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异舒吉99mTc MIBI心肌断层显像比较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材料与方法 :对 47例经直接PTCA治疗 (A组 )、溶栓再灌注成功 (B组 )和失败 (C组 )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异舒吉和静态99mTc MIBI心肌显像。 2 0例经介入性治疗患者 ,术后 3个月复查静态心肌显像。结果 :不论是静态 ,还是异舒吉99mTc MIBI心肌显像 ,A组心肌缺损面积小于B组 ,B组小于C组 ,三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与静态心肌显像比较 ,A组和B组异舒吉心肌显像提示心肌灌注明显改善 ,在C组改善不明显 ,其中A组异舒吉心肌显像灌注改善大于B组 C组。 15例介入治疗异舒吉显像有心肌存活者 ,术后心肌缺损面积缩小 ,由术前 36 3%± 2 2 6 %降至 2 2 0 %± 19 3%。 5例无心肌存活者 ,术后心肌缺损面积与术前比较无差异。结论 :异舒吉99mTc MIBI心肌断层显像定量分析显示直接PTCA术可减少心肌缺损面积 ,挽救更多的濒死心肌 ,同时可准确识别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  相似文献   

2.
目的异舒吉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比较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材料与方法对47例经直接PTCA治疗(A组)、溶栓再灌注成功(B组)和失败(C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异舒吉和静态99mTc-MIBI心肌显像.20例经介入性治疗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静态心肌显像.结果不论是静态,还是异舒吉99mTc-MIBI心肌显像,A组心肌缺损面积小于B组,B组小于C组,三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与静态心肌显像比较,A组和B组异舒吉心肌显像提示心肌灌注明显改善,在C组改善不明显,其中A组异舒吉心肌显像灌注改善大于B组+C组.15例介入治疗异舒吉显像有心肌存活者,术后心肌缺损面积缩小,由术前36.3%±22.6%降至22.0%±19.3%.5例无心肌存活者,术后心肌缺损面积与术前比较无差异.结论异舒吉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定量分析显示直接PTCA术可减少心肌缺损面积,挽救更多的濒死心肌,同时可准确识别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硝酸甘油 (NTG)介入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SPECT心肌显像对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决策的影响。方法  5 1例心肌梗死患者PTCA前 1周内行99Tcm MIBI静息和NTG介入心肌显像 ,术后 2~ 3个月内复查静息心肌显像 ,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 1例患者共 14 1个心肌灌注异常节段 ,其中术后 74个节段心肌血流灌注改善 ,治疗有效率为5 2 4 8%。术前NTG介入显像表现为可逆性缺损 79个节段 ,术后 84 81% (6 7个 )节段心肌灌注改善 ,其中有明显填充的 5 8个节段 ,术后全部灌注改善。NTG介入显像表现为不可逆性缺损的 6 2个节段 ,有 11 2 9% (7个 )节段术后心肌灌注改善。NTG介入显像检测心肌存活的准确性为 86 5 2 %。结论NTG介入99Tcm MIBISPECT心肌显像对患者行PTCA起重要的决策作用。  相似文献   

4.
硝酸甘油介入99Tcm-MIBI SPECT心肌显像对PTCA决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华核医学杂志》2003,23(Z1):23-24
目的评价硝酸甘油(NTG)介入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 SPECT心肌显像对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决策的影响.方法 51例心肌梗死患者PTCA前1周内行99Tcm-MIBI静息和NTG介入心肌显像,术后2~3个月内复查静息心肌显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1例患者共141个心肌灌注异常节段,其中术后74个节段心肌血流灌注改善,治疗有效率为52.48%.术前NTG介入显像表现为可逆性缺损79个节段,术后84.81%(67个)节段心肌灌注改善,其中有明显填充的58个节段,术后全部灌注改善.NTG介入显像表现为不可逆性缺损的62个节段,有11.29 %(7个)节段术后心肌灌注改善.NTG介入显像检测心肌存活的准确性为86.52%.结论 NTG介入99Tcm-MIBI SPECT心肌显像对患者行PTCA起重要的决策作用.  相似文献   

5.
