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KD)冠状动脉病变(CAL)的疗效。方法:对131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IVIG治疗剂量不同分为3组。Ⅰ组:0.4g/kg连用5天;Ⅱ组:单剂量1.0g/kg;Ⅲ组:单剂量2.0g/kg。输液速度为8~1.4ml/min,8~12小时输完。观察3组患儿CAL发生率。结果:与Ⅰ组比较,Ⅱ、Ⅲ组患儿CAL发生率降低(P<0.01),且Ⅲ组患儿CAL发生率较Ⅱ组减少(P<0.05)。结论:IVIG剂量不同,CAL发生率不同。  相似文献   

2.
何俊峰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8):182-183,186
目的评价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e globulin,IVIG)治疗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临床效果及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06年4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02例KD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观察组患儿给予IVIG 1 g/kg静脉注射,对照组患儿给予IVIG 2 g/kg静脉注射,对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观察患儿总热程、退热时间、黏膜充血、手足肿胀和颈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监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s count,WBC)、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C反应蛋白(creacting pro-tein,CR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黏膜充血、手足肿胀和颈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及总热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WBC、PLT、CRP、ESR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AL发生率为25.5%,对照组CAL发生率为21.6%,两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IG 1 g/kg单次静脉注射治疗KD,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CAL的发生率,且与IVIG 2 g/kg单次静脉注射治疗KD比较治疗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KD)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2006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64例川崎病患儿分成三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并观察其疗效。结果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单剂1g/kg优于400mg/(kg·d)和单剂2g/kg。结论单次应用1g/kg IVIG治疗KD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又可减轻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大剂量单剂疗法预防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疗效情况。方法:将138例川崎病患儿(病程<10天)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应用IVIG0.3-0.5g/kg.次,1日1次静滴,连用3-5日,观察组应用IVIG1-2g/kg.次,仅一次静滴。两组治疗前后1周行超声心动图(UCG)检测。结果:常规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11.76%,观察组为1.43%,两组有明显差异(P<0.025)。结论:IVIG大剂量单剂疗法可作为预防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KD)对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影响,探讨IVIG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将81例住院KD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在常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40例予IVIG 1g/(kg · d)单次静脉滴注,5~6h滴完;对照组41例予IVIG 2g/(kg · d)单次静脉滴注,10~12h滴完。观察治疗过程中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超声心动图、WBC、CRP、PLT、ESR的变化情况及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随访。结果: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黏膜充血、皮疹消退、淋巴结肿大及手足肿胀等急性期临床症状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血WBC、PLT、CRP和ESR均显示明显降低;但两组上述指标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初诊C A L发生率为22.5%(9/40例),对照组为24.39%(10/4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程1个月观察组C A L为4例(10%),对照组C A L为2例(4.88%),对照组CAL比观察组恢复快,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CAL为1例(2.5%),对照组CAL为1例(2.44%),两组CAL恢复情况无差异。结论:应用IVIG 1g/kg和2g/kg治疗KD ,均可有效控制急性期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对于冠状动脉病变的随访,应用IVIG 1g/kg和2g/kg的疗效在KD发病后2年内相似。但考虑到大剂量IVIG潜在的风险和经济因素,应用IVIG 1g/kg可能是治疗KD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6.
单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33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单次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5例确诊的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Ⅰ组予静滴丙种球蛋白400mg/kg·d,连用5天;Ⅱ组予单剂量静滴丙种球蛋白1g/kg,并观察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Ⅱ组的疗效优于Ⅰ组(P〈0.05),两组的副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患儿临床疗效显著,采用单剂静滴丙种球蛋白1g/kg是一种更为有效、经济、简便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杨丽 《农垦医学》2008,30(2):97-99
目的:对2002年1月~2007年1月在新疆兵团医院儿科住院的26例川崎病的患儿进行病例回顾性分析及随访.结果: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加用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26例,IVIG敏感川崎病22例,IVIG不敏感川崎病4例,IVIG敏感川崎病男女性别比例为1.75∶1;IVIG不敏感川崎病男女性别比例为3∶1(P<0.05),IVIG不敏感川崎病患儿中,1例通过用IVIG治疗后48小时后临床症状得以缓解,2例在复用IVIG后症状控制,1例在复用IVIG后症状仍不能控制,在抗凝基础上加用激素治疗得以缓解;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有良好疗效,且使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减轻;通过回顾性分析及随访:IVIG敏感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CAL)5%.IVIG不敏感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33%;结论:川崎病急性期发病10天内,尽早应用.IVIG1g/kg,单剂加用阿司匹林可降低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风险及严重程度.针对初次IVIG治疗不敏感,需36~72小时后再次应用IVIG1g/kg,若仍不能控制,在抗凝基础上可加用激素治疗有较好疗效;可降低发生严重冠状动脉病变风险.  相似文献   

8.
