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在鼻咽非角化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免疫细胞的变化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和免疫组化双染法检测CD3、CD4、CD8、CD4FoxP3和CD8FoxP3在101例鼻咽癌和21例鼻咽黏膜慢性炎中的表达。结果 CD3、CD4、CD8、CD4FoxP3、CD8FoxP3在鼻咽癌组与黏膜慢性炎组之间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FoxP3^+、CD8^+FoxP3^+T细胞在分化型非角化鳞状细胞癌和未分化型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非角化鳞状细胞癌中,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变化提示了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为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不同分化程度的鼻咽癌肿瘤微环境内的免疫状态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鼻咽癌组织表达血管粘附分子-1(VCAM-1)与局部浸润淋巴细胞的关系。方法:收集51例鼻咽癌和22例慢性鼻咽炎石蜡标本和临床资料,观察癌巢间淋巴细胞浸润程度,计数癌巢内淋巴细胞数量;用VCAM-1、CD3、CD4、CD8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判断鼻咽癌表达VCAM-1程度,计数CD3+和CD4+、CD8+T细胞。结果:(1)癌细胞表达VCAM-1的鼻咽癌病例达92.16%。(2)鼻咽癌细胞表达VCAM-1与淋巴结转移与否、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均无关(P>0.05)。(3)鼻咽癌细胞表达VCAM-1与巢间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巢内淋巴细胞数量、CD4+、CD8+T细胞数量均无关(P>0.05)。(4)鼻咽癌细胞轻度表达VCAM-1时组织中CD3+T淋巴细胞明显增多(P=0.009),但不显示强度依赖性作用。结论:(1)VCAM-1在鼻咽癌细胞表达率很高,其表达强度与转移和临床分期无关。(2)鼻咽癌细胞表达VCAM-1与正常细胞表达VCAM-1的生理作用有所不同,不显示明确地吸引淋巴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VCAM-1mRNA增加表达与浸润淋巴细胞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34例非角化性鼻咽癌病例的临床资料和活检组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鼻咽癌组织中的VCAM-1mRNA,同时在HE切片上观察淋巴细胞浸润情况。结果VCAM-1mRNA在97.11%(33/34)的非角化性鼻咽癌癌细胞中被检测到。其积聚强度与鼻咽癌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98。P〉0.05)及与癌巢间和癌巢内淋巴细胞浸润程度也无关(P=-0.092,P=0.479)。21例可见鼻咽被覆上皮组织,均被检测到VCAM-1mRNA,其中12例有部分血管内皮细胞也被检测到VCAM-1mRNA。结论VCAM-1mRNA积聚程度与鼻咽癌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和肿瘤进展无明显相关。血管内皮细胞不是鼻咽癌组织中VCAM-1mRNA积聚的主要细胞,在鼻咽癌组织中多种细胞中被检测到,提示鼻咽癌组织中存在着较强的诱导VCAM-1转录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哮喘大鼠肺脏、鼻腔、肠道黏膜免疫的相互关联和变化规律。方法将20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哮喘组,各10只。采用卵白蛋白致敏和激发的方法制作哮喘模型。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大鼠肺组织、鼻黏膜、肠黏膜中的CD4+、CD8+淋巴细胞数量,eotaxin蛋白及其mRNA表达。取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鼻咽冲洗液、肠黏液上清液,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sIgA含量。结果哮喘组肺组织、鼻黏膜、肠黏膜中CD4+和CD8+表达较对照组增高(P〈0.05),肺组织中eotaxin蛋白及mRNA、鼻咽冲洗液中sIgA、肠黏膜eotaxin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高(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水平无显著差异。对照组大鼠eotaxin蛋白表达在肺组织和鼻黏膜呈负相关(r=-0.572,P=0.008),在肠黏膜和鼻黏膜呈正相关(r=0.638,P=0.002);eotaxin mRNA表达在肺组织和鼻黏膜呈正相关(r=0.502,P=0.024),在肠黏膜和鼻黏膜呈正相关(r=0.594,P=0.006)。在哮喘组,除了eotaxin蛋白表达在肺组织和肠黏膜呈负相关(r=-0.448,P=0.048),其余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肺、鼻、大肠之间的黏膜免疫功能可能保持密切的关系或动态平衡。但是在哮喘发病过程中,这种平衡被破坏。  相似文献   

5.
