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产钳阴道助产的指征和对母儿的影响进行分析,指导临床正确运用产钳阴道助产。方法对我院1989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的产钳阴道助产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8例阴道助产中新生儿死亡两例.276例阴道助产成功有效。高中位产钳和胎吸失败后改产钳助产对母儿损伤大,与低中位产钳比较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低中位产钳与低位产钳和出口产钳相比较,对胎儿的损伤差别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母体的损伤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高中位产钳与高位产钳一样应该弃用。低中位产钳作为一种快速结束分娩的急救措施是恰当的,可根据情况选择应用。低位产钳和出口产钳,对母儿双方都是安全的在处理难产中居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何惠端 《广东医学》2003,24(7):713-714
目的 对产钳助产术的适应证及并发症进行分析,指导临床正确掌握产钳助产术。方法 观察5年间收治的162例产钳助产术产钳位置不同对母婴的影响。结果 高位产钳对母婴损伤大,中位产钳比低位产钳对母婴损伤发生率高,低中位产钳比低位产钳对母婴损伤率高。结论 高中位产钳术在胎儿存活的条件下,应由剖宫产取代。低中位产钳在解决分娩难产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正确掌握手术指征及操作方法,才能降低产钳术对母婴损伤及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低位及出口产钳术适应证及并发症的分析,指导临床正确掌握产钳助产术.方法:对低位及出口产钳助产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位及出口产钳对母儿损伤与正常产相比无差异(P>0.05),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位及出口产钳术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阴道助产手段,对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郑小玲 《广州医药》2005,36(4):44-45
目的 探讨产钳术在阴道助产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28例产钳助产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中位产钳术有不同程度新生儿窒息及软产道损伤;低中住及低位产钳术对新生儿及软产道损伤、产后出血无明显影响。结论 高中位产钳术在胎儿存活条件下应当放弃,由剖宫产代替,低中位产钳术在产钳助产中有一定的地位,同时缩短第二产程,对降低母儿发病率和围生儿死亡率具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低位和出口产钳助产术适应症及并发症的分析,指导临床正常掌握产钳助产术。方法 对我科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5年间的低位和出口产钳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低位及出口产钳对母儿损伤与正常产相比无差异(P>0.05),但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低位及出口产钳在助产中有一定地位,只有掌握产钳助产术的适应症及条件,正确操作,才能做好该项产手术,降低并发症及母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产钳助产失败14例分析李春竹(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贵阳550002)由于高位、高中位产钳术的废弃,仅采用低中位及低位产钳,产钳助产失败率已明显下降,但目前仍有产钳术致母儿损伤的报道。本院1984.1~1995.1产钳助产604例,失败14例(2.3%)...  相似文献   

7.
经阴道分娩助产方式优劣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杰  盛云芝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5):3540-3541
目的:对产钳阴道助产的指征和对母耍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产钳助产与剖宫产的优劣性,指导临床正确运用产钳助产。方法:对我院278例产钳阴道助产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死亡2例,276例助产成功。低中位产钳和低位产钳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低中位产钳与低位产钳相比较,对胎儿的损伤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母体的损伤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出口产钳和低位产钳对母婴影响小,是适宜的临床助产方式;高中位产钳对母婴损伤大,临床不宜采用,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中钳助产术的应用变迁,指导临床正确使用产钳助产术。方法:对我院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头位难产99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头位难产处理中,剖宫产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产钳助产率则呈下降趋势。剖宫产术与低位、出口产钳术致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位产钳较低及出口产钳对母、儿损伤大(P<0.05)。结论:低位及出口产钳术在难产处理中仍具有应用价值。难度较大的中(高)位产钳术应由剖宫产术取代。正确掌握产钳助产条件及操作,对提高产科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舒为群  肖琳  曹珍修  邵勇 《重庆医学》2003,32(10):1380-1381
目的:探讨产钳助产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1990年1月--2002年12月间产钳助产分娩的916例患者作回顾性分析及讨论。结果:施行产钳助产的主要指征为胎儿宫内窘迫、第2产程延长、宫缩乏力、胎位异常、母体并发症;低位产钳术对母儿的损伤明显低于低中位产钳术。结论:正确使用产钳助产,可以缩短产程,保护母儿,减少损伤。  相似文献   

