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恒芳 《家庭中医药》2004,11(6):30-31
静坐可以让大脑皮质得到充分休息,起到中医所说的“澄心”、“澄神”的效应。不仅能修身养性,而且对神经衰弱等症也有治疗作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孔子的弟子颜回习练“坐忘”的记载。后世的许多养生功法都离不开静坐,宋代陈直的《寿亲养老新书》还把“澄心静坐”列为养生“十乐”之一。古代养生家们都认为,通过静坐,能够使人体阴阳平衡,经络疏通,气血顺畅,从而达到益寿延年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朱熹毕生坚持调息静坐,借此来帮助自己进学强身。研究朱熹调息静坐相关内容,不仅有利于完善朱熹理学体系,还可为现代养生提供新思路。本文以文献收集的方式,对朱熹调息静坐养生法进行研究,从朱熹静坐观的探讨、调息静坐方法论研究、调息静坐感悟研究等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张锡纯是清末民初的著名中医学家,其代表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被称为我国中医界"第一可法之书"。张氏十分倡导气功养生,在自身体悟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张氏提出了一套方法明确、依据充分、验之有效的静坐法,称之为"补助元气静坐法"。本文对《张锡纯医学全书》中涉及该静坐法的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提炼操作要点,总结练功要诀和注意事项,并汇总其理论依据和临床案例,希望有助于今人重新认识这一优秀的养生祛疾功法并用之于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4.
静坐与健康     
谢钟琪 《气功》2014,(5):437-438
静坐可以祛病保健,调养身心,有益健康。古代儒、释、道都主张静坐,认为可以养生。  相似文献   

5.
静坐能养生     
静坐,在佛法中为坐禅。禅有心体寂静而审虑之意,禅定之人通过坐禅可以获得禅味,一心清静,万念俱寂,有效地调节心理,使之达到一种良好的平衡状态。静坐可以澄心,与中医学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通畅,精气内充、正气强盛、强身除病的观念一致。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曹庭栋《老老恒言》中夜坐法的探析,从原则、方法、注意事项三方面总结曹氏夜坐防治老年失眠症的经验.曹氏夜坐以守静、虚无为原则.在修炼方法上,分为静坐法、调息法、导引法.练习时间方面,保持每次练习时长基本相同;衣着方面,选择轻软、舒适、保暖的衣物;环境方面,注意周围光线不可过强,最好是关闭光源;饮食方面,要求夜坐之后不可立即进食,不可饮酒,不可食用生姜等.  相似文献   

7.
静坐为功课     
陆游有一首《静坐》诗,曰:“气住即存神,心安自保身。”他把静坐列为每目的功课,这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慢功夫。  相似文献   

8.
蒋维乔中医静坐养生法学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维乔,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中医养生学家.在民国时期出版<因是子静坐法>,倡导呼吸习静养生.新中国成立初期,蒋氏在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开办我国第一个气功门诊,并担任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馆员.在此期间,曾多次赴北京中医研究所等处讲授医疗气功课.蒋氏于中医养生法(气功)理论创新颇多.提出:中医气功"治未病".重视预防的养生观,"血液停滞,百病遂生"的疾病观,气功治疗慢性疾病有优势等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观点.本文试图从多个角度探讨蒋氏中医静坐养生法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双盘坐的奥秘和特殊效应浙江德清县许友勤古代养生家在静坐养生的不同姿势里,逐渐发现了盘坐特别是双盘腿的特殊疗效和保健价值,是养心、养气、养神的上乘功夫。于是成为佛、道、儒等各流派最常用和时人高层次的特定姿势。气功修炼的不同姿势,对机体具有不同的影响,对...  相似文献   

10.
静坐,是我国传统养生学中的宝贵遗产。通过静坐,可使人体阴阳平衡,经络疏通,气血顺畅,从而达到益寿延年之目的。如今,这古老的东方文化被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个强身健体的静坐养生热正在风靡全球。  相似文献   

11.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浮沉宦海几十年,晚年生性淡泊,常常静坐修身,所以对养生之道颇有心得。他的一首《静坐诗》就充分说明了他对养生认识已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圣晶 《养生月刊》2011,32(5):470-471
在我国古代的文人中,无论是文学家、思想理论家、还是医学家,活至六七十岁,甚至八九十岁的高寿者,不乏其人。他们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摸索出许多养生方法,这对我们后人,尤其是现代知识分子,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借鉴。一、静坐法:北宋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苏轼推崇静坐养生法。他曾在广东儋县建一"息轩",并题诗:"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  相似文献   