焦晓蓉  黄玫玲 《广东医学》1995,16(10):693-696
EB病毒及鼻咽癌患者淋巴细胞自发转化后旧培养液转化人胚鼻咽上皮样细胞中山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510089)焦晓蓉中山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 黄玫玲鼻咽癌(NPC)细胞中存在EB病毒基因组,EB病毒核抗原(EBNA)检测阳性[1,2],所有未分化和低分化...  相似文献   

6.
CD44V6和MMP-2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CD44V6和MMP-2在鼻咽癌(NP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NPC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229例NPC存档保存完好的石蜡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CD44V6和MMP-2在正常鼻咽和NP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CD44V6和MMP-2与NPC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CD44V6和MMP-2在鼻咽炎症组织中均呈阴性表达;在NPC组织中CD44V6为高阳性表达,总表达率83.0%,但在NPC各TNM分期中,包括有颈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与无远处转移,CD44V6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MMP-2总阳性表达率为52.0%,其中T3-4高于T1-2(P<0.01),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N2-3高于N1(P<0.05),N2,N3与M1相当(P>0.05),而MMP-2和CD44V6在NPC的表达并无密切关系(P>0.05),结论:CD44V6阳性表达对NPC诊断有辅助意义,但与NPC浸润转移程度无明显相关,对NPC侵袭转移预测意义不大,MMP-2与NPC浸润转移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值得进一步跟踪研究,可望成为预测NPC临床生物学行为特征的有用标记物。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合并宫颈病变(包括不同级别的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浸润癌)与CD41+T淋巴细胞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方法对40例HIV/AIDs合并宫颈病变患者进行CD4+T淋巴细胞计数,根据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不同分为4组,A组CD4+T淋巴细胞〉350/mm3,B组CD4+T淋巴细胞200~350/mm3,C组CD4+T淋巴细胞100~199/mm3,D组CD4+T淋巴细胞〈100/mm3统计各组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分布情况,分析HIv/AIDS患者宫颈病变程度与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组有宫颈病变8例(其中CINⅢ6例、宫颈浸润癌2例);B组有宫颈病变11例(其中CINlI2例、CINUI5例、宫颈浸润癌4例);C组有宫颈病变8例(其中CINⅡ2例、CINUl4例、宫颈浸润癌2例);D组有13例(其中cINⅡ2例、CINHI8例、宫颈浸润癌3例)。各组不同级别的宫颈上皮内瘤变与浸润癌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8)。结论HIV/AIDS患者免疫状态CD4+T淋巴细胞水平对官颈病变程度的影响无明显相关;不论是HIV感染者还是AIDS患者都应该严格进行宫颈癌筛查,及时诊断和治疗宫颈癌前病变以阻断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PCNA和CD44v6在鼻咽癌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3例慢性鼻咽炎、62例鼻咽癌组织(38例伴有淋巴结转移)中PCNA和CD44v6的表达。结果:62例鼻咽癌组织PCNA和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3%、77.4%,与23例慢性鼻咽炎PCNA、CD44v6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转移组和非转移组PCNA的阳性率分别为68.4%、7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CD44v6阳性率要高于非转移组,阳性率分别为89.4%、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和CD44v6共同阳性表达有39例,共同阴性表达10例,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436,P〈0.01)。结论:PCNA和CD44v6在鼻咽癌组织中存在高表达,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佳  韦敏怡 《广西医学》2010,32(3):267-270
目的探讨鼻咽部非角化性癌中TGF-β1表达情况和CD1a标记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数量及它们与病理、临床资料的联系。方法鼻咽癌组织62例、癌旁组织16例及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10例,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法检测TGF-β1和CD1a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病理、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2例鼻咽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GF-β1阳性率分别为67.7%(42/62)、93.8%(15/16),均高于对照组的50%(5/10);鼻咽癌组CD1a阳性率为41.9%(26/62),癌旁组组织阳性率为12.5%(2/16),对照组为阴性;TGF-β1表达与CD1a呈负相关(r=-0.304,P=0.016);TGF-β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颈部淋巴结转移明显有关(P〈0.05);CD1a的表达与颈部淋巴结转移之间有关(P=0.011)。