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总结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期间再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探讨预防此类患者术后再出血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护理常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术后高血压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后再出血、术后高血压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术后保持患者血压稳定,防止颅内压升高,同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治疗护理是减少再出血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52例脑卒中患者依据入院后是否存在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101例)和非感染组(51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之后使用法Logistic回归分析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60岁(OR=3.267,P0.05)、存在合并症(OR=5.167,P0.05)、应用糖皮质激素(OR=7.834,P0.05)、侵入性操作(OR=11.653,P0.05)、血肿增大(OR=1.167,P0.05)、脑卒中程度较重(OR=1.572,P0.05)是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上述6项是发肺部感染的独立相关因素,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要警惕这些危险因素,并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颅内动脉瘤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为了减少和预防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1年以来80例颅内动脉瘤病人的护理资料,以诱因作为本文分析的重点,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护理对策。结果:80例资料中致33例颅内动脉瘤再出血的诱因为情绪异常、高血压、用力排便和重体力劳动、过早搬动和下床活动、剧烈咳嗽。结论:做好心理护理、控制血压、指导合理饮食、卧床休息和预防呼吸道感染是预防颅内动脉瘤破裂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大连市老年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旨在制定个体化、有针对性的防护和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岁的老年出血性脑卒中患者183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158名,分别列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人群的临床资料、生活习惯等进行调查,并测量其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检测两组患者血脂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结果 男性[126例(68.85%)]70岁以上[119例(65.03%)]、且BMI≥25 kg/m2[113例(61.75%)]、伴有原发性高血压史(141例(77.05%)、吸烟[59例(32.24%)]等不良习惯、甘油三酯(TG)≥1.7 mmol/L[94例(51.37%)]、总胆固醇(TC)≥5.7 mmol/L[[114例(62.30%)]、纤维蛋白原<4.0 g/L[125例(68.31%)],符合该类条件的患者以观察组为多,且明显多于对照组人群[82例(51.90%)、71例(44.94%)、63例(39.87%)、28例(17.72%)、30例(18.99%)、46例(29.11%)、57例(36.08%)、131例(82.9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725、27.167、12.742、95.064、5.825、14.056、18.478、7.314,P均<0.05);而糖尿病史、习惯性饮酒、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两组患者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P均>0.05).结论 老年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男性、年龄> 70岁、吸烟、高血压史、肥胖、高血脂(TG≥1.7 mmol/L、TC≥5.7mmol/L)是老年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对患者的血压和血脂进行控制,合理指导患者的膳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锻炼,劝其改变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对预防老年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彩平  杨晓宇 《全科护理》2014,(23):2155-2156
正出血性脑卒中是指非创伤性的自发性颅内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是病死率最高的脑卒中类型[1]。脑卒中并发消化道出血(GIH)是脑卒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一种预后不良的征兆[2]。住院并发症可以增加脑出血病人的住院病死率,既影响病人的近期预后也影响病人的远期预后[3]。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积极有效的救治与护理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合并GIH的病人具有  相似文献   

7.
