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糖尿病尤其2型糖尿病的血脂异常常见。2型糖尿病病人脂代谢紊乱的特点是血甘油三脂(TG)和接近正常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的三联症。糖尿病患者有着与糖尿病相关的特殊的危险因素,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如高血糖、糖基化终产物、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血液流变学变化、氧化张力和血管功能紊乱等,而大量的证据表明,在这些危险因素中血脂异  相似文献   

2.
吴捍忠 《广东医学》2006,27(5):738-73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胆结石患者与空腹血胰岛素和血脂的关系。方法对30例合并胆结石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无胆结石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测定患者空腹血胰岛素(FINS)和血脂水平,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指数(IAI),并与30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清胰岛素、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H)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而2型糖尿病患者伴胆结石患者与不伴胆结石患者相比较,血清TC,LDL-CH,Apo-B水平均较高,HDL-CH水平较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减轻高胰岛素血症,积极调整血脂,是降低2型糖尿病胆结石患者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危险因素。方法 测定139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胰岛素及C肽水平等,采用PCR方法检测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结果 病程5年以下的DR( )组体重指数、收缩压、血清总胆固醇及胰岛素水平均较DR(-)组显著增高。病程5年以上的DR( )组仅餐后2h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DR(-)组。ACE基因多态性与DR无显著相关。结论 肥胖、高收缩压、高胆固醇血症及高胰岛素血症是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血脂康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1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凤英 《华夏医学》2007,20(6):1288-1289
2型糖尿病不少都伴有代谢紊乱,尤其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微量白蛋白尿和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紊乱,这些代谢紊乱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1]。其中以血脂异常最常见,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特点为脂质三联症[2],甘油三酯(TG)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LDL-C亚型小而密LDL(sLDL-C)增高。也称之为动脉粥样硬化血脂谱,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及其他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重要原因。因而,对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血脂异常的应积极治疗,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降脂药物多为HM G-CoA还原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血脂紊乱,而除年龄、病程等因素外,血糖、血脂、血压异常升高及高胰岛素水平均为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本文通过对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紊乱患者进行辛伐他汀调脂治疗,并跟踪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脂质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测定105例2型糖尿病(包括52例伴大血管病变)患者的空腹血糖、血胰岛素及血脂水平。结果: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的TC、TG显著增高,而HDL-C显著降低,同时伴高胰岛素血症及明显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指数(IAI)与体重指数TG、TC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结论:脂质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是导致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预防心血管病应从儿童期开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引起的心血管疾病 ,已经成为导致成年人死亡的第一杀手 ,但其危险因素及病理过程都起始于童年[1] 。青春期肥胖常伴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导致发生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性增高。近些年来 ,儿童中 2型糖尿病的报道增多已为此提出了警告[2 ] 。鉴于以上情况 ,美国心脏学会于 2 0 0 3年 3月发表题为《儿童期肥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和心血管危险》的报告 ,建议从儿童时期开始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 ,并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意见。要求用简易方式识别儿童时期的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65例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60例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2型糖尿病进行对照,进行血脂、血糖、血压等各项指标的检测,行二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观察组患者中的血糖、血脂、胰岛素以及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G、BMI以及FINS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增加脂代谢和糖代谢紊乱的发生,容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RBP4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RBP4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 将5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分成轻度组(IMT<1.0mm, 33例)和重度组(IMT≥1.0mm或存在硬化斑块, 21例),测定血清RBP4、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血脂, 并与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分析颈动脉IMT与RBP4及其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RBP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度组RBP4水平明显增高.血清RBP4与IMT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在T2DM患者中,血清RBP4增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关,血清RBP4增加可望作为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清学标志.  相似文献   

