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内脏脂肪素(Visfatin)主要是由内脏脂肪组织表达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可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现笔者将近年来关于Visfatin的来源、作用、调节和与炎症、胰岛素抵抗间的关系及其机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脂肪组织可分泌众多脂肪细胞因子如瘦素(leptin)、抵抗素(resistin)、脂联素(adiponectin)、网膜素(omentin)以及最近发现的内脏脂肪素(visfatin)。Visfatin具有胰岛素样的降糖作用,并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本文就Visfatin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内脏脂肪素(Visfatin)是新近发现的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可分布于多种器官,与腹型肥胖密切相关,其表达受多种因素影响。内脏脂肪素具有胰岛素样作用,调节糖脂代谢,血管平滑肌的成熟,参与炎性应答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等作用。因此内脂素可能是联系糖脂代谢紊乱及心血管疾病的新纽带,这为糖尿病、冠心病及相关性疾病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内脏脂肪素(visfatin)基因是1994年Samal等[1]在人外周血筛选淋巴细胞cDNA文库时分离得到的,可编码由47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它是一种二聚体结构,其氨基酸序列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细菌、鱼类、 相似文献
5.
目的 内脏脂肪素(visfatin)是一种能够促进血管新生的新型脂肪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血管新生中非常关键的因子.本文在培养的内皮祖细胞(EPCs),探讨visfatin对EPCs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脐血的单个核细胞.利用EGM-2细胞培养基(含EPCs分化所需各种生长因子)进行培养,诱导单个核细胞贴壁向EPCs分化.流式细胞术测定早期EPCs干细胞分子标志CD133/CD34;Dd-ac-LDL和FITC-UEA-1双染鉴定正在分化的EPCs.不同浓度的重组visfatin(0.01-10nM)处理EPCs 24h.Tube形成和迁移实验评价EPCs血管新生能力;荧光定量实时PCIL检测VEGF mRNA水平.结果 0.1 nM和1 nM的visfatin能增加EPCs形成管腔样结构(与对照组比,P<0.01),10 nM的visfatin组EPCs形成管腔样结构能力和迁移能力却显著降低(与1 nM visfatin组比,P<0.01).0.1 nM和1 nM visfatin组细胞VEGF mRNA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P<0.01),而10 nM visfatin组细胞VEGF mRNA明显降低(与1 nM visfatin组比,P<0.01).结论 生理浓度visfatin能促进EPCs的血管形成,病理浓度其血管形成能力降低,其机制可能与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西格列汀对肥胖大鼠代谢指标及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喂养组(ND组,n=10)和高脂饲料喂养组(HD组,n=30)。16周后HD组成功建立肥胖模型(n=16),并随机分为肥胖对照组(OB组,n=8)和西格列汀干预组(SITA组,n=8)。分别测定干预前后各组大鼠体质量(BW)、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干预前,HD组的BW、FBG、TG、TCH、LDL-C、FINS、HOMA-IR、内脏脂肪素高于ND组,HDL-C低于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SITA组FBG、TG、TCH、LDL-C、FINS、HOMA-IR低于OB组,HDL-C高于O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内脏脂肪素与BW、FBG、FINS、HOMA-IR、TCH、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 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模型出现糖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明显增加,西格列汀能下调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改善糖脂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7.