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住院期间再出血相关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相应的护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67例动脉瘤破裂再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列出的危险因素进行显著性检验,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诱发脑动脉瘤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相关危险因素为癫痫发作、情绪激动、大小便后、血压控制不佳、脑血管造影后、动脉瘤自发破裂出血高峰期、全身状况差及合并内科疾病等8项.结论 诱发脑动脉瘤再出血的危险因索有可预见性,针对相关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策略以降低再出血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各种危险因素与华东地区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并对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对比,为脑卒中的个体化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华东地区脑卒中病例692例,其中缺血性脑卒中540例,出血性脑卒中152例.对两种脑卒中类型的多种危险因素进行描述性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与出血性脑卒中比较,缺血性脑卒中更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依次是脑卒中家族史、肥胖、颈总动脉斑块、房颤病史、高纤维蛋白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颈内动脉斑块、冠心病史、低高密度脂蛋白、年龄增大、糖尿病史、性别(男);仅血白细胞升高、高血压病史和高血压家族史与出血性脑卒中有更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对于华东地区来说,高血压和脉压增大是脑卒中最突出的危险因素,其次为高胆固醇血症.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西宁地区中年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从西宁地区随机选取的185例中年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例进行研究,分别获取这些患者的职业、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情绪障碍、血流改变、血脂异常、性别、年龄、动脉瘤、血管畸形等相关信息,并与健康185名的相关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对危险因素进行线性回归统计.结果 胆固醇、血流改变、情绪障碍、心脏异常、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职业、动脉瘤、血管畸形中年出血性脑卒中病例与健康人群资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5.1、10.3、12.1、120.6、60.5、146.9、14.9、11.8、13.7、13.7,P均<0.05).情绪障碍、高血压、血流改变、血脂异常、年龄、职业是造成西宁地区中年脑出血的主要因素(P均<0.05);情绪障碍、血流改变、血脂异常、动脉瘤、血管畸形是造成西宁地区中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因素(P均<0.05).结论 情绪障碍、高血压、血流改变、血脂异常、动脉瘤、血管畸形是造成中年出血性脑卒中的最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患者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与最佳护理对策,以便于运用恰当的措施护理不同原因导致的甲状腺术后出血患者,降低出血导致的不良后果,使病人尽早康复。方法:对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住院手术治疗的104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出血原因及相应的最佳护理对策。结果:1048例甲状腺手术中发生术后出血8例,发生率0.76%,因血管结扎线脱落出血3例,占术后出血病例的37.5%创面渗血4例,占50%;因漏扎出血血管至出血1例,占12.5%。其诱因为术后过度咳嗽、呕吐,颈部活动频繁,血压过高等。对于因血管结扎线脱落引起的活动性出血的病例,敞开引流术止血;对于创面渗血出血的病例进行压迫止血;所有病例经对症治疗或加强护理均一期愈合,康复出院。结论:创面渗血、血管结扎线脱落、术后患者过度咳嗽、呕吐,颈部活动频繁,血压过高是甲状腺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根据不同的出血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疗及护理对策,并严密观察,精心护理,这样方可将术后出血的危险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1.
姚济荣  祝红梅 《护理研究》2010,(5):1269-1270
[目的]了解影响中年男性脑卒中再发的危险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08年6月收治的年龄在45岁~59岁、首次发生脑梗死的男性病人共235例,调查12个月内脑卒中的再发情况及危险因素。[结果]观察期间共有29例病人复发,复发率为12.3%,脑卒中再发的危险因素为未规律控制高血压、未规律进行抗血小板凝集治疗及未戒烟。[结论]应加强对卒中病人再发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以降低脑卒中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出血性进展性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旨在为防止出血性进展性卒中并发肺部感染进行护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出血性进展性卒中患者108例,根据进展性卒中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和非肺部感染组,收集符合条件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出血性进展性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血肿扩大(OR=1.328,P<0.01)及卒中严重程度(OR=1.365,P<0.05)是出血性进展性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出血性进展性卒中并发肺部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与患者血肿扩大、与卒中进展严重程度独立相关,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对此型患者要高度警惕,及时采取正确的医疗措施和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外伤性脑出血术后非手术区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外伤性脑出血患者240例,根据是否发生术后非手术区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57例和未出血组183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单因素资料比较,前白蛋白、Glasgow昏迷评分(GCS)、血肿量、白细胞计数、血糖、发病到手术间隔时间及中线移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GCS、血糖及发病到手术间隔时间是非手术区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外伤性脑出血术后非手术区再出血。结论:外伤性脑出血患者GCS评分低、血糖水平高及发病到手术间隔时间短,术后合并非手术区再出血的风险大。  相似文献   

14.
