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根据足部生物力学分析,足跟部是足部最重要的支撑区域[1].足跟部软组织缺损若未能及时进行修复,将严重影响足部功能.现将修复足跟软组织的各种皮瓣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应用外踝上筋膜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修复4例足跟等部位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和溃疡,皮瓣面积最大10cm×9cm,最小6cm×5cm。结果4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14年,皮瓣色泽良好,质地柔软,耐磨,功能基本恢复。结论该皮瓣动脉供血可靠,操作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足内侧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足跟软组织缺损患者16例,所有患者均行足内侧皮瓣修复治疗。结果 16例皮瓣移植后均全部成活,创面均为I期愈合,随访4~12个月,所有患者皮瓣血运良好,外形恢复满意,无臃肿,痛觉、触觉均正常,踝关节功能良好,可正常行走。结论足内侧皮瓣修复在足跟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供区损害小、皮瓣较薄、色泽质地与受区软组织接近等优点,是一种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4.
198 9~ 1998年 ,我科收治了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人 12例 ,用不同方法修复获满意效果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2例 ,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2 4~ 56岁 .巨大胼胝 2例 ,黑色素瘤 4例 ,皮肤鳞癌 3例 (合并皮肤溃疡 2例 ) ,增生瘢痕 2例 ,海洛因注射致足跟皮肤溃疡 1例 .全部病例经手术切除病灶后都有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 ,3例还有骨外露 .据缺损面积大小、有无骨外露及周围组织条件等的不同 ,分别采用大张中厚植皮 3例 ,局部皮瓣旋转推进 3例 ,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 3例 ,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2例 ,小腿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 1例 .术后皮…  相似文献   

5.
应用岛状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邦敏  徐健  李恒 《河北医学》2008,14(7):779-781
目的:探讨和评价岛状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深度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8年6月至2007年12月,对18例损伤深度达跟骨的软组织缺损病人,采用岛状足底内侧皮瓣移植修复。结果:所有皮瓣完全成活,均未出现血液循环障碍。所有病人随访3~12月,皮瓣外形、质地良好,感觉功能好,耐磨、承重性能好,均未出现皮肤溃疡。结论:岛状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深度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确切,是修复足跟部深度创面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6.
王润秀  林源  黎信森 《广西医学》2000,22(2):284-287
根据足部生物力学分析 ,人体站立时 ,体重通过下肢落于足部 ,经重力传递作用在跟骨第 1~ 5跖骨小头。如纯粹以骨骼负重计算 ,跟骨负载体重的80 % ,其余 2 0 %由跖骨小头负载。行走时身体重心由足跟转移到足趾。足部支撑面的大小决定了站立与行走时的稳定性 ,而足跟部是足部最重要的支撑区域 (1)。由此可见 ,如果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未能得到及时而正确的修复 ,足跟部支撑面将发生结构上的变化 ,势必影响其负重的能力和行走的稳定性。 60年代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几乎均采用交腿皮瓣或管状皮瓣(2 ) 。但随着应用解剖的不断深入 ,探索出了许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最佳方法。方法比较32例8种不同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结果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以足底内侧岛状皮瓣转移和足底内侧组合皮瓣转移的效果最为理想。结论足底内侧岛状皮瓣转移和足底内侧组合皮瓣转移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外观及功能恢复最佳,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跟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对13例皮瓣移植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足跟软组织缺损13例皮瓣修复术后创面I期愈合。结论足底内侧岛状皮瓣有感觉,耐磨及稳定性能好,易于解剖操作,成活率高,是较理想的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带蒂皮瓣对足跟部皮肤缺损修复的疗效。方法选择2004~2009年问我院收治的28例足部皮肤缺损患者,分别进行小腿外侧逆行岛状皮瓣转位修复及跖内侧岛状展肌皮瓣转位修复。结果28例皮瓣全部成活,外观良好行走无疼痛。15例行小腿外侧逆行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术患者,1例因足跟部臃肿,术后1年行皮瓣成形术。13例行跖内侧岛状展肌皮瓣转位修复术患者,1例植皮后皮肤部分边缘坏死,经换药1个月愈合。结论两种带蒂皮瓣质地良好,神经重建后可恢复部分感觉。其中足底内侧皮瓣更适用于修复足跟底部及足跟前内侧软组织缺损;小腿外侧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足跟部较大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罗毅  陈佳  黄钢  刘剑帆  徐学政  李林勍 《吉林医学》2012,33(20):4343-4345
目的:探讨足跟部缺损行皮瓣修复的围手术期处理的内容、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1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行皮瓣修复术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对患者进行状况评估、心理调整、先期创面处理、皮瓣选择及术后皮瓣的观察、血管危像的处理等。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术后出现血管危像1例,早期发理处理后转好,2例皮神经皮瓣术后3 d出现小水泡,皮瓣略暗红,经部分拆线减压后好转,4例并发有低蛋白血症或贫血,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患者伤口延迟拆线。结论:术前全身状况评估、积极创面处理、皮瓣的选择和修复、术后细致的观察、护理和合理用药是足跟部缺损行皮瓣修复围手术期处理的重要内容,是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祝劲松  姚小荷 《中外医疗》2012,31(19):10-11
目的探讨游离皮瓣在治疗下肢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采用游离皮瓣进行治疗的39例下肢软组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采用一期植皮治疗的38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并发症发生率为2.56%,对照组分别为97_37%和10.5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5.636,58.948,P=O.000)。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24.5±35.7)min,住院时间为(12.2±4.7)d,治疗费用为(11456.6±1584.7)元,对照组分比别为(108,4±29.6)min、(18.4±5.6)d和(14652.7±2584.5)元,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4.267,54.240,317.962;P=0.000)。结论游离皮瓣治疗下肢软组织缺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3.
