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常规检验项目,全国各级医院已普遍采用血液分析仪。如结果特殊时,仪器不能识别发育不同阶段的细胞群,故应严格把关。在实际工作中,对超出标准范围的病例作血涂片复检,将有助于防止漏检。2005年全年门诊病例8230例血常规检验中,出现异常172例,瑞氏染色分类,将大部分可以说明 相似文献
2.
李爱玲 《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4(11):1660-1661
“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在各基层医院中普遍使用。依据“电阻抗”原理仅识别细胞体积的大小,而不能识别细胞的性质及发育阶段。因此,门诊首诊病人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血常规易产生漏诊血液系统疾病特别是白血病的可能。本院在2002年1月至12月门诊21963例血常规检验中发现12例白血病,检出率0.05%,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血细胞分析仪造成漏诊的四例白血病分析,找出原因引起临床医生的警惕。方法:利用我院近期发现的4例漏诊误诊的白血病进行分析。结果:血细胞分析仪对细胞形态识别的局限性为造成白血病漏诊的主要原因。结论:建议实行显微镜复检测,以弥补血细胞分析仪在形态识别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血常规复检结果的回顾性分析,建立血细胞显微镜复检标准,保证血细胞分析结果准确性。方法通过对39528份标本检测及复查结果的数据分析,制定血细胞显微镜复检标准,并评价标准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结果仪器检测的标本33.1%的CBC标本需要复检,其中28.2%存在异常。通过对血细胞显微镜复检结果分析,制定出复检标准。结论制定的复检标准经临床验证有重要临床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强调对血常规异常结果进行涂片镜检发现急慢性白血病的重要性.方法 采用SysmesEX-2100型血细胞分析仪对9000份血常规异常结果,主要观察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量(Hb)和血小板计数(PLT)三项指标,其中有一项异常的就要进行涂片镜检.结果 共检出白血病48例,其中慢性白血病16例,常规表现一项、二项、三项异常的百分率分别为50%、37.5%、12.5%;急性白血病32例,常规表现一项、二项、三项异常的百分率分别为6.25%、37.5%、56.25%.一项、三项异常,急慢性白血病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白血病患者都表现血常规异常,慢性白血病多表现一项异常,急性白血病多表现三项异常,对血常规异常的结果应重视细胞形态学镜检特点,已发现白血病,防止漏诊. 相似文献
6.
血常规检查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可提供许多重要信息,是临床医学检验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血细胞分析仪已成为血常规分析的重要手段。无论使用什么厂家生产的什么类型的血细胞分析仪,要想获得准确、稳定的数据就一定要考虑到能影响血细胞分析仪的一切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D-1700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PLT)检测结果偏低的原因,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复查,保证PLT检测质量。方法:对50例CD-1700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结果偏低的标本涂片镜检,重新采集静脉血,分别在CD-1700(预稀释法)上和用手工法进行复查。对血涂片存在PLT聚集的抗凝血在首次检测30min后在CD-1700上再复查一次。结果:有40例标本血涂片PLT形态正常,无PLT聚集,重新采血复查PLT,两种方法结果仍偏低,与复查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10例标本血涂片上PLT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聚集,重新采血复查PLT,两种方法结果均正常,与复查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10例标本中有2例在CD-1700上复查结果正常。结论:对各种原因引起PLT检测结果偏低者,应进行人工镜检血涂片和PLT手工计数,或在其他仪器上检测,同时要提高采集血涂标本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液分析仪检测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40例急慢性白血病患者,选取同期的40例正常体检者进行对照。对患者的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以及白细胞进行检测,详细记录所检测的数据,并做进一步的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血红蛋白明显较低,急慢性白血病患者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值偏高,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进行血液分析,诊断结果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9.
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尽早对白血病做出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国内的普及应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法已成为临床工作中最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由于基础医学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血细胞分析仪的性能不断提高,检测参数不断增加,提高了医学检验水平,为临床提供了更多有用的实验指标.充分利用血细胞分析仪所提供的指标,及早发现初诊白血病、判断白血病类型是必要的.由于各种仪器检测原理不同,其在白血病诊断上的价值也不同,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使用的Couler-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初步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XE-2100血细胞分析仪血液分析结果白血病诊断筛查的方法。方法对500例仪器有提示的标本,染血涂片显微镜检查,分类200个有核细胞,计数各类细胞的百分比。结果发现500例标本中,白血病25例,粒细胞核左移血象370例,异形淋巴血象44例,有不典型淋巴细胞的血象51例(不典型淋巴细胞<10%),有10例镜检呈阴性。结论对于有提示的标本,应全面分析其原因,并加强血涂片的镜检,防止白血病漏检,提高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许多医院引进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其先进的计数原理和分类技术为临床提供更为及时可靠的结果.但是对于特殊病例,不可单纯依靠仪器进行分类,应采取人工镜下分类,本文报道1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由SF-3000血细胞分析仪误分为单核细胞增多的病例. 相似文献
12.
