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二尖瓣脱垂是由于二尖瓣和/或瓣下装置病变,使二尖瓣某个或2个瓣叶在收缩中、晚期或全收缩期脱垂入左房,伴或不伴二尖瓣关闭不全所引起的临床后果,是一种较常见的瓣膜性心脏病,发病率一般为4%~6%,但二尖瓣脱垂合并妊娠相当少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尝试运用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脱垂的具体部位及病因进行详细区分和准确判断。方法39例二尖瓣脱垂患者,于二尖瓣成形或置换术前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初步判断脱垂瓣叶的准确部位及病因,外科术中直视下诊断。结果根据外科二尖瓣结构修正命名,术前二尖瓣水平短轴观及其衍生的非标准切面诊断出脱垂的局部瓣体44处,共涉及65个分区,15例患者发现断裂的腱索;术中证实分别为51处瓣体、78个分区,20例检出断裂腱索,符合率86%、83%和75%;5例患者脱垂瓣叶及腱索上发现赘生物并均在术中证实。结论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能对大多数二尖瓣脱垂的具体部位及病因作出准确判断。二尖瓣水平短轴观及其衍生的非标准切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是一种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的工艺性手术。由于二尖瓣病变病理改变复杂,很难要求统一固定的术式。二尖瓣成形术的方法较多。困难亦较大。合并腱索的病变及瓣叶脱垂所致的瓣叶对位问题,亦大大增加了二尖瓣成形术的复杂因素。自1968年Carpentier发明二尖瓣成形环以来,各种成形技术不断涌现,但对有些病变,特别是前叶脱垂,在外科技术上仍具有挑战性,较早采用的瓣膜三角形切除、对缘缝合或腱索折叠、缩短术式效果不理想;临床上已应用的腱索转移、腱索缩短、腱索置换以及瓣体转移等多项外科修复技术手术操作相对复杂,费时较长、技术难度相对大。二尖瓣前叶在二尖瓣闭合功能中占有重要地位,完整的功能活动对前叶面积和瓣体的活动度有着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唐玲娣  何梅先 《临床荟萃》1995,10(10):451-452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SMVP)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常见的非风湿性二尖瓣疾病。其主要病变是二尖瓣在收缩期间左心房脱垂,伴或不伴二尖瓣返流。本文对1985~1992年收治的40例原发性SMV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旨在采用体元(voxel)模型动态三维重建技术,以立体角度观察分析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二尖瓣的形态学特征,为手术方法的选择和术后疗效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行二尖瓣成形术的病 列共15例。术中图像采集选用HPSonos2500多功能超声诊断仪和5MHz多平面食管探头,三维重建选用德国TOMTEC公司生产的ECHOSCAN计算机工作站,结果:上述患者术前前叶脱垂3例,后叶脱垂10例,前后叶均脱垂2例;其中合并腱索断裂9例,包括前叶腱索断裂2例,后叶腱索断裂7例。术后再次三维重建发现10例患者术后仅为二尖瓣轻微或轻度返流。5例患者术后出现轻中度返流,三维重建示3例轻度残余脱垂,2例对合不良,当即予以换瓣治疗。5例术后出现二尖瓣轻中度返流患者术前二尖瓣后叶脱垂合并广泛腱索断裂仅占1例,前叶脱垂合并腱索断裂占2例,前后叶均脱垂占2例其中1例合并腱索断裂,以二尖瓣前叶病变为主的二尖瓣重度返流的患者行二尖瓣成行术的疗铲远不如以二尖瓣后叶病变为主的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P<0.05)。结论:以二尖瓣前叶病变为主的重度二在瓣返流患者宜采用换瓣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Doble-Orifice(双孔)术治疗二尖瓣前叶病变导致二尖瓣反流(M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8例因二尖瓣前叶脱垂或腱索断裂引起的MI患,行双孔修复二尖瓣。结果:出院前16例轻度或少许反流,1例中度反流,1例再次换瓣。结论:双孔术治疗二尖瓣反流的临床效果是令人满意的,特别是风心病患。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结合心外科二尖瓣结构的专业修正命名对二尖瓣脱垂的具体位置进行定位,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脱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55例二尖瓣脱垂患者,于二尖瓣成形或置换术前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照心外科二尖瓣结构的专业修正命名对脱垂的部位进行定位,并与手术结果对比.结果 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62个瓣叶88个分区出现脱垂,术中发现75个瓣叶98个分区,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2.7%和89.8%.