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压氧治疗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高压氧(HBO)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脊髓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笔者观察了HBO治疗后脊髓的组织学改变及PCNA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损伤后,脊髓组织出血、水肿、空泡变性、神经纤维排列紊乱、断裂;PCNA强阳性表达于神经元细胞中。治疗组中,0.1MPa HBO组的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损伤组相似;而0.25MPa HBO组则组织水肿消失,出血、空泡变性减轻,神经细胞形态恢复,结构排列相对完整;PCNA的表达强度较损伤组下降。说明PCNA能明确提示细胞的增殖指数;HBO治疗可阻止或减轻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有效修复脊髓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实验性大鼠前列腺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 CNA)的表达及癃闭康对其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前列康组、癃闭康低、中、高不同剂量组.去势加丙酸睾丸酮注射法复制前列腺增生模型,进行不同干预后观察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PCNA的表达及病理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及组织PCNA阳性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癃闭康治疗组、前列康组各项指标低于模型组(P<0.01);癃闭康高剂量组各项指标低于癃闭康中、低剂量组(P<0.01)及前列康组(P<0.01),光镜下病理结构接近对照组.结论 前列腺增生可能与PCNA表达增高有关,癃闭康可通过调节PCNA表达抑制前列腺增生,且高剂量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神经生长因子对脊髓损伤后c-fos mRNA 和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进一步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保护脊髓损伤组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c-fos基因的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研究。一、材料与方法实验分组:Wistar大鼠45只,雌雄不分,体重200~250g。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鼠数=5),不损伤脊髓,作为c-fo...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CT影像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关系,深入认识CT征象的意义。资料与方法:搜集放疗前进行过CT检查的NPC活检标本69例(其中3年随访3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CNA表达情况,详细分析NPC的CT表现为PCNA表达的关系。结果:(1)69例中,PCNA阳性率为94.3%(65/69),茎内软组织增厚致密PCNA高表达率(>50%)为68.4%(26/38),而茎内软组织正常PCNA高表达率40.7%(11/2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26);(2)当肿瘤累及后鼻孔鼻腔时,其PCNA高表达率较未受累者高(P=0.04);(3)当茎内软组织增厚致密时,其放疗后3年无瘤生存率低于茎内软组织正常者(P=0.005)。结论:放疗前茎内软组织增厚致密者,PCNA多呈高表达,放疗后更易发生复发。 相似文献
5.
6.
周围型肺腺癌的CT、病理表现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周围型肺腺癌的CT征象、病理表现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搜集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腺癌,术前均行CT扫描,对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进行S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其PCNA的表达。分析周围型肺腺癌的某些CT征象与PCNA过度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肿瘤的分化程度、有无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转移、某些CT征象与PCNA的过度表达有关。结论 PCNA的表达程度可作为反映肺腺癌增殖状态、恶性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潜能的有效指标。周围型肺腺癌的某些CT征象对评价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激光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肿瘤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采用双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和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定量分析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结果Ec8712、8113、7901三株细胞的PCNA平均表达量分别为31.56%,78.14%和74.35%,双参数检测结果表明,PCNA主要在S期和G2M期高表达。双参数流式劝胞术检测方法结合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能较准确地定量分析肿瘤基因蛋白的表达量,为肿瘤诊断和预防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C-fos蛋白和凋亡因子在人胎小肠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第2、3、4三个月龄段16例人胎小肠组织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表达情况。结果第2~4个月龄段,PCNA和C-fos蛋白在人胎小肠壁组织细胞中均有阳性表达。随着胎龄增加,人胎小肠壁组织细胞中PCNA蛋白的阳性表达数量和染色强度平均值(AI)均呈逐渐升高趋势(P<0.01),C-fos蛋白的阳性表达数量则呈先升高再降低趋势,而AI值呈逐渐升高趋势(P<0.01)。第2~4个月龄段时,TUNEL染色阳性细胞在人胎小肠壁各层组织内均有分布,随着胎龄增加,TUNEL阳性细胞数量和AI值均呈先升高再降低趋势(P<0.01)。结论 PCNA和C-fos蛋白参与人胎早期小肠壁组织细胞的生长发育,尤其在人胎发育第3个月龄段,细胞增殖和凋亡数量明显增多,此期可能是小肠组织发育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Salusin-β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中c-fos、c-ju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均分为生理盐水(NS)组(n=25)和Salusin-β组(n=25)。经股静脉向Salusin-β组大鼠体内注射Salusin-β(5nmol/kg),NS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0.5、1、2、4、24h后用多聚甲醛灌注大鼠,取其胸主动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大鼠胸主动脉VSMCs中c-fos、c-jun和PCNA的表达情况,使用Image-Pro Plus 5.0图像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面积密度分析。结果 Salusin-β组c-fos表达量在1、2h明显高于NS组(P<0.0001),c-jun表达量在1、2和4h Salusin-β组明显高于NS组(P<0.0001),PCNA表达量在24h明显高于NS组(P<0.0001)。结论 Salusin-β可促进胸主动脉VSMCs的增殖。 相似文献
10.