10.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碗氨基酸,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高Hcy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而动脉硬化又是急性脑梗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血浆Hcy增高的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微血管病变发生率较正常Hcy者明显增高,高Hcy血症也是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本研究观察了2型糖尿病高Hcy血症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特点。本文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并胆石症或不伴胆石症患者的空腹胰岛素、血糖、血脂、血钙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探讨胰岛素抵抗是否为2型糖尿病患者胆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 2型糖尿病患者 1 68例 ,所有患者均进行空腹血糖 (FBG)、餐后 2h血糖 ( 2hB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空腹血浆胰岛素 (FINS)、餐后 2h血浆胰岛素 ( 2hINS)、血清甘油三酯 (TG)、血清总胆固醇 (T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测定 ,测量血压、身高、体重 ,计算体重指数、HDL C与TC之比。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确定是否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组FBG、2hBG、HbA1C、FINS、TG、高血压均较不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组显著升高 (P <0 0 5 ,P <0 0 1 )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高血压、2hBG、HbA1c、FINS、TG与 2型糖尿病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直接相关 (P <0 0 5 )。结论 :高血压、高 2hBG、高HbA1c、高FINS、高TG血症是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2型糖尿病患者尽早控制血糖及脂代谢紊乱、降低胰岛素抵抗、严格控制高血压 ,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玉红 《医学综述》2004,10(11):679-681
近年来,对同型半胱氨酸(Hey)的研究日益增多,业已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已有多数研究报道,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而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也是冠状动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亦有研究表明,在糖尿病患者大多数高胰岛素血症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正常范围,少数增高,而非糖尿病患者高胰  相似文献   

14.
血脂异常特别是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当2型糖尿病患者并存血脂异常时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进一步增高。因此,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应常规检测血脂水平。对于存在血脂异常的患者应予以及时有效的干预。改善生活方式应成为伴有血脂异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础治疗,其主要措施包括:控制饮食总热量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胆固醇摄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T2DM)心脑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健康体检者(A组)35例,单纯糖尿病(B组)42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C组)38例,测定各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其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数;测定反映心脑血管粥样硬化的早期指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B组脂联素水平低于A组(P〈0.01),C组脂联素水平低于A组及B组(P〈0.01),B、C组患者均比A组存在明显的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2)脂联素与CIMT的变化呈显著负相关(P〈0.01).(3)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提示:脂联素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甘油三酯增高是T2MD患者CIMT增厚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是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之一,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血糖血脂、降低血压、延缓T2DM的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杨敬东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3):1567-1567
高胰岛素血症、血脂的异常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1].本文观察血浆基础胰岛素水平与血脂的关系,试图探明糖尿病患者血脂改变的内在原因及测定血浆胰岛素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与各种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6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内膜增厚组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增高(P〈0.01),而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P〈0.05)。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各项指标在组间变化不明显。内膜增厚组收缩压有明显升高,吸烟、饮酒有明显差异(P〈0.05)。年龄、体重指数、舒张压、糖尿病病程无明显差异。结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有较高的发病率,与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高血压、较高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及大量吸烟、饮酒有关,生活方式干预、减轻胰岛素抵抗、降脂、降压、减少微量白蛋白尿等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益。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合并胆结石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胆结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别测定83例T2DM伴胆结石组患者与127例T2DM不伴胆结石组患者的血清胰岛素、C肽、血脂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标(ISI),并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伴胆结石组患者空腹血清胰岛素、C肽较不伴胆结石组显著增高(P<0.05),而ISI明显降低(P<0.05),血清总胆固酸、甘油三酯水平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伴胆结石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不伴胆结石组低(P<0.05),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载脂蛋白B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高胰岛素血症、脂代谢紊乱可能是2型糖尿病合并胆结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β-阻滞剂对糖尿病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规模前瞻性临床研究表明 ,糖尿病患者发生各种血管疾病的危险增高 ,包括冠心病 (CHD)、脑血管疾病及外周血管疾病。CHD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男性糖尿病患者CHD死亡的相对危险比非糖尿病男性高 2~ 3倍。女性糖尿病患者CHD死亡的相对危险可能更高。研究表明 ,既往无心肌梗死 (MI)病史的 2型糖尿病患者 ,其 7年中发生MI的危险与既往有MI病史的非糖尿病患者相同 ,提示患糖尿病等同于发生过一次MI[1 ] 。可能致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因素有 :胰岛素抵抗 ;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血脂异常(高甘油三酯血症及低HDL -C) …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脂代谢与胰岛素抵抗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互关系。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血脂水平分为高脂血症组(50),血脂正常组(50)。检测患者血清葡萄糖、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结果 高脂血症组ISI明显低于血脂正常组;高脂血症组内ISI与甘油三脂呈显著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与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互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