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研究祖师麻止痛喷雾剂的镇痛、抗炎、活血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和甩尾法研究其镇痛作用;以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炎症模型研究抗炎作用;以大鼠血瘀模型研究活血作用。结果祖师麻止痛喷雾剂能够延长小鼠的辐射热甩尾潜伏期,增加热板法所致疼痛的痛阈时间,降低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壳肿胀度,降低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度,对大鼠血瘀模型有活血作用。结论祖师麻止痛喷雾剂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活血作用,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龙川草骨痛颗粒剂、软膏剂及联合用药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蛋清、角又菜致大鼠足跖肿胀,大鼠巴豆油气囊肿等常规抗炎模型以及大鼠毛细管通透性试验方法;用小鼠扭体法、小鼠热板法和大鼠辐射热照射法进行了镇痛实验。结果 龙川草骨痛颗粒剂、软膏剂及联合用药可明显抑制小鼠耳肿胀及蛋清、角叉菜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能显著抑制巴豆油气囊肿导致的炎症渗出及肉芽组织的增生,能明显抑制组胺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可明显增加延长热刺激引起的小鼠疼痛反应的痛域值。结论 龙川草骨痛颗粒剂、软膏剂及联合用药有很强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复方威灵仙镇痛膏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炎法、扭体法、热板法及镜下观察小鼠耳廓微循环等常规实验方法研究该药的抗炎镇痛、活血化瘀作用。结果复方威灵仙镇痛膏能明显抑制由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明显减少扭体反应次数,提高小鼠痛阈,并能使小鼠耳廓细动脉、细静脉血管口径增大,毛细血管开放量增多。结论复方威灵仙镇痛膏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药秦艽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用醋酸扭体法、热板法观察秦艽水煎液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足跖肿胀的方法观察秦艽水煎液的抗炎作用。结果秦艽水煎液30g/kg能减少小鼠扭体次数,提高小鼠痛阈值(P〈0.01),明显抑制小鼠耳廓肿胀和足跖肿胀(P〈0.01)。结论秦艽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
消淤止痛喷雾剂抗炎镇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消淤止痛喷雾剂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磷酸组织胺诱导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法及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法研究其抗炎作用。小鼠热板法、甩尾法试验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消淤止痛喷雾剂能明显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炎性渗出(P〈0.05),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P〈0.001)。能明显提高热板和光热疼痛模型小鼠痛阈,延长致痛潜伏期(P〈0.05)。结论消淤止痛喷雾剂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药愈伤便捷湿巾的镇痛、抗炎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方法镇痛实验热板法及电刺激法;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及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法,并测定小鼠炎症渗出液中PGE2含量;改善微循环实验采用观察中药愈伤便捷湿巾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结果中药愈伤便捷湿巾具有对抗热板及电刺激致痛的作用;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及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对炎症介质也有较好抑制作用;具有收缩微循环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结论中药愈伤便捷湿巾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收缩微循环血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老鹳草鞣质类化合物的抗炎、免疫和镇痛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老鹳草总鞣质(HGT)的抗炎、抑制免疫和镇痛作用。方法:用大鼠蛋清性关节炎模型,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模型,炭粒吞噬法,甲醛致痛模型,扭体法和热板法。结果:HGT能明显抑制大鼠蛋清性关节炎的足跖肿胀,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原发性和继发性的足跖肿胀,抑制2,4二硝基氯代苯所致的小鼠耳廓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抑制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减少甲醛致痛的舔足次数和醋酸致痛的扭体次数。结论:HGT有明显的抗炎、抑制免疫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红茴香与徐长卿的协同镇痛、抗炎作用,为研制复方制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组、红茴香组、徐长卿组、红茴香和徐长卿两药合用组,采用小鼠热板法、醋酸扭体法观察各给药组对小鼠的镇痛作用;以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各给药组的抗炎作用。结果红茴香与徐长卿合用较单独使用更能提高小鼠痛阈值,提高小鼠扭体和耳廓肿胀的抑制率。结论红茴香和徐长卿合用可以增强镇痛、抗炎效果,减少红茴香用量,降低其毒副作用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银翘败毒片的抗炎、解热作用。方法醋酸诱导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法及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法研究其抗炎作用,以干酵母致热和内毒素致热法观察其解热作用。结果银翘败毒片能明显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炎性渗出,抑制二甲苯所致耳肿胀,降低干酵母所致大鼠体温升高和内毒素所致家兔体温升高。结论银翘败毒片有一定的抗炎、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10.