肝细胞肝癌中凋亡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肝细胞肝癌(H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利用DNA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3例肝细胞肝癌中自发性细胞凋亡和PCNA的表达。结果TUNEL染色凋亡阳性细胞为胞核呈蓝紫色颗粒,PCNA染色阳性为胞核呈棕黄色颗粒状。肝癌组织的凋亡指数AI(0.40)和PCNA指数PI(26.75)都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的AI(0.11)和PI(7.63),并且在包膜受侵犯者及低分化癌组织中AI和PI都明显增高(P<0.01)。此外,AI与PI呈高度正相关(r=0.8,P<0.01)。结论细胞凋亡和PCNA参与HCC的发生和发展,随着HCC分化程度的降低,凋亡指数和PCNA指数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及X线钡剂造影表现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经低张气钡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 ,确诊胃癌患者 35例 ,术后新鲜标本沿大弯 (或小弯 )剖开 ,摄取大体标本照片 ,再摄取标本涂钡照片 ;用免疫组化SP染色对 35例胃癌手术标本进行定量检测 ,观察PCNA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及X线钡剂造影表现的关系和意义。结果 :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及正常胃组织 (P <0 0 1) ,PCNA指数在高、中分化胃癌中的表达低于低分化胃癌 (P <0 .0 1) ,在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方面无统计学意义。观察胃癌标本涂钡照片 2 9例 ,分析癌肿周围粘膜破坏情况 ,在高、中分化胃癌中 ,癌肿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交界处粘膜皱襞中断截然的为 4 2 .86 % ,而在低分化胃癌中 ,80 %的癌肿与周围正常组织交界处粘膜皱襞中断截然 ,但经统计学处理P=0 .0 6 ,无统计学意义 ;在胃癌的大体分型、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方面 ,与粘膜分界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检测胃癌组织中PCNA的表达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肿瘤的生物学特性 ,PCNA可作为评价胃癌预后的指标 ;胃癌X线形态学与PCNA表达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4 3例肝细胞癌患者在B型超声引导下行肝穿刺活检获取肝癌组织标本 ,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小鼠抗人PCNA单克隆抗体检测PCNA标记指数 (PCNALI) ,观察肝癌组织PCNALI与病理组织学分级的关系。结果 :肝细胞癌穿刺组织平均PCNALI为 6 8± 2 7%。PCNALI随着Edmondson Steiner分级级别的增加而表达水平增高。高分化肝细胞组织PCNALI与无瘤肝组织PCNALI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细胞癌抗原PCNA是反映肝细胞癌预后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3.
王丽 《中国航天工业医药》2010,(2):52-53
目的研究乳腺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ABC法检测112例乳腺癌石蜡切片中PCNA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指标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CNA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112例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9.46%,其中肿瘤≥3cm者和〈3cm者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P〈0.01),并且随着肿瘤组织学分级的增高,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用PCNA来反映乳腺癌增殖活性和估测预后,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Ig样蛋白的表达与恶性肿瘤分化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2例乳腺癌,大肠癌,胃癌等上皮性恶性肿瘤及相位正常组织细胞内Ig样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Ig样蛋白与PCNA在这些肿瘤细胞内部呈阳性反应,而在相应的正常组织细胞内这两种蛋白表达很少或不表达 相似文献
15.
IL-6、IL-6R及PCNA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中(IL-6)、胃癌组织中IL-6及其受体(IL-6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水平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三者与胃癌临床生物学指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技术半定量、平行地检测30例胃癌患者外周血、胃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IL-6及其受体的水平,同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ABC法)检测胃癌组织中PCNA的表达情况,分析IL-6、IL-6R、PCNA与胃癌临床生物学指征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中IL-6水平显著增高,手术后则明显下降;胃癌组织中IL-6、IL-6R水平较癌旁组织显著增高,且二者呈明显正相关;IL-6、IL-6R、PCNA在胃癌患者外周血和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等临床生物学特征显著相关.结论 IL-6、IL-6R和PCNA是反映胃癌细胞恶性程度和浸润转移深度的重要指标,对它们的水平进行检测,特别是对血清IL-6水平的测定,有利于指导临床诊治,判断胃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心型肺癌螺旋CT(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SCT)表现特征与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行S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中心型肺癌病灶进行回顾性分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组织PCNA的表达,并计算其增殖指数(PI指数),将中心型肺癌的SCT表现特征及肺癌的临床病理因素与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PCNA在中心型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4.7%,19个病灶PI指数的平均值为50.75%±25.80%。中心型肺癌SCT图像上瘤体大小、纵隔淋巴结增大及胸膜受累与PCNA有相关性(P〈0.05);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不张、纵隔及肺门大血管受累以及肿瘤的强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肺癌的分化程度及TNM分期与PCNA有相关性(P〈0.05)。结论:SCT的表现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中心型肺癌中PCNA的表达及细胞增殖情况。 相似文献
17.
王京丽 《中国航天工业医药》2013,(8):27-29
目的探讨分析特异性转移因子对人宫颈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在体外实验条件下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探讨不同浓度宫颈癌特异性转移因子的作用下,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对人宫颈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其内在的剂量依赖性及实验的靶效关系。结果在不同浓度的宫颈癌特异性转移因子作用48h后,实验组对宫颈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宫颈癌特异性转移因子作用下不同效靶比的杀伤活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异性转移因子对于宫颈癌细胞的生长有着一定的抑制作用,在宫颈癌免疫治疗中可能有着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factor,NGF)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对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NGF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UEVC 304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周期、DNA相对含量的变化,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对PCNA表达的改变.结果NGF作用组出现C0~G1期细胞数量明显减少,S期细胞、G2~M期细胞明显增加,DNA相对含量无明显变化,PCNA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NGF能明显促进HEVC增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