结论TGF-β1可抑制imDC的增生,两者在鼻咽部非角化癌演进过程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鼻咽癌和鼻咽前病变组织中DNA依赖蛋白激酶(DNA-PKcs)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在鼻咽癌高发区(广东省中山市)选择鼻咽炎患者30例、鼻咽炎伴鳞状上皮化生、并有不典型增生患者42例及鼻咽癌患者34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病变组织中DNA-PKcs表达水平。结果鼻咽炎、鼻咽鳞状上皮化生、并有不典型增生患者及鼻咽癌组织中DNA-PKcs表达水平分别为:6.7%、64.3%、58.8%(P〈0.001),依据病理分类和不典型增生分级的不同,DNA-PKcs呈现不同表达水平。结论DNA-PKcs在鼻咽癌变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艳  曾今诚  梁小泉 《海南医学》2014,(18):2670-2672
目的 检测EBI3、p35在鼻咽癌(NP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EBI3和p35在NP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NPC患者、30例癌旁黏膜和25例鼻咽黏膜慢性炎患者炎症组织中EBI3和p35表达,并分析其与NPC患者临床分期、病理组织类型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NPC组织中EBI3高表达率为62.0%,显著高于癌旁黏膜组织中的36.7%(χ2=4.83,P〈0.05)和鼻咽黏膜慢性炎患者炎症组织中的36.0%(χ2=4.53,P〈0.05)。T3~T4期NPC患者中EBI3高表达率显著高于T1~T2期患者(χ2=17.24,P〈0.01);非角化型鳞癌NPC患者癌组织中EBI3高表达率显著高于角化型鳞癌患者(χ2=8.78,P〈0.01);有颈部淋巴结转移NPC患者癌组织中EBI3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患者(χ2=14.49,P〈0.01)。p35高表达率为60.0%,显著高于癌旁黏膜组织中的33.3%(χ2=5.33,P〈0.05)和鼻咽黏膜慢性炎患者炎症组织中的36.0%(χ2=3.85,P〈0.05)。T3~T4期NPC患者中p35高表达率显著高于T1~T2期患者(χ2=19.28,P〈0.01);非角化型鳞癌NPC患者癌组织中p35高表达率显著高于角化型鳞癌患者(χ2=7.24,P〈0.01);有颈部淋巴结转移NPC患者癌组织中p35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患者(χ2=5.56,P〈0.05)。NPC组织中EBI3和p35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328,P〈0.05)。结论 NPC组织中EBI3和p35高表达与鼻咽癌发生、发展相关,有望作为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PTEN基因外显子片段缺失表达在鼻咽癌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PTEN基因外显子片段缺失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检测50例鼻咽癌组织,20例癌旁粘膜组织和15例粘膜慢性炎组织中PTEN基因外显子1-8、5-9和5-8片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鼻咽癌组织中PTEN基因外显子缺失率为64.0%,癌旁粘膜组织中PTEN基因外显子缺失率为40.0%,鼻咽粘膜慢性炎中PTEN基因外显子缺失率为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3,P〈0.05)。鼻咽癌组织中,外显子1-8、5-8和5-9片段缺失率为32.0%(16/50)、20.0%(10/50)和18.0%(9/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67,P〉0.05)。PTEN基因外显子片段缺失与鼻咽癌的组织学分型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临床分型、患者年龄及性别无关(P〉0.05)。结论PTEN基因外显子片段在鼻咽癌中存在异常,PTEN转录水平的异常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免疫微环境对不同部位巨噬细胞对鼻咽癌(NPC)进展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的石蜡标本557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巨噬细胞分子标志物CD68,观察并计数CD68在癌巢和间质不同部位的表达,统计分析其阳性细胞数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CD68+巨噬细胞在间质中浸润比癌巢中活跃(中位数:4.47/HPF相比1.87/HPF)。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癌巢中的CD68+巨噬细胞数量与NPC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及总体生存时间均显著正相关。间质中的CD68+巨噬细胞数量与NPC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及总体生存时间亦显著正相关。单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癌巢中的CD68+巨噬细胞浸润较多的患者相比于数量较少的患者发生治疗后转移复发(HR=0.667,P=0.002)及死亡(HR=0.626,P=0.002)的风险较低。间质中的CD68+巨噬细胞数量较多的患者较数量较少的患者发生治疗后转移复发(HR=0.664,P=0.005)及死亡(HR=0.66,P=0.008)的风险较低。结论免疫微环境中癌巢和间质中CD68+巨噬细胞浸润数量增多与鼻咽癌患者预后呈正相关,CD68+巨噬细胞浸润数量增多可降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14.