内脏脂肪素(visfatin)是新发现的由内脏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与前B细胞集落增强因子结构相似.它具有类似胰岛素降血糖作用,可促进脂肪组织的分化.Visfatin可能是联系机体糖脂代谢的重要分子.Visfatin与肥胖及各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之间存在潜在的密切联系,可能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靶点.本文就visfatin与糖脂代谢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内脏脂肪素(visfatin)是新发现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内脏脂肪素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模拟胰岛素样的降血糖作用、参与炎症应答、调节脂代谢和自分泌、旁分泌、内分泌等作用。内脏脂肪素的发现可能为研究及治疗糖代谢及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Visfatin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内脏脂肪素是新发现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模拟胰岛素样的降血糖作用、参与炎症应答、调节脂代谢和自分泌、旁分泌、内分泌等作用.内脏脂肪素的发现可能为研究及治疗糖代谢及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现就Visfatin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内脏脂肪素(visfatin)是新发现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内脏脂肪素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模拟胰岛素样的降血糖作用、参与炎症应答、调节脂代谢和自分泌、旁分泌、内分泌等作用。内脏脂肪素的发现可能为研究及治疗糖代谢及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Visfatin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随着各种脂肪细胞因子及其功能的发现,脂肪组织已不再简单地被看作为脂质储存的场所,而是重要的调节能量、代谢平衡的内分泌器官,脂肪组织通过分泌大量的生物活性因子(脂肪细胞因子)来调节糖脂代谢、炎症反应、心血管功能,这些脂肪细胞因子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内脏脂肪素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25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冠心病组.25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浆内脏脂肪素浓度的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浆内脏脂肪素浓度[(71.07±1.16)ng/ml]高于对照组[(22.78±0.97)ng/ml],有显著性差异(P〈0.05)。冠心病组双支病变比单支病变高(P〈0.05),三支病变比双支病变增高明显(P〈0.01);B型病变比A型病变高(火0.05),C型病变比B型病变增高明显(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内脏脂肪素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血浆内脏脂肪素浓度越高。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研究冠脉支架植入对冠心病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冠脉支架植入组和未接受支架植入的冠状血管造影组,于术前1d、术后1d、术后10d、术后30d取静脉血,检测患者血清脂肪素水平的变化。结果冠脉造影组手术前后各时间段血清脂肪素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血管造影组术后1d、术后10d、术后30d脂肪素的浓度持续升高,各时间段血清脂肪素浓度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纯冠脉造影不影响冠心病患者脂肪素表达,冠脉支架植入后一个月内脂肪素持续升高,分析脂肪素可能与内皮损伤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代谢综合征在人群中发病率逐年增多,其为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患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死率增高3~4倍。在代谢综合征发展过程中,胰岛素抵抗起主要作用,而胰岛素抵抗与内脏脂肪密切相关。内脏脂肪通过分泌多种有代谢活性的脂肪因子,作用于肥胖患者脂肪组织的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引起胰岛素抵抗。现就内脏脂肪的测量方法以及内脏脂肪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内脏脂肪素促进内皮细胞合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白介素6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内脏脂肪素是否能调节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白介素6(IL-6)生成以及胰岛素受体(IR)的介导作用.方法 不同剂量和不同干预时间的内脏脂肪素刺激3~5代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然后在内脏脂肪素(100 ng/m1)刺激基础上加入I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预处理HUVEC,24 h后测定MCP-1和IL-6蛋白和基因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CP-1和IL-6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 内脏脂肪素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促进HUVEC合成MCP-1[剂量效应:对照组:(62±10) pg/ml、100 ng/ml:(273±65) pg/ml、500 ng/ml:(1630±103) pg/ml;时间效应:对照组:(37±27) pg/ml、12 h:(184±56) pg/ml、48 h:(328±80) pg/ml]和IL-6[剂量效应:对照组:(31.8±1.7) pg/ml、100 ng/ml:(42.5±5.7) Pg/ml、500 ng/ml:(154.7±10.2) pg/ml;时间效应:对照组:(15.7±3.4) pg/ml、12 h:(35.4±4.7) pg/ml、48 h:(77.6±11.8) pg/ml].IR酩氨酸激酶抑制剂抑制内脏脂肪素诱导的MCP和IL-6蛋白和基因表达.结论 内脏脂肪索能诱导HUVEC合成和分泌MCP-1、IL-6,其作用通过IR信号通路介导. 相似文献
18.
关于血浆内脏脂肪素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浆内脏脂肪素(visfatin)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肾病患者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T2DM肾病、单纯T2DM患者和正常健康受试者(control)空腹血浆visfafin水平,并分析其与血压、体重指教、腰围、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等的关系.结果 T2DM肾病和单纯T2DM组的空腹血浆visfatin水平显著高于健康正常对照组(P均<0.05);T2DM肾病组空腹血浆viffatin水平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血浆visfatin术平升高主要受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而尿白蛋白排泄率又主要受血浆visfatin水平的影响.结论 血浆visfatin水平可能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内脏脂肪素(visfatin)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肾病患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T2DM肾病、单纯T2DM患者和正常健康受试者(control)空腹血浆visfatin水平,并分析其与血压、体重指数、腰围、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等的关系。结果T2DM肾病和单纯T2DM组的空腹血浆visfatin水平显著高于健康正常对照组(P均<0.05);T2DM肾病组空腹血浆visfatin水平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血浆visfatin水平升高主要受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而尿白蛋白排泄率又主要受血浆visfatin水平的影响。结论血浆visfatin水平可能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0.
内脏脂肪素(visfatin)是新近发现的由内脏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与前B细胞集落增强因子(PBEF )结构相似,是由473个氨基酸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2 000的多肽.在骨髓、肝、肌肉等多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可结合并激活胰岛素受体,并模拟胰岛素作用,促进脂肪组织分解、合成和蓄积,与肥胖相关.能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成熟,参与炎症反应及细胞分化和凋亡过程.visfatin对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及其他多种功能参与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对visfatin的深入研究可能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