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6例(O~76岁、平均《2岁)乳突手术后由于乳突腔上皮化失败,感染复发而持续耳漏(2一32年)的病人,排除残存胆脂瘤、耳首小及高面峡引起腔内分泌物滞留、乳突内残存活动性分泌气房后,在乳突腔移植培养的角化细胞层并报告术后10一18个月的结果。从患者耳后切取5X8mm全厚皮肤,按照Green等(1979)的改良技术培养角化细胞层供乳突腔移植用。本组病例初次门诊时在手术显微镜下用吸引器去除乳突腔内分泌物、耳垢、上皮碎屑后,用镇碘石蜡糊(BIPP)填塞。一周后如无感染,再次清洁乳突腔和BIPP填塞,当培养的角化细胞融合时,取除BIP…  相似文献   

2.
作者报告用颊上皮体外培养形成的自体上皮层乳突腔移植治疗长期耳溢液(2~30年,平均10年)的慢性乳突炎病人11例。病人年龄为26~74岁,平均45岁。乳突腔有残存胆脂瘤和粘液分泌气房存在为禁忌症。初诊时,在手术显微镜下彻底清洁乳突腔和用铋碘仿石蜡糊(BIPP)填塞。同时,表麻后从颊部取小块(2×4 mm)粘膜按Green等(1979)培养上皮细胞的改良技术进行体外培养。7天后取出BIPP和检查乳突腔,如有感染重新用BIPP填塞乳突腔。通常在培养后2天左右,在手术显微镜帮助下将培养的颊上皮层用凡士林纱布衬垫移植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187例开放式乳突手术后耳漏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开放式乳突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了解187例乳突开放式手术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干耳和复发情况,在术后取出耳纱时予红外线光波热疗仪TDP局部照射,并同时滴入同温头孢唑啉药液连续治疗至干耳.对复发耳漏查明原因,处理原发病,同时局部TDP加头孢唑啉滴入.结果术后半月内干耳49例,一个月内干耳117例,二个月内干耳21例.干耳后又复发耳漏者经过TDP加头孢唑啉治疗又重新获干耳.部分病例须二次手术清除胆脂瘤及中耳霉菌感染.结论TDP加局部应用头孢唑啉是治疗术后耳漏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咽鼓管阻塞为鼓室成形术的绝对禁忌症。为恢复咽鼓管功能,手术进路有三:外进路,影响颞颌关节腔;经颅进路,不易处理咽鼓管峡部;经硬腭进路,手术野较远,不易精细操作。作者认为经乳突进路最好。咽鼓管成形术留置扩张管或硅膜,经过数月取出后仍可再次形成狭窄,作者认为只有放置圆柱形自体粘膜或内皮组织才能维持已经扩大的咽鼓管骨及软骨部腔径。操作方法:在耳后沟后方1cm处作耳后上切口,剥离耳郭,沿外耳道切开骨膜,暴露外耳道后上棘和乳突皮质。打开乳突,如乙状窦前移,应将其暴露并牵向后方,避免影响视野。由乳突腔打开鼓室及后鼓室,顺此把外耳道后壁之后下及前上方切断,取下外耳道骨片置于抗生素液体  相似文献   

5.
耳后带蒂复合皮瓣移植填塞乳突术腔 并重建外耳道后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陈旧性根治性乳突术腔填塞及外耳道后壁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采用耳后带蒂复合皮瓣移植,对10例(11耳)行乳突根治术后1~6年的患者,行陈旧性乳突术腔填塞及外耳道后壁缺损重建术,并同期行鼓室成形术。结果术后随访3~30个月,全部患者乳突术腔消失,外耳道大小接近正常;术后干耳时间2~3周,“根治腔病”症状明显好转,平均听阈下降13.6dBHL。结论本方法缩短了术后干耳时间,对乳突根治术后的“根治腔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有利于鼓室成形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在乳突根治术腔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52例(52耳)行乳突根治术的患者,均于术后二周拔除术腔纱条,随机分为对照组(27耳)和实验组(25耳),分别采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和rhEGF滴眼液进行术腔给药.观察术腔的分泌物多少、肉芽生长及上皮愈合情况,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听力检查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同时观察用约过程中患者局部及全身反应.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乳突根治术腔创面的愈合时间分别平均为26.8天和38.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腔上皮平展,疤痕少.术后听力检查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及随访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结论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能加快乳突根治术腔创面的愈合速度,缩短愈合时间,减少疤痕的形成,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开放性乳突手术后耳漏患者的病理学资料 ,我们对乳突手术后因耳漏行再次手术时取得的病理标本进行了观察 ,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和方法14 7例 (14 7耳 )患者 ,均为 1993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东京大学耳鼻咽喉科因乳突手术后复发性耳漏行再次手术的患者。再手术的方法多为全中耳重建术 (外耳道后壁重建 +鼓室成形术 )或再次乳突根治术。手术的病理标本取自中耳乳突腔的不同部位 ,每个患者取 1~ 8份不等 ,采集标本的数量和部位取决于手术时的病变范围。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两次手术的资料。男 79例 ,女 6 8例 ;年龄 13~ 82岁 ,…  相似文献   