鼻咽癌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的原位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order to observe the apoptosis and proliferation of cells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 and pericarcinomatous tissue(PCT), 49 cases of NPC and partly PCT were detected by in situ end-labelling (ISEL) technique and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Massive distribution of ISEL positive cells was frequently exhibited in vesicular nucleus cell carcinoma(VNCC) of NPC, in which no apoptotic pattern character was found. 2. The positive rate and the staining intensity index(SII) of ISEL signals in NPC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PCT(P < 0.05);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ISEL SII and PCNA SII was found in NPC(r = 0.341, P < 0.05), whereas the positive rate and the SII of ISEL signal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PCNA (P < 0.01). 3. The ISEL SII and the PCNA SII in VNCC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poorly differentiate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PDSCC) (P < 0.01, P < 0.05). Patients with VNCC had a high five-year survival rate.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cellular proliferation and cellular apoptosis in NPC.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P7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胃癌中的蛋白表达,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40例胃癌及20例萎缩性胃炎作为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P73、PCNA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P73蛋白在萎缩性胃炎组中表达率为20.0%(4/20),在胃癌组中的表达率为62.5%(25/40),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CNA蛋白在萎缩性胃炎组中表达率为55.0%(11/20),在胃癌组中的表达率为80.0%(32/40),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胃癌组中P7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组织类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胃癌组中PCNA蛋白的强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组织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③胃癌组中P73蛋白与PCNA蛋白表达成正相关(rs=0.387,P<0.05)。结论:P73作为抑癌基因有其组织特异性,P73、PCNA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和生物学行为存在密切关系,是胃癌细胞增生活跃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黏附因子CD44s和CD44v6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58例胃癌及40例胃良性病变的新鲜标本检测CD44s和CD44v6,并应用免疫组化测定PCNAL1。结果 胃癌组CD44s的阳性率(62.1%,36/58)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27.5%,11/40,P<0.01),且与PCNALI(P<0.05)有关。胃癌组CD44v6的阳性率(58.6%,34/58)高于良性病变组(32.5%,13/40,P<0.05),且与肿瘤部位(P<0.05)、淋巴结转移(P<0.05)及PCNALI(P<0.05)有关。CD44s与CD44v6表达在胃良性病变组(Rs=0.59,P<0.01)及胃癌组中(Rs=0.29,P<0.05)存在相关性。结论 CD44s和CD44v6之间存在相关性并在胃癌中表达增强并和增殖活性有关,CD44v6与肿瘤部位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 p2 7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正常食管粘膜、非典型增生及浸润癌各 6 4例 ,以免疫组化S P法检测p2 7和PCNA的表达状态。结果 p2 7在正常食管粘膜表达率最高 (90 .6 % ) ,随食管粘膜上皮病变的发展表达率呈下降趋势 ,且p2 7与食管癌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 ;而PCNA在正常食管粘膜表达率最低 (35 .7% ) ,PCNA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 ;p2 7与PCNA在非典型增生、浸润癌中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 ;p2 7与PCNA在浸润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p2 7和PCNA的异常表达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并可作为判断食管癌恶性程度、预测淋巴结转移趋势、指导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细胞毒淋巴细胞浸润与鼻咽癌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未经治疗的鼻咽癌活检组织30例,采用TUNEL法定量测定鼻咽癌细胞凋亡的程度,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肿瘤内TIA-1阳性细胞毒淋巴细胞数。结果 按组织学分类,角化性鳞状细胞癌6例,分化型非角化性癌8例,未分化癌16例,平均凋亡指数分别为58.8、62、4和31.6。角化性鳞状细胞癌、分化型非角化性癌与未分化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每1000个癌细胞范围内浸润的TIA-1阳性细胞为8~62个,在角化性鳞状细胞癌中平均为10.2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中平均为20.6个,未分化癌平均为22.4个,角化性鳞状细胞癌明显低于分化型非角化性癌、未分化癌,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分化型非角化性癌、未分化癌中,TIA-1阳性细胞多者,凋亡指数较高(r=0.4047,P<0.05)。结论 鼻咽癌细胞凋亡程度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中差异有显著性;鼻咽癌组织内TIA-1阳性细胞数在不同的组织学类型中有差别;分化型非角化性癌组织中,TIA-1阳性细胞多者凋亡指数较高。说明细胞毒淋巴细胞具有促进鼻咽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