作者应用自己设计的尺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治疗手部裸露深部结构的软组织缺损22例,21例皮瓣全部成活,治疗结果满意。此种皮瓣能一次完成手部大面积组织缺损的修复与手指再造。前臂尺侧皮下脂肪少,部位较隐蔽,皮肤移动性好,供皮面积大,皮瓣不雍肿,对外观和功能影响小。本组皮瓣最大者130平方厘米,平均65平方厘米。血管蒂最大旋转角度为180°,平均为166°。用尺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须作皮瓣移植的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小,不需特殊设备,既实用也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4):53-56
目的研究前臂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使用前臂静脉皮瓣修复手术进行治疗,研究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皮瓣成活质量、治疗满意率及SAS、SDS评分。结果本组术后无并发症12例,且皮瓣成活质量较高。45例皮瓣出现肿胀(轻、中等程度),5例皮瓣术后出现严重水肿。本组患者术后手功能优32例,良16例,可9例,差5例。患者满意36例、较满意22例,不满意4例,患者满意率93.55%(58/6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SAS、SD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使用前臂静脉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能有效避免许多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消除患者恐惧、不安的心理情绪,使其早日恢复健康,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含指神经背侧支的皮瓣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带指神经背侧支的皮瓣修复26例(31指)伴肌腱或骨组织外露的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其中,对远端指腹缺损患者,术中将指神经背侧支与创面指神经残端吻合重建皮瓣感觉;而对近、中节掌侧软组织缺损者,直接采用邻指或隔指侧方岛状带指神经背侧支皮瓣覆盖。结果术后皮瓣及供区植皮均成活,创面愈合良好;获随访4—27个月,修复后指腹饱满,色泽正常,感觉恢复,静止两点辨别觉达4—8mm,手指功能按TAM法评定为优。结论采用带有指神经背侧支皮瓣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不仅能修复缺损皮肤,且能重建皮瓣感觉,是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不同类型皮瓣修复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2003年9月至2009年9月,应用各种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32例,其中包括带蒂的逆行小腿内侧皮瓣3例、足底内侧逆行岛状皮瓣2例、远端蒂足内侧皮瓣2例、踝前皮瓣4例、第一跖背动脉皮瓣7例、对侧内踝上皮支皮瓣2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9例、游离背阔肌皮瓣3例。结果:32例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5~15个月,皮瓣质地好,外形美观,大部分恢复保护性感觉;均保持了跖趾关节功能,能负重行走,足功能满意;供区植皮耐磨,无破溃。结论: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可根据皮肤缺损的部位及创面大小,正确选择不同类型的外科皮瓣;而防止和处理血管危象的发生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小腿内侧皮瓣在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0例应用小腿内侧皮瓣进行足跟与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拆线出院,随访一年半,18例患者达到一期愈合,其余2例患者在二期愈合,患者皮肤及肢体功能均恢复正常。无出血及磨损等现象。结论小腿内侧皮瓣在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术后患者创面及肢体功能恢复快,且愈合美观,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黄保良 《吉林医学》2011,32(28):5883-5884
目的:总结外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经验。方法:利用小腿腓动脉的终末皮支为蒂设计外踝上皮支皮瓣11例,修复内、外踝骨折术后钢板外露分别3例和6例,踝前软组织缺损2例,皮瓣切取面积最大15 cm×10 cm,最小5 cm×6 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3年,皮瓣外形饱满,质地好,部分感觉恢复。结论:外踝上皮支皮瓣切取简便、血运可靠,是修复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9.
陶海南  韦元昌 《广西医学》1998,20(5):762-763
应用比目鱼肌肌瓣称位修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缺损。方法:采用以胫后动脉近端或远端或其分支为血管蒂的比目鱼肌肌瓣移位修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缺损26例。结果;26例中除有一例因肌瓣部分坏死而重新出现骨外露外,其他25例肌瓣均愈合良好,随访半年至4年,无一例发生骨感染或骨不连,疗效明显优于用方法治疗的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