8.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术后耳漏患者乳突腔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开放性乳突手术后耳漏患者的病理学资料,我们对乳突手术后因耳漏行再次手术时取得的病理标本进行了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耳和乳突癌在诊断和治疗方面有很大的困难,因它多伴发于慢性炎症和胆脂瘤,其早期表现常仅为慢性炎症,待侵及颅底及其邻近软组织时治疗便十分棘手。在一般情况下,中耳癌常呈脓性肉芽组织或耳道内息肉,伴有鼓膜穿孔和大量流脓,X线相40%有骨质破坏,因此易被误诊而行乳突根治术,待作常规病理检查才发现为癌。更重要的问题是常规X线相和断层相,甚至CT扫描也难以查明有无颅内或颅底侵犯,但血管造影从静脉相可明确乙状窦是否受侵。对于中耳癌患者,还应详查鼻咽部有无原发病灶,颈及腮腺区有无淋巴转移。治疗方面的困难除因警惕性不高、诊断较晚致癌瘤侵犯颅底及邻近软组织难获满意疗效外,还在于颞骨处于颅底最复杂的解剖  相似文献   

10.
作者等结合文献探讨在胆脂瘤时,保留外耳道术的复发率高,以及自体、异体、硅胶等材料重建外耳道中存在的问题。改用自体髂骨嵴游离骨片与颞肌瓣相结合的乳突腔充填术,并新创带骨颞肌瓣修复术,给29~55岁的胆脂瘤患者各作4例。前法中1例因术后感染而失败,余3例观察1(1/2)年听力满意。经造影证实骨性耳道形成。  相似文献   

11.
在House临床耳科学中伴随鼓膜成型的乳突切除手术能根治乳突及中耳病变并重建听传导结构的术式目前有三点改进,①开放乳突腔技术的创新;②乳突腔完全切除术;③保留外耳道技术,使乳突腔与外耳道不相通。目前虽积极主张处理乳突腔时保留外耳道后壁,但改进的削低耳道后壁结合鼓膜成形手术也可干耳,听力效果几乎与保留外耳道术式相同。手术包括根治中耳及乳突病变后关闭耳道后壁,用软组织封闭中耳和乳突腔。一般来说,术后大多数病人干耳,无需定期清理,许多病人能正常游泳。手术适应症:仅有残余听力的胆脂瘤型中耳炎;弥漫性迷路瘘管;老年人、身体情况差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治疗巨大空乳突术腔综合征的方法.方法 用耳后岛状肌皮瓣为30例巨大空乳突术腔综合征患者行乳突术腔带蒂移植术.结果术后随访1~3年,患者巨大乳突术腔均消失,外耳道岛状肌皮瓣全部成活 ,皮肤光滑,色泽正常,洁净,外耳道形态接近自然状态.患者均获得干耳,不需定期清理痂皮.头痛、头晕症状消失.5耳同期行鼓室成形术,术后实用气导听力提高15~30dB .结论此法治疗巨大空乳突术腔综合征有明显疗效,也有利于鼓室成形.  相似文献   

