杜步、大莨、黄坌、称架及黎埠等乡镇、太平、七拱、红莲及杨梅四个乡镇为非流行区。建国以来,特别是七十年代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卫生防病人员和广大群众坚持了十多年的积极防冶,取得了显著成绩。1980年,卫生部组织全国丝虫病专家对我县进行考核,结果人群微丝蚴率降为0.12%,确认我县已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部颁标准,为了探索基本消灭丝虫病后残存微丝蚴血症者能否引起流行传播和了解防治丝虫病的远期效果,选择了原微丝蚴率较高而采取不同防治技术措施的犁头镇和高峰乡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临沐县曾是班氏丝虫病的高度流行区,以淡色库蚊为主要传播媒介。据1958年调查,居民微丝蚴阳性率高达22.5%。经过20余年反复查治,1980年通过省级考核,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为观察防治效果和流行动态,近几年又对特殊人群进行流行病学监测。!材料与方法1.l材料来源于历年县征兵办公室体检资料室及县卫生防疫站丝虫病防治监测记录。!.2方法12.l对应征入伍青年体检时血检微丝蚴。1.2.2选择2个原微丝蚴阳性率较高的村为本次监测点,全民血检微丝蚴。l、2.3对基本消灭丝虫病后出生的儿童采滤纸血,做荧光抗体测定。1.2.4对1…  相似文献   

9.
为了消灭阳山县丝虫病 ,从 1 959年起对该县进行丝虫病流行病学摸底调查 ,发现共有 1 9个乡镇的 2 1 7个管理区有班氏丝虫病流行 ,平均人群微丝蚴率为 4 3 5%。据此提出以防治病原为主导的策略 ,制订出三项防治技术措施 :①在一个中度流行镇以海群生间歇双疗程法进行连续四年反复查治 ,微丝蚴率从查治前的 1 5 0 8%降至 0 4 5% ;②对连成一片且有固定食盐供应渠道的三个中度流行镇采用全民服食海群生掺拌食盐 ( 3g/kg)防治 6个月 ,微丝蚴率从 5 0 7%降至 0 4 3 % ;③查治结合重点村全民服药 ( 7岁以上人群全民用海群生 3g ,5天分服 ) ,共血检 1 3 2 58人 ,查出并治疗微丝蚴血症 1 5例 ,全民服药 1 8757人 ,巩固丝虫病防治效果。 1 980年经卫生部考核 ,微丝蚴率降至 0 0 0 %~ 0 2 5% ,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 1 988~ 1 992年进行纵向监测和 1 9个乡镇横向监测分别血检 60 85、2 80 1 2人次 ,均未发现微丝蚴血症者 ;分别解剖致倦库蚊 1 0 545、4 61 6只 ,均未发现有丝虫感染。 1 996年经省及卫生部考核达到消灭丝虫病部颁标准  相似文献   

10.
增城市有14个镇的169个行政村有丝虫病流行,1982年流行区人口373338人,人群平均微丝蚴率215%,属低度班氏丝虫病流行区[1]。经过多年反复查治,1985年通过省考核验收,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部颁标准,人群平均微丝蚴率降为055%(流行区...  相似文献   

11.
潜江市属以中华按蚊为主要传播媒介的马来丝虫病流行区。据不完整史料记载 ,历史上各乡、镇、场均有程度不等的丝虫病流行。解放后 ,由于党和政府的关怀 ,自 195 7年以来开展了丝虫病防治工作 ,先后经历流行病学调查、普查普治、考核验收和巩固监测 4个阶段 ,平均微丝蚴率由防治前3.2 3%逐年下降到 1986的 0 .19% ,当年经升级验收考核 ,达到卫生部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经过 10余年的巩固监测工作 ,1991年以后未发现微丝蚴血症者。 1997年 12月 2 1~ 2 2日经省消灭丝虫病审评组到我市现场审评 ,确认以达到卫生部《消灭丝虫病标准》的各项技…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共有67个县、市(宝安列入深圳特区)有丝虫病流行,其中平远县为马来丝虫病流行区,其余均为班氏丝虫病流行区。传播媒介分别为中华按蚊和致倦库蚊。自70年代起,在各级政府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努力下,对丝虫病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防治,人群微丝蚴率由防治前的3-24%,到1987年降至0-13%,以行政村为单位,微丝蚴率均降至1%以下。经卫生部考核,1987年全省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部颁标准。随后,我省丝虫病的防治进入全面监测阶段。监测主要包括:进一步肃清残存传染源;血清学监测和消灭丝虫病评审等。其中,…  相似文献   

13.
舟山市消灭丝虫病的措施与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舟山市人群微丝蚴感染和防治效果。方法 通过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采用海群生拌盐、拌酱油等服药方法,辅以晚期病人治疗、防治蚊措施。结果 至1979年人群微丝蚴率降至1%以下(0.59%0。1985年后未发现微丝蚴血症者,1986年后未检出人体幼丝虫感染蚊。在全面监测阶段,以县(区)为单位,经考核基本消灭丝虫病均在10年以上,达到:①病原学监测,乡镇及人口覆盖率分别在30%和3%以上,无微丝蚴阳性;②监测致倦库蚊,解剖3000只以上,未发现幼丝虫。结论 舟山市已消灭传染源,丝虫病传播完全被阻断,达到了卫生部制订的消灭丝虫病标准。  相似文献   

