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治疗出血性胃炎大出血的效果.方法对20例内科治疗无效的出血性胃炎大出血者作毕业式胃大部切除术.结果全部迅速止血.全组随访6个月至4年,远期再止血3例,手术效果按vi si ck分级I、Ⅱ级共1 9例,Ⅲ级1例.结论胃大部切除是了血性胃炎大出血内科治疗失败后的有效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治疗出血性胃炎大出血的效果。方法 对20例内科治疗无效的出血性胃炎大出血者作毕业式胃大部切除术。结果 全部迅速止血。全组随访6个月至4年,远期再止血3例、手术效果按visick分级Ⅰ、Ⅱ级共19例,Ⅲ级1例。结论 胃大部切除是了血性胃炎大出血内科治疗失败后的有效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治疗出血性胃炎大出血的效果.方法对20例内科治疗无效的出血性胃炎大出血者作毕业式胃大部切除术.结果全部迅速止血.全组随访6个月至4年 远期再止血3例 手术效果按vi si ck分级I、Ⅱ级共1 9例 Ⅲ级1例.结论胃大部切除是了血性胃炎大出血内科治疗失败后的有效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孙光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0):3087-3087
我院1996~2006年行胃大部切除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80例。有38例做了溃疡切除,无1例再出血。42例行十二指肠溃疡旷置术毕罗Ⅱ式胃大部切除,其中12例术后再次大出血并血性休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自1881年Billroth氏首次胃大部切除成功以来,绝大多数胃十二指肠溃疡得以根治,至今仍是治疗溃疡病的主要术式。胃溃疡多采用B Ⅰ式,十二指肠溃疡多采用BⅡ式。究竟哪一种术式更适于溃疡病的治疗,意见不一。但多数学者认为B Ⅰ式手术操作简单,符合胃肠道解剖生理,术后并发症少。为了扩大B Ⅰ式手术治疗溃疡病的应用范围,本院自1985年~1998年采用B Ⅰ式胃大部切除治疗十二指肠溃疡440例,并在临床实践中对手术操作进行了几点改进,在减少近期并发症和提高远期疗效上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6.
近30年来随着基础理论研究的进展,采用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在国外已渐盛行,其中又以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更为人们所重视,但其疗效尚不十分满意,溃疡复发率高达5~10%。在国内,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近年来已在一些地区和单位开展和研讨。但胃大部切除术仍为当前外科治疗溃疡病的主要术式而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我院1965年1月至1974年12月十年内溃疡病施行胃大部切除  相似文献   

7.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胃切除术后食管癌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通过我科的9例手术,再结合文献分析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手术切除重建的各种术式方法及优缺点.结果中上段食管癌切除应以横结肠代食管重建为佳,下段食管癌以残胃代食管重建最理想,残胃贲门癌可以用残胃或空肠代食管重建.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是可以通过手术再根治的,食管的重建以残胃最接近生理及解剖学,术式简单,安全,易行.  相似文献   

8.
杨士琨  顾俊平 《天津医药》1992,20(2):111-112
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5~15%,因此避免发生术后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我院普通外科自1974年3月~1989年7月施行胃大部切除术750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本组750例中Billroth Ⅰ式468例,BillrothⅡ式282例,术后出现近期并发症27例,发生率3.6%;2.术后出血4例(0.53%):  相似文献   

9.
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及穿孔、癌变、大出血、幽门梗阻等四大并发症均需行胃大部切除手术以达到治疗目的。该术式虽经数十年演变取得很大进展,但因术式复杂牵扯脏器较多而存在不同并发症。其中术后早期出血为1%~5%[1]。且出血部位不易确定。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1年10月我科诊治的21例消化性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评价Ivor-Lewis手术(右胸和上腹部二切口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右胸内吻合术)和经左胸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术两种术式治疗胸中段食管鳞癌的效果。方法对2003年01月—2005年06月456医院与山东省立医院采用Ivor-Lewis手术和经左胸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术治疗的184例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其中Ivor-Lewis手术132例,经左胸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术52例。Fisher’s精确概率法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别;Kaplan-Meier法计算5年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差别;Cox回归分析判定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全组184例无围术期死亡者,43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占23.4%,其中Ivor-Lewis术后发生并发症者31例(23.5%);经左胸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后发生并发症者12例(23.1%)。全组184例总体5年生存率为36.4%,Ivor-Lewis手术5年生存率为37.1%,经左胸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术5年生存率为34.6%,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两手术组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96)。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分类(HR=1.43,P=0.025)、N分类(HR=1.76,P=0.004)是独立的预后危险因素。结论 Ivor-Lewis手术和经左胸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均可作为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候选术式,建议应该根据手术前患者的个体情况决定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1.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目前多采取胃大部切除,按B—Ⅰ式、B—Ⅱ式吻合,多数病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仍有部分病例效果不佳,术后不同时期,出现了各种并发症,为了防止胃大部切除术后的返流,滞留、倾倒三个动力学方面的问题我们开展了保留幽门—胃窦浆肌瓣式胃次全切除毕—Ⅰ式吻合术(简称PAFPGB)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癌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癌患者19例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19例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并对患者的术后生存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9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癌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残胃全切除患者8例,残胃大部分切除患者4例,左上腹部胰体尾及脾脏联合切除患者2例,输出袢短路吻合术及空肠造瘘术患者1例,姑息性切除患者4例。随访调查发现患者1年生存率为84.21%,3年生存率为52.63%,5年生存率为15.79%。结论手术治疗仍是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加强对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随访,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可提高残胃癌的早期诊断率。一经确诊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正>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极为常见的疾病,它的局部表现是位于胃十二指肠壁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缺损。在我国,胃大部切除术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首选术式,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是切除远端胃,关闭十二指肠残端,残胃与空肠吻合,这种术式并发症相对较多,对术后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达到更好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笔者收集了2011年1月~2013年6月86例患者施行循证护理,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6例患者,男61例,女25例,年龄28~70岁。十二指肠溃疡穿孔50例,胃溃疡24例,幽门梗阻12例。随机入  相似文献   