14.
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是治疗中耳胆脂瘤及骨疡型中耳炎的主要手术方式,但手术后留下的宽大乳突术腔及外耳道后壁缺损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部分患者难以获得干耳,并影响听力重建的效果.外耳道后上壁重建术是消除开放式乳突术腔的常用手术方式,我们先前曾利用自体耳屏软骨重建外耳道后上壁及上鼓室外侧壁,术后获得接近正常的外耳道生理功能,但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我们发现部分患者出现外耳道后上壁及上鼓室外侧壁塌陷伴有内陷袋形成,听力效果亦受影响.我们经查阅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在外耳道后上壁重建的基础上,利用耳后带蒂肌骨膜瓣和自体骨粉填塞乳突术腔,有效避免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现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对正常人体中耳粘膜的组织结构以往已有不少研究。但有关此种粘膜的微细结构及其胚胎来源迄今仍有争论。为此,作者作了进一步的观察。标本制作方法:将6.5%戊醛通过鼓膜注入死亡15—135分钟内53—74岁的7具尸体8个中耳内。这些病人生前无鼓膜或中耳疾患。10—24小时后取其颞骨置于蔗糖一二甲砷基液中,在+2°F下保存6日—9个月。暴露乳突腔及中耳的各部份,用cawthorne氏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婴儿耳溢液流脓性疾病在耳内镜下的临床表现和耳内镜检查在该类疾病鉴别诊断的重要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9月~2020年2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1085例(1421耳)以外耳道溢液流脓为主诉的1岁以内患儿的耳内镜检查结果,分为1月内患儿组,2~6月患儿组,7~12月患儿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耳内镜检出外耳道疾病5...  相似文献   

17.
重症慢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应该达到:①完全清除病变组织,尤其是胆脂瘤;②消除可能引起复发的解剖结构;③重建一定的听力传导装置。声波的运动需要保留通到鼓膜的空间及一定形态的外耳道。开放耳道后壁的术式虽能满意地清除病变、防止复发,但有丧失听力和术腔创面难以愈合之弊;保留耳道后壁的术式虽可无上述情况,但因保留上鼓室和乳突气房易于形成回缩袋而胆股瘤复发。该作者吸取上述两术式的优点,采用自体组织填塞完全消除乳突腔、将上鼓室暴露于外耳道、保留耳道后壁并形成小鼓室重建听力的改良乳穷根治术。手术对象为上鼓室鼓窦胆…  相似文献   

18.
乳突术腔的填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11年,Mosher使用耳后皮瓣填塞乳突腔以利乳突切除术后术腔的愈合.第一次提出"乳突腔填塞"的概念[1].狭义的乳突腔填塞即指在乳突根治术中或术后使用自体或异体组织、人工材料等填塞乳突腔,缩小或消除宽大术腔,其目的在于使乳突腔重新上皮化,减少死腔,以提供一个干燥、自净、小容积的乳突腔,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耳后双蒂肌骨膜瓣在乳突根治术中,填塞乳突腔对干耳及听力疗效的观察。方法对慢性中耳炎患者行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和耳甲腔成形术78例(耳)中,进行耳后双蒂肌骨膜瓣填塞乳突腔。结果78例患者中,患耳干耳时间缩短至10~15天,58例听力较术前提高(17.2±4.9)dB。结论耳后双蒂肌骨膜瓣填塞对术后乳突腔的迅速上皮化、易干耳、重建外耳道后壁以及术后听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开放式乳突手术中改良乳突腔充填及耳甲腔成形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改良乳突腔充填及耳甲腔成形术对开放式乳突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128例(130耳)胆脂瘤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经严格配对后分成改良组(65耳)和对照组(65耳),改良组在开放式乳突手术中应用改良的耳后肌骨膜行"S"形切开,分成蒂在乳突腔上下方的耳后肌骨膜瓣并加用乳突骨粉行乳突腔填充,且以耳甲腔"C"形切口形成蒂在下方的耳道耳甲腔大皮瓣完成耳甲腔成形术;对照组则在开放式乳突手术中采用传统乳突腔充填及耳甲腔成形术。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术后干耳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随访1~4年,改良组患者耳道口宽大,术腔痂皮堆积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开放式乳突术中应用改良乳突腔充填及耳甲腔成形术可缩短术后干耳时间,减少术腔痂皮堆积,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