川崎病( kawasaki disease,KD)好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是目前日本、中国乃至全世界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之一,易累及冠状动脉造成冠状动脉损伤( 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甚至出现冠状动脉瘤,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未经治疗的KD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伤( CAL)发生率为20%~25%,经大剂量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s,IVIG)及阿司匹林的积极治疗后降至5%~6%。 KD治疗主要是大剂量静脉输注IVIG加口服阿司匹林治疗。但有近8%~38%的患儿出现IVIG KD无反应性,以致于 CAL发病率增加。近年来,新的治疗如甲基泼尼松龙(intravenous methylprednisolone,IVMP)、英夫利昔单抗、血浆置换、细胞毒类药物、他汀类药物等应用于IVIG无反应性KD,临床上取得一定疗效,但仍存在不同观点,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川崎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g/kg单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与分次给药(400mg/kg连用5天)两种给药方法治疗儿童川崎病疗效。方法:对比急性期症状与实验室指标恢复情况及随访半年内冠状动脉病变(CAD)发生率,以此作为临床判断指标。结果:川崎病发病5~7天内单剂给予IVIG2g/kg治疗能迅速控制急性期炎症,并能有效防止CAD的发生。结论:单剂2g/kg IVIG治疗川崎病与分次给药400mg/kg连用5天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因此推荐2g/kg IVIG作为川崎病首选治疗剂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首次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对川崎病(KD)治疗无反应的相关因素及再治疗结果。方法分析总结2006-03~2010-05在本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对首次大剂量IVIG有无反应分成IVIG敏感组及无反应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符合川崎病诊断的152例急性期应用IVIG治疗,其中12例对首次IVIG无反应,发生率7.89%(12/152),IVIG无反应组与敏感组相比,该组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明显升高(P<0.05),冠脉病变(CAL)发生率高(P<0.05);而血红蛋白(Hgb)、血浆白蛋白(ALB)均明显低于敏感组(P<0.05)。对IVIG无反应KD组通过复用IVIG后临床症状得以缓解,2例对IVIG仍无反应,加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好转。结论贫血、低蛋白血症、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及CRP明显升高是IVIG无反应KD组发生的可能因素。对初次IVIG无效患儿可再次使用IVIG追加治疗,无效者选用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0天内已退热的川崎病(KD)患儿应用丙种球蛋白(IVGG)治疗的必要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147例KD患儿,其中有21例10天内已退热并确诊无冠脉病变,9例(A组)因经济问题未用IVGG治疗,其余(B组)均用IVGG静脉注射1g/kg,共2次,对两组冠脉损伤(CAL)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程1个月时发生CAL例数,A组7例(77.78%),B组2例(16.67%),A、B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0.5年CAL例数:A组4例(44.44%),B组1例(8.33%),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0天内一经确诊KD,无论是否已退热均应给予IVGG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观察2001年1月~2005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川崎病患儿,按丙种球蛋白治疗剂量的不同随机分为三个组.A组剂量400mg/kg.日5天,B组1 g/kg.单次,C组2 g/kg.单次,其余治疗方法相同,均在10日内用药.观察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总热程、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沉恢复情况、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并对三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A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比B、C两组长(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而B、C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实验室指标B、C两组治疗后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比治疗前显著下降,A组下降不明显(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B、C两组指标之间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急性期21天内,B、C两组CAL的发生率均比A组发生率低,(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且A组有2例发生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随访6月、18月B、C两组之间CAL发生率无显著意义,而A组有2例发生冠状动脉瘤.结论 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能很快改善临床症状,降低Cal的发生率,减轻冠状动脉损害的程度.但两年内1g/kg与2g/kg相比,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13.
