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小剂量X射线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长期小剂量X射线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影响及内在相关因素,为制定合理的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接触X射线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为期15年的动态观察研究,分析内在变化及影响因素,同时选取非接触X射线的人群进行对照。结果 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神经衰弱征候群、眼晶体、手部皮肤、指甲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群。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免疫功能、微核、染色体裂变等客观指标阳性率放射组与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 长期小剂量X射线照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可引起机体多方面变化,加强放射防护,定期进行健康监护,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保证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与安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影响,为放射人员的卫生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全市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与微核率的检查。结果 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放射人员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说明长期低剂量照射对人体有一定影响,应进一步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改善放射防护工作条件,减少电离辐射接触剂量,使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及放射损伤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3.
那向杰  李杰  秦红  梅庆贵 《中国职业医学》2007,34(4):340-340,342
目的探讨长期接触医用X射线对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及白细胞总数影响。方法对1075名从事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作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及白细胞总数分析。结果其平均微核率及白细胞总数的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随着工龄的增加,微核率和白细胞总数异常率有增加的趋势。结论长期小剂量接触医用X射线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和白细胞总数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长期小剂量的X射线辐射可损害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主要表现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出现内部器官功能的失调,而血象检查则是早期发现慢性放射线损伤比较实用的敏感指标,对损伤程度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了解长期小剂量医用X射线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影响,于2006年10月对黄石市143名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进行了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研究长期接触射线的石油测井放射工作人员和医用电离辐射放射工作者细胞遗传学改变,评价X、γ、中子射线对人体细胞遗传学影响,了解长期小剂量健康的影响,为保障工作者的健康和改进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染色体培养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微核测定采用常规培养法。结果 放射组人员染色体畸变率为0.45%,微核细胞率为1.38‰,明显高于对照组(0.15%,0.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不同工龄组、不同放射工种人员的染色体畸变率淋巴细胞微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随着工龄的增加,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应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工作。细胞遗传学变化特点与电离辐射的种类、强度及放射人员工龄、个人累积剂量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长期接触小剂量电离辐射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为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护提供依据。方法用微量全血培养法检测417名放射工作人员和135名非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分别为1.14‰和1.02‰及0.39‰和0.37‰。2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细胞遗传学效应有一定的影响,应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7.
接触内外照射的放射职业人员健康状况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长期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的工作人员进行辐射流行病学调查,对单纯接触X射线与接触多种射线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对比研究,为保障放射职业工作人员的健康和辐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中的要求,对广东省999名放射职业人员的进行健康检查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接触多种放射线(既接触X射线同时又接触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与单纯接触X射线的职业人员在眼晶状体混浊率、血小板计数、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甲状腺激素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接触混合射线比单纯接触X射线对健康的影响大,因此,在制定辐射安全措施时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8.
张欠欠  樊钢练  党珊  李君庆 《职业与健康》2011,27(23):2755-2757
目的 了解延安市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为放射防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理放射工作人员520名健康检查的档案资料并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造成的损害主要表现在神经衰弱综合征、眼晶体混浊和皮肤异常等,其中大量脱发者占14.42%,晶状体点状混浊者占15.38%,白细胞异常检出率为10.96%,皮肤改变者占9.23%,心电图异常者占5.38%.结论 延安市放射工作人员长期小剂量接触X射线对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提示要做好职业放射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用X射线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影响。方法对143名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进行临床检查及血常规检测,并设150名对照。结果143名医用X线放射工作人员的自觉症状以神经衰弱征候群为主,其发生率有随放射工龄的增加而增长的趋势(r=0.24,P〈0.01);放射工作人员指甲改变与口腔溃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与放射工龄无关(P〉0.05);白细胞计数(P〈0.01)及血红蛋白的含量(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其白细胞计数与放射工龄显著相关(r=0.40,P〈0.01)。结论长期小剂量的医用X线辐射可影响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做好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护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医用X射线对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发生的影响。方法 以兰州市248名医疗机构的放射工作人员为放射组,以非放射工种的110名从业人员为对照组,检查眼晶状体混浊情况。结果 放射组眼晶状体混浊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放射工龄10 a以上的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明显高于10a以下的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晶状体混浊形态以点状为主。结论 眼晶状体改变是判断电离辐射损害的重要指标,长期小剂量接触射线对眼晶状体有一定影响,应加强放射人员防护。  相似文献   

