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胸部创伤中 ,肋骨骨折最常见 ,其中大部分骨折有后前位胸片就能满足诊断需要 ,部分弓部无移位的骨折及前端部骨折则需用肋骨特殊体位投照才能显示。而肋骨前端的骨折 ,由于其与背侧组织重叠多、结构中松质骨多、成像密度低等因素 ,极易漏诊。为了提高诊断率 ,减少病员痛苦 ,使病人早期得到治疗 ,我们在工作中 ,根据肋骨的解剖行径 ,在肋骨展开投照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并反复实践 ,探索出一种我们称之为肋骨双斜位投照法。此位置能充分暴露肋骨 ,弥补正位片的不足 ,减少肋骨骨折的漏诊。现就投照方法作一介绍 ,供同道们参考。投 照 方 法… 相似文献
2.
CR技术在诊断膈下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肋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病,以第3-10肋骨腋段和背段多见,而第9-12肋及第7、8部分膈下前肋的骨折被称为膈下肋骨骨折。传统X线单纯胸部后前位片容易漏诊。本院2002年8月引进柯达公司900型CR机(计算机X线摄影),并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运用。本文通过对2002年8月-11月我科诊断的32例服下肋骨骨折病人的分析,来讨论该技术的诊断优越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切线位摄影在肋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附170例骨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肋骨骨折在胸部创伤中最常见,诊断不难,但因摄影条件、体厚、老年性骨质疏松、肺纹理及心脏、膈肌重叠等多种因素影响,漏诊、误诊发生率较高。鉴于此,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自1998年12月以来,我院将切线位列入肋骨创伤常规的投照方法,使骨折检出率有了较明显提高。现结合病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搜集我院1998年12月~2000年10月肋骨骨折170例初诊X线平片进行分析,其中男128例,女42例,年龄16~ 84岁,平均年龄47.3岁。临床均有明确外伤史,多数为交通事故伤,表现为局部疼痛,胸壁软组织挫伤、肿胀,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不同投照体位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创伤性肋骨骨折患者的具体投照体位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共发现104处骨折,其中胸部后前正位40例显示32例共76处、斜位40例显示35例共88处、膈下肋骨平片位2例3处、胸部前弓位1例1处、切线位2例2处。胸部正位与斜位相结合能显示35例共98处,占总数的94.2%。结论胸部正位与斜住可作为胸部创伤患者的常规摄片位。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量化重建CR位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方法:以美国Advanced Dental Design公司生产的AD2、MCD合架等为器材,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操作,检测临床疗效。结果:通过对2例典型病例的使用,量化重建CR位效果良好。结论:量化重建CR位在口腔临床中疗效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Broden位投照在跟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其进行跟骨侧位+轴位X线投照检查及Broden位X线投照检查,观察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骨折检出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Broden位X线投照检查的骨折检出率为93.5%(43例/46例),跟骨侧位+轴位X线投照检查的骨折检出率为78.3%(36例/46例),X2值分别为5.385和6.238。Broden位X线投照检查的骨折检出率明显高于跟骨侧位+轴位X线投照检查,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roden位投照在跟骨骨折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将其与跟骨侧位+轴位X线检查的结果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跟骨骨折的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颈椎张口位投照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隽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13(4):354-354
为了进一步观察 1~ 2颈椎和环枢关节的解剖结构及细微病变 ,作者对原有的颈椎张口位技术进行了一些改进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本组共拍摄病人 2 2例 ,年龄 2 5~ 5 6岁 ,平均年龄 4 0 .5岁 ,其中男性 15例 ,女性 7例。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 ,双上肢放于身旁 ,头颅矢状面与台面垂直 ,枕外隆突放于暗盒中心上方 2cm处 ,下颌稍仰起 ,口尽量张大 ,必要时可用一软木塞放于口中 ,使上颌门齿咬合面与枕骨下缘联线垂直于台面中心 ,上下牙齿的中点置于暗盒中心 ,中心线经口腔垂直投射至胶片中心 ,曝光时嘱病人屏气。使用… 相似文献
11.
探究CR与多层螺旋CT技术在诊断肋骨骨折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62例肋骨骨折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与CR检查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这两种技术对肋骨骨折及骨折合并症的检出率。结果:在本研究的患者中,有51例患者在进行CR检查时检出前肋、后肋、肋腋弓骨折,检出率为82.26%;有60例患者在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时检出前肋、后肋、肋腋弓骨折,检出率为96.77%。与进行CR检查相比,本组患者在进行CT检查时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较高,差异显著(χ2=6.960,P=0.008),有统计学意义。本组患者在进行CR与多层螺旋CT检查时对肋骨骨折并发症与合并症的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CR技术相比,多层螺旋CT技术在诊断肋骨骨折方面更敏感、更准确,能更客观、更清晰地呈现肋骨的细微损伤,其漏诊率更低,在诊断肋骨骨折并发症及合并骨折方面也更具有优势。因此,临床医师在为肋骨骨折患者进行CR检查后若感到检查结果不够理想,应尽早为其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以免发生漏诊。 相似文献
12.
