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3):1173-1177
[目的]评价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rofile interbody fusion device,Zero-P)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伴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颈椎后凸畸形矫形的影响。[方法]2012年8月~2015年3月,26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均行颈椎间隙减压后Zero-P系统固定。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患者的X线片、MRI或CT,根据颈椎Cobb角、椎间高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零切迹椎间融合器的矫形效果;分析JOA评分、VAS评分、NDI指数,对该术式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6~33个月的随访,平均22.7个月。26例患者术后主要症状均明显减轻,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出现,并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症状改善愈发明显甚至消失;患者JOA评分、VAS评分、NDI指数术前分别为:(9.37±0.99)分、(6.70±0.55)分、(23.48±2.39)%,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4.18±1.03)分、(2.02±0.37)分、(10.10±1.67)%;颈椎Cobb角:术前(-2.26±1.04)°,末次随访(14.73±1.00)°;颈椎椎间高度:术前(4.16±0.54)mm,末次随访(7.42±0.88)mm;患者JOA评分、VAS评分、NDI指数、颈椎Cobb角及椎间高度术后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伴有后弓畸形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Zero-P固定可以达到良好的近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植入Zero-P系统手术方式与传统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2年8月,58例单节段颈椎病患者接受前路Zero-P系统植入手术方式(Zero-P组,31例)或传统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传统手术组,27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日、并发症情况,对患者手术前后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生活质量量表(Short Form-36,SF-36)的评估。结果 58例患者获得平均11.5个月(6~18个月)随访。Zero-P组及传统手术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76±27)min和(98±21)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4±41)mL和(123±55)mL,住院日分别为(9±3.3)d和(15±5.1)d,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吞咽不适发生率Zero-P组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而硬脊膜撕裂、声音嘶哑等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颈痛、上肢痛VAS评分,术后各随访点较术前均有改善(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SF-36躯体、精神评分术后各随访点较术前有明显上升(P0.05),两组间比较,术后3个月内Zero-P组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颈椎前路植入Zero-P系统手术方式治疗单节段颈椎病,与传统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一样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且Zero-P系统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颈前路内固定装置。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rofile interbody fusion device,Zero-P)与颈椎前路钢板联合cage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伴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探讨两种治疗方法对颈椎后凸畸形矫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6年3月我院治疗的多节段伴后凸畸形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23例行椎间隙减压Zero-P固定。B组22例行椎间隙减压颈椎前路钢板固定cage植入术。根据患者颈椎Cobb角、椎间高度变化情况比较其矫形效果,根据患者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残障功能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比较其临床效果,同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A组平均24.7个月,B组平均25.2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现有内固定物松动、螺钉断裂及相邻节段退化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内固定均稳定在位,椎间均有不同程度的骨性融合。两组患者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患者JOA评分、VAS评分、NDI指数、颈椎Cobb角及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对比及术后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伴有后凸畸形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Zero-P固定及传统钢板固定均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Zero-P)固定系统与常规笼架-钢板系统用于前路颈椎间切除融合术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9年3月手术治疗的双节段颈椎病患者120例,其中,62例采用零切迹固定系统,58例采用常规笼架-钢板系统。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Zero-P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早期并发症均显著优于笼架钢板组(P0.05)。所有患者均获12个月以上随访,Zero-P组术后恢复颈椎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笼架钢板组(P0.05)。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而JOA评分和SF-36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前两组间VAS、JOA和SF-36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Zero-P组VAS、JOA和SF-36评分均显著优于笼架钢板组(P0.05)。影像方面,术前两组间颈椎前凸Cobb角和椎间隙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时,Zero-P组的上述参数的改善显著优于笼架钢板组(P0.05);此外,Zero-P组骨性融合时间显著早于笼架钢板组(P0.05)。[结论]对于双节段颈椎病,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明显优于常规钢板椎间融合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40例接受经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脊髓减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融合器植入、钉板系统内固定术,观察组应用ZeroP行椎间固定融合术。