14.
阳西县丝虫病流行状况及防治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阳西县丝虫病流行状况,制定并实施防治方案,最终消除淋巴丝虫病。方法通过对人群进行血检调查确定流行范围;在流行区进行反复查治和监测,消除传染源。结果阳西县全县9个乡镇104个管理区为班氏丝虫病流行区,防治前(1970年)人群平均微丝蚴率为3.59%,传播媒介为致倦库蚊。1959~1985年,全县共血检调查634 209人次,治疗患者12 575例,全民服药防治6 852人。1985年防治效果考核,在3个镇3个管理区共血检5 292人,检出微丝蚴血症者3例,微丝蚴率为0.06%,达到基本消除丝虫病标准。1986~1997年进行防治后期监测,共血检35 453人,检出微丝蚴血症者1例。解剖雌性致倦库蚊4 210只,未发现幼丝虫感染。1990年后已无微丝蚴血症者。结论1998年经省卫生厅审评,阳西县已达到卫生部消除淋巴丝虫病标准。在阳西县流行区进行反复查治和系统监测,可达到消除淋巴丝虫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瑞昌市消除丝虫病的防治工作经验、措施和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瑞昌市丝虫病的流行分布情况、丝虫病防治试点研究、控制和消除丝虫病的策略、措施及其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1958年普查瑞昌市有26个乡镇,207个行政村流行丝虫病。人群微丝蚴率为4.63%(1188/25 654),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和致倦库蚊。后确立了消灭传染源为主导的防治策略,至1988年人群平均微丝蚴为0.35%。(52/15 016),1999/2000年开展了消除丝虫病的强化防治。病原学和蚊媒监测均未发现人体丝虫的感染。结论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防治措施以及基本消除丝虫病后的流行病学监测和全民服药,药盐防治,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台山市是班氏丝虫病流行区,传播媒介是致倦库蚊,经过二十多年的积极防治,1980年巳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为了解丝虫病基本消灭后其流行动态,为制订防治后期的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于1988年~1992年,继续进行纵、横向监测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内容及方法一、纵向调查: 1.调查点的选择:选择原来人群微丝蚴阳性率较高的管理区作调查点。本次选择基本  相似文献   

17.
杭州市曾是丝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 ,原 7个县及 5个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防治前全市人有微丝蚴阳性病人 1 3万人 ,经过 50多年的反复查治 ,于 2 0 0 0年达到消灭丝虫病标准 ,同时开展了慢性丝虫病人的社区管理 ,收到了较好效果。防治概况 全市 50年共查治 873万人次 ,治疗微丝蚴阳性者 1 3万多例 ,微丝蚴感染率逐年下降。 1 984~ 1 987年 ,我市共检查 85个乡 (镇 )、1 1 1个村 ,血检 9 1万多人 ,微丝蚴阳性率为 0 0 5 % ,1 988年全市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1 )病原监测 :基本消灭丝虫病后 ,根据卫生部《基本消灭丝虫病地区监测方案…  相似文献   

18.
枣庄市曾经为班氏丝虫病高度流行区 ,传播媒介是淡色库蚊 ,195 8~ 195 9年调查 ,平均微丝蚴率为2 1 0 %。采取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经过多次普查普治后 ,又采用 3‰的海群生食盐全民服药 ,1980年调查微丝蚴率以村为单位均下降到 1%以下 ,通过卫生部考核确认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此后除治疗晚期丝虫病人外 ,其他丝虫病防治措施基本终止 ,工作的重点转向病区流行趋势监测。 1995年根据监测的结果 ,山东省卫生厅组织考核认为枣庄市达到了卫生部规定的消灭丝虫病标准。1 材料与方法1 1 横向监测  1976~ 1995年 ,在全市范围…  相似文献   

19.
宁阳县属班氏丝虫病流行区.1957年调查传播媒介为淡色库蚊,居民微丝蚴感染率为15.2%.经多次普查普治和重点人群服用海群生药盐治疗,人群微丝蚴率降至0.5%.此后进行了抽查与监测.1983年通过了全国丝虫病防治考核,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为进一步巩固防治效果,探讨在不采取任何有组织的病原防治措施条件下,丝虫病传播自然阻断的可能性.设定8个监测点自1984~1996年连续开展了消灭丝虫病的研究工作,1996年经省级考核确认已达卫生部颁发的消灭丝虫病标准.  相似文献   

20.
对韶关市及其所辖班氏丝虫病流行县进行病原学、血清学及媒介昆虫学的纵向观察和横向调查。血检53268人,占流行区人口的10.26%,发现微丝蚴血症3例,平均微丝蚴率0.006%。选择丝虫病流行较严重的乐昌县和乳源县进行纵向观察,人群微丝蚴率和蚊媒自然感染率均逐年下降。人群丝虫抗体阳性率从1986年的52.82%降为1990年的5.80%,表明韶关市及所辖各县的班氏丝虫病传播已被阻断,基本消灭丝虫病后所残存的少数低微丝蚴密度患者已起不到传染源作用,因此可终止大规模综合性防治工作,加强监测则可达到消灭丝虫病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