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瘀血阻络是慢性肝病的基本病理特征之一。笔者运用仲景《金匮要略》方大黄虫丸治疗慢性肝病 2 6 4例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病例均符合 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治疗组 2 6 4例 ,男性 117例 ,女性 14 7例 ;年龄16~ 6 5岁 ,平均年龄 4 5岁 ;病程 2~ 2 5年 ,平均 5年 ;慢性活动性肝炎 2 0 6例 ,肝硬化 5 8例。对照组 2 6 4例 ,男性 12 1例 ,女性 14 3例 ;年龄 15~ 6 3岁 ,平均 4 3岁 ;病程 2~ 2 3年 ,平均4年 ;慢性活动性肝炎 2 10例 ,肝硬化 5 4例 ,两组患者按中医辨证均属于肝郁血滞 ,…  相似文献   

2.
20 0 0年~ 2 0 0 1年 ,笔者应用肝康丸治疗 3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组 30例中 ,男性 18例 ,女性 12例 ;年龄 13岁~ 4 5岁 ;病程最短者半年 ,最长者 10年。病情属轻度者 15例 ,中度者 15例。对照组 30例中 ,男性 2 0例 ,女性 10例 ;年龄 15岁~ 4 3岁 ,病程最短者半年 ,最长者 10年。病情属轻度者18例 ,中度者 12例。中医辨证分型 :治疗组中 ,肝郁气滞型 13例 ,脾肾不足型 5例 ,湿热毒伏型 8例 ,瘀血阻络型 4例 ;对照组中 ,肝郁气滞型 12例 ,脾肾不足型 6例 ,湿热毒伏型 10例 ,瘀血阻络…  相似文献   

3.
慢性肝炎肝郁脾虚证的肝组织病变实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郁脾虚是慢性肝炎中常见的一类证型 ,1 995年~2 0 0 1年对 2 2 0例慢性肝炎进行中医辨证诊断及肝活检 ,其中有 4 1例为肝郁脾虚证 ,现将该组病例的肝组织病理实质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来源于 1 995年~ 2 0 0 1年在我院肝科住院及门诊经肝活检同时又作中医辨证分型的慢性肝炎患者 ,其中 ,属肝郁脾虚 4 1例 ,湿热中阻 1 0 3例 ,瘀血阻络6 5例 ,将湿热中阻、瘀血阻络设为对照 ,上述证型的一般资料情况 ,见表 1。  表 1各证型的一般资料年龄 (岁 )男女临床诊断病  原慢性肝炎肝硬化HBVHCV 病毒标志全阴肝郁脾虚…  相似文献   

4.
笔者从1986-10起对乙型病毒性肝炎176例的各个中医辨证分型组进行了血浆胃泌素和甘胆酸的检测,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男性113例,女性63例;最大年龄70岁,最小年龄12岁。均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按中医辨证分型,分别为湿热中阻型41例、肝郁脾虚型52例、肝肾阴虚型30例、脾肾阳虚型14例、瘀血阻络型39例。诊断依照1995年5月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定的病毒性肝  相似文献   

5.
笔者对 7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全组共 1 2 8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72例 ,对照组5 6例。治疗组中男性 42例 ,女性 3 0例 ;年龄 1 8~6 5岁 ,平均 3 4岁。对照组中男性 3 2例 ,女性 2 4例 ;年龄 2 0~ 6 0岁 ,平均 3 3岁。全组患者病程均 >6个月。中医辨证分为湿热中阻、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及瘀血阻络 5种证型。治疗方法两组均用甘利欣注射液 1 5 0 mg加入 1 0 %葡萄糖液 2 5 0 ml中静脉滴注 ,显性黄疸者加苦黄注射液 3 0~ 40 ml,隐性黄疸者加丹参注射液 2 0 ml,无黄疸者加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 ,了解其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6 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与正常对照组 2 0例 ,均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Th1细胞因子无明显改变 ,而Th2细胞因子升高 ,其中以肝郁脾虚型升高更明显 (P <0 0 5 )。结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差异 ,可以作为中医辨证客观化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7.
自1995年以来,笔者用自拟疏肝利胆汤治疗胆囊炎40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65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门诊29例,住院11例;男12例,女28例;年龄最大55岁,最小21岁,平均37岁;病程最长13年,最短2个月,平均5年。辨证分型属肝郁气滞者15例,肝胆湿热者14例,肝郁脾虚者8例,气滞血瘀者3例。对照组25例均为门诊病人,男9例,女16例;年龄最大54岁,最小23岁,平均35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3个月,平均4年。辨证分型属肝郁气滞者11例,肝胆湿热者8例,肝郁脾虚者5例,气滞血瘀者1例。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病程、辨证分型无明显差异,具…  相似文献   

