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辅助生殖技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效果。方法:2008年2月—2010年8月共146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治疗,术后电话随访妊娠情况。术后半年内未妊娠的112例患者中54例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电话随访其妊娠情况。结果:146例患者中宫腹腔镜联合术后妊娠46例(妊娠率36.22%),包括宫内妊娠40例,异位妊娠6例。术后随访0~6个月内妊娠34例,其中宫内妊娠30例,异位妊娠4例;7~12个月内妊娠11例,其中宫内妊娠9例,异位妊娠2例;12个月后妊娠1例,为宫内妊娠。54例患者IVF-ET后妊娠23例,其中宫内妊娠21例,异位妊娠2例。42例输卵管积水患者中,妊娠8例,其中宫内妊娠7例,异位妊娠1例。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输卵管性不孕有一定的诊疗价值,术后半年内妊娠率最高,半年之后妊娠率明显下降,术后半年内未妊娠或输卵管病变严重者建议尽早行IVF-ET助孕。  相似文献   

2.
田晓娜 《中国妇幼保健》2014,(27):4451-4453
目的:探讨输卵管阻塞致不孕患者内镜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术后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将120例因输卵管阻塞致不孕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68例)和对照组(52例),研究组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疏通治疗后采用综合性抗感染治疗3个月,抗感染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输卵管畅通及阻塞情况,同时分析影响120例患者术后妊娠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进行综合抗感染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输卵管通畅、不畅或一侧畅通、阻塞率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宫内孕、异位妊娠、未孕、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未孕率最高的是输卵管积水型患者,异位妊娠率最高的是中远段阻塞型患者,术后宫内孕成功率最高的是中远段阻塞型患者。各种输卵管阻塞类型患者的术后效果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χ2=8.601,P=0.047)。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或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对输卵管阻塞致不孕治疗的效果相当,影响术后治疗效果的主要原因是输卵管积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合并不孕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术后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8例EM合并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宫-腹腔镜手术。其中30例术后联合应用GnRH-a(观察组),28例术后联合应用孕三烯酮(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妊娠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率及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用药后阴道出血、转氨酶升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临床妊娠率两组未见差异(P0.05)。观察组中术后妊娠与未妊娠者在年龄、不孕年限、盆腔手术史方面比较未见差异(P0.05),在美国生殖医学协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r-AFS)、输卵管畅通比较存在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r-AFS分期、输卵管畅通是影响观察组术后妊娠的相关因素。结论:宫-腹腔镜联合GnRH-a治疗EM合并不孕能够有效提高妊娠率,降低复发风险,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输卵管是否畅通、r-AFS分期是影响EM术后妊娠的主要因素,提示患者术后积极采取相应检查和辅助生育治疗,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RF导丝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98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分析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术中输卵管阻塞的原因、评价子宫输卵管造影及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两种输卵管检查方法的准确率,统计宫腹腔镜联合RF导丝治疗输卵管阻塞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术后妊娠结局。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98例,输卵管192条。输卵管阻塞原因以输卵管管腔粘连及周围粘连为主;术前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的准确度为54.5%,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的准确度为85.7%。术中诊断89例输卵管阻塞患者中64例行双侧或单侧RF导丝扩通术,共扩通输卵管94条,术后总通畅率79.8%,术后随访率80.6%,活产率为45.6%。结论:宫腹腔镜联合RF导丝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可针对病因治疗,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及妊娠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吕磊  赵瑾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12):1689-1691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不同类型输卵管不孕症对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10年1月至12月本院93例不同类型输卵管不孕症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术诊治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单纯输卵管不孕组术后宫内妊娠率高于子宫良性病变合并输卵管不孕组(P<0.05),两组术后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术后妊娠相关因素分析表明,不孕患者年龄< 34岁者术后妊娠率高于年龄≥34岁者(P<0.05);不孕年限越长,宫内妊娠率越低(P<0.01),患者LF评分及妊娠率下降(P<0.01);输卵管阻塞不孕合并一种子宫良性病变者妊娠率稍高于合并两种宫腔病变者,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术治疗单纯输卵管不孕症效果优于子宫良性病变合并输卵管不孕者.不孕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及LF评分是影响术后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RF导丝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8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分析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术中输卵管阻塞的原因、评价子宫输卵管造影及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两种输卵管检查方法的准确率、统计宫腹腔镜联合RF导丝治疗输卵管阻塞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术后妊娠结局。