99mTc-MIBI硝酸甘油介入心肌显像预测PTCA治疗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预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的治疗效果。材料和方法 :2 7例患者在PTCA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静态和硝酸甘油 (NTG)介入99mTc MIBI心肌显像研究。结果 :PTCA治疗前 ,静态显像 83个稀疏或明显稀疏节段中 ,NTG介入后有 45个变为正常 ,其余大部分节段99mTc MIBI摄取量不同程度增加 ,静态 13个缺损节段中有 4个缺损范围缩小 ;PT CA治疗后 ,静态显像与PTCA治疗前NTG介入显像结果基本一致 ,NTG介入显像 ,又有 13个分布稀疏的节段变为正常。结论 :NTG介入99mTc MIBI心肌显像可以预测PTCA治疗效果 ;PTCA治疗后NTG介入显像有助于了解存活心肌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SPECT和18F-脱氧葡萄糖(FDG)PET心肌灌注/代谢显像对陈旧性心肌梗死伴左室功能不全患者心肌存活状况及治疗策略进行评价。方法7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伴左室功能不全[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35±10)%]患者,均行99Tcm-MIBISPECT、18F-FDGPET心肌灌注/代谢显像预测存活心肌。灌注缺损、代谢填充(灌注-代谢不匹配)为心肌存活;灌注、代谢均缺损(灌注-代谢匹配)为心肌无存活;同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左室壁运动、LVEF、左室舒张末径(LVDd)及收缩末径(LVDs)。血运重建术或内科保守治疗后3-6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复查,评价左室壁运动改善情况及LVEF、LVDd及LVDs的变化。结果41例患者接受血运重建术,29例患者接受内科保守治疗。心肌代谢显像判定为存活心肌节段≥20%的46例患者中,31例接受血运重建术(A1组)、15例内科保守治疗(A2组);存活心肌节段<20%的24例患者中,10例接受血运重建术(B1组),14例内科保守治疗(B2组)。4组患者基本临床情况无差异。血运重建术后,A1组LVEF由(37.19±9.52)%增至(46.10±7.62)%(P<0.05),LVDd由(57.62±5.89)mm降至(52.38±4.42)mm(P<0.01),LVDs从(44.4±9.53)mm降至(38.35±8.02)mm(P<0.05),存活心肌节段运动情况记分由(10.67±8.14)分改善为(6.77±6.32)分(P<0.05);上述指标在A2、B1、B2组治疗前后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99Tcm-MIBISPECT、18F-FDGPET显像对心肌存活的评价有助于心肌梗死伴左室功能不全患者治疗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刘明  申超  高飞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3,13(9):668-668,675
随着血运重建的方法(血管再通治疗)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广泛应用,临床上区别疤痕心肌与可抢救的存活心肌成为当务这急,本研究通过对PTCA(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患者术前术后^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探讨其对心肌活性检测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评价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疗效。方法20例冠心病患者在PTCA术前和术后应用^99Tc^m-MIBI行运动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并对图像进行半定量分析。其中8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再次心肌灌注显像。结果对20例患者的27支冠状动脉呈狭窄病变进行PTCA,术前血管的平均狭窄为(84.3±9.2)%,术后平均残留狭窄减为(31.2±9.1)%。运动负荷-静息显像显示可逆性缺损(心肌缺血)的心肌节段数由术前的55个(30.6%)减为术后的10个(5.6%),差异有显著性(x^2=38.02,P〈0.005)。术后心肌灌注的改善率为81.8%,8例患者术后6个月心肌显像显示3例出现缺血节段,冠状血管造影证实为再狭窄。结论^99Tc^m-MIBI运动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性的判断PTCA术后疗效及再狭窄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99Tc^m-1,2-双[双-2-乙氧乙基膦]乙烷(tetrofosmin)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经冠脉造影、病历资料完整的53例患者,其中行^99Tc^m-tetrofosmin心肌灌注显像27例,行^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26例。运动负荷试验按Bruce方案进行。tetrofosmin显像于给药后30min行心肌断层显像,间隔24h后作静息心肌断层显像,运动-静息一日法则在4h后作静息心肌断层显像;MIBI显像于给药后1-2h行心肌断层显像,48h后作静息心肌断层显像。冠脉造影采用Judkins法。结果 ^99Tc^m-tetrofosmin心肌灌注显像,运动,静息显像以及运动-静息一日法心肌显像均获得了清晰的心肌断层图像,均未发现邻近器官有明显的放射性干扰。