结论 经胸超声心动图结合二尖瓣结构的修正命名能对二尖瓣脱垂的部位进行具体定位,对心外科在二尖瓣脱垂的瓣膜成形术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瓣关闭不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取经胸壁及经食道旋转扫描方法获取二维数据,利用总体重建法(VolumicRenderingDisplay)对12例正常人二尖瓣,14例风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20例二尖瓣脱垂患者的二尖瓣解剖结构及二尖瓣返流束进行了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重建。重建图像能从左室或左房侧显示二尖瓣装置的整体三维空间结构及动态变化。正常二尖瓣叶光滑平软,舒张期瓣口充分开放,收缩期前后叶对合良好。风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瓣叶增厚,收缩期前后叶之间出现裂缝。二尖瓣脱垂时瓣叶某一部分呈“瓢匙”样向左房侧脱出。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还能显示二尖瓣关闭不全血液返流束的立体形态及在左房内的空间走向。初步经验表明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二尖瓣叶边缘部细小腱索断裂的超声影像特征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39例(其中26例行二尖瓣置换手术)确诊的老年二尖瓣边缘部细小腱索断裂的超声表现和手术所见。结果:26例二尖瓣换瓣手术病人,超声特征为二尖瓣边缘部呈“胡须”征,术中所见均为瓣叶边缘部细小腱索断裂,超声诊断准确性100%,其中6例(23.1%)发生在前叶,7例(27%)发生在后叶,13例(50%)发生在双叶。全部39例病例中,合并瓣叶脱垂29例(占74%);瓣叶边缘部前后叶关闭线缩短或消失、轻度脱垂23例(占58.9%);瓣叶中间部脱垂4例(占10.3%);瓣叶基底部脱垂2例(占5.1%)。病因分类:冠心病13例(占33.3%),冠心病合并高血压9例(占23.1%),高血压8例(占20.5%),心肌病2例(占5.1%),不明原因7例(占17.9%)。复习病史,曾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22例(占56.4%),二尖瓣脱垂9例(占23%),心肌病3例(占7.7%),不详5例(占12.8%)。结论:二尖瓣边缘部“胡须”征是二尖瓣叶边缘部细小腱索断裂的特征性超声表现,在诊断临床易误诊的老年二尖瓣腱索断裂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评估二尖瓣脱垂病变瓣器结构改变与反流程度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纳入于我院就诊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二尖瓣脱垂伴反流的患者40例,另选取10例作为对照组。50例患者均行RT-3D-TEE检查并采集二尖瓣三维图像,使用4D Auto MVQ脱机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和定量分析。  结果  瓣环三维面积、瓣环二维面积、瓣环周长、前后直径、前外-后内侧直径、非平面角度、总瓣叶面积、后叶面积随反流程度增加而增大,瓣高联合比随反流程度增加而减小,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瓣环三维面积、瓣环二维面积、瓣环周长、前后直径、总瓣叶面积与反流程度呈极强相关关系(r=0.847、0.843、0.845、0.854、0.854,P < 0.05)。A Total是导致重度二尖瓣反流发生的危险因素(P < 0.01,B=1.576,OR=4.834)。总瓣叶面积(截点值=8.9 cm2)预测重度二尖瓣反流的敏感度为91.7%,特异性为87.5%,曲线下面积为0.948(P < 0.01)。  结论  二尖瓣瓣环大小、扁平程度、瓣叶大小与反流程度呈正相关。总瓣叶面积是导致二尖瓣脱垂患者二尖瓣反流程度加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我们对43例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患者施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术后2~3个月进行电转复,以探讨房颤转复窦律的成功率及维持窦律的远期疗效。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78例均符合以下条件:(1)中度以上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1.5cm[2],不伴严重瓣叶或瓣环钙化;(2)心功能(NYHA)Ⅱ~Ⅲ级;(3)近期无风湿活动;(4)无或合并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5)无或合并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狭窄。其中43例二尖瓣狭窄合并心房纤颤,年龄36~58岁,平均48±7岁。男11例,女32例。心功能Ⅱ级26例,Ⅲ级17例。另设对照组28例,为…  相似文献   

12.