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比较手术前后颈椎Cobb角、JOA评分及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颈椎Cobb角、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减压Zero-P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时间短、疼痛轻、并发症少、且颈椎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联合显微减压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11年11月,对21例颈椎病患者共23个椎间隙行前路显微镜下椎间盘减压联合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10例;年龄28 ~60岁,平均46.3岁.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5例,脊髓型颈椎病16例.应用Bryan假体治疗9例患者共10个椎间隙,ProDisc-C假体治疗12例患者共13个椎间隙.随访时进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障碍功能指数(NDI)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采用配对t检验对不同时间点的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术后随访6~74个月,平均27.7个月.1例椎管骨性狭窄患者,术后症状改善遗留疼痛,经过再次后路减压术后缓解,预后较好.其余患者随访期间症状均缓解明显,置换节段稳定,没有假体下沉和明显偏移.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JOA评分(t=9.195和17.070)、NDI评分(t=7.193和14.062)和VAS评分(t=14.851和16.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时比较,JOA评分(t=5.916)、NDI评分(t=7.722)和VAS评分(=4.5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联合显微减压手术能彻底去除对神经组织产生压迫的致压物,疗效更有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路颈椎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器(Zero-P)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采用前路颈椎减压+Zero-P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48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5~175 min,平均手术时间(122.5±27.5)min;术中出血量100~300 m L,平均术中出血量(180.8±78.8)m L。术后未发生感染、神经损伤、食道瘘、椎前血肿并发症;2例患者出现轻度吞咽不适,4周后症状缓解并逐渐消失。4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5个月。患者临床症状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缓解。术后3、12个月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优28例、良15例、中5例,优良率90%。随访期间无内固定物移位下沉、螺钉拔出断裂、颈椎不稳或邻近节段退变征象。结论前路颈椎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器治疗颈椎病具有力学稳定性好、术后吞咽不适发生率低、疗效显著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背景: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手段。但接骨板内固定在增加融合率的同时常导致一些并发症。目的:探讨一种新型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Zero-P)治疗颈椎病的疗效,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对51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组33例使用椎间融合器联合钛板固定;B组18例使用Zero-P。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JOA评分及改善率,NDI评分,术后融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随访9~18个月,平均12个月:B组随访6~19个月,平均10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JOA评分及改善率,NDI评分,融合率均无显著差异(P〉O.05)。但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尸〈0.05)。结论:Zero-P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尤其是吞咽不适的发生,是一种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的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Zero-P钢板与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3-04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51例单节段颈椎病,24例术中采用Zero-P钢板(观察组),27例术中采用传统钢板与椎间融合器(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疼痛VAS评分(神经根型颈椎病)、JOA评分(脊髓型颈椎病)、NDI指数、颈椎Cobb角、吞咽困难Bazaz等级、植骨融合Eck等级、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结果 51例均获得随访,观察组随访(81.0±4.4)个月,对照组随访(79.0±3.4)个月。观察组术后1、6个月吞咽困难Bazaz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术后12个月吞咽困难Bazaz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术后12个月植骨融合Eck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疼痛VAS评分、NDI指数、颈椎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颈椎病术中应用Zero-P钢板在减轻患者术后早期吞咽困难症状方面较传统颈前路钢板固定具有优势,但这两种手术方式在维持颈椎生理曲度、缓解临床症状、植骨愈合、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方面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rofile interbody fusion device,Zero-P)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应用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治疗的24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并通过统计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患者的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颈椎Cobb角、椎间高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对该术式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7~32个月的随访,平均12.7个月。24例患者术后主要症状均明显减轻,均无不良并发症出现,并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症状改善愈发明显甚至消失;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患者JOA评分、VAS评分、NDI指数、颈椎Cobb角及椎间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椎间高度外,其余指标均随术后时间推移改善明显,但仅JOA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Zero-P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创伤小,症状改善明显,固定融合及恢复椎间高度效果好,并发症少,近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