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应用电针结合悬吊运动、PNF训练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102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电针+PNF训练,观察组给予电针、PNF训练和悬吊运动治疗,各组51例患者,就不同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展开对比。结果:从平衡功能评估治疗方案,治疗后4周后、8周后观察组的(BBS)、(FMB)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组间明显,(P0.05)。从治疗总有效率评估治疗方案,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即(92.15%)(74.51%)(P0.05)。结论:电针配合悬吊运动及PNF训练治疗,可改善患者平衡功能,有效增进治疗效果,故更值得临床推广于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治疗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优化运动技巧的练习与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运动评定量表(MAS)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优化运动技巧的练习和训练,对照组给予bobath、PNF、Rood等神经易化技术的综合训练.每日训练一次,每次40分钟,连续进行5天,休息2天,持续6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ADL评分和MAS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ADL评分及MAS评分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化运动技巧的练习与训练能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腕踝针配合肌力训练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等速峰力矩、疼痛的影响。方法:4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分别进行腕踝针配合肌力训练与单纯肌力训练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等速峰力矩和疼痛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股四头肌、胭绳肌等速峰力矩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腕踝针配合肌力训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镇痛作用明显,提高肌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畅郁逍遥散配合电针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碱性髓鞘蛋白(MB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将78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予电针疗法治疗,研究组39例予畅郁逍遥散配合电针疗法,2组均持续治疗8周。记录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检测2组治疗前后MBP和NSE水平,统计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HAMD评分、NIHS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ADL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各指标评分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MBP和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畅郁逍遥散配合电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MBP和NSE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上肢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roprioceptiveneuromusclarfacilitation,PNF)对颈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不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均接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上肢PNF训练,观察训练8周后两组患者FIM、SCIM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IM评分、SCI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肢PNF训练有助于提高颈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肖红  王爱东 《新中医》2003,35(11):46-47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SCI)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采用矩阵针灸、肌力训练、膀胱及肠道功能训练、转移及步态训练等方法,对30例SCI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组),另选30例以能量合剂、红花注射液治疗作对照组,2组均以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功能评定。结果:治疗组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明显改善,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可以提高SCI患者的ADL。  相似文献   

7.
杨元庆  张智龙  李思  薛莉  李洁 《天津中医药》2016,33(11):647-650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疗法治疗卒中后病理性哭笑(PLC),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智能状态(MMSE)、社会行为能力(BBS)、日常生活功能(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血清5-羟色胺(5-HT)浓度的变化,评价电针疗法治疗卒中后病理性哭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卒中后病理性哭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电针疗法,对照组口服西药治疗,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MMSE、BBS、ADL、HAMD、5-HT浓度进行测定,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MSE、BBS、ADL、HAMD、5-HT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电针疗法可明显改善卒中后病理性哭笑患者的MMSE、BBS、ADL、情志变化及5-HT浓度,其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补髓柔筋推拿配合平衡肌力训练对小儿痉挛型脑瘫下肢功能及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99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脱落2例)和联合组(47例,脱落3例)。对照组接受平衡肌力训练,联合组予平衡肌力训练配合补髓柔筋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下肢活动度、表面肌电图信号均方根(RMS)值、肌张力和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下肢活动度和GMFM评分高于对照组,表面肌电图RMS值和MA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补髓柔筋推拿联合平衡肌力训练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疗效良好,可提高患儿下肢功能与粗大运动功能,降低肌张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松动术结合肌力训练对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术后膝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治疗和松动术训练的同时,仅治疗组加以肌力训练,然后对入组与治疗后3个月的膝关节功能进行对比。结果①主动/被动关节活动度(AROM/PROM):2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提高,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P<0.05)。②手动肌力评定(MMT):2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提高,而治疗组较对照组高出1~2级。③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2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提高,而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P<0.01)。结论松动术结合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功能障碍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配合早期功能训练对颅脑外伤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颅脑外伤后偏瘫患者共11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将采用早期功能训练的57例患者列入对照组,将采用着针灸推拿配合早期功能训练的53例患者列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57%高于对照组的52.63%,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简氏Fugl-Meyer量表(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侧肌力为(4.08±0.89)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患侧肌力(2.83±0.64)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推拿配合早期功能训练能够提高颅脑外伤后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运动功能和肌力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张智敏  周剑 《新中医》2021,53(2):118-121
目的:观察醒脑平衡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平衡针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上下肢肌力、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评分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伸腕、屈腕、屈髋、屈膝肌力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伸腕、屈腕、屈髋、屈膝肌力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BBS、FMA、FIM及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BBS、FMA、FIM及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平衡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四肢肌力恢复,改善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失眠的疗效及其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熏洗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睡眠及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SPIEGEL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配合针刺治疗可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失眠症状,进而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可作为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失眠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叶春  陈舰舰 《新中医》2022,54(2):30-33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常规康复训练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内服联合体针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2周,评估2组临床疗效;采用徒手肌力测试方法评估腕关节掌屈和背伸肌力,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FMMS)评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腕掌屈肌力、腕背伸肌力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观察组腕掌屈肌力、腕背伸肌力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上、下肢FMMS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观察组上、下肢FMM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  相似文献   

14.
周晓琼 《新中医》2013,(11):102-104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法联合高压氧治疗中风软瘫期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0例运动功能障碍突出的中风软瘫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分期针刺法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针刺法联合高压氧治疗,评估2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2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分期针剌法联合高压氧治疗中风软瘫期运动功能障碍有显著的疗效,且临床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法,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气健脑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恢复期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S-100B蛋白(S-100B),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按住院前后顺序分为针灸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和肢体康复训练;针灸组采用针刺治疗,3次/周;观察组在针灸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补气健脑通络汤,1剂/d,常规早晚水煎内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采用Brunstrom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对两组治疗前后上、下肢肌力和运动功能(FMMS),日常生活活动(BI)指数,平衡能力(BBS)和步行能力进行评分;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100B和Hcy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针灸组为68.75%,观察组优于针灸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下肢肌力评分明显低于针灸组(P0.01),FMMS评分明显高于针灸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BI和BBS评分显著高于针灸组(P0.01),步行能力评分明显低于针灸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100B和Hcy水平低于针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内科和肢体康复训练治疗的基础上,补气健脑汤联合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恢复期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上、下肢肌张力和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平衡能力和步行能力,同时降低了患者血清S-100B和Hcy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解惑法针刺治疗脑卒中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痉挛状态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采用解惑法针刺,即患肢主动肌穴位用泻法,拮抗肌穴位用补法,并结合康复训练,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所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惑法针刺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痉挛程度,且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康法对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协调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58例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取康复治疗,治疗组采取针康法,两组患者参照ICARS及FIM进行康复评定。结果:治疗组共济失调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康法能改善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协调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B组):针刺治疗,每组各5O例,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A、B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FIM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A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FIM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对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刺背俞穴为主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背俞穴为主与常规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瘀血阻络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单盲对照试验方法分为背俞穴组(A组)、常规针刺对照组(B组)、非穴位针刺组(C组),每组40例。疗程4星期。观察三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记分)、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治疗后各观察指标均有改善,A组中医证候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总有效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医证候积分及神经功能积分降低值、Barthel指数记分提高、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针刺背俞穴为主治疗能明显改善中风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对于常规针刺治疗及非穴位针刺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对轻、中度血管性痴呆合并高脂血症病人降血脂疗效和对血管性痴呆进展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合并高脂血症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相同基础上加用口服补肾活血祛瘀中药及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和日常生活自理量表(ADL)分数等指标,以MMSE、CDR和ADL为主要评价指标。结果:试验组MMSE、CDR及ADL分数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能改善血管性痴呆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