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吸入麻醉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吸入麻醉药物一般分为气体麻醉药物和挥发性麻醉药物两类.气体吸入麻醉药物主要包括氧化亚氮和氙气.挥发性吸入麻醉药物又分为羟基烷、卤代羟基烷和卤羟三类.羟基烷主要是乙烷;卤代羟基烷包括甲氧氟烷、安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和地氟烷;卤羟主要包括氟烷和氯仿.吸入麻醉药物均以气体形式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内发挥麻醉作用.虽然静脉麻醉药物异丙酚在临床已得到广泛使用,但由于吸入麻醉药物具有麻醉效能强、可控性高的特点,因而在全身麻醉中特别是在麻醉维持过程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新型吸入麻醉药物的临床应用和机制研究都取得了很大进展,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的复习,有助于深入认识全麻原理,合理规范药物的临床适用范围,以及正确解释和处理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有研究评价麻醉药物对脑血流和脑代谢的影响,结论却常不一致,而近年来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已经可以较精确、直观的评价药物对脑血流和脑代谢的影响.本文对围术期常用全身麻醉药物(吸入麻醉气体、静脉麻醉药物、阿片类镇痛药物等)对脑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麻醉药物对烧伤病人手术围手术期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烧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治疗组在手术上注射局部麻醉药物,对照组在手术是应用吸入麻醉药.结论 烧伤手术围手术期使用使用麻醉药物都对与病人的免疫力有所影响,这就要求在临床麻醉和重症监护中使用麻醉剂时应根据药物的免疫调节特性和病人的免疫状态进行合理选择,既不能抑制机体正常免疫功能又可减轻组织的炎性损伤,而临床上麻醉药物对病人免疫功能的作用机制还需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使用全身麻醉药物后会出现长期甚至是永久性的神经系统损伤.全身麻醉药物可导致老年手术患者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已得到证实,但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是否有影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该文就全身麻醉药物对小儿及幼年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及高龄病人手术适征的增加,老年人围全麻醉气管插管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临床麻醉医生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很多药物和非药物处理方法已用于控制由此引起的心血管反应,使得围全麻插管期患者的生命体征更加平稳.本文将从麻醉、插管前的准备、选择更好的插管工具及改良后设备、选择更合理的麻醉药物及组合、以及不同麻醉方法对应激反应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全身麻醉药物通过对中枢多种神经递质和受体系统的影响,调节神经突触传递可塑性的改变,从而对学习记忆功能产生广泛作用.深入考察全身麻醉药物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将为合理解释术中残留记忆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婴幼儿和老年痴呆患者手术期间选择合适的全身麻醉药物和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陆艺  朱也森  姜虹 《上海医学》2012,35(2):160-162
关于麻醉药物对未成熟神经系统毒性作用的发现,最早可以追溯到20年前Levin等[1]提出的氟烷对小鼠神经行为的毒性作用,随后的许多动物实验从组织学以及动物行为学改变等方面揭示了麻醉药物对未成熟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这些动物实验的结果不禁让人对麻醉药物在人类婴幼儿手术中的应用产生了担忧.  相似文献   

8.
目的:如何控制药品费用的上涨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药物经济学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工具.文章在临床麻醉中运用药物经济学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病人围手术期的综合影响.方法:下腹部疾病拟行普外科手术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I组采用全凭静脉插管全麻;Ⅱ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复合硬外麻醉,Ⅲ组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外麻醉.运用药物经济学中费用-效果分析方法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后,病人能麻醉清醒回房后所花费的时间与费用.结果: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外麻醉组病人清醒回房所花费的费用最少,全凭静脉麻醉最多,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运用药物经济学考虑麻醉方法的选择时,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外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复合硬外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相比,在减少病人麻醉费用上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观察针刺复合药物小剂量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的影响及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行胆囊切除术,胆囊造瘘术以及胃穿孔修补术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单纯药物硬膜外阻滞麻醉组(文中简称单纯硬膜外组)和针刺复合药物小剂量硬膜外麻醉(文中简称针药复合硬膜外组).单纯药物硬膜外阻滞组按常规用药进行;针刺复合组是在单纯硬膜外阻滞穿刺成功后加用电针刺激双侧足三里、内关、三阴交、胆囊穴等穴位;观察其麻醉药物的用量以及麻醉效果;并测定麻醉前、后以及术后血管紧张素(AⅡ)等生化指标.观察记录两组麻醉过程中患者血压(BP)、心率(HR),以便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麻醉效果针刺复合麻醉组效果明显强于单纯硬膜外麻醉组,麻醉药物用量针刺复合组均比单纯硬膜外麻醉组减少30%;而手术期患者血管紧张素(AⅡ)波动比单纯硬膜外麻醉稳定.结论 针刺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具有增强麻醉的效果,减少麻醉药物用量以及单纯药物麻醉造成的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心跳骤停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可使患者循环功能保持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咪达唑仑是临床麻醉中常用的一种镇静药物.麻醉和手术创伤均可引起手术后认知功能的改变,而且不同的麻醉药物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不同[1-3].  相似文献   

11.