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病例98例,研究输卵管192条。输卵管阻塞原因以输卵管管腔粘连及周围粘连为主;术前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的准确率为68.3%,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的准确率为85.7%。术中诊断89例输卵管阻塞患者中64例患者行双侧或单侧RF导丝扩通术,共扩通输卵管94条,术后总通畅率79.8%,术后随访率80.6%,活产率为45.6%。结论:宫腹腔镜联合RF导丝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可针对病因治疗,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及妊娠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不孕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前后多个因素分析,探讨可能影响其术后妊娠的主要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47例EMs合并不孕且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患者的相关资料,采用χ2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患者自然试孕157例,直接进入体外受精(IVF)助孕周期90例。最终未妊娠者105例,成功妊娠者142例。术后成功妊娠者和未妊娠者不孕年限、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r-AFS分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不孕类型、是否合并子宫内膜息肉(EP)和卵巢EMs异位囊肿病灶单双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着时间延长,自然妊娠率和IVF助孕妊娠率逐渐下降,趋势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AFS分期、EFI评分与术后妊娠情况密切相关(P0.05),EFI评分高为术后妊娠的保护性因素,而r-AFS分期高为术后妊娠的危险性因素。结论:r-AFS分期、EFI评分和不孕年限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妊娠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此类患者可通过腹腔镜手术探查及治疗,尽早根据相应指标评估病情,积极采取措施指导受孕,可显著提高术后妊娠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探查术在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中的诊断治疗价值及术后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生殖中心门诊诊断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根据是否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探查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结果:手术组(67例)、非手术组(103例)年龄、体质量指数、不孕类型及不孕年限等比较无差异(P0.05)。手术组中发现了98.5%患者影响妊娠可能原因,术后尝试体内受精试孕的患者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和持续妊娠率均高于非手术组(52.2%比22.3%,52.2%比20.4%, 47.8%比16.5%,均P0.05)。体内受精试孕者于术后(4.0±2.6)个月妊娠,临床妊娠率术后6个月内较术后6~12个月提高(37.3%比18.5%,P0.05)。尝试体内受精未孕者于术后(6.5±1.7)个月接受IVF-ET助孕,其中手术组和非手术组间的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和持续妊娠率均无差异(76.9%比72.4%,61.5%比69.0%,53.9%比48.3%,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宫、腹腔镜联合探查术是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妊娠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探查术能够对不明性不孕患者明确病因同时行相应治疗,显著增加术后妊娠率。术后应争取在6个月内尽快妊娠,仍未孕者可考虑及时行辅助生殖助孕。  相似文献   

9.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4年1月~2007年6月期间因有生育要求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的100例经宫、腹腔镜联合诊治的不孕病例。结果:原发不孕36例,继发不孕30例(包括有不良孕史12例,无不良孕史18例),不良孕史34例。盆腔粘连(29例)和输卵管阻塞(25例)是不孕症最主要的盆腔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20例)和多囊卵巢(20例)也是重要因素,子宫纵隔(68例)和宫腔粘连(21例)是不孕症主要的宫腔因素,65%的患者同时存在宫腔和腹腔两种以上的病变。74例施行腹腔镜下盆腔内手术,91例施行宫腔镜下手术,其中65例同时施行宫腹腔镜手术两项以上,宫、腹腔镜联合检查也可手术解除导致不孕或不育的因素。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并手术对于不孕的患者是最理想的诊治策略,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黄晓兵  沈宇飞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0):1630-1631
目的:了解灌肠汤辅助宫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术后患者88例,其中宫腹腔镜手术联合灌肠汤43例,单纯宫腹腔镜手术45例,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2年。结果:联合治疗组妊娠率为65.1%,单纯手术组妊娠率为53.3%。联合治疗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P<0.01)。结论:灌肠汤辅助宫腹腔镜联合诊治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可以有效提高宫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的受孕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治疗前后女性不孕不育患者生殖激素水平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88例女性不孕不育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宫腹腔镜组)44例和对照组(宫腔镜组)44例,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血清PRL、E2、LH、T、FSH、P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血清PRL、LH、T、FSH水平低于B组,E2、P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原发性不孕与继发性不孕患者均优于B组,P值均<0.05,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宫腹腔镜治疗女性不孕不育患者效果好,对生殖激素影响大,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2.