11.
2010年江苏省部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江苏省省管单位3 273名放射工作人员2010年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及分布情况。方法以2010年3 273名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值为研究对象,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8-2002的要求,采用热释光方法监测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剂量当量Hp(10)。结果 3 273名放射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均低于5 mSv,其中95.0%的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低于1 mSv;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为0.243 mSv。结论江苏省省管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其中,医疗照射的放射工作人员防护更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2.
朱宗铭 《职业与健康》2012,28(3):310-311
目的对接触放射线作业工人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保护放射线作业工人健康。方法检查项目按照国家卫生部统一规定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的项目进行。结果接触放射线人719人员,其中发生白细胞减少27人,晶状体浑浊48人,染色体畸变率0.40‰,淋巴细胞微核率0.49‰。结论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发生染色体畸变以及晶状体浑浊的概率高于不接触者。  相似文献   

13.
周杰  蒋立新  莫浩联  李波  侯红斌 《职业与健康》2007,23(18):1594-1595
目的 研究射频辐射对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神经行为功能核心测试方法(WHONCTB)对某射频电场企业射频电场作业人员70人及对照组59人进行神经行为功能测试.结果 经多因素分析法分析后发现,研究组与对照组在目标追踪Ⅱ测试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测试项目无差异.结论 射频辐射对接触者的心理运动稳定型、手部运动速度和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梁纪文  何寿国  陈水江 《职业与健康》2011,27(13):1475-1476
目的分析茂名市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受照剂量与机体损伤效应之间的关系,为提出放射工作场所的整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0年576名茂名市电离辐射工作人员做为研究对象,监测其受照剂量;选取150名健康医务工作者作为对照组,同时分析2010年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包括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放射工作人员的眼晶状体混浊检出率(25.52%)明显高于对照组(9.33%),并有随工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检出率除了年接触剂量<1 mSv和工种为普通放射组的放射工作人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年接触剂量≥1mSv的各剂量组和工种为工业探伤组、介入放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辐射剂量、工种、工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影响主要表现为皮肤损伤、眼晶状体混浊、外周血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等,并随着年接触剂量、工龄增加异常检出率增加。  相似文献   

15.
包天宇  钱斌 《职业与健康》2012,28(17):2095-2096,2099
目的对无锡市职业性接触电离辐射的相关工作人员所受放射电离辐射的现状进行评价与分析,为今后制定最优化辐射防护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按照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规范的要求,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无锡市389例放射相关专业的工作人员年放射线受照剂量。结果 5年来,无锡市放射相关工作人员年放射线受照剂量均20 mSv,但年放射线受照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级别医院间放射科工作人员年放射线受照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级别医院间放射相关工作人员异常症状及体征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今后还须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性接触电离辐射的医务人员的剂量监测与健康监护工作,并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较低级别医院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  相似文献   

16.
某市海关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某市海关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为其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卫生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对随机抽取的184名海关放射工作人员(接触组)健康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抽取102名无放射接触的体检资料作为对照组。结果接触组和对照组的血象指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2组之间的血象指标与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微核细胞率(0.32‰)、微核细胞异常检出率(5.43%)均高于对照组的微核细胞率(0.19‰)和微核细胞异常检出率(1.96%),且2组的微核细胞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组眼底异常检出率与晶状体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9.78%和11.95%,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某市海关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细胞率及微核细胞异常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预防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   

17.
周沛林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846-1847
目的了解随州市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为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和提出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卫生部《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要求,对随州市231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检查。结果眼晶体密度增高和晶体混浊3人,异常检出率1.29%;肝功能检查异常19人,检出率为8.22%;血常规异常中以白细胞减少5人,检出率为2.16%;血红蛋白减少4人,检出率1.73%,血小板减少1人,检出率为0.43%;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和染色体畸变率异常未检出。结论随州市放射设施的整体防护水平较好,未发现与接触放射损害的异常疾病,但应加强对常见病和慢性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济南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找出薄弱环节,减少和避免射线对人体的危害。[方法]对2002~2005年济南市115家市管单位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2~2005年合计,应检测1890人年,实际检测1514人年,平均检测率为80.11%;集体剂量当量为686.69人.mSv;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45mSv,显著低于国家标准限值(50mSv),有15人为5~14mSv,2人为15~50mSv,1人(工业X射线探伤工作人员)>50mSv。[结论]济南市管单位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较低,应加强工业X射线探伤工作人员的防护。  相似文献   

19.
苏萌  赵健  米丽娟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712-2714
目的了解天津市和平区从事医疗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加强放射防护管理,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方法采用热释光剂量仪检测天津市和平区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计,对2009—2011年该区1 232人次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按照不同年份、不同工种、不同剂量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1年的总集体剂量当量为807.8人.mSv,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656 mSv/a,97.40%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小于5 mSv。不同工种中,以临床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最高,为1.479 mSv/a,其次为医用诊断X射线,核医学最低。结论该区大部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处于较低水平,工作条件和环境基本是符合要求和安全的,但仍有以临床介入为主的部分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超过了标准规定的限值。提示我们应重视临床介入放射工作人员高剂量的情况,加强对临床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管理,降低个人剂量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