10.
产钳术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钳术在处理第二产程头位难产中的重要作用及安全性,指导临床正确使用产钳术。方法:对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集的产钳术9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中位产钳术与低位产钳术、出口产钳术相比较,阴道撕裂伤、新生儿重度窒息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Ⅲ度裂伤、宫颈裂伤、产后出血、新生儿头皮血肿、颜面部擦伤、颜面部皮肤压迹、新生儿轻度窒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撕裂伤、阴道血肿、新生儿重度窒息与胎头位置高低有关,宫颈裂伤、产后出血、会阴Ⅲ度裂伤、新生儿头皮血肿、新生儿颜面部擦伤、新生儿颜面部压迹与产钳操作技术有关。结论:第二产程中正确使用产钳术能迅速结束分娩,中低位以下产钳,只要掌握适应证、规范操作,可降低母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产钳助产术不同术式及其所致母婴损伤进行分析,评价不同术式及不同损伤之间的差异,指导临床正确认识产钳助产术.方法 对我科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五年间共137例产钳助产术按不同术式和损伤类型分类,将分类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低位产钳术应用率较其它两种术式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中位产钳术引起母婴损伤率最高,出口产钳术最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不同术式所致母体损伤中阴道裂伤发生率较其它高(P<0.01),但各种婴儿损伤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出口产钳术安全性好,低位产钳术在产钳助产中具有重要地位,产钳助产中需要进一步防止阴道裂伤.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产科质量,探讨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本文对我院2002年6月-2004年6月两年间头位产钳助产10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抽取同期分娩的剖宫产318例,正常产249例。与产钳助产做对照,对三组中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中位、低位产钳助产的新生儿窒息及对母儿损伤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显示正常产组:中位产钳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低位产钳组,剖宫产组:中位产钳的母儿损伤率明显高于低位产钳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低位产钳术替代胎头吸引术的优劣程度.方法 对2000-2006年实施的110例低位产钳术、110例胎头吸引术进行分析对照,对手术成功率、胎儿娩出时间、母儿的损伤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低位产钳术成功率明显优于胎头吸引术(P<0.05),对母儿的损伤情况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低位产钳术优于胎头吸引术,替代胎头吸引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对 94例头位难产用产钳和胎吸术助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两种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对母婴的影响及中、低位产钳术对母婴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产钳术在胎儿大、产力差及危急情况下优于胎吸术 ,但对产妇的影响大于胎吸术 ,尤以中位产钳损伤最大 ,而对新生儿影响两者无显著差异。提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正确选择手术方式是减少母婴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产钳助产术的回顾性分析,探讨产钳术在处理第二产程头位难产中的安全性及重要作用,指导临床正确使用产钳术。方法:对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行产钳助产术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中位产钳术与低位产钳术、出口产钳术相比较,阴道裂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产钳术与出口产钳术相比较,阴道裂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在阴道血肿、宫颈裂伤、会阴Ⅱ度裂伤、产后出血方面及对新生儿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产程中正确使用产钳术能迅速结束分娩,低中位以下产钳是解决胎儿头位难产、缩短产妇第二产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分娩属生理过程,可自然结束,不需干预和进行手术助产,但分娩发生病理现象危及母婴生命时,则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结束分娩。产钳较胎头吸引器难于掌握,若使用不当,可造成母婴创伤,多在胎头吸引术未成功时才考虑应用。产钳术分类:根据儿头在盆腔内位置的高低,分为高位、中位及低位产钳术。高位系指儿头未衔接时上产钳,危险性大,已不采用。胎头衔接后上产钳,称中位产钳术。目前也很少采用。儿头颅顶骨最低部位(不是先锋头的最低部分)降达会阴部时上钳,称低位产钳术。儿头显著于阴道口时上产钳,为出口产钳术。尤其是出口产钳术,困难多较小,较安全…  相似文献   

17.
对94例头位难产用产钳和胎吸术助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两种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母婴的影响及中、低位产钳术对母婴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产钳术在胎儿大,产力差及危急情况下优于胎吸术,但对产妇的影响大于胎吸术,尤以中位产钳损伤最大,而对新生儿影响两者无显著差异。提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正确选择手术方式是减少母婴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产科手术     
032118产钳助产,1‘例临床分析了舒为群…//重庆医学一2的3,32(10)一1380一1381 探讨产钳助产的临床应用。方法:对该院19例)年l月一2(X)2年12月间产钳助产分娩的916例患者作回顾性分析及讨论。结果:施行产钳助产的主要指征为胎儿宫内奢迫、第2产程延长、宫缩乏力、胎位异常、母体并发症;低位产钳术对母儿的损伤明显低于低中位产柑术。结论:正确使用产钳助产,可以缩短产程,保护母儿,减少损伤。表3参5(原文摘要)0321191肠例改良式剖宫产临床体会/田惫//宁X医学杂志一2(X)3,25(7)一437一438 探讨改良式剖宫产的临床价值。方法:于下腹部两铭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低位产钳助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40例头位难产产妇,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剖宫产分娩,观察组行低位产钳助产术分娩,分析并比较两组的术后产后出血、产道损伤、新生儿窒息及产褥感染的几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产后出血、产道损伤、新生儿窒息及产褥感染的几率分别为12.5%、13.3%、1.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26.7%、10.8%、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儿窘迫于第一产程末或是第二产程且胎头已降至低位时,选择产钳助产方式最佳.低位产钳助产术分娩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且助产效果好.要注意的是,行低位产钳助产术需正确掌握手术指征及适应证,避免盲目操作.  相似文献   

20.
产钳助产开始于17世纪,它是解决难产的手术之一,在20世纪初抗生素问世以前,剖宫产术的危险性较大,产钳助产术解决了部分难产。随着剖宫产技术的提高,产钳助产不甚提倡,尤其对高位产钳术,由于对母子的危害性较大,提出了禁止。现在剖宫产已普遍应用,对母儿较安全,完全取代了高中位产钳助产,但在产科临床工作中,尤其是出口产钳仍是处理某些病理产科的有效方法。我院于1998年5月至2004年5月,6年内采用单手产钳术助产36例,体会到它对挽救母婴生命起了一定的作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