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应用rh BNP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将39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rh NBP。结果实验组20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为治疗显效,有效5例,治疗无效3例,总治疗有效率为85.0%,远高于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63.2%。结论在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常规的规范治疗基础上,配合使用rh BNP可有效提高心衰患者的疗效,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黄毅  胡晓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4):3717-3718
连续性血液滤过是血液净化治疗方式中的一种,它除了用于肾脏疾病外,还广泛用于肾脏以外的疾病,如难治性心力衰竭[1].现将我院2006年2月~2008年1月,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难治性心衰的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难治性心力衰竭又称顽固性心力衰竭,是指经各种治疗心衰不见好转,甚至还有进展者,但并非指心脏情况已至终末期不可逆转者。难治性心衰在临床上较常见,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最终可导致死亡。自1999年2月至2003年12月我科共收治64例难治性心力衰竭,经1~2个疗程的治疗,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氨力农对难治性心衰的疗效。方法 对1993年1月至2003年1月在我院住院患者45例,对常规抗心衰治疗反应较差的患者,在常规治疗上加用氨力农7天,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心功能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5.56%,左室射血分数(EF)较用药前提高17.36%。结论 短期用氨力农对难治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反应不佳者可使心排血量增加,心功能明显改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难治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病因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3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心率、血压及左心室射血分数(EF值)等,除了2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1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治疗无效外,其余病例心功能均有所改善。结论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复杂,需要寻找潜在的病因,并且设法纠正,同时合理应用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及强心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衰缓解汤(自拟方)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5例确诊为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给予心衰缓解汤治,对照组21例给予西医常规抗难治性心衰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心衰缓解汤配合西药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能显著改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较单用西药治疗疗效为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难治性心力衰竭是心力衰竭的终末阶段,常以高度水肿、严重呼吸困难为特征,治疗棘手。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采用血液净化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18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智屏 《医药导报》2003,22(3):164-164
目的:探讨提高难治性心力衰竭(心衰)治疗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对12例传统疗法无效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积极寻找造成难治的原因,并去除诱因、病因及治疗并发症.结果:9例去除病因和诱因后,病情得到控制;另3例因并发症严重,心力衰竭难以纠正而死亡.结论:难治性心力衰竭治疗成功与否,关键在于难治的原因与诱因是否能正确诊断与全面解除.  相似文献   

9.
刘勇 《中国医药指南》2009,7(11):211-212
目的观察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难治性心衰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至2008年难治性心衰住院患者50例,观察和记录使用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用药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心率、血压、尿量等变化。结果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后显效3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48/50)。结论使用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能够有效改善难治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米力农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于本院心内科收入院6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用米力农15 mg加入5%葡萄糖35 ml通过泵入,6 ml/h,1次/d,3 d为一疗程。结果6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都取得了明显疗效。结论米力农对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难治性心力衰竭是各种病因引起的心力衰竭 ,在接受正规传统治疗后 ,症状持续存在甚至加重 ,治疗上颇为棘手 ,病死率相当高。根据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特点 ,我们对 5 1例难治性心衰患者停用洋地黄 ,加多巴胺、硝普钠、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 ,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5 1例均为住院患者。所有病例根据患者病史、体检、X线和心脏彩超等检查确诊为心力衰竭。无出血倾向 ,血小板正常 ,凝血酶原时间 (PT)缩短或正常。入院后除病因治疗外 ,均予卧床休息、低盐饮食、吸氧、镇静剂、强心剂、利尿剂、扩血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联合米力农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共8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处理,对照组在常规抗心衰处理基础上给予比索洛尔和米力农治疗。观察两组左室射血分数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及6min步行试验测定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联合米力农能够显著改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心衰合剂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符合诊断的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组予以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心衰合剂持续泵入。两组均7d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有效率及心功能指标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在伴随症状胸闷、气短、喘促等积分改善情况,亦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衰合剂持续泵入对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难治性心衰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难治性心衰患者40例给予硝普钠、多巴胺、速尿持续静滴,口服曲美他嗪治疗。评价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心功能、血肌酐、BNP。结果持续静滴硝普钠、多巴胺、速尿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症状。结论持续静滴硝普钠、多巴胺、速尿治疗难治性心衰有效。  相似文献   

15.
纳洛酮治疗难治性心衰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难治性心衰20例,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静脉注射一周,取得满意的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1995~2000年难治性心衰患者20例,均住院治疗,男13例,女7例,年龄48~75岁,病程1~20年,其中风湿性心瓣膜病5例,冠心病1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扩张性心肌病1例。心功能按NYHA分级标准,Ⅲ级12例,Ⅳ级8例。病例选择条件是常规抗心衰治疗(休息、吸氧、限盐、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剂)两周后,心功能改善不明显。 1.2 方法 全部病例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4mg,12h一次静注,治疗一周,用药前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托伐普坦片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明确其适用价值.方法:在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择取110例资料完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来对其进行平均分组.入院在前的55例患者,采取常规抗心衰干预,并作为对照组;入院在后的55例患者,在常规抗心衰之上采取托伐普坦片治疗,并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进行观测,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从治疗总有效率上看,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NP水平和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NP水平与LVEF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时,以常规抗心衰+托伐普坦片联合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经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ACEI、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方法。结果心功能Ⅲ级患者,显效10例(33.33%),有效7例(23.33%),无效0例(0%)。心功能Ⅳ级患者,显效9例(30.0%),有效3例(10.0%),无效1例(3.33%)。结论要全面分析引发难治性心力衰竭的可能原因(包括排除需内科特殊治疗的疾病、顽固性心衰的心外原因和治疗不当的有关因素),并结合患者的生理、病理以及药物的毒副作用等综合性因素,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导致难治性心力衰竭的致病因素以及多巴酚丁胺对该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1月至7月收治的被确诊为难治性心衰的患者45例,连续给予多巴酚丁胺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采用多巴酚丁胺治疗后,37例(82.2%)显效,6例(13.3%)有效,2例(4.5%)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5%;所有患者在用药后均未见1例出现恶心、呕吐、肝肾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结论多巴酚丁胺作为一种新型的拟肾上腺素药,将其应用于对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使其直接作用于心脏,促使患者心肌收缩力与心排血量明显加强,外周血管阻力与心室充盈压得以降低,从而有效改善了患者心功能,且该药副作用较小,深具采纳价值。  相似文献   

19.
难治性心力衰竭(心衰)指心功能Ⅲ~Ⅳ级的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在消除合并症和诱因后,尽管药物治疗合理,患者仍在休息或轻微活动中出现症状。难治性心衰常为心衰的终末期,治疗效果差。我们在常规应用利尿药、扩血管药、洋地黄的基础上,加用米力农与缬沙坦联合治疗难治性心衰,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经常伴有难治性心力衰竭,且病情反复,治疗极困难。我院呼吸科自2000年1月-2009年1月对肺源性心脏病合并难治性心力衰竭132例患者以硝普钠与多巴胺联合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