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牙合学是关于咬合生理病理特征的科学,涉及咬合的形态、功能,包括咬合功能的正常与异常。临床上,咬合异常不仅可能诱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磨牙症、颈椎功能紊乱病以及牙周损伤,而且还可能导致异常磨耗、牙体纵折、食物嵌塞、咬合接触性牙敏感等牙体病,以及牙尖擦伤性口腔黏膜异常、味觉异常、裂纹舌及舌异常运动等问题,并可能由此影响精神心理状态。从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力学、病理学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等角度全面评价咬合,进而研发咬合诊断技术,在临床循证研究的基础上,探索相应的咬合诊疗规范,是牙合学研究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咬合是口颌系统的重要功能,对引导口颌系统完成生理功能活动及维持全身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各种的畸形与紊乱,如错、牙体磨耗、牙体缺损、不良修复等均可引发咬合疾病,干扰作为临床上常见的咬合紊乱,被多数学者认为是导致口颌系统异常的因素之一。本文就干扰对口颌系统及全身健康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是上下颌牙列之间的静态接触或动态咬合接触关系,以及在口颌系统功能和功能紊乱中控制牙接触的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一种动态的生物学关系。学以咬合研究为中心,探索咬合的生理病理特性及临床应用,理解咬合形态与功能的辩证关系。与颌位是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对牙尖交错位、后退接触位、下颌姿势位及正中关系的正确理解在临床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牙根纵裂患牙的咬合特征,观察牙根纵裂患牙的牙体磨耗情况,并从学角度探讨牙根纵裂的病因及咬合异常、牙体磨耗与牙根纵裂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确诊为牙根纵裂的患者277例,患牙309颗,对其牙周情况、面磨耗及形态、接触区、干扰或创伤及X线片进行评价,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牙根纵裂多发生于40~60岁患者第一磨牙的近中根或近中颊根,患根牙周组织破坏明显大于无纵裂的牙根,形成局限性牙周袋。患牙面磨耗严重,出现非工作尖高陡,工作尖磨平,深面凹及远中边缘嵴低平等改变。牙根纵裂的程度与深面凹的部位有关。患牙存在干扰或创伤,并存在咬合不协调的易感因素。结论:本组患者牙根纵裂的发生与咬合异常和牙体磨耗有关,患牙关系改变,导致过大的力与异常方向的力,可能是牙根纵裂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重建改善成人重度深覆修复方法的综合应用和临床体会。方法:对9例重度前牙深覆伴不同程度牙体牙列缺损的患者,综合应用固定义齿修复,通过适度增高垂直距离的重建方式改善患者的咬合关系。结果:重建以后全部患者牙列形态良好,咬合稳定,咀嚼功能及前牙美观均得到明显改善,经过半年至1年观察,无患者出现颞下颌关节不适主诉。结论:在患者已存在牙体牙列缺损需要修复时,采取适当增加垂直高度的修复性重建方法,可在修复牙体牙列缺损的同时,有效改善成年重度前牙深覆患者的咬合关系、咀嚼功能和美观,是一种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牙合是上下颌牙列之间的静态接触或动态咬合接触关系,以及在口颌系统功能和功能紊乱中控制牙接触的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一种动态的生物学关系。牙合学以咬合研究为中心,探索咬合的生理病理特性及临床应用,理解咬合形态与功能的辩证关系。牙合与颌位是牙合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对牙尖交错位、后退接触位、下颌姿势位及正中关系的正确理解在临床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牙列重度磨耗伴缺损的老年患者分别采用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与固定义齿进行咬合重建治疗的效果,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24例牙列重度磨耗伴缺损的老年男性患者,分别采用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与固定义齿进行咬合重建治疗,其中垫式可摘局部义齿咬合重建组15例,固定义齿咬合重建组9例,并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自我感觉(美观、舒适)、临床表现、咀嚼效率、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症状的变化等指标进行评估及分析。结果: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与固定义齿咬合重建治疗后,患者均主观感觉良好、临床症状改善、咀嚼效率增加,差异显著(P<0.01)。固定义齿咬合重建组患者较垫式可摘局部义齿咬合重建组患者主观感觉更好,咀嚼效率增加更多(P<0.05)。有颞下颌关节病症状的患者咬合重建后症状均有改善,两种咬合重建方法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与固定义齿咬合重建治疗均能一定程度恢复牙列重度磨耗伴缺损老年患者的口颌功能,改善颞下颌关节病症状。采用固定义齿进行咬合重建治疗更具有美观、舒适、提高咀嚼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牙周病的正畸治疗(一)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成人正畸的比例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成年错畸形患者因为牙齿排列不齐、颌骨畸形、咬合关系异常、牙周病、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牙齿缺失后邻牙倾斜与对牙齿伸长等原因需要进行正畸治疗。但是,成人口腔环境比较复杂,特别是成人牙周组织不同于少年儿童,其组织代谢缓慢,  相似文献   

9.
《口腔医学》2017,(9):833-836
近年来随着我国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广大临床医生对学越来越重视,对正常人群咬合接触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正常人群的咬合接触是口颌系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与颞下颌关节、咬合力、身体姿势、脑功能等多因素相关,对研究错畸形和口腔临床工作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该文结合文献对正常人群的咬合接触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用调的方法治疗后牙食物嵌塞的临床疗效,并对结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后牙区无牙体解剖结构破坏的食物嵌塞患者73例,分析其咬合功能区及咬合关系,采用调的方法进行治疗,使位置异常的咬合功能区回复正常分布,并培养合理的饮食习惯和自洁行为。在治疗后1周、4周、24周、12个月进行复查。结果:术后1周89%的患者嵌塞症状消失,术后6~12个月73例患者的嵌塞症状完全消失,无1例复发。结论:调治疗无牙体解剖结构破坏的食物嵌塞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前牙反与深覆盖是较常见的错畸形,对美观与功能均有影响。此种畸形不仅有、颌形态的异常而且与口颌系统的功能紊乱有密切关系。根据咬合、关节、肌肉、中枢神经系统有紧密联系的论点,其中任何一部分出现异常都会导致其它部分产生异常,使口颌系统发生功能紊乱。因此,异常可影响关节、肌肉  相似文献   

