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院2005~2007年抗抑郁药利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我院门诊患者抗抑郁药的应用现状及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门诊患者使用抗抑郁药的种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抑郁药的处方数、购药金额及DDDs等逐年增长,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是临床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药物,3年处方数比例都在80%以上。帕罗西汀、西酞普兰、氟西汀、舍曲林等SSRI在3年中都是应用最多的药物。结论:本院的抗抑郁药应用基本合理。SSRI类抗抑郁药的应用3年中占主导地位.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应用较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我院抗抑郁药使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抗抑郁药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DDDs呈逐年上升趋势,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的销售金额每年都占80%以上,成为一线抗抑郁药,西酞普兰、氟西汀、舍曲林是近3年来使用最多的SSRI类药物。结论:我院抗抑郁药使用基本合理,SSRI成为抗抑郁首选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应用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我院门诊患者抗抑郁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4~2008年我院门诊患者使用抗抑郁药的种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及DDDs等逐年增长,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和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双重抑制剂(SNaRI)是临床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药物。结论:本院的抗抑郁药应用基本合理。SSRI和SNaRI类抗抑郁药的应用在5年中占主导地位,三环类抗抑郁药(TCA)应用较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慢性精神病患者使用精神药物情况。方法选取到我院进行慢性精神病治疗患者120例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经过诊断后,针对他们的实际病情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详细记录药物的具体使用情况。结果单一使用一种药物治疗61例(50.8%)。使用两种药物治疗39例(32.5%)。使用3种药物或以上治疗20例(16.7%)。用药频度排在第一位的为氯丙嗪(41例,34.1%),第二位的为氯氮平(32例,26.7%),第三位奋乃近(30例,25.0%)。抗精神病药物联合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为54例(45%),联合心境稳定剂为22例(18.3%),联合抗抑郁药物为8例(6.7%)。结论近年,我院精神病用药发生较大变化,在选择上以氯丙嗪和氯氮平为主,使用剂量均在安全范围之内,且以单一用药居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院抗抑郁药的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对2008—2012年我院抗抑郁药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使用的抗抑郁药包括6大类17个品种;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和DDDs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的销售金额排序及DDDs排序均居第1位,成为临床一线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药(TCA)的销售金额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其使用强度仍较高,同时呈逐年下降趋势;曲唑酮、米氮平、丁螺环酮等新型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增长较快。结论:我院抗抑郁药的使用结构较合理,SSRI等新型抗抑郁药已逐步成为基层医院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药,基本符合我国目前抗抑郁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蔡素华  朱海兵 《医药导报》2001,20(10):648-649
目的:了解初诊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选用精神药物情况。方法:采用自制精神药物使用表格按分层抽样法调查全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使用精神药物(PD)情况,作1a后应用追踪分析。结果:684例患者中,单用抗精神病药(APD)69.4%,2,3种APD合并者分别占24.3%,6.3%;APD使用频率分别是氯氮平(28.7%)、奋乃静(21.4%)、利培酮(20.2%),舒必利(16.2%),氯丙嗪(8.2%)、其他(5.3%),折合氯丙嗪日平均最高剂量约328mg;苯海索预防性用药效多(45.2%),APD合并抗焦虑药(48.2%),抗抑郁药(17.9%),合并抗焦虑药+抗抑郁药(5.1%),抗躁狂药(3.3%);1a后追踪首选APD使用率64.8%,换选药物主要以氯氮平、利培酮为主、利培酮为主,合并用药明显减少;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使用频率逐渐增高,已成为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主要首选药物。结论:对初诊精神分裂症患者次药方案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我院2005-2007年门诊抑郁症患者的用药情况.方法:采用药历统计软件对我院2005-2007年门诊抑郁症患者用药品种、销售金额、用药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药品具有多种优势,我院在抑郁症的治疗当中,以SSRI为主,辅以三环类、非典型抗抑郁药.结论:我院在抑郁症药物治疗上,药品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该院住院抑郁症患者精神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使用一日法对该院2012年抑郁症住院患者的精神药物处方进行调查。结果药物治疗抑郁症的方案有13种,联用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和心境稳定剂88例(72.73%);使用的抗抑郁药均为新型抗抑郁药,其中舍曲林使用频率最高(29.75%);使用抗精神病药94例(77.69%),其中奥氮平使用频率最高(27.27%);抗焦虑药以苯二氮卓艹卓为主,阿普唑仑与劳拉西泮共占59.50%(72/121)。结论该院抗抑郁药的使用能够做到个体化用药,治疗抑郁症方案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9.