8.
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2 1 2例均为门诊和住院病历,其中女性1 83例,男性2 9例。年龄均在1 8岁以上,以2 4~4 5岁居多,病程最短1 2天,最长1 1年。临床均见乳房胀满作痛,并可触及硬块。中医辨证肝气郁滞型例,肝郁脾虚痰凝型例,肝郁冲任失调型例。1 2 治疗方法 自拟舒肝化痰调冲汤:柴胡1 0g ,川芎1 2g ,枳壳1 2g ,白芍1 5g ,丹参2 0g ,郁金1 5g ,穿山甲6g ,大贝母1 5g ,佛手1 2g ,仙灵脾1 5g ,巴戟天1 5g ,甘草6g。丝瓜络1 2g为引。肝气郁滞型加香附1 0g ,川楝子1 0g ;肝郁脾虚痰凝型加白术1 5g ,茯苓2 0g ,皂角刺1 2g ;肝郁冲…  相似文献   

9.
神经症是一组精神疾病的总称。我科自 1 997年 7月~ 2 0 0 2年 7月收治 50 0例神经症患者 ,现将对该病患者进行辨证施护的体会总结如下。一般资料50 0例中男性 50例 ,女性 450例 ;年龄 1 5~ 2 5岁者 36例 ,2 6~ 35岁者 1 1 8例 ,36~ 45岁者 1 36例 ,46~ 55岁者 1 4 8例 ,56~ 65岁者 58例 ,>65岁者 4例 ;文化程度 :文盲 1 0 7例 ,小学 1 83例 ,初中 1 1 0例 ,高中 69例 ,大学 31例 ;中医辨证分型属肝郁化火型者 98例 ,肝郁脾虚型者 1 0 2例 ,心脾两虚型者 1 62例 ,肝肾阴虚型者 87例 ,脾肾阳虚型者51例。辨证施护肝郁化火型 :躯体症状…  相似文献   

10.
综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明 《河南中医》2002,22(4):31-31
近年来 ,我们采用多种方法并举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 ,现将资料完整的 6 3例总结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参照1990年 5月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 。 6 3例中男41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大 5 2岁 ,最小 19岁 ;病程长者 14a,短者 1a。慢性活动性肝炎 18例 ,慢性迁延性肝炎 45例 ;HBsAg阳性 6 3例 ,HBeAg阳性41例 ,抗HBcIgM阳性 5 2例 ;肝功能异常5 8例 ;肝脾肿大、肝掌、蜘蛛痣者 2 0例。按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者 30例 ,肝肾阴虚者 15例 ,瘀血阻络者 18例。2 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 :基本方 :黄芪 30 …  相似文献   

11.
辨证治疗中风后抑郁症46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笔者用中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 46例效果显著 ,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46例均有脑血管病史 ,病程均在 2年之内 ,根据美国 DSM- - R 抑郁症诊断标准及HAMITON抑郁症量表评分标准 [1] ,均为神志清楚 ,中风症状明显者。其中男 2 1例 ,女 2 5例 ;年龄在5 0~ 72岁 ,平均 60岁 ;脑梗死 31例 ,脑出血 1 5例 ;全瘫 35例 ,轻瘫 1 1例 ;按中医分型[2 ] ,肝郁脾虚型1 5例 ,肝郁血虚型 1 2例 ,心脾两虚型 1 3例 ,脾肾两虚型 6例。2 治疗方法肝郁脾虚型用柴胡、陈皮、香附各 9g,白术、苍术、半夏各 1 2 g,甘草 6g,石菖蒲 1 5 g。肝郁血虚型用柴胡、…  相似文献   

12.
尹国有 《河南中医》2003,23(4):39-40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 60例 ,并与同期单纯西药治疗的 60例进行了对照观察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诊断符合 1990年 6月上海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辨证属于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为观察对象 ,12 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中 ,男 3 6例 ,女 2 4例 ;年龄 7~ 3 9岁 ,平均 2 2 .5岁 ;病程 3~ 10d ,平均 5d ;其中热重于湿者 3 3例 ,湿重于热者 2 7例。对照组 60例中 ,男 3 2例 ,女 2 8例 ;年龄 6~ 3 7岁 ,平均2 0 .5岁…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 2 0 0 0年 4月与国家中医肝病治疗中心(湖北中医附院 )成立肝病协作组 ,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治疗观察 83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治疗组 36例中 ,男 2 6例 ,女 10例 ;年龄最小者12岁 ,最大者 5 3岁 ;病程最短者 8个月 ,最长者12年。对照组 4 7例中 ,男 2 8例 ,女 19例 ;年龄最小者 7岁 ,最大者 4 8岁 ;病程半年至 10年。两组年龄、性别、病情无显著性差异。2 治疗方法2 1 治疗组以护肝汤 (当归、玄参、金银花各 10 g ,丹参、黄芪、板蓝根各 30g ,生地黄、川…  相似文献   

14.
1996~ 1998年 ,为了延缓肝硬化病情的进展 ,我科对 6 1例肝硬化病人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和中医辨证护理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辨证施护情况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6 1例中 ,男 41例 ,女 2 0例 ;年龄≥ 5 0岁 2 8例 ,2 8~ 49岁 33例 ;西医诊断肝硬化代偿期 5 0例 ,失代偿期 11例 ;中医辨证分型属肝郁脾虚型 2 7例 ,肝郁血瘀型2 3例 ,脾肾阳虚型 4例 ,脾肾阴虚型 7例。2 治疗及转归入院后给予常规剂量的肝细胞生长素或肝复肽或六合氨基酸静脉滴注 ,口服维生素类、护肝片、中龙肝脾康、根据辨证施治原则组方的中药汤剂 ,并进行一般…  相似文献   