宫、腹腔镜联合应用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应用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应用价值。方法2001年1月~2004年11月110例不孕症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阻塞,记录输卵管疏通情况。结果术后输卵管通畅184条(83.6%),输卵管中段阻塞36条(16.4%)。结论宫、腹腔镜联合应用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有排卵性不孕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阐明宫腹腔镜联合在诊治有排卵性不孕症中的价值。方法:对140例有排卵性不孕症的妇女实施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比较其与单独的宫腔镜或腹腔镜检查在病因诊断上的符合率,记录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随访术后妊娠情况。结果: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盆腔、宫腔病变情况的诊断正确率明显优于单独的宫腔镜或腹腔镜检查,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病人容易接受、妊娠率较高等优点。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是目前诊治有排卵性不孕症的首选方法,它可治愈部分患者,更为是否接受辅助生育技术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郭政  王丽英  李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4):5388-5390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在女性不孕症中的诊治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500例女性不孕症的宫、腹腔镜联合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腹腔镜检查发现盆腔异常445例,占89.0%。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依次为慢性盆腔炎(58.6%)、多囊卵巢综合征(18.0%)、子宫内膜异位征(14.0%)。继发性不孕症中,慢性盆腔炎的构成比高于原发不孕(χ2=8.60,P<0.01),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构成比低于原发不孕(χ2=17.02,P<0.01)。盆腔粘连松解术、输卵管伞端成形及造口术、卵巢打孔术、内异症电灼术为主要术式。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可明确女性不孕的原因,并针对病因实施相应的微创手术治疗,两种微创手术优势互补,是目前诊治女性盆腔因素不孕症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完全双角子宫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子宫矫形术对生殖预后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15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宫腔镜诊治中心行宫腹腔镜联合子宫矫形术的完全双角子宫患者19例的病例资料,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19例患者随访时间为2~11年,失访4例。随访到的15例患者术后有效避孕1年,妊娠9例,未妊娠6例,术后首次妊娠时间为子宫矫形术后14~46个月。9例妊娠的患者中,术后自然流产率(10.0% vs. 90.5%)、足月分娩率(50.0% vs. 0)和获活婴率(80.0% vs. 0)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9例患者中,共有4例完全双角子宫合并宫颈机能不全患者行孕前腹腔镜经腹子宫颈环扎术,其中2例成功妊娠并分娩获得活婴。结论:有不良妊娠结局史的完全双角子宫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子宫矫形术可改善生殖预后。  相似文献   

16.
Fibromyomas are among the most frequent pathologies of women in their reproductive years; that's why clinicians studied their impact on fertility especially when no other cause is found. In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of 41 infertile patients between January 1996 and December 1999, the authors tried to define the assess of myomectomy in these cases and the relevant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post-operative results in terms of fertility. 24 patients were operated by laparotomy, 7 by laparoscopy and 10 by hysteroscopy. Once surgery was performed, 19 women conceived (46.34%) with delays ranging between 3 and 36 months (mean delay: 15.5 months). An age of less than 40, a sterility of less than 5 years duration and the absence of associated factors seems to enhance the chances of these patients to conceive after mytomectomy.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noted in terms of subsequent fertility between the group of primary infertility and that of secondary sterility; neither concerning the myomas' number, size or place. Pregnancy rates after surgery were equivalent whether the myomectomy was performed by laparotomy or laparoscopy. It is, then, reasonable to propose to infertile patients with uterine myomas, a conservative surgery especially if they are young and if their sterility is unexplained for less than five year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女性不孕症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行腹腔镜手术且完成随访的不孕症患者共507例进行病历回顾性分析。结果:507例不孕患者术后随访24个月~60个月,术后妊娠241例(其中异位妊娠16例),总妊娠率为47.5%。根据腹腔镜探查结果,盆腔正常、盆腔炎性疾病(PID)、子宫内膜异位症(EM)、其他因素患者的妊娠率分别为59.5%、37.9%、44.6%、73.2%。术前输卵管通液及造影正常者经腹腔镜探查为正常盆腔者分别为22.0%和44.7%。腹腔镜术后辅助生育的妊娠率为42.1%。结论:腹腔镜在女性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且有助于提高辅助生育技术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8.
李德红  沈海燕  吴玲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1):3322-3323
目的:通过子宫输卵管造影(HSG)及宫-腹腔镜检查,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分析两种方法在输卵管性不孕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06~2009年在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163例不孕妇女先进行输卵管造影,再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以术中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HSG下输卵管通畅21例,通而不畅53例,完全不通畅89例,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术发现HSG示输卵管完全或部分梗阻的142例中,完全通畅者24例,通而不畅48例,完全阻塞70例。宫腔粘连8例,输卵管间质部阻塞37例。在输卵管性不孕症临床诊断中,宫-腹腔镜检查和子宫输卵管造影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检查对输卵管性不孕症的诊断价值优于子宫输卵管造影,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治疗后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有异位妊娠病史的患者进行宫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情况。结果:28例患者输卵管疏通,2例获得临床妊娠,妊娠率6.45%。结论:异位妊娠对输卵管有不同程度损伤,经宫腹腔镜治疗后妊娠率较低,需及早助孕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对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率及宫内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4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行腹腔镜输卵管疏通术治疗,观察组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观察两组的输卵管通畅率、宫内妊娠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输卵管总通畅率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1年宫内妊娠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可有效提高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率及宫内妊娠率,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