Tetrofosmin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90%,MIBI的诊断灵敏度为94%,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Tetrofosmin的检测效率为85.2%,MIBI的检测效率为88.5%,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Tetrofosmin和MIBI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0.0%和89.5%,诊断特异性分别为71%和75%。结论 Tetrofosmin心肌显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适用于运动-静息一日法心肌显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运动试验同时行^18F-脱氧葡萄糖(FDG)心肌代谢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显像判断心肌缺血的可行性和诊断价值.方法 26例既往无心肌梗死病史的确诊或怀疑冠心病患者,在运动试验高峰或出现终止指标时注射^99Tc^m-MIBI和^18F-FDG,进行心肌灌注和代谢显像,随后进行静息^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比较运动^18F-FDG心肌代谢显像和^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22例有1支及其以上冠状动脉狭窄≥50%的患者中,18例出现血流灌注异常,灵敏度为82%,20例患者有明显^18F-FDG摄取,灵敏度为91%,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1.497,P=0.338).静息^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示完全(12例)或部分(3例)可逆性心肌灌注缺损(心肌缺血)的患者同时行运动试验^99Tc^m-MIBI心肌灌注、^18F-FDG心肌代谢显像,表现为血流灌注减低的心肌节段^18F-FDG摄取增加.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22例患者共51个病变血管(管腔狭窄≥50%)支配的心肌节段中,运动试验^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发现了25个节段,灵敏度为49%,而运动^18F-FDG心肌代谢显像发现了34个节段,灵敏度为67%(x^2=7.30,P=0.008).结论 运动试验引起心肌缺血可以进行^18F-FDG心肌代谢显像.且与单纯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比较,同时行运动试验^99Tc^m-MIBI心肌灌注和^18F-FDG心肌代谢显像对诊断局部缺血心肌节段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用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静息SPECT显像评价年轻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损伤。方法 总结分析了 42例年龄 <40岁的心肌梗死患者99Tcm MIBI静息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并与冠状动脉造影和ECG进行比较。结果  42例年轻心肌梗死患者 ,90 % (38例 )心肌灌注显像异常 ,10 % (4例 )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灵敏度为 90 %。与ECG相比 ,心肌灌注显像对梗死灶定位更准确 ,特别是心尖和后壁梗死。结论 心肌灌注显像显示年轻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受损较严重。  相似文献   

12.
AMI患者直接与择期PTCA术后心肌活性及左室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比较直接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患者心肌活性及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 ,分别对 2 4例经直接PTCA治疗 (直接PTCA组 )和 2 2例经择期PTCA治疗 (择期PTCA组 )的AMI患者于PTCA术后 10~ 2 0d进行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门控心肌断层显像 ,并在 1周内完成心肌1 8F 脱氧葡萄糖 (FDG)符合线路显像。将MIBI摄取明显减低或无摄取而FDG摄取明显改善的心肌节段判定为存活心肌。结果 直接PTCA组与择期PTCA组的心肌灌注减低节段分别为 16 .2 % (35 2 16个 )和 2 8.3% (5 6 198个 )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8.8,P <0 .0 1) ;存活心肌节段分别为 77.1% (2 7 35个 )和 5 3.6 % (30 5 6个 ) ,2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χ2 =18.4 ,P <0 .0 0 1) ;左室射血分数 (LVEF)分别为 (6 5 .4± 9.8) %和 (5 1.2±10 .3) %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t=2 .5 ,P <0 .0 5 )。结论 直接PTCA能更有效地增加心肌血流灌注 ,并可更多地挽救AMI患者的存活心肌和保护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冠状动脉 (简称冠脉 )支架植入前后进行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心肌断层显像 ,以了解心肌灌注缺损程度、范围 ,判断SPECT在术前筛选、术后疗效评价、后期随访中的价值。方法 对 5 1例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植入前后和 2 1例植入后半年 ,分别做静态和潘生丁负荷SPECT检查 ,定量分析心肌灌注缺损的部位、程度及范围。