动态三维超声重建在二尖瓣脱垂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动态三维超声重建在二尖瓣脱垂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我们对24例二尖瓣脱垂患者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二尖瓣脱垂的部位和范围,使得二尖瓣脱垂的诊断不必受到二尖瓣环非平面特性的限制,三维重建所展示的二尖瓣脱垂和瓣下结构的形态特征与术中所见相似,为术前估计手术方式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使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RT-3D-TEE)对比分析正常二尖瓣瓣环与缺血性心肌病、二尖瓣脱垂(器质性瓣膜病)所致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MR)时二尖瓣瓣环的形态及变化规律,探讨不同病因致二尖瓣反流时瓣环变化规律,为外科二尖瓣成形术提供依据。方法对入选10例正常人(对照组)、8例缺血性心肌病(缺血组)及8例二尖瓣脱垂伴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病例(脱垂组)进行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完整心动周期内的实时三维图像,并使用3D-QLAB软件后处理分析二尖瓣瓣环的不同参数。结果 (1)缺血组与对照组在瓣环投影面积变化率、瓣环周长变化率及高度变化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瓣环最大投影面积、瓣环最大高度、瓣环最大周长及瓣环最大内径(前后径及左右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二尖瓣脱垂组与对照组在各瓣环参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二尖瓣瓣环形态及运动变化规律是可行的。缺血性二尖瓣反流与二尖瓣脱垂患者二尖瓣瓣环形态运动变化规律有明显不同,RT-3D-TEE能够定量评价二尖瓣瓣环形态及运动变化规律,为外科二尖瓣成形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采用动态三维重建技术定量二尖瓣脱垂的部位和范围,为二尖瓣关闭不全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形态学依据。研究对象为21例经手术证实的二尖瓣脱垂患者。结果:21例二尖瓣脱垂均能立体显示病变瓣膜的形态特征,从左房往左室方向观察,在心脏收缩期。脱垂部位象“伞面”状飘向左心房,与正常瓣膜间有鲜明的边界。三维重建可以明确反映脱垂所累及的部位、瓣叶节段和范围,并定量其横径和纵径。本组中脱垂范围最大者为12.6mm×9.7mm,最小者为2.3mm×3.8mm。14例因脱垂累及范围较大或瓣膜质地较坚硬,而行瓣膜置换术;7例因脱垂累及的范围较小而行瓣膜修复术。结论:三维重建超声显像能够正确定量二尖瓣脱垂的部位和范围,是诊断二尖瓣脱垂最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分析了101例不同病因的二尖瓣返流(包括扩心病、二尖瓣脱垂、冠心病、风心病及生理性返流)的返流形态特征。在心尖四腔切面,扩心病的返流特征为起始于瓣膜闭合点的“卵圆形”返流束。二尖瓣脱垂其基本血流形态为“偏心水滴样”返流。当前瓣脱垂时,返流束偏向左房侧壁;后瓣返流时,返流束偏向左房外侧壁。有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合并返流和冠心病的返流束方向与受累室壁有关,前外  相似文献   

16.
