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皮气管切开术(PT组)与常规气管切开术(常规组)各142例,对2组手术时间及与操作相关的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经皮气管切开手术操作时间短(P〈0.05),手术相关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但晚期并发症与常规气管切开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安全、简便、快速、损伤小,可应用于神经外科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皮气管切开术(PT组)与常规气管切开术(常规组)各142例,对2组手术时间及与操作相关的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经皮气管切开手术操作时间短(P0.05),手术相关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但晚期并发症与常规气管切开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安全、简便、快速、损伤小,可应用于神经外科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经皮穿刺扩张气管造口术和传统气管切开术在ICU患者中应用范围及利弊.方法 60例ICU患者根据气管切开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即经皮穿刺扩张气管造口术(PDT)组和传统的气管切开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PDT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的气管切开术组(P<0.01),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气管切开术组(P<0.01),手术切口长度也明显短于传统组(P<0.01),两组主要并发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 PDT操作快捷,易于掌握,可在床边安全进行,可作为气管切开术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43例ICU患者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并与39例常规气管切开术在操作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PDT组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认为PDT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安全易实施,是快速建立人工气道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需气管切开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组及传统手术组,对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伤口愈合时间和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经皮扩张气管切开组操作时间、手术相关早期并发症、伤口愈合时间均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手术费用高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安全、简便、快速、损伤小,费用相对较高,可选择性应用于用于危重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引导下的经皮气管切开术与无纤支镜辅助的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手术操作时间、围手术期和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2010年1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3例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纤支镜辅助将73例分为纤支镜引导下的经皮气管切开术组(A组,n=43)与无纤支镜辅助的经皮气管切开术组(B组,n=30),比较2组在经皮气管切开术中和术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手术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4例,其中术后渗血48 h、切口感染各1例,皮下气肿2例;B组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15例,其中气胸、切口感染各1例,术后渗血48 h3例,皮下气肿5例,气管后壁、侧壁损伤5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3例患者中33例得到随访。A组18例得到随访,其中仅2例发生并发症,1例诉声音嘶哑,1例喉部异物感。B组15例得到随访,其中2例发生并发症,1例诉声音嘶哑,1例吞咽困难。2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纤支镜引导下行经皮气管切开术并不增加手术时间,但可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ICU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ICU收治的需气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患者50例,按气管切开方式不同分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组(A组)与传统气管切开术者(B组)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结果 A组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χ2=12.006,P=0.032),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CU实施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微创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经皮气管切开与传统气管切开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136例需要行气管切开的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其中经皮气管切开组(PT)74例与传统气管切开组(TT)62例,2组进行对照。比较两种气管切开方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后切口愈合时间、颈部瘢痕及并发症的发生有无差异。结果 经皮气管切开(PT)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颈部瘢痕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气管切开组(T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气管切开(PT)组患者总的并发症率低于传统气管切开组(T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气管切开术比传统气管切开治疗效果好,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应用。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04年5月—2008年7月收治的112例需行气管切开术的急危重症患者分成2组,56例行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治疗(研究组),56例行开放性气管切开术(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拔管后切口愈合时间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9.11±0.83)min,切口直径(1.06±0.25)cm,术中出血量(7.54±1.65)mL,拔管后切口愈合时间(4.27±0.44)d,并发症发生率14.28%(8/56);对照组手术时间(21.62±0.79)min,切口直径(3.25±0.31)cm,术中出血量(22.5±1.83)mL,拔管后切口愈合时间(7.62±0.65)d,并发症发生率21.43%(12/5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具有简便、切口小、出血少、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与常规气管切开术(CT)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 60 例需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为PDT 组与CT 组.对手术时间与围手术期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PDT 组手术时间为(6.33 ±1.60 )min,CT 组手术时间为(28.27 ±5.26 )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PDT 组术后出血、伤口感染、皮下气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CT 组(P <0.05 ).结论 PDT 较传统CT 操作简便、快捷、安全、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可单人操作完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研究两种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即经皮导丝扩张钳技术(Portex法)和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wist法)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07-01~2009-03入住ICU符合气管切开指征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经皮导丝扩张钳技术(A组)和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B组),每组各40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手术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PDT手术时间相近,均明显短于外科常规气管切开术;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出血量和手术并发症方面明显少于经皮导丝扩张钳技术(P<0.01).