15.
病毒性肝炎表现为肝内胆汁淤积者有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者为病毒性肝炎的一个类型 ,笔者采用蝮蛇抗栓酶治疗急性淤胆型肝炎 6 6例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6 6例治疗组和 6 6例茵栀黄对照组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诊断依据 1990年上海第六届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标准。治疗组中男 37例 ,女 2 9例 ,年龄 9~ 6 0岁 ,平均 4 2岁。对照组中男 34例 ,女 38例 ,年龄 12~ 6 5岁 ,平均 4 6 .7岁。两组中均急性起病 ,治疗组中乙型肝炎 4 3例 ,甲型肝炎 7例 ,戊型肝炎 3例 ,甲乙重叠感染者 5例 ,病毒指标全阴者 8例 ;对照组中乙型肝炎 4 5例 ,甲型肝…  相似文献   

16.
笔者自 1998— 2 0 0 2年 ,以自拟活血解毒方合肝炎灵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谷丙转氨酶 (GPT)反复不正常 4 3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4 3例 ,均为肝科门诊病人 ,根据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诊断标准。确诊慢性乙型肝炎 ,其中男 35例 ,女 8例 ;年龄最小 2 1岁 ,最大 6 5岁 ;病程最短 1 5年 ,最长 15年 ;GPT最低 98U ,最高 2 6 3U。辨证分型 :根据《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肝郁血瘀型主要见证 :两胁撑胀 ,刺痛 ,食欲不振 ,面色晦滞 ,面、胸部可见蟹爪纹 ,红丝赤缕 ,朱砂掌 ,齿衄 ,鼻衄 ,舌苔薄腻 ,质瘀紫 ,脉…  相似文献   

17.
邓宝澄 《四川中医》2000,18(7):24-25
1995年5月~1998年6月,笔者运用自拟护肝解毒丸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7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1991年天津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试行)中规定的诊断标准[1]。97例中男63例,女34例;年龄最大50岁,最小8岁,平均29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10个月;慢性迁延性肝炎53例,慢性活动性肝炎44例;湿热中阻型35例,肝郁脾虚型28例,瘀血阻络型18例,脾肾阳虚型44例,肝肾阴虚型12例;全部病例HBsAg均为阳性,HBeAg阳性48例,抗HBc阳性54例,抗HBe阴性30例。2 治疗方法护肝解毒丸(基础方):黄芪、白…  相似文献   

18.
乳腺增生病属祖国医学乳癖范畴 ,近年来 ,我们采用舒肝化痰调冲法治疗本病 2 12例 ,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2 12例均为门诊和住院病历 ,其中女性183例 ,男性 2 9例。年龄均在 18岁以上 ,以 2 4~ 45岁居多 ,病程最短 12天 ,最长 11年。临床均见乳房胀满作痛 ,并可触及硬块。中医辨证肝气郁滞型 13 1例 ,肝郁脾虚痰凝型 3 9例 ,肝郁冲任失调型 42例。1 2 治疗方法 自拟舒肝化痰调冲汤 :柴胡 10g ,川芎 12g ,枳壳 12g ,白芍 15g ,丹参 2 0g ,郁金 15g ,穿山甲 6g ,大贝母 15g ,佛手12g ,仙灵脾 15g ,巴戟天 15g ,…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自 1994-0 6~ 1999-10共选择功能性消化不良 (FD)病人 10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5 2例采用四逆散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 ,并与西药组 48例对照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10 0例为门诊及住院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 5 2例 ,男 2 3例 ,女 2 9例 ;年龄 2 2~ 65岁 ,平均年龄 3 9 5±8 5岁 ;病程 6W~ 3年 ,平均 1 5± 0 8年。对照组 48例 ,男 2 1例 ,女 2 7例 ;年龄 2 0~ 63岁 ,平均 3 8 2± 6 8岁 ;病程 5W~ 3年 ,平均1 6± 0 6年。中医辨证分 4型。肝胃不和型中药组和西药组分别为 2 3、2 0例 ;肝郁脾虚型两组分…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 1997年以来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抑郁症 6 0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12 0例 ,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6 0例中 ,男 2 6例 ,女 34例 ;年龄 16岁~ 30岁者 14例 ,31岁~ 35岁者 2 7例 ,5 0岁以上者 19例 ;初次发病者 4 1例 ,复发 19例 ;病程最长者 2年 ,最短者 7天。中医辨证分型 :痰火内扰型 10例 ,痰湿内阻型 8例 ,气滞血瘀型 2 6例 ,阳虚亏损型 16例。对照组 6 0例中 ,男 2 5例 ,女 35例 ;年龄 16岁~ 30岁者 12例 ,31岁~ 5 0岁者 2 8例 ,5 0岁以上者 2 0例 ;初次发病者 38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