12.
人类由异形牙构成的牙列、咬合,具有鲜明的个体化特征。前、后牙的形态区别突出表现为后牙具有承载食物的咬合面,这是咀嚼运动的主要功能部位。咀嚼肌收缩产生的咬合力,不仅嚼碎后牙面上的食物,而且还通过承载食物的牙列面,对牙施加负荷。加载到牙齿上的咬合负荷,在牙面形态的制导下,传导至牙体、牙周膜以及牙槽骨、颌骨等部位。1 后牙面承载特点咀嚼大致包括切割、捣碎和碾磨等过程,其中切割食物的功能由切牙完成,其形态学基础是下切牙的切缘和上切牙的凹形舌面形态;捣碎和研磨食物则主要由后牙完成,捣碎食物的结构基础主要是…  相似文献   

13.
咬合病与TMD临床新概念与发展研讨会于2021年6月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就咬合与颞下颌紊乱病临床常见问题展开学术交流与热烈讨论.研讨会分别举行了专题学术报告和主题论坛座谈讨论两部分.在学术报告部分,专家分别就咬合与颞下颌紊乱病新认识及其治疗的关系、临床治疗中咬合问题的分析与对策和后牙种植固定修复后咬合变化规律与辨证调等主题做了报告.在研讨会部分与会专家与代表对临床中的热议问题(牙)与咬合的关系及其在口腔各专科的临床意义、调(牙)能否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颞下颌紊乱病的命名与分类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并就其中一些问题达成共识,解决了临床上的一些疑点和难点,对咬合病和TMD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演化过程中.上颌系统是变化最大的部位之一.临床上经常可以遇到口颌系统的疾病,如牙列拥挤、咬合关系异常、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等等.以往对于现代人类的牙体.牙列形态、咬合关系的研究报导;仅限于正常形态的研究.对于异常形态一般都作为病例报导,较为分散,缺乏系统的分析研究.为此,我们联合进行了中、日两国成人牙体、牙列形态、咬合关系的多项目综合调查。并作了计算机比较分析研究.研究的结果对于口腔医学临床及基础研究.对人类学的有关研究都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度磨耗患者应用CAD/CAM树脂高嵌体垫代替传统活动垫作为过渡性修复体在咬合重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老年患者,分别采用CAD/CAM树脂高嵌体固定垫和活动垫进行咬合重建治疗(CAD/CAM树脂高嵌体垫14例,活动垫1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半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JD)临床症状的变化以及两组患者自我感受(稳定性、舒适度、发音、咀嚼效率等)指标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咬合重建半年后,两组患者TMJD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活动垫相比较CAD/CAM树脂高嵌体固定垫患者主观感受更好,在义齿稳定性、舒适度、发音及咀嚼效率等方面满意度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D/CAM树脂高嵌体固定垫可作为过渡性修复体取代传统活动垫进行咬合重建,使咬合重建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钴铬合金垫式义齿修复牙列重度磨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人牙齿过度磨耗可以引起牙功能异常,起支持作用的后牙缺失时更加明显[1]。轻者引起牙本质过敏及食物嵌塞,重者破坏咬合平衡,造成牙体劈裂。因为咬合曲线的异常,咬合的紊乱,患者的咀嚼功能低,并可有关节痛、弹响等症状。由于多年的磨耗,缺牙部位对颌牙齿伸...  相似文献   

17.
口腔种植修复技术的出现,为口腔修复提供了新的临床途径。种植修复中的咬合问题不仅对恢复美观及功能有着重要影响,还关乎种植的成败。在种植修复前需考虑天然牙与种植体存在的差异,并根据缺失牙范围、设定的修复体类型等对种植修复进行有针对性的咬合设计。本文旨在对种植义齿修复相关学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华口腔医学会颞下颌关节病学及学专业委员会拟定于2012年9月21日-24日在杭州举办第九次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合学研讨会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及口颌面疼痛的基础与临床进展》学习班,同时将进行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和口颌面疼痛等学组成立大会。大会将就本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如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治疗规范、正畸和修复治疗中颞下颌关节问题的应对策略、临床咬合问题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大多数口腔学者认为口颌系功能紊乱为多因素致病,因素为其病因之一,但的何种因素可以致病尚不明确。本文即对可以引起下颌运动异常,颌面头颈部肌肉痛,慢性头痛的咬合因素进行综述,提出早接触、咬合干扰、后牙缺失、牙齿重度磨耗、前牙超覆异常,五种的病理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前后异常因素的变化情况,探讨咬合板治疗TMD的机理。方法:选取34名用咬合板治疗的TMD患者,记录其戴用咬合板后2个月时的咬合特征及临床症状,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TMD患者治疗后的力中心距中线距离减小,闭合时间与侧方分离时间明显较治疗前缩短,早接触出现率较治疗前降低,但前伸分离时间、非工作侧干扰及前伸干扰的出现率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咬合板对于纠正力中心位置、减小早接触的发生率、缩短闭合时间及侧方分离时间具有明显的作用,能够使TMD患者的关系向着更加协调、稳定的方向发展,是其有效治疗TMD的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