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济南市社区人群有关性病/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及需求.方法:随机抽取1000名年龄在15~60岁、社区非文盲人群进行入户调查,将调查问卷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多数被调查者具有一定的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但不全面.只有1/3的人意识到自己会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近1/4的居民对非婚性行为持理解态度;1/10的居民有不安全行为;3/4的人使用过安全套,但极少为了防病;居民对艾滋病人的歧视仍较严重.居民普遍需要健康知识,但多数居民一年内未接受过健康教育.结论:社区性病/艾滋病健康促进的重点应致力于提高性病/艾滋病知识,改变态度和信念,减少羞辱和歧视,创造有利于人们行为改变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纵向观察黄浦区某社区居民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变化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三阶段分层随机抽样,采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行为危险因素监测中心制定的《行为危险因素监测与健康问卷调查表》,入户开展问卷形式调查。结果社区居民性病/艾滋病的知识掌握情况改变无预期好。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最好的人群为45~55岁年龄段。结论社区居民对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并不扎实,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城市居民对性病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及需求,为政府制定社区性病艾滋病控制工作方针与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海市市区18岁及以上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自填式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态度和知识来源等方面信息.结果:调查对象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的正确认知率较高,而对非传播途径的平均正确认知率比较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和不同文化程度的城市居民的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加强艾滋病/性病基本知识和危害的宣传教育,不能只限于三大传播途径的教育,还应指出各种非传播途径,消除人们的恐惧偏见心理;同时应根据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接受方式的差别,有针对性地开展城市社区居民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从寿光市按整群随机抽样选取2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选取一个村中18~50岁的人群作调查分析。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总知晓率提高了28.2%,说明农村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缺乏,需及时、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上海某社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知晓情况及安全套使用相关信息,为预防,干预性病艾滋病制定措施。方法选取有高危因素的299家公共场所在职人员63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5.5%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为初中,81.8%为女性。21.1%自述与客人发生商业性行为,其中42.4%最近三次商业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34.0%的被调查者听说过某些医疗部门提供免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但是只有4.2%的被调查者接受过艾滋病免费检测。结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是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之一,需要开展长期有针对的艾滋病健康宣教干预,切实提高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及高危行为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南京高校大学生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为高校性病/艾滋病科学预防,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6年12月南京4所高校在校学生600名作为调查对象。调查采用无记名自填问卷。结果高校健康教育普及性不高,不同高校差异较大。高校健康教育形式较单一,大学生需求多样化。结论高校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力度需加强,宣传形式和内容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社区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展开调查,为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计算机随机法抽取2015年11月11日至2017年12月20日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社区1 230例社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实施问卷调查。结果 1 230例社区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普遍较低,其中只有50.41%的居民认为,发生高危行为后,应主动寻求艾滋病检测与咨询。不同性别、年龄、人群类型、文化程度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5。1 230例社区居民中,610人(49.59%)可友好和艾滋病患者相处,不排斥和他们吃饭、握手、拥抱;430人(34.96%)虽然能在行为上接受,但存在高度预防和警惕心理;103人(8.37%)对艾滋病患者表现出明显歧视态度;87人(7.07%)会犹豫是否要和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等行为。获取艾滋病相关防治知识的来源分别为电视(75.04%,923/1 230),免费宣传资料(18.78%,231/1 230)和书籍(6.18%,76/1 230)。结论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应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营口理工学院学生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评价健康干预效果,为学校健康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学校大一新生989名进行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对健康干预前后进行两次问卷调查。结果:健康干预后,学生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各题目掌握情况均较健康干预前有所提高(P<0.05);健康干预前,学生对蚊虫叮咬可传播性病/艾滋病、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风险的正确掌握率较低,分别为48.62%和58.53%,健康干预后,正确掌握率均有所提高,分别为80.72%和70.41%,但正确掌握率仍低于其他题目;健康干预后学生对性病艾滋病的态度和行为均有明显改变(P<0.05),其中学生愿意参加有关预防性病艾滋病的讲座或宣传活动的比例由33.61%增加到60.10%,而认为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应单独隔离、应受到鄙视等比例明显下降;健康干预后,学生期望通过课堂教育、宣传展板和讲座方式获得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比例分别为60.10%、52.68%和64.02%,较健康干预前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大学开展性病艾滋病健康干预有较好的效果,有利大学生正确掌握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9.