<正>患者男,48岁,活动后胸痛伴头晕、恶心及心悸等3个月;10余年前因“胆囊结石”接受“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查体:脐上缘见长2.5cm横行手术瘢痕,二尖瓣区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左心房前后径44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4mm,室间隔厚度9mm;左心室射血分数66%;二尖瓣后瓣P1收缩期脱向左心房侧,超过瓣环水平,二尖瓣偏向房间隔大量反流;提示二尖瓣后瓣脱垂伴重度关闭不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二尖瓣狭窄伴重度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实施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的结果和初步体会。9例患者中男6例,女3例,年龄24~52岁,全部患者心功能均为Ⅳ级(按NYHA分级),术前抗心衰药物治疗效果极不理想。经施行PBMV后,血流动力学明显得已改善:左房平均压由术前4.34±1.02kPa(1kPa=7.5mmHg)降至术后1.64±0.82kPa,二尖瓣跨瓣压差由术前3.26±0.84kPa降至术后0.72±0.56kPa;瓣口面积由术前0.78±0.30cm~2增至术后2.11±0.24cm~2,左房内径术后较术前缩小了约10mm(P值均<0.001);在短期内心功能迅速恢复至Ⅰ~Ⅱ级,运动耐量明显增加,心衰症状缓解率达100%。作者认为:二尖瓣狭窄伴重度心衰时,只要排除了加重心衰的其他原因,应尽早施行PBMV,PBMV是一种安全、可靠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作者同时对PBMV时球囊方式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儿童二尖瓣脱垂多为先天性(腱索延长或断裂),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继发性左心增大、左心功能减低。我院行儿童二尖瓣成形人工腱索植入术治疗瓣叶脱垂,取得良好的效果。目前经食管超声(TEE)已成为二尖瓣成形术效果评价的常用方法,术后即刻观察二尖瓣反流量、人工腱索位置及活动情况,测量瓣叶对合高度及其他相关参数,因此,经TEE判断二尖瓣成形效果是较简捷和必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立体结构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二尖瓣立体结构定量分析(MVQ)软件的临床价值,筛选出对诊断二尖瓣脱垂和分析二尖瓣反流机制有意义的参数.方法 对18例无二尖瓣反流、瓣膜结构功能正常患者(对照组)和13例二尖瓣脱垂引起大量二尖瓣反流患者(脱垂组),分别行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应用MVQ进行后处理,测量收缩期关于二尖瓣立体结构的18个参数.统计两组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结果 脱垂组的二尖瓣瓣环参数均较对照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瓣叶的参数关闭时前叶瓣体与瓣环最高平面的夹角(θant)、关闭时后叶瓣体与瓣环最高平面的夹角(θpost)、关闭时前叶与后叶瓣体对合时形成的夹角(θNPA)、瓣叶关闭时穹隆高度(Htent)、瓣叶穹隆的容积(Vtent)、前后叶关闭时对合线的长度(L2DALPm)、主动脉瓣环与二尖瓣环平面夹角(OAv-Mv)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叶自瓣根至对合线的长度(L3Dant)、后叶从瓣根至对合线的长度(L3Dpost)、脱垂瓣叶向左房侧隆起的高度(Hprol)、脱垂部分的容积(Vprol)、后叶瓣体的面积(A3Dpost)、前叶瓣体的面积(A3Dant)脱垂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VQ分析软件可以定量测量二尖瓣的立体结构,使超声心动图对瓣膜病变的诊断更加详细量化,对外科制定精确的手术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1993年2月~1997年10月,我们在95例二尖瓣替换术中采用保留瓣下结构的瓣膜替换25例,收到良好效果,初步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中,男9例,女16例;年龄19~58岁,平均42岁。病史2~20年,均有不同程度心悸、气促。心功能分级(NYHA)级5例,级11例,级9例。心胸比率0.58~0.84,平均0.66。舒张末期左室内径65~86mm,平均75mm。术前诊断: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16例,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7例,单纯二尖瓣脱垂2例。25例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其中3例同期行主动脉瓣替换,3例三尖瓣环扩大者行Devega环缩术,二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