结论 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减轻手术创伤和减少并发症方面优于经皮导丝扩张钳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与常规气管切开术(surgical tracheostomy,ST)在头颈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急救中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头颈部烧伤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60例,按知情同意原则等分成ST组和PDT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切口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气管切开后30 min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较术前30 min均明显增加,但PDT组呼吸和心率变化小于ST组(P<0.05);PDT组手术时间[(9.61±2.42)min]较ST组[(23.26±2.93)min]明显减少(P=0.027),切口长度[(2.38±0.48)cm]较ST组[(5.99±1.15)cm]明显缩短(P=0.018),术中出血[(8.04±2.85)mL]较ST组[(23.89±4.27)mL]明显减小(P=0.01),切口愈合时间[(2.92±1.08)d]较ST组[(6.36±1.89)d]明显缩短(P=0.001);PDT组术后脱管、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ST组(P<0.05).结论 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操作快速、损伤小、愈合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头颈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急救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 目的 观察经皮气管切开术(PDT)和常规气管切开(CT)在临床上的应用比较及护理。方法 60例需气管切开的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PDT组与CT组。对手术时间及围手术期并发症进行比较,同时分析其护理体会。结果PDT组手术时间为(6.33 1.60)min, CT组手术时间为(28.27 5.26) 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T组术后出血、伤口感染、皮下气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CT组(P﹤0.05)。结论PDT较传统CT操作简便、安全、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SICU危重患者中使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SICU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气管切开术,观察使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比较两组患者气管切开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能够减小手术创伤,切口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接受经皮气管切开术(PDT);对照组20例接受传统气管切开术(ST).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切口较对照组小(P<0.01),术中、术后24 h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结论 PDT与ST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易于床边实施、安全、实用的气管切开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急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9月至2011年1月需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中,2010年2月至2011年1月45例患者为观察组,接受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2008年9月至2010年1月的45例为对照组,接受传统气管切开术(ST)。观察2组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6.47±1.51)vs(20.39±1.69)min,P<0.05〕,切口较对照组小〔(1.29±0.20)vs(3.50±0.09)cm,P<0.05〕,术中出血量少〔(5.70±1.06)vs(16.52±1.67)ml,P<0.05〕,术后并发症减少(33.3%vs4.4%,P<0.05)。结论 PDT与ST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易于床边实施、安全、实用的气管切开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危重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危重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气管切开的危重病患者共88例,其中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组(PDT组)52例,常规外科气管切开术组(ST组)36例。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DT组手术操作时间为4—20min,平均(8.6±2.8)min,ST组为13—28min,平均(18.2±3.6)min,PDT组手术操作时间较ST组显著缩短(P〈0.01);PDT组术中出血量〈5ml的48例,〉5ml的4例,ST组〈5ml的4例,〉5ml的32例,PDT组术中出血量较ST组显著减少(P〈0.01);PDT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ST组为11.1%,PDT组并发症发生率较ST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快速、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的微创气管切开术。除未成年人外,PDT可以广泛应用于ICU中的危重病患者。  相似文献   

18.
杨峰  杨立新  李瑞光 《中国内镜杂志》2012,18(10):1073-1076
目的 通过比较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和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在困难气管切开患者中的的应用,评价PDT在困难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 将90例ICU内具有气管切开适应证但属于困难切开的患者随机分成PDT组和OT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的大小、切口愈合时间、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PDT组和OT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8±2.1)和(26.8±3.7)min;出血量分别为(10.1±4.5)和(19.3±6.2)mL;切口长度分别为(1.5±0.2)和(2.2±0.6)cm;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3.2±1.0)和(5.3±2.4)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手术过程中两组患者平均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值分别为(5.6±1.8)和(11.6±4.5)mmHg,(7.3±2.4)和(16.1±5.2)次/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氧饱和度的变化为(5.1±0.9)%和(6.3±1.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切口出血量、切口感染、皮下气肿、纵膈气胸、气管内肉芽增生及气管食管瘘等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纤支镜直视下PDT与传统OT相比具有微创、安全、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困难气管切开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并比较经皮气管切开术(PT)和传统气管切开术(OT)在ICU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行PT的患者128例,OT的患者112例,对两者的手术操作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术操作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及拔管后切口愈合时间比较,P<0.01;手术后并发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T具有简单、快捷、损伤小、安全、并发症少的特点,在ICU危重患者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对43例ICU患者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并与39例常规气管切开术在操作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PDT组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认为PDT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安全易实施,是快速建立人工气道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