为了摸清云南省性病情疫漏报的真实情况 ,根据云南省艾滋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及云南省性病防治监测中心的具体安排 ,我们从 1999年 9月 18~30日组织专业人员分成 4个组 ,对全省 8个地州、市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和社会办医、个体诊所 1998年的性病疫情报告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在全省 2 5个性病监测点中 ,随机抽取 8个监测点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在每年调查点 ,对医疗机构、预防机构、保健机构、企业医务室、事业单位医疗、机关医务室、社会办医及个体诊所(各点抽查 4个 )均作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性病门诊患者健康知识水平的影响 ,为控制性病流行提供较为科学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在 2 0 0 1年 3月~ 9月性病门诊中确诊的初发病人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采取自填性病、艾滋病和安全套相关健康知识问卷后 ,对干预组进行健康教育 ,对照组则不作任何千预 ,3个月后两组进行第 2次问卷凋查 ,利用SPSS 1 0 1统计软件包进行卡方检验及相关分析进行项目评估。结果 :3个月后干预组、对照组的性病患者的艾滋病、性病、安全套相关知识水平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但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应加强对性病患者进行性病、艾滋病和安全套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可减少或避免其再感染性病或传染他人 ,进而减少性病、艾滋病的进一步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皮肤性病门诊患者对性病/艾滋病的了解以及预防知识的认知情况,探讨如何在人群中进行性病/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及干预方式。方法:对皮肤性病患者按就诊科室分为2组,在同一时间可随机调查人群的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给予适当的性病预防知识宣传及干预,再对同一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人群对性病有一定的认识,尤其是宣传较多的艾滋病及经典性病如梅毒、淋病等,但对性病的预防及传播知识了解不够。结论:加强社会宣传,提高人们对性病预防知识及意识的提高,通过行为干预是预防性病传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核心同伴宣传员(POL)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有效干预模式效果,为学校有针对性的制定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开展POL学校的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干预前后两次问卷调查。结果 POL培训宣传前后,艾滋病性病认知有变化,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03.694,P<0.01);对艾滋病性病和对健康的认识态度、行为都有改变,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核心同伴宣传员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对学生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和行为作用明显,有利于学校更好的开展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患者有关性病和艾滋病健康知识水平,以探讨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模式,为控制性病流行提供较为准确的干预措施.方法对在2001年3月~9月性病门诊中确诊的新病人,采取自填性病和艾滋病相关健康知识问卷,利用SPSS10.1统计软件包进行卡方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性病患者的文化程度与健康知识水平呈正相关;男、女性病患者,各年龄段性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文化程度较低(高中以下)的人群尤其是女性应加强性病艾滋病的健康知识教育,以减少感染性病艾滋病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个体医性病艾滋病防控能力及对社区目标人群开展干预活动的自觉性。方法对八步城区26家个体医进行性病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知识规范培训、技术指导、规范诊疗,利用其在日常诊治工作中向社区目标人群进行行为干预。结果在18个月的干预活动中,个体医共向社区目标人群发放安全套1339盒,宣传资料17736份;转诊性病病人543例,转诊化验病人16例;报告性病疫情17例;个体医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由干预活动前平均59.8分提高到终期评估时82.0分。八步区性病年均发病率开展干预活动后2005年较活动前2004年下降了13.33%。结论依托个体医开展性病艾滋病干预活动措施可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性病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己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被公认为是预防和控制性病艾滋病最有效的手段。近些年,在开展"预防艾滋病青年同伴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对"网络伙伴教育"的可行性及重要性、教育模式等进行了设想,以期更好地开展预防性病艾滋病教育,从而达到对其预防与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研究普遍认为媒体的宣传、医务人员的干预、安全套的使用能预防性病、艾滋病。而流动人口、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又是艾滋病发病的高危人群。闵行区自1998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毒(HIV)感染者以来,到2003年6月累计报告的22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有50%为外来务工人员,因此做好这部分人群的干预工作,能最大限度地控制性病艾滋病的传播,降低发病率。为了了解干预的有效性,为艾滋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特抽取干预前、干预后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健康教育对外来务工人员预防艾滋病的效果,为开展流动人口预防艾滋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成都市3家电子厂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使用相同问卷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干预前调查770人,传播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22.0%~88.7%,国家政策为25.3%~36.2%,对艾滋病感染者持积极态度者为32.7%、28.8%。干预后调查738人,外来员工对艾滋病的知识态度改善,知晓率为69.4%~93.2%。目标人群与商业性服务者或者固定性伴侣发生性行为变化不显著,但安全套的使用率升高,差异显著。结论:健康教育对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干预效果明显,对预防艾滋病及降低其社会危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江川县性病患者性病/艾滋病健康知识的促进与干预措施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通过对江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皮肤性病门诊2001年~2005年来诊性病患者实施2次性病/艾滋病健康知识促进与干预措施,以问卷调查进行评估。结果性病/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及认识态度改善均有显著效果。结论实施效果良好。并具有可行性。对性病感染者这一高危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应加强,在性病患者中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传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惠州市流动女工性病与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宣教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调查惠城区1001名流动女工关于性病与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宣教服务需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知识得分和宣教服务需求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对象性病/艾滋病综合知识平均得分(61.63±23.55)分。来自城镇、大专及以上、已婚、月收入4000元以上者性病/艾滋病知识得分较高;有过性行为,讨论过性问题者及对性病艾滋病宣教服务需求较强者得分较高。是否省内流动和现有知识明显影响她们接受宣教服务的意愿。结论:加强学校教育阶段的性教育和性病/艾滋病综合防治教育,普及安全性行为及相关知识,提供个性化的宣教服务模式,有助于提高人群性病/艾滋病综合知晓率,改善她们生殖健康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0.
农村居民性病艾滋病知识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性病艾滋病已成为世界及我国严重的社会与公共卫生问题,我国许多省市H I V感染者集中在农村,对农村居民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为切实搞好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增强性病艾滋病防治意识,了解重庆万州区农村居民对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为今后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4年11~12月对万州区李河镇平安村开展了性病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防治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现将其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调查方法1.1制定统一的“性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表”。调查表内容包括编号、被调查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