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理论认为,气的根本在肾而统于肺脾,在表则护卫皮毛,充实腠理,使人有抗邪能力,在内则导行血脉,升降阴阳,周流一身。气充则强,气少则虚,气顺则平,气逆则病。血为气之母,气赖血以附,血载气以行。血液循行于人体,滋养周身,如有亏乏、凝滞、妄行均会使人生病。气虚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伤过度,或久病不愈,使肺、脾、肾等脏腑的功能减退,使气的生化不足所致。血虚多由久病不愈,阴血虚耗,或失血过多,或脾胃功能失和,使水谷精微不能化生血液所致。由于气与血有着密切的关系,故血虚者可引发气虚,而气虚者由于不能化生血液,又会导致肌体出现血虚的症状。  相似文献   

2.
李老曰:“噎嗝为病,病在上焦,气多血少,重在利膈,此外尚需与食道贲门癌相鉴别。经云:‘三阳结渭之膈。’三阳既结,便秘不通,火迫上行,因而噎嗝不下。故治疗噎膈初则养阴清肺,久则滋肾益脾,脾旺则心肾得交,脾健则气生津润。”  相似文献   

3.
补气生阳:用于脾肺气虚或中气下陷之症。脾为生化之源,肺主一身之气。脾肺气虚则会出现食少便溏、气短乏力等症。如兼中气下陷,则能导致久泻脱肛、子宫下垂;如气虚不能摄血,则能引起便血、崩漏。黄芪能补脾肺之气,为补气要药,且有升举阳气的作用,所以可用于上述诸症,须随不同的气虚表现而相应的配伍。  相似文献   

4.
逍遥散始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治肝郁血虚脾弱之症.由柴胡、当归、白术、白芍、茯芩、炙甘草、薄荷、烧生姜组成.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条达为君药;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当归甘辛苦温,养血和血,且气香可理气,为血中之气药;白芍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助肝用,使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共为臣药;肝郁则土衰,肝病易传之于脾,<金匮要略>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故以白术、茯芩、炙甘草,健脾益气,非但实土以益木,且使气血生化有源,共为佐药:用法中加薄荷少许,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烧生姜降逆和中,且能辛散达郁,亦为佐药;柴胡为肝经引药,又兼使药之用,合而成方,深合<素问·藏气法时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之旨,可使肝郁得疏,血虚得养,脾弱得复.  相似文献   

5.
肺纤维化作为发病率逐年上升的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通过探讨脾与肺纤维化的相关性,我们可以了解到,脾属土,为肺之母,二者相生相及,一主气,一统血,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紧密相连,密不可分。脾脏虚弱,则气血不足,免疫功能低下,抗病能力减弱,易导致肺纤维化的发生。因此在治疗肺纤维化时,我们应当重视健脾。脾脏旺盛,则气血生化有源,津液输布有力,肺脏得以濡养,奏复肺清宣治节之功。  相似文献   

6.
王淑贤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4):1136-1137
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养。妇女以血为本,一生中的经、孕、产耗血颇多,更加依赖藏营统血之脾和多气多血之胃的支持。可见脾胃与妇科的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7.
HIV感染无症状期的病机不离"虚""郁"二字,虚者,多为脾胃之气不足也;郁者,气机不畅也。而郁总不离气、血、湿、痰、食、火六因,气、血、火多由肝生,而食、痰、湿多由脾成。此期治疗当从肝脾二脏入手,疏肝健脾、调畅气血,如此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及早控制病情恶化,扭转病情局势,进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1 治血必先治气根据气为阳,血为阴,阴阳互为其根,气血相互为用的理论,治疗血证应遵循“治血必先治气”的原则,以虚实不同而分治.因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为气之守,气得之而静谧;气结则血凝,气虚则血脱;气迫则血妄行,气不谧而血难宁.何况气有余便是火,火盛则动络失血.治疗宜先降其气,降气即  相似文献   

9.
脾是人体五脏之一 ,有运化水谷精微 ,运化水湿 ,统摄血液的功能 ,对人体气、血、精、液生理病理变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女子经、孕、产、育与冲任脉盛衰关系密切 ,而冲任之脉需后天水谷之精的滋养才能任脉通 ,太冲脉盛 ,血海满盈 ,经期如常 ,如脾之功能失常则经水紊乱。1 .月经病与脾的功能关系1 .1脾主运化对经血的影响脾主运化指脾对人体摄入的水谷有消化吸收的作用。其功能正常精微物质不断输布全身化而为气、为血 ,使任脉通、太冲脉盛 ,月事按时而下。脾虚不运 ,饮食减少 ,脏腑经络不能得到后天水谷精微滋养 ,则经水不能按时而至 ,或…  相似文献   