32例急性肾盂肾炎住院患者抗茵药物使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本院近年急性肾盂肾炎住院患者的抗茵药物使用情况。方法:查阅2002年1月~2003年12月32例急性,肾盂肾炎住院病历,对尿茵检查结果,抗茵药物使用频度、联用情况、出院带药等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抗茵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洁尿培养以阴性为主(71.9%);头孢哌酮/舒巴坦针剂的使用频度最高:二联用药占大部分(65.6%);出院带药以头孢丙烯居多(31.2%)。结论:临床医生在使用抗茵药物治疗急性肾盂肾炎时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抗抑郁药对心电图(ECG)的影响。对象与方法:对242例住院抑郁症患者服用抗抑郁药物期间的ECG变化进行分析。结果:ECG异常率为42.1%,以阿米替林引起ECG异常较多,且与药量有关。抗抑郁药联用锂盐或联用抗精神病药ECG异常率显著高于单一用药。ECG改变以心动过速占首位,T波改变居第二。结论:抗抑郁药物治疗过程中应注意ECG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抗抑郁药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抗抑郁药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和DDDs呈逐年上升趋势。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已成为一线抗抑郁药,三环类(TCAs)抗抑郁药应用逐年减少,新型抗抑郁药用量呈上升趋势。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文拉法辛和米氮平是我院常用的抗抑郁药。结论:应加大国产新药的开发和使用,加强用药教育,为合理用药及开发新产品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瑞波西汀单独应用或联合其他抗抑郁药治疗重症抑郁症障碍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194例重症抑郁发作患者,分为单用组和联用组,分别单独给予瑞波西汀或者瑞波西汀联用其他抗抑郁药(主要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为期8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RS)评估抗抑郁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94例患者的HDRS评分、HARS评分均明显下降。单用组的HDRS减分率[(73.39±17.73)%]显著高于联用组[(62.71±29.33)%](P<0.01),有效率(90.8%)也显著高于联用组(78.8%)(P<0.05)。常见不良反应为头晕、口干和出汗,多为轻微和轻度,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2%;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瑞波西汀单独及联合应用治疗抑郁症均疗效明显,且瑞波西汀单独应用疗效优于联合应用。瑞波西汀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3.
铁常乐  王传跃 《中国药房》2010,(26):2406-2408
目的:调查我院2008年抑郁症住院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检索我院2008年出院并符合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病历资料,对精神药品的应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新型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拮抗药(NaSSA)的使用达到89.9%,舍曲林应用比例最大,占22.5%。新型抗抑郁药合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尤其是喹硫平治疗较多(39.2%)。结论:使用新型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已成为临床用药的主流,联合用药尤其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比例高。联合治疗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肖林  成孝林 《上海医药》2012,(23):23-27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抗抑郁药使用特点,了解我院抗抑郁药物的应用现状,分析用药特点,预测用药趋势,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时我院2007—2011年抗抑郁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efineddailydose,DDDs)和日均费用(defineddailycost,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型药物的使用量逐年上升,5年销售金额增长2.2倍,DDDs增长1.89倍;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类药物使用量则逐年下降,5年销售金额下降近40%,DDDs下降近30%。抗抑郁药物的DDC稳中有降,新型药物的DDC是TCAs类药物的10倍。结论:我院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基本合理。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药物使用的品种最多,使用份额最大;SNRIs类药物呈现快速增长;更多使用国产药物能有效降低抗抑郁药物的DDC。  相似文献   

15.
曾华 《中国实用医药》2009,4(13):192-194
目的了解本院抗抑郁药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根据抗抑郁药的结构及作用机制不同进行分类,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efinded Daily Dose,DDD)频度分析法,对我院2004-2008年临床应用的抗抑郁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使用的5类(共11个品种)抗抑郁药中,以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为临床首选药物,其使用频度及金额均居前位。结论我院使用的抗抑郁药就品种结构而言基本是合理的,总体用药频度及金额趋于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16.
武汉地区24家医院2006~2009年抗抑郁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程亮  刘东 《中国药师》2010,13(10):1486-1488
目的:分析抗抑郁药在武汉地区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为指标的分析方法,对武汉地区24家医院2006—2009年抗抑郁药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抑郁药总体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逐年升高,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位居前列,三环类抗抑郁药应用比例下降。结论:氟哌噻吨/关利曲辛和SSRIs因为良好的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已经成为抗抑郁治疗的一线用药,其他新型抗抑郁药发展较快,经典抗抑郁药的使用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