13.
本人为了病后康复,做健身锻炼已有十多年了。为进一步提高机体的内在素质,从1995年开始坚持子时盘腿静坐,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修养之后,终于体验到黄豆大的“气粒”从命门穴沿督脉缓缓上升至大椎穴的运行感觉,最初在该处有较强的刺痛感,以后痛感逐渐减轻。后受金家塔效应的启示,试将双手的中指、无名指相对,而将手掌合成尖塔形,掌间夹角60°,回罩在肚脐前。这一姿式“气感”较好,故容易神定,静坐时间可较长,从  相似文献   

14.
王继昌 《气功》1998,19(4):152-153
王重阳(公元1113年一1170年)金代人,名昆,字知明,号重阳子,咸阳人。是全真道的创立者。传说于甘河镇遇异人,得修炼秘诀。于是弃妻离子,在终南山一带修道,后住山东昆萧山,在文登等地讲道,收马标、丘处机等七人为徒(后称"北七真"),并制定道士出家制度,而称为"全真"。后来,丘处机正式建立全真道后,尊王重阳为教祖。王重阳在气功修炼上有许多独到之处。最能显示他的功法特点的,还是他向马任。孙不二传授的静坐之法。为了便于读者研究,这里不妨摘录如下:王重阳在向弟子传授功法时说:"静坐忘情,止念心死神活,厚铺坐褥,宽…  相似文献   

15.
阿虎 《养生月刊》2012,33(7):671
中国古代文人中,有不少长寿者,他们善于养生.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几位名家的养生法,以资借鉴. 静坐法: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主张静坐养生.他曾在海南儋县建立"息轩",并题诗一首:"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静坐时要坐姿端正,双目微闭,全身放松,宁神静志,意守丹田.每次静坐时间为十五分钟至一小时,这对长期伏案苦读和写作的人,是对大脑良好的休息方法.  相似文献   

16.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静坐不能是精神科临床常见的药物反应,患者常表现为运动性不安,尤其表现在腿部,如小步来回走动或原地踏步,坐位时症状最强。重者出现捶胸、跺脚、喊叫不眠,酷似急性焦虑发作和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常因患者难以忍受而影响治疗方案的实施。传统的措施是服用安坦治疗,近年来,国外学者的研究发现,迟发性静坐不能具  相似文献   

17.
静坐法精义     
守一子 《养生月刊》2006,27(1):45-52
自序明·来瞿唐先生曰:“近日讲致良知,意此学在于静坐也,乃静坐绝妄想。如此者数年,茫然渺冥,全无入手处。自觉其为禅学,既无师指明,又无友审问,终日山林中,委系弥高弥坚,在前在后,无处下手,把捉不住。”据此即知未得法之静坐,虽坐至数年,亦无丝毫之益也。明·高忠宪公家训曰:“吾在此,全靠平日静功。少年不学,老无受用,汝辈念之。静功非三四十年静不来,何者?精神一向外驰,不断汝收拾矣。事多苦,拂意苦,有疾病苦,到老死苦益不可言。静而见道,此等苦皆无之。汝辈急做工夫,受些口诀,不然,此事无传矣。天下惟此事,父不能传之子,以身不经历者,…  相似文献   

18.
人生拴马桩     
鲁湾 《科学养生》2014,(10):1-1
<正>初始,修炼之人在静坐时往往静不下心来,不能很快入静,心猿意马。"把意念集中到自己的丹田处",这就是大师给出的拴马桩。佛家经典著作《维摩经》在谈到不能入静时认为"以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这里指的若干种方法中主要的就是各种"拴马桩"。道家为了达到静坐养生的目的,也想出了许多入静的法子,这些法子就是"拴马桩"。"拴马桩"只是在入静的过程中把千头万绪的思绪先集中到一点  相似文献   

19.
旴江流域名医辈出,学说纷呈,为后世留下诸多调息静坐思想与方法,记载在旴江医籍著作当中,通过挖掘这些宝贵的医学财富,用之于民,支持"健康中国战略".研究调息静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可以使旴江流域的养生、修身、祛病功法多样化,再融入到现代化瑜伽、冥想、气功等修炼方式里,使其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也为旴江流域文化的发展和百姓身心健康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阿虎 《气功》2012,(7):671-671
中国古代文人中,有不少长寿者,他们善于养生。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几位名家的养生法,以资借鉴。静坐法: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主张静坐养生。他曾在海南儋县建立“息轩”,并题诗一首:“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静坐时要坐姿端正,双目微闭,全身放松,宁神静志,意守丹田。每次静坐时间为十五分钟至一小时,这对长期伏案苦读和写作的人,是对大脑良好的休息方法。逸游法:唐代大诗人自居易有一首耐人寻味的旅游诗:“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闲心对定水,清静两无尘。手把青筇杖,头戴白纹巾。兴尽下山去,知我是何人。”苏东坡也曾说过,“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