我院从2004年9月起用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2g/kg/总量治疗13例川崎病(KD),并以2002年后用IVIG400mg/kg/d,连用5天治疗的6例KD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王侃  徐建新 《浙江医学》2018,(7):756-757,766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丙种球蛋白(IVIG)抵抗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儿科住院的KD患儿240例,根据是否存在IVIG抵抗,分为IVIG有效组192例和IVIG抵抗组48例。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LT、C反应蛋白(CRP)、ALT、血清白蛋白、IL-6水平;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IVIG抵抗的关系。结果两组患儿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ALT、白蛋白和IL-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0%、ALT>100IU/L、白蛋白<35g/L和IL-6>140pg/ml为IVIG抵抗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0%、ALT>100IU/L、白蛋白<35g/L、IL-6>140pg/ml的KD患儿易发生IVIG抵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C)治疗川崎病的剂量与疗效。方法选择130例川崎病患儿,分为IVIG单次1g/kg、2g/kg,以及2g/kg分5次给药3种方法,观察三组患儿热程、退热时间,心电图及冠状动脉损害(CAD)情况。结果单剂量IVIG 1g/(kg.d)或2g/(kg.d)较2g/kg分次给药[400mg/(kg.d),连用5d]热程及退热时间明显缩短(P<0.01),而单日IVIG 1g/kg与2g/k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和CAD三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推荐1g/kg IVIG为治疗川崎病的一种有效而经济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KD)的效果。方法将68例KD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A组48例予阿司匹林(ASA)和IVIG联合治疗,B组20例单用ASA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A组按用药时间(病程)不同分成两组,即A1组28例≤6天用药,A2组20例>6天用药。比较治疗前及病程1、3、6、12个月心脏彩超冠状动脉损害(CAL)发生率。结果A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比B组显著缩短(P<0.05)。A1组治疗后CAL发病率明显低于A2组(P<0.05)。结论IVIG治疗KD疗效好。早诊断、早应用(≤6天),预后越好。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5):74-77
目的 探讨川崎病(KD)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伤(CAL)的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KD住院患儿296例为调查对象,按照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是否发生CAL将其分为CAL组(97例)和NCAL组(199例)。计算KD患儿并发CAL的发生率;KD患儿并发CAL的危险因素筛选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法,筛选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持续发热时间、临床诊断、诊治时间、IVIG开始使用时间、IVIG抵抗、WBC、hs-CRP、ESR、PLT、ALB、cTnI、D-二聚体、血钠、心电图检查、激素治疗。结果 我院KD患儿并发CAL的发生率为32.77%(97/29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年龄、持续发热时间、诊治时间、IVIG开始使用时间、IVIG抵抗、WBC、hs-CRP、ESR、PLT、ALB、cTnI、D-二聚体、血钠、心电图检查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持续发热时间(OR=2.195)、诊治时间(OR=3.297)、IVIG抵抗(OR=4.367)、hs-CRP(OR=2.989)、ESR(OR=3.550)、c TnI(OR=5.328)、D-二聚体(OR=3.892)是KD患儿并发CAL的危险因素。结论 KD住院患儿具有较高的CAL发生率,且影响其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这些高危因素进行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降低CAL的发生率,改善KD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血液流变学角度探讨应用不同剂量(1g/kg与2g/kg)丙种球蛋白后川崎病患儿出现冠状动脉损害的变化及比较两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自1996年1月~2006年1月本院资料完整KD住院患儿,根据应用IVIG(1g/kg与2g/kg)分为两组,监测其治疗后的3d血液流变学变化,同时应用二维彩色超声心动图观察有无冠脉损害,并动态观察其心脏变化。结果应用2g/kgIVIG患儿血浆蛋白浓度、血浆黏度及反映红细胞聚集性指标较应用1g/kg IVIG患儿明显增高,短期内冠脉损害增加明显,远期冠脉损害无差异(P>0.05)。结论1g/kgIVIG有不亚于2g/kgIVIG的治疗效果,且能减少近期冠脉损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川崎病(KD)患儿临床资料与冠状动脉损害(CAL)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2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KD患儿,按照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其分为CAL组和非CAL(NCAL)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KD类型、对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的反应,并分析上述因素与KD患儿并发CAL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年龄、KD类型、血沉、C-反应蛋白(CRP)及对IVIG的反应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岁、非经典KD、对IVIG无反应、CRP≥70 mg/L及血沉≥28 mm/h均为KD患儿CAL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8岁、非经典KD、对IVIG无反应、CRP≥70 mg/L、血沉≥28 mm/h是KD患者并发CAL的高危因素,为有效诊断、预防KD并发CAL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启动子区-1562 C/T多态性与川崎病(KD)冠状动脉损害(CAL)及与丙种球蛋白(IVIG)耐药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0年3月~2012年2月期间确诊KD的住院患儿资料,共124例,其中男性78例,女性46例,平均年龄25.8个月(4个月~ 67个月).根据病程中心脏彩超检查的冠脉情况,将124例患儿分为CAL组(21例)和无CAL组(103例).根据患儿对IVIG的反应,将124例患儿分为IVIG耐药组(14例)和IVIG敏感组(110例).检测并分析所有KD患儿的MMP-9-1562 C/T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研究其与CAL及IVIG耐药的关系.结果 CAL组中CC/CT基因型频率CC为66.7%,CT为33.3%,与无CAL组(CC为88.3%,CT为1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21,P=0.020).CAL组C/T等位基因频率为C为83.3%,T为16.7%,与无CAL组(C为94.2%,T为5.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96,P=0.025),并且Logistic回归分析示1562T等位基因是KD患儿发生CAL的危险因素(x2=5.756,P=0.016,OR=3.792).IVIG耐药组与IVIG敏感组中MMP-9-1562 CC/CT基因型频率及C/T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MMP-9基因-1562C/T多态性与CAL有关,-1562T等位基因加大了KD患儿发生CAL的风险.-1562T等位基因与KD患儿IVIG耐药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