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2.
小儿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科常见的出疹性疾病,是一种主要累及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年许多研究认为HSP患儿会出现血液高凝状态。随着血细胞分析仪的不断更新,血小板(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等血小板参数引起大家关注,现就HSP患儿同步检测血小板参数,D-二聚体,并与健康儿童比较,观察其变化及其与肾脏受累的关系。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2001~2006年首发住院的患儿52例,男34例,女18例,发病年龄4~13(7.5±0.81)岁。均符合HSP的诊断标准[1]。并排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SLE,肝脏等全身性疾病… 相似文献
3.
川崎病(KD)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诊性疾病:多数患儿还可以出现贫血、血小板数升高等改变。本文通过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KD患儿的外周血红细胞和血小板参数的观察,发现其贫血患儿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降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增高,为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符合缺铁性贫血的表现。KD患儿血小板数普遍较高,尤其病程早期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增高,提示有血小板增多的趋势和在血管炎性反应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对KD患儿应尽早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在治疗过程中注意对缺铁性贫血的纠正。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血小板计数(PLT)与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骨髓巨核细胞数(MK)的关系,应用意大利产SEAC-H12血球计数仪,对70例ITP患儿采毛细血管血做了264人次PLT、MPV和PDW检测,其中59例患儿在上述检查当日做骨髓穿刺涂片检测巨核细胞数。结果:(1)PLT≤90×109/L时,PLT与MPV呈高度正相关,PLT>90×109/L时,PLT与MPV无正相关;(2)PLT≤90×109/L时,PLT与PDW是高度正相关,PLT>90×109/L时,PLT与PDW无正相关;(3)PLT≤90×109/L时,PLT与MK是高度正相关,PLT>90×109/L时,PLT与MK无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肺炎患儿急性期血小板参数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对近年所有收住我科的480例支气管肺炎(以下简称肺炎 )急性期患儿进行血小板4项参数即血小板数 (PLT)、血小板压积 (PCT)、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测定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996年1月~2000年1月 ,本院住院肺炎患儿共480例 ,其中重症肺炎200例 (男108例 ,年龄2月~2 1112 岁 ;女92例 ,年龄1 12 月~2 1012 岁 ) ,轻症肺炎280例 (男150例 ,年龄2月~21012 岁 ;女130例 ,年龄3月~3岁 ) ,并已在临床上排除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 相似文献
7.
8.
川崎病患儿血小板数和平均血小板体积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小板变化与临床的关系,动态观察血小板计数(PL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发现KD患儿入院时MPV明显增大,随病程进展,MPV迅速下降而PLT明显增高并持续2周左右;心脏受累患儿PLT明显高于无心脏并发症患儿(t=2.9187,P<0.01)。这些变化反映了血小板在KD的血管炎性反应中起了重要作用,并提示PLT显著增高的患儿具有心脏并发症的潜在危险。本文还讨论了KD患儿PLT和MPV变化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ICU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儿血小板(PLT)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动态变化趋势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 因SCAP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PICU的215例患儿, 根据病情转归分为好转组(n=184)与未愈组(n=31), 观察两组患儿入院时, 住院第2天、第3天、第7天及出院前PLT及MPV变化趋势, 并分析PLT变化与不良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入院时,住院第2天、第3天、第7天及出院时, 好转组PLT(328±159, 329±137, 362±159, 439±168, 510±171)×109/L均明显高于未愈组(210±142, 207±152, 267±143, 260±162, 343±159)×109/L(P<0.05);尽管入院时好转组MPV[(10.9±1.9)fL]明显低于未愈组[(12.7±2.5)fL](P<0.05), 但两组在住院第2天、第3天、第7天及出院时的MPV值未见明显差异(P>0.05)。此外, 相比于入院时, 好转组患儿住院第7天及出院前PLT明显...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入住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第1天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血小板计数(PLT)比值(RPR)对脓毒症患儿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PICU中186例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n=151)和死亡组(n=35)。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RPR对死亡的预测效果。根据最佳截断值,将患儿分为高RPR组和低RPR组,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28 d生存率。结果 死亡组RDW、降钙素原、RPR高于存活组(P < 0.05);死亡组PLT、白蛋白低于存活组(P < 0.05)。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低白蛋白、高降钙素原、高RPR为脓毒症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ROC分析显示,RPR值对脓毒症患儿预后有预测价值(P < 0.05),曲线下面积为0.937,最佳截断值为0.062,灵敏度为94.29%,特异度为77.48%。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曲线显示,高RPR组28 d生存率低于低RPR组(P < 0.05)。结论 入住PICU第1天RPR值与脓毒症患儿预后密切相关,对脓毒症患儿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川崎病(KD)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诊性疾病:多数患儿还可以出现贫血、血小板数升高等改变。本文通过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KD患儿的外周血红细胞和血小板参数的观察,发现其贫血患儿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降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增高,为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符合缺铁性贫血的表现。KD患儿血小板数普遍较高,尤其病程早期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增高,提示有血小板增多的趋势和在 相似文献
14.