结果 术前 5 0例中 ,心肌血流灌注程度 >80 % (灌注缺损程度 <2 0 % )、灌注缺损范围 <2 0 % (比值越大 ,灌注缺损面积越大 )者为 0例 ;术后 1周有 7例灌注缺损程度、8例灌注缺损面积已完全正常 (14%和 16 % ) ;术前严重灌注缺损 <49%的 34例 (6 8% ) ,术后 1周 16例 (32 % )有改善 ;术前严重灌注缺损面积 >70 %的 35例 ,术后 1周 10例有改善 ,急性心肌梗死改善更明显。术前和术后 1周静态SPECT心肌灌注程度 38 0 5 %和 5 7 40 % ,改善 19 35 % ,术前和术后 1周静态SPECT心肌灌注缺损面积为 70 75 %和 5 5 91% ,改善 14 74% ,在术后 1周及半年心肌灌注缺损程度、灌注缺损面积均有明显改善 (P <0 0 0 1)。而术前、术后 1周及术后半年潘生丁负荷SPECT心肌灌注缺损程度、灌注缺损面积与术前、术后 1周及术后半年静息SPECT心肌灌注缺损程度、灌注缺损面积差异无显著性 (<3%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对有无梗死前心绞痛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心肌存活性和心室收缩同步性的近期影响。方法  87例首次AMI患者 ,按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分为 3组 :A组 :无心绞痛史 30例。B组 :梗死前 4 8h内有心绞痛史 39例。C组 :仅在梗死前 >4 8h有心绞痛史 18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病 6h内行直接PCI术。术后 1周、4周行99mTc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SPECT)测定心肌存活性 ;术后 2周行99mTc心血池显像测定心室收缩同步性参数。结果 ①B组肌酸激酶MB同功酶 (CK MB)峰值显著低于A组 (P <0 .0 1)。②B组放射性缺损面积 (MIA)小于A组 (P <0 .0 5 ) ;AMI后 4周与 1周比较 ,B组MIA显著缩小 (P <0 .0 1) ,病变区放射性计数显著增加 (P <0 .0 1)。C组和A组前后比较均无显著差异③心功能 :B组左室射血分数 (LVEF)高于A组 (P <0 .0 1) ;左室收缩同步性 :B组左室相角程(LPS)低于A组 (P <0 .0 5 )。以上各参数 ,C组和A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①首次AMI前 4 8h内心绞痛发作可导致心肌缺血预适应 (IschemicpreconditioningIP)的产生 ,并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保护心功能。②直接PCI可显著提高有IP的AMI患者的近期心肌存活性和心室收缩同步性 ,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支架植入前后进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断层显像,以了解心肌灌注缺损程度,范围,判断,SPECT在术前筛选,术后疗效评价,后期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对51例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植入前后和21例植入后半年,分别做静态和潘生丁负荷SPECT检查,定量分析心肌灌注缺损的部位,程度及范围。结果 术前50例中,心肌血流灌注程度>80%(灌注缺损程度<20%),灌注缺损范围<20%(比值越大,灌注缺损面积越大)者为0例,术后1周有7例灌注缺损程度,8例灌注缺损面积已完全正常(14%和16%),术前严重灌注缺损<49%的34例(68%),术后1周16例(32%)有改善,术前严重灌注缺损面积>70%的35例,术后1周10例有改善,19.35%,术前和术后1周静态SPECT心肌灌注缺损面积为70.75%和55.91%,改善14.74%,在术后1周及半年心肌灌注缺损程度,灌注缺损面积均有明显改善(P<0.001),而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半年潘生丁负荷SPECT心肌灌注缺损程度,灌注缺损面积与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半年静息SPECT肌灌注缺损程度,灌注缺损面积差异无显著性(<3%,P>0.05),结论 定量分析术后1周和半年SPECT心肌灌注缺损程度,灌注缺损面积较大前有明显改善,SPECT对冠心病诊断,介入治疗前病例筛选,术后疗效评价及后期随访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99Tcm-MIBI心肌显像检测“罪犯”血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显像在检测“罪犯”血管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多支血管病变并成功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等血流重建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6例,PTCA术前进行运动、静息、静脉滴注硝酸甘油介入^99Tc^m-MIBI心肌显像,明确缺血与存活心肌量最多的部位,以对应支配该部位的病变血管确定为“罪犯”血管。以术后疗效为标准,验证其准确性。结果 46例中,冠状动脉造影发现病变血管107支,心肌显像确定“罪犯”血管46支。临床对确定的“罪犯”血管进行相应的血流重建治疗,随访均有良好疗效。结论 运动、静息、静脉滴注硝酸甘油介入^99Tc^m-MIBI心肌显像检测“罪犯”血管准确可靠,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定量门控^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和^201T1心肌显像测量静息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建立其正常参考值。