13.
目前 ,国内许多医院引进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 ,其先进的计数原理和分类技术为临床提供更为及时可靠的结果。但是对于特殊病例 ,不可单纯依靠仪器进行分类 ,应采取人工镜下分类 ,本文报道 1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由 SF- 30 0 0血细胞分析仪误分为单核细胞增多的病例。1 病例摘要患者 ,女 ,36岁 ,因出现乏力 ,牙龈出血 ,面色苍白 ,皮下散在出血点就诊。血常规检查 :WBC2 .9× 10 9/ L,NEU T19.2 % ,L YMPH 5 4 .8% ,MONO 2 1.2 % ,EO 4 .0 % ,BASO 0 .8% ,HGB72 g/ L,PL T75× 10 9/ L;外周血涂片结果 :早幼粒9% ,中性中幼粒 2 % ,…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急性白血病多不典型 ,临床极易误诊。为了引起临床重视 ,故总结我院 1 989年 6月 -2 0 0 0年 5月所见 8例 ,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1 .1 一般资料8例中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66-86岁 ,平均年龄 73岁。首诊至确诊时间最短 7天 ,最长2 5天。最后均经骨髓检查确诊。1 .2 误诊情况首诊根据病史及某些特殊器械检查分别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 2例 ,急性黄疸肝炎 1例 ,脑梗塞 1例 ,脑萎缩 1例 ,急性肠炎 1例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1例 ,右上肺肿块 :肺癌 ?1例。2 误诊分析老年人急性白血病起病缓慢 ,多呈亚急性过程 ;症状隐袭 ,临床表现常… 相似文献
15.
白血病初诊患者血细胞分析仪的白细胞散点图及警示信息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ECKMAN-COULTER.GENS血液分析仪在检出白血病及判断白血病类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19例初发白血病的血标本,分析白细胞散点图、白细胞警示信息、血涂片分类等指标.结果:118例患者出现异常散点图,其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有一定特征性,而其他类型白血病散点图各种各样.初诊白血病患者散点图的白血病细胞系列与实际白血病细胞系列符合率为50%;而CML、M3(M3V除外)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符合率为100%.警示有原始细胞者符合率为97.5%;警示有幼粒细胞者符合率为97%;警示有异型淋巴细胞者符合率为14.7%.结论:异常白细胞散点图和警示异常细胞信息是发现白血病的重要指标(散点图优于警示信息),并有助于判断白血病类型.警示原始细胞、幼粒细胞者,其结果可信度高,警示异型淋巴细胞者,可信度低. 相似文献
16.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点和缺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应用的优缺点,以便更充分发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功用,进而为临床医学提供可靠真实的实验依据,最终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吸取各家所长,进而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最终从百家经验中提取精华,借鉴间接经验来弥补我院临床血常规检验的不足。结果:经过对现有资料的归纳总结,形成此综述,进而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我院检验科血细胞分析检验。结论:虽然现代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有着方便、快捷、高效,重复性好,应用范围不断拓宽等众多优点,但是再完善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也存在着一定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故目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只是用于临床血常规的筛查检查,仍然脱离不了血细胞镜检及其他手工方法的复查。然而,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存在着许多的个体差异,因而各血常规实验室通过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符合自己血常规室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复检规则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为临床医疗提供更可靠、更真实的实验依据,进而从检验源头减少临床医生的误诊率和漏诊率。 相似文献
17.
18.
三分类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白血病提示诊断价值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勇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0(3):170-171
目的:探讨CD-1700型三分类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中间细胞(MI)白血病提示诊断的价值。方法:对75例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规白细胞仪器分类结果与人工镜检分类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急淋白血病的三个类型中,L1型仪器分类MID多数不增高,和人工镜检分类存在较大误差。其它两型(L2和L3)仪器分类MID多数增高,和人工镜检分类大致吻合。急非淋白血病中,除M1型仪器分类IMD多数不增高外,其余4型(M2、M3、M4、M5)仪器分类MID多数增高,且和人工镜检分类大致吻合。而慢粒和慢粒急粒变白血病,仪器分类MID仅轻度增高。结论:CD-1700型三分类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中间细胞(MID)增高对白血病有一定的提示诊断价值,但对不同类型的白血病,提示诊断价值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9.
20.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及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临床实验室大量引进了一些自动化仪器,使得实验室对临床标本的处理更加简单、快速、准确,有效减轻了检验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对某些疾病如果单纯完全依赖实验室仪器,而忽略了镜检结果可造成疾病的误诊或漏诊,影响了对患者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现将在临床中发现的漏诊病例进行分析,希望能引起检验人员的重视,针对可疑结果进行镜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