坐位髌骨轴位X线投照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坐位髌骨轴位X线摄影技术的临床应用及其实用意义。方法:取坐位投照髌骨,患者髋关节保持自然屈曲90°,屈膝角度范围30°~80°,然后调整中心线的入射角及入射点进行投照。结果:采用坐位髌骨轴位摄影者共138例,其中78例膝关节屈曲70°~80°,显示髌股关节完整,无重叠,关节间隙对称,评为“优”级片占5 7% ;5 5例膝关节屈曲5 0°~6 0°,显示髌股关节无重叠,关节间隙略不对称,评为“良”级片,占4 0 % ;两者均可获得满意的髌骨轴位影像,优良率达97%。另外5例屈膝关节为30°~4 0°,显示髌股关节重叠,关节间隙明显不对称,对诊断有影响,列为废片,占3%。结论:采用坐位髌骨轴位投照法,符合膝关节和髌骨之间的解剖特点及活动规律。其操作简便,患者舒适可配合摆位。屈膝关节4 0°~70°范围内均可获得髌骨轴位的良好影像,提高临床影像诊断准确率,临床实用性好,可以作为髌骨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3.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CR技术逐步取代了X线成像数十年的增感屏一胶片系统成像方式,成为X线成像新时期的代表,它把模拟影像信息转变为数字影像信息,实现了影像信息数字化。其实质是IP经X线照射后,在成像层形成潜影,含有潜影的IP被激光束扫描后读出,经光电转换成为数字影像。现通过我们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进一步说明CR技术比传统X线摄影技术应用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CR后处理功能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选择113例临床有外伤史并疑有肋骨骨折患者,采用常规胸部摄影方法,对患者进行深吸气后屏气曝光,得到的胸部“标准像”图像,用CR的后处理功能进行图像处理,然后,将“标准像”与后处理的图像在诊断结果上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后处理的图像诊断率明显高于“标准像”(P〈0.05),尤其是在较厚组织及组织重叠较多的部位,在诊断上更具优势。结论:利用CR的强大后处理功能更能清晰显示肋骨骨折,特别是心、膈后肋骨骨折的显示,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CR图像组合打印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屏/片X线摄影系统中,胶片作为成像介质具有影像采集、显示、存储和传递等多重功能,但由于其动态范围有限,几乎不能进行影像后处理,已满足不了现代影像学的需求;影像诊断医生只能进行传统的照片阅读模式,严重影响临床医学影像的诊断。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近几年来已得到普遍推广的CR(Computed Radiograhphy计算机放射摄影成像)具有强大的影像后处理功能,使传统的X线照片阅读方式,逐渐向软阅读方式过渡。但是在目前国内各大中小医院,作为高级放射影像成像设备的CR最后输出的数字化的照片,与传统优质的X线照片没有“显著”的区别,给患者和临床医生没有太大的感观,但CR照片价格却大大超过普通X线照片。 相似文献
16.
股骨颈骨折的CR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CR在股骨颈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例股骨颈骨折病人的CR片,其中Ⅰ型l例,Ⅱ型2例,Ⅲ型7例,Ⅳ型10例。选择20例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普通X线平片(屏-胶),其中Ⅰ型1例,Ⅱ型2例,Ⅲ7例,Ⅳ型10例。由本科室两位医生进行阅片(其中一位副主任医师,一位主治医师)。结果20例CR片诊断全部正确。20例普通X线片中,1例Ⅰ型和1例Ⅱ型未见明显异常。结论CR系统利用它的特殊处理功能可以正确诊断各型股骨颈骨折,尤其在Ⅰ型、Ⅱ型方面优于普通X线片。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CR技术在胸部X线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共368例CR胸片,其中男性患者208例,女性患者160例,年龄在2-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岁。其中体检患者96例,外伤患者143例,常规检查、复查类患者46例,床边检查患者为83例。结果:本组研究表明CR技术更具有先进性、技术性、科学性。本组368例CR胸片中,图像清晰度、对比度都较好,病变显示清楚,优化率达到94.8%,大大的提高了影像质量。结论:CR技术的应用是传统的X线增感屏-胶片系统摄影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20.
从肱骨的解剖形态看,肱骨上下两端是相互扭转的,肱骨处于标准体位时其下端(两髁)位于冠状面方向,其上端(肱骨头颈部)则是旋向内后方(与冠状面成角约15),且与斜向前外方的肩胛盂形成肩关节,即肱骨上下两端不在同一平面上,当肱骨外旋15°时,肱骨头颈部正好处于冠状面。X 线对肱骨的传统投照法及本人的改良投照法所得出的正侧位图像是不一样的。现就以上两种投照法进行对比、分析及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