方法;对277例患冠心病(CAD)低风险概率(<10%)受检者行运动负荷-静息门控心肌断层显像。受检者分^99Tc^m-MIBI组(110例)和^201T1组(167例),各组再分无高血压(HBP)亚组(^99Tc^m-MIBI组85例,^201T1组128例)和HBP不伴左室肥厚9LVH)亚组(^99Tc^m-MIBI组25例,^201T1组39例)。采用QGSPECT专用分析程序测量静息LVEF。结果:^99Tc^m-MIBI组和^201T1组中HBP亚组的静息LVEF值均明显高于无HBP亚组(P均<0.05),无HBP男性患者的静息LVEF值明显低于女性患者(P<0.01);无HBP者的心率、年龄与静息LVEF值间无线性相关(P均>0.05)。^99Tc^m-MIBI组和^201T1组静息LVEF值均呈正态分布,其静息LVEF正常参考值分别为≥45%和≥43%。考虑性别影响,则^99Tc^m-MIBI组男性≥45%,女性≥48%;^201T1组男性≥42%,女性≥47%。结论:LVEF正常参考值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99Tc^m-MIBI加^18F-FDG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DISA)评价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有无存活心肌,以判断择期血运重建后存活心肌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心肌梗死患者91例,行DISA。根据超声心动图(UCG)结果将患者分为心功能不全(A组)和心功能正常(B组)2组,在行PCI术后1,3和6个月观察UCG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2组间均值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检验。结果A组灌注平均缺损(9.8±3.5)个节段,B组灌注平均缺损(5.4±2.6)个节段;2组相比,t=6.87,P〈0.01。A组代谢平均缺损(7.5±3.4)个节段,B组代谢平均缺损(4.6±2.8)个节段,2组相比,t=4.46,P〈0.01。A组检出存活心肌173个节段,占37.8%(173/458),B组检出188个节段,占61.2%(188/307),2组相比,x2=40.61,P〈0.001。A组灌注显像总评分(SPS)为(Z8.43±11.86)分,代谢显像总评分(SMS)为(20.17±8.52)分,(代谢-灌注)总评分之差(SDS)为(0.39±3.17)分;B组SPS为(21.36±9.54)分,SMS为(15.19±5.74)分,SDS为(-12.72±4.55)分,2组相比,t=3.15,3.32和15.59,P均〈0.01。A组存活心肌≥4个节段的LVEF升高差值(ALVEF)为(12.81±2.62)%,明显高于B组的(5.90±1.91)%,t=16.33,P〈0.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回缩差值(△LVEDd)为(-13.13±4.20)mm,也明显高于B组(-7.75±2.31)mm,t=6.86,P〈0.001;A组存活心肌〈4个节段的△LVEF和△LVEDd则明显低于B组,t=3.25和4.92,P均〈0.01。结论心肌梗死区是否有存活心肌及存活心肌节段数可能是择期血运重建后左心功能改善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用双核素心肌断层显像评价Q波和非Q波心肌梗死存活心肌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利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18F-脱氧葡萄糖(FDG)双核素心肌断层显像评价Q波和非Q波心肌梗死(MI)患中存活心肌的情况。方法45例MI患分为无Q波MI(NQMI,n=17)和有Q波MI(QMI,n=28)2组。均行^99Tc^m-MIBI SPECT门控心肌灌注显像、^18F-FDG SPECT心肌代谢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心肌血流灌注、代谢和门控信息等比较2组患存活心肌的情况。结果NQMI组的缺血存活心肌节段数明显高于QMI组,非存活心肌节段数明显低于QMI组(P值分别为0.001和0.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QMI组(t=4.603,P:0.000)。门控分析所得室壁增厚率和缺血存活心肌间存在良好相关性(r=0.671,P=0.000),NQMI组室壁增厚率降低的节段数明显低于QMI组(t=4.183,P=0.000)。结论对NQMI患采取更积极的治疗策略有助于挽救更多的缺血存活心肌,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代谢-灌注半定量评分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1例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H)与^18F-脱氧葡萄糖(FDG)PET心肌代谢显像,评估心肌缺血的范围、程度及心肌活力。检查后2周内行CABG。所有患者术后第3个月随访行G—MH。结果G—MH和PET图像的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均根据美国核心脏病学会(ASNC)提出的阅片指南,分别计算每一心肌节段的静息灌注评分(RS)、代谢-灌注差值(DS)及静息灌注总分(SRS)和代谢-灌注总差值(SDS)。心肌节段的DS〈0分即认为该部位心肌存活,反之则认为心肌活力丧失。在共420个心肌节段中,G—MH共检出164个缺血节段,其中93个节段活力丧失,71个节段存活。根据术前SDS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A组SDS≥0分,5例;B组-5分≤SDS〈0分,8例;C组SDS〈-5分,8例。随访G—MH发现上述3组术后左室射血分数绝对值较术前分别提高-3.60%,3.38%和6.88%。结论心肌代谢-灌注半定量评分可准确评价患者CABG后疗效,并可预测术后左室功能恢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