许宁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5):1942-1943
目的探讨莱芜地区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8月山东省莱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183例(脑卒中组)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158例(对照组)。对两组人群临床资料、生活习惯等进行调查,并测量其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检验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和血浆纤维蛋白水平。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于70岁、BMI指数大于或等于25kg/m2、吸烟、有高血压病史、三酰甘油(TG)≥1.7mmol/L、总胆固醇(TC)≥5.7mmol/L、纤维蛋白原小于4.0g/L的患者脑卒中组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于70岁、有高血压病史、BMI指数大于或等于25kg/m2、TC≥5.7mmol/L是老年患者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通过控制目标人群的血压和血脂,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合理膳食,适当锻炼,减少吸烟酗酒,调整心态,有利于预防出血性脑卒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影响中年男性脑卒中再发的危险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08年6月收治的年龄在45岁~59岁、首次发生脑梗死的男性病人共235例,调查12个月内脑卒中的再发情况及危险因素.[结果]观察期间共有29例病人复发,复发率为12.3%,脑卒中再发的危险因素为未规律控制高血压、未规律进行抗血小板凝集治疗及未戒烟.[结论]应加强对卒中病人再发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以降低脑卒中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王芳 《中国康复》2020,35(1):27-30
目的:评估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困难未通过率,寻找与未通过筛查的相关预测因素,以及筛查未通过后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我科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选用多伦多床旁吞咽筛查试验(TOR-BSST)进行吞咽困筛查,收集入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合并症、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分(APACHEII)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SC)等相关临床参数,运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估患者脑卒中后身体功能恢复情况。根据加拿大神经功能评分量表(CNS)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评估接受吞咽困难筛查失败的预测因素和筛查失败后的相关预后。结果:单因素分析中,年龄、语言障碍、GCS评分在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此外,轻度和重度脑卒中、姑息治疗的患者吞咽困难筛查未通过率较高(P<0.01)。多因素分析中,与吞咽困难筛查成功与否有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语言障碍、GCS评分、卒中严重程度、姑息治疗(P<0.05,0.01)。吞咽困难筛查未通过组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吸入性肺炎,留量胃管和放置经皮喂养管明显增加,其严重残疾比例更高及住院时间和30d死亡率更高(均P<0.01)。结论:高龄、语言障碍、GCS评分、卒中严重程度、姑息治疗是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筛查失败的危险因素,并且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困难筛查。  相似文献   

17.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术(EVL)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59例接受EVL术肝硬化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因、手术史、临床表现、胃镜检查、饮食及运动负荷、药物治疗及实验室检查等情况,寻找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率为8.49%,再出血死亡率为31.8%.摄入硬食、腹水量、凝血酶原时间、门静脉血栓及血红蛋白为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EVL术前纠正严重受损的肝功能、大量腹水、凝血功能异常及术后避免硬食可减少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手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冯光  陈善成 《中国康复》2004,19(1):23-25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手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发生部位、防治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我院 1996-2 0 0 2年脑出血早期手术患者 3 2 2例 ,并对其中 69例手术后再出血 (再出血组 )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 ,分析各种可能因素对术后再出血的影响。结果 :早期手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 2 1.4% ,其中出血 <6h手术组再出血率为 43 .1% ,6~ 12h手术组再出血率为 2 0 .9% ,13~ 2 4h手术组再出血率降为 3 .6%。再出血发生时间分析 ,手术后 <12h发生率为 3 .1% ,12~ 2 4h为 15.5% ,而 >2 4h仅为 2 .8%。再出血位于基底节区占 92 .6%。高舒张压状态、术后血压控制不稳、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出血部位、术中止血困难或不彻底均与再出血的发生率呈显著相关性 (P <0 .0 1) ,其中高舒张压状态 ,术后血压控制不稳是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术后再出血不容忽视 ,术后 <2 4h是再出血高危阶段。舒张压控制在 85mmHg以下 ,对预防再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68例住院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访观察6个月,出现再出血者40例,对再出血者有关危险因素水平与对照组无再出血的12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有关危险因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16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生再出血40例,再出血率23.8%;病例组在发病年龄〉60岁、高血压、动脉瘤、入院时间〉24h、饮酒等危险因素均高于对照组,特别是动脉瘤、高血压、饮酒;而吸烟、性别、糖尿病、高血脂症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发病年龄〉60岁、高血压、动脉瘤、未手术治疗、入院时间〉24h及饮酒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消化性溃疡出血内镜下注射治疗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出血内镜注射止血后再出血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3例一周内再出血及135例无再出血患者的临床及内镜表现特征进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意义的变量为入院时休克、血红蛋白浓度、血尿素氮浓度、内镜下喷血表现、内镜下渗血表现。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再出血与入院时休克、内镜下喷血、内镜下渗血相关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入院时休克、内镜下活动性出血是内镜注射治疗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