由于老年期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老年期麻醉风险发生率较年轻人升高.寻找对老年期安全、有效及对生理干扰小的麻醉药物,对提高老年期麻醉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水忠 《医学综述》2013,(23):4352-4354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临床中主要采取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由于小儿呼吸与循环代偿能力比较差,在麻醉过程中很容易诱发应激反应,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呼吸停止.因此,选取合理的麻醉药物以及麻醉方法对小儿麻醉有着重要价值.该文就近年来临床中一些新的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的药物以及方法予以综述,以期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异丙酚伍用不同药物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 120 例6~12周孕妇,ASA 1~11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按分组不同静注不同药物.对照组:单用异丙酚;A组:异丙酚+芬太尼; B组:异丙酚+氯胺酮.比较各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异丙酚伍用不同药物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的效果均满意,不良反应的发生各不相同.结论 异丙酚伍用不同药物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由于其手术时间较短,手术操作对麻醉影响较大,因此麻醉方法、药物选择、麻醉管理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
吴少林 《中外医疗》2008,27(13):44-44
由于控制变量采样频率和药物输注速度调节迅速,闭环控制麻醉更易维持麻醉深度和患者血液动力学的稳定,从而提高麻醉质量.本研究使用吸入麻醉控制程序,对结肠部分切除患者进行七氟醚(Sevoflurane)闭环靶控麻醉,观察麻醉控制效果并与传统手动控制麻醉相比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外科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2例的麻醉,探讨外科急腹症伴中毒性休克的麻醉处理经验.麻醉诱导用药采用对循环抑制较轻的药物,加强术中监测,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注意早期器官功能的保护.观察患者麻醉诱导插管后、手术结束时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和患者的转归,麻醉诱导插管后患者血压有下降,术毕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较术前改善,血压回升,心率减慢.外科急腹症伴中毒性休克的麻醉处理重点在麻醉方法和药物的选择上;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和各脏器的功能,避免脏器损伤是麻醉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异丙酚伍用不同药物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120例6~12周孕妇,ASA 1~11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按分组不同静注不同药物.对照组:单用异丙酚;F组:异丙酚+芬太尼;K组:异丙酚+氯胺酮.比较各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异丙酚伍用不同药物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的效果均满意,不良反应的发生各不相同.结论 异丙酚伍用不同药物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朱冬敏 《广西医学》2012,34(3):340-342
本文主要对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法进行小儿唇腭裂整复术中的麻醉方法、药物剂量以及麻醉期间呼吸管理等进行综述.经过效果评价得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法在小儿唇腭裂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安全可靠,麻醉及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讨论颅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配合手术治疗、药物治疗进行术前护理、麻醉苏醒期护理与术后护理.结论 通过术前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手术治疗的配合度.手术结束后,麻醉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在此苏醒过程中,其潜在的危险性并不亚于麻醉诱导时,因此,手术后必须加强对病人的护理.术后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巩固治疗效果,更快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总结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措施.方法 对36例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接诊后首先快速建立2条以上静脉输液通道,为快速扩容、维持有效灌注压做好准备.其次在尽可能的少用缩血管活性药的前提下选择麻醉措施要用时短,造成循环干扰少,保持有效氧的供给,最后要尽快配合麻醉药物的应用为急诊手术做好准备.结果 在36例失血性休克病人抢救及麻醉措施均获得成功.结论 对失血病人及早采取合理有效的麻醉药物及方法,为手术及止血创造良好的条件是抢救失血性休克病人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