重庆地区儿童巨细胞病毒肺炎特异性IgM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儿童巨细胞病毒(CMV)肺炎发病率。方法 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189例肺炎患儿巨细胞病毒特异性IgM(CMV-IgM)。结果 189例肺炎患儿中,CMV-IgM阳性57例,占30.16%,其中1-3个月31例,3个月-3a17例,>3a9例。结论 CMV是1-3个月肺炎患儿重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血小板数目、MPV、PCT、PDW,以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显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极期 MPV增大,PCT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DW无明显变化(P>0.05);经治疗后恢复期 MPV变小,PCT增大,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轻、中、重度ITP患儿随病情的加重,MPV逐渐增大,PCT变小,极重度 ITP患儿 MPV变小,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PDW无明显变化(P>0.05)。MPV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PCT与血小板数量呈正相关(P<0.05)。因而,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除血小板数量减少外,还存在血小板平均容积、血小板压积的改变,其可作为判断病情的一个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鼻咽抽吸物(NPA)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炎支原体(MP)-DNA 检测对儿童MP 肺炎(MPP)诊断的意义。方法 收集164 例MPP 患儿入院24 h 内的NPA 及BALF,荧光定量PCR 法检测MP-DNA;同时在入院24 h 内及治疗7~10 d 病情好转时采集所有患儿静脉血,ELISA 法检测血清特异性MPIgM。结果 164例患儿NPA的MP-DNA阳性检出率为51.8%,低于双份血清MP-IgM阳性检出率(63.4%)(P=0.044),两者检出一致性中等(Kappa=0.618,PP>0.05),两者检出一致性好(Kappa=0.793,PPKappa=0.529,PPPP结论 BALF 中MP-DNA 检出敏感性高,对临床早期诊断MPP具有重要意义;而NPA MP-DNA 检测可能会引起漏诊。 相似文献
17.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血清中降钙素原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PCT)测定值及临床意义。方法观察组为2005年8月~10月诊断为MPP的住院患儿56例,其中急性期33例,恢复期23例。入院24 h内取外周静脉血,同时抽取13名正常体检儿童(正常对照组)外周静脉血,采用发光免疫分析法定量测定PCT。结果观察组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PCT平均值分别为(0.270 6±0.135 3)ng/ml和(0.177 0±0.058 2)ng/ml,正常对照组儿童PCT平均值为(0.146 2±0.031 0)ng/ml。急性期PCT与恢复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恢复期PCT与正常对照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PP在急性期PCT仅轻度增高,在恢复期降至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8.
竺晓凡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1,16(2):52-54
<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 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文献报道儿童ITP发病率大约4/10万~5.3/10万[1],我国尚无发病率方面的统计学报道。目前认为ITP是体内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导致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破坏血小板,造成血小板减少的一种自 相似文献
19.
为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小板计数及平均血小板容积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采用美国Coulter-stks血液自动分析仪测定5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血小板计数(BPC)及平均血小板容积(MPV),每例患儿分别在入院时及入院第7天,第14天各测1次,并与15例正常新生儿检测结果作对照。结果,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存在BPC的下降和MPV的减小,其中BPC的下降尚未达到DIC确诊标准,但MPV明显减小,且病情越重,减小越明显(P<0.05)。随着病情好转,MPV增大,BPC渐上升,当痊愈时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MPV也渐下降。测定BPC及MPV有助于了解病情的严重度及预测高凝、出血倾向,反映血小板活化状态;有助于及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20.
儿童肺炎的病原体检测及其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肺炎常见病原体检测及其药物敏感情况。方法 分析我院2001年7月~2002年7月收治134例肺炎患儿痰细菌培养、支原体、衣原体检测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59例(44.3%)为阳性结果,常见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17例(28.8%)、肺炎衣原体ll例(18.4%)、金黄色葡萄球菌9例(15.6%)、肺炎克雷伯菌8例(13.6%)。药物敏感试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均对阿奇霉素、环丙沙星、罗红霉素100%敏感,对红霉素、四环素耐药;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庆大霉素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对阿莫西林、庆大霉素耐药。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金葡菌、肺炎克雷伯菌是肺炎的主要痛原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