14.
经腹胃上部癌手术方法改进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上部癌近端胃大部切除手术路径、手术方式的改进。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至2005年普外科73例胃上部癌患者,术中行胃大弯侧非肿瘤浸润区剪裁、缝合成管状与食管残端行端侧吻合及幽门成形术。结果经腹路径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安全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该术式除发生术后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外,无手术死亡病例发生。结论该术式减少了全胃切除的复杂性。73例胃上部癌患者手术切除率100%,其中行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63例(86.30%),姑息性切除10例(13.70%);随访3年生存率38.71%,5年生存率33.87%。  相似文献   

15.
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PG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2年来手术治疗的98例胃大部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统计分析显示,与胃瘫发生有关有5个因素,即术前存在幽门梗阻,毕Ⅱ式远端胃癌根治性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腹腔感染,术后高血糖水平和围手术期低清(白)蛋白血症;而血清蛋白>30g/L是预防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PGS的保护因素。结论胃大部切除手术后发生胃瘫的原因是多因素的,上述因素可能是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PGS的高危因素,在围手术期纠正或避免这些高危因素对防止PGS发生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出袢高位肠套叠临床少见。15年来我们遇到3例,占同期胃切除的0.45%,报告如下。例1 男,62岁。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B-Ⅱ式吻合)术后26天。因饮不洁牛奶致上腹痛、呕吐,在当地按“胃炎”治疗3天。腹痛持续伴呕吐血性胆汁样液转入本院。体检:腹平坦,腹痛时脐左上  相似文献   

17.
我们自 1993年 10月~ 1999年 10月选择采用残胃食管吻合术治疗残胃食管癌、残胃贲门癌共 2 5例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2 5例中 ,男性 15例 ,女性 10例 ;年龄 5 7~ 75岁 ,平均6 4岁。首次行胃大部切除术至残胃食管癌或贲门癌确诊时间分别为 6~ 11年 ,平均 8年。其中胸食管下段癌 3例 ,贲门癌2 2例 ,全部经病理证实。本组 2 5例首次行胃大部切除的术式为毕氏 式 2 1例 ,毕氏 式 4例。2 手术方法及结果2 5例全部行经胸腹联合切口 ,首先游离残胃及肿瘤部位 ,使其解剖廓清。探明确实可以行手术治疗后细心游离脾脏及部分胰尾 ,使其充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手术治疗30例胃癌穿孔,其中17例行胃远端大部切除术(11例行根治性切除加D1淋巴结清扫,6例行姑息性胃大部切除),9例行穿孔修补术,4例行胃造瘘术。术后死亡7例。19例获随访,中位生存期14.2个月。认为胃癌切除加D1淋巴结清扫是胃癌穿孔的合理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Ⅱ式吻合术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科于2000~2009年123例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相关临床资料。其中BillrothⅡ式89例,BillrothⅠ式34例,比较同期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第1天、第7天及术后1个月的一般情况、血糖、胰岛素使用等情况。结果接受BillrothⅠ式患者的术前术后各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BillrothⅡ式患者术后第7天及术后1个月血糖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维持正常血糖胰岛素的剂量明显减少。结论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Ⅱ式吻合术对2型糖尿病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为胃旁路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一定的临床支持。  相似文献   

20.
胃大部切除术是目前外科临床上治疗胃与十二指肠疾患,特别是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主要方法,且已成为普遍开展的常见手术。因各种原因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再出血是这一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七十二小时以内,但亦有在术后一周或半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