爽咽茶抗炎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新安  朱捷 《解放军药学学报》2010,26(5):419-420,448
目的评价爽咽茶的抗炎作用。方法以小鼠血管通透性模型、小鼠耳肿胀模型、大鼠足肿胀模型、大鼠肉牙肿模型等评价爽咽茶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响、二甲苯致耳肿胀影响、大鼠蛋清性足肿胀、棉球肉芽肿的影响。结果爽咽茶1.32、2.64、5.28g/kg各剂量组明显抑制由醋酸所致血管通透性增加、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蛋清所致大鼠足肿胀及棉球所致肉芽增生,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爽咽茶对急、慢性炎症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痔断根片抗炎、镇痛、通便和止血作用,对结肠黏膜组织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表达的影响,明确其药效特点,为临床定位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二甲苯诱导的耳肿胀急性炎症模型研究其抗炎作用;采用乙酸诱导的疼痛模型研究其镇痛作用;采用洛派丁胺诱导的便秘小鼠研究其对肠胃蠕动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对各组便秘小鼠结肠黏膜中AQP1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小鼠止血、凝血试验研究其止血作用。结果 痔断根片可以减轻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且肿胀抑制率随剂量增加而提高;能减少乙酸引起小鼠疼痛的扭体次数;缩减便秘小鼠首粒黑便的排出时间,增加5 h内黑便粒数和粪便含水量;可以显著降低结肠黏膜组织中AQP1 mRNA表达;此外,还可以缩短小鼠止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结论 痔断根片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润肠通便,增加结肠黏膜组织AQP1表达,促进止血,为痔断根片进一步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舒利通颗粒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采用醋酸引起小鼠疼痛而扭体的实验,观察舒利通颗粒的镇痛作用;通过二甲苯致炎剂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实验,观察该药对急慢性炎症的抗炎作用。结果舒利通颗粒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次数有显著性降低作用(P〈0.01),对二甲苯的致炎作用有显著性减轻作用(P〈0.05),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舒利通颗粒有很好的药效学作用,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和抗炎作用,提示该药对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白芍不同炮制品中芍药苷含量及镇痛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皈阳  闫旭  李外  刘萍 《解放军药学学报》2005,21(3):167-169,185
目的考察白芍不同炮制品中芍药苷的含量及其镇痛作用。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芍药苷含量,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芍药苷含量以生白芍最高,其次为炒白芍,酒白芍、醋白芍含量最低。白芍不同炮制品均可增加小鼠痛阈值,抑制醋酸所致扭体反应,其中酒白芍、醋白芍的作用更为显著。结论白芍的镇痛作用强弱与炮制方法相关,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并不能直接反映其镇痛作用的强弱。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穿琥宁经PEG修饰的新化合物CHP1002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小鼠耳肿胀实验、大鼠足肿胀实验、小鼠醋酸扭体实验观察不同剂量(220,440,880 mg/kg)CHP1002的抗炎镇痛作用,以及给药后不同时间与原型药物的抗炎药效的比较。结果动物腹腔注射CHP1002 440、880 mg/kg剂量组具有抗炎作用(P〈0.01),皮下注射CHP1002 440、880 mg/kg剂量组具有镇痛作用(P〈0.01)。在给药后不同时间,CHP1002比原型药物的抗炎和镇痛作用延长(P〈0.05)。结论经PEG修饰的化合物CHP1002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其作用时间要长于原型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穿琥宁经PEG修饰的新化合物CHP1002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小鼠耳肿胀实验、大鼠足肿胀实验、小鼠醋酸扭体实验观察不同剂量(220,440,880 mg/kg)CHP1002的抗炎镇痛作用,以及给药后不同时间与原型药物的抗炎药效的比较。结果动物腹腔注射CHP1002 440、880 mg/kg剂量组具有抗炎作用(P<0.01),皮下注射CHP1002 440、880 mg/kg剂量组具有镇痛作用(P<0.01)。在给药后不同时间,CHP1002比原型药物的抗炎和镇痛作用延长(P<0.05)。结论经PEG修饰的化合物CHP1002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其作用时间要长于原型药物。  相似文献   

16.
氯胺酮的镇痛作用与脊髓NMDA受体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氯胺酮的镇痛作用与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的关系,为提高氯胺酮的临床麻醉质量提供依据。方法160只小鼠随机分成扭体法和热板法两大组。每大组再分为两中组:空白组和氯胺酮组。每中组再分为4小组,每组10只。空白组直接分别鞘内注射人工脑脊液或不同浓度的NMDA;氯胺酮组均腹腔注射氯胺酮20mg·kg^-1,5min后分别鞘内注射人工脑脊液或不同浓度的NMDA,在热板、扭体实验中,观察NMDA对氯胺酮热板法痛阈及扭体次数的影响。结果单用NMDA对小鼠热板法痛阈及扭体次数无明显影响。但NMDA可增加氯胺酮小鼠的扭体次数(P〈0.05),缩短其热板法的痛阈(P〈0.01)。结论NMDA鞘内注射能拮抗氯胺酮的镇痛作用,提示脊髓NMDA受体可能参与氯胺酮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