10.
1 气血痰火为患曹氏于高血压 (眩晕 )病的认识 ,宗《素问·调经论》经旨“血之与气 ,并走于上 ,则为大厥”。承继先贤论述 ,结合自己经验 ,认为高血压的病机在于气、血、痰、火四端 ,不离阴阳两纲。气属阳 ,血属阴。气为血帅 ,血之灌输脏腑 ,淖泽肌肤 ,周流不息 ,无不赖诸气之推动。气充调和 ,则血行调畅。若气横肆窜扰 ,则血易于涌决 ;若气耗浮弱 ,则血易于凝泣。因而 ,眩晕、耳鸣、昏仆、偏枯诸症 ,纷陈杂见 ,皆由于气血违其常序。而气血之违常 ,又由于火之窜扰。高血压患者 ,每多紧张、愤怒、忧愁、思虑过度等情志的刺激 ,致阴液耗伤。…  相似文献   

11.
马骏运用行气法治疗脾胃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为神之使,又为血之帅。人以气为主,息息相运,连续不断。气盛则盈,气衰则虚,气顺则平,气逆则乱。气病即气机的逆乱和功能的盛衰。脾胃为中焦枢纽,气病每多。如脾胃气滞可见脘腹痞满疼痛,脾胃气逆可致呕吐呃逆,痰气交阻可见噎膈反胃,抑或是脾胃虚弱者,亦多夹胃纳呆滞、气...  相似文献   

12.
血瘀既是糖尿病发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贯穿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始终。本病前期多为胃强脾弱,治疗上则以调和脾胃,佐以行气活血,中药在调和脾胃的基础上加用活血行气之品;糖尿病初期多为阴虚血燥,治以益气养阴的基础上,兼顾活血化瘀;中期病机复杂,可分为气虚血瘀、阳虚血瘀、气滞血瘀、痰瘀互结等证,可通过补脾益气、温补肾阳、疏肝理气、化痰除湿之法以达活血化瘀之效;后期瘀血停滞,则并发多种病证,急则治其标,但活血化瘀始终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13.
王爱华教授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省名中医王爱华教授认为脾胃气虚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之本,湿热为致病之标,热毒为下血之因,血瘀为局部病理变化,肠疡为局部病理表现,日久则病及于肾,脾肾双亏,提出健脾助运是根本、调气和血辅其治、清热化湿贯其中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认为慢性乙型肝炎涉及络分、血分,涵盖三阴经肝脾肾三脏,病邪已不单是疫气,还夹杂了湿、痰、瘀血等,病位由气分深入血络。治疗大法以扶正化恶血为主,以养肝益肾、疏肝健脾化瘀、滋阴益气化恶血为主要治疗方法。方药多化裁于经方,如平调寒热虚实之乌梅丸,开郁疏肝之四逆散,调和肝胃之柴平散,扶正化瘀之鳖甲煎丸,行气化瘀之旋覆花汤,健脾益肾渗湿之参苓白术散,调和肝脾之逍遥散等。并自拟养肝益肾、健脾清透的养肝益肾方。  相似文献   

15.
和法 ,乃治则大法之一 ,为历代医家重视和倡导。清代医家唐宗海 ,对血症的治疗颇有创见 ,现就其治疗血证中的“调气和血”观点浅析如下。1 调气和血 ,治本之道气血 ,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唐氏认为血气二者 ,原不相离。他根据《内经》气血相关的理论 ,明确指出 :“其气冲和 ,则气为血之帅 ,血随之而运行 ;血为气之守 ,气得之而静” ,强调了气血在人体的重要性。气与血具有相互滋生、相互为用的密切关系。“气盛则血充 ,气衰则血竭。气着则血滞 ,气升则血腾”。如果气血调和失当 ,就会出现气结血凝 ,气虚血脱 ,气迫血走的病理变化。他…  相似文献   

16.
【消谷善饥】指胃中有邪热,吃的多,很快又感到肚子饿的证候。【脾统血】脾的功能之一是统血。就是控制血液使之循经运行不致溢散于脉管之外。由于脾能益气气能摄血,循经而行,故脾气足,则血不妄行。否则“血不循经”发生出血病,因之在治疗上多采用补脾以统血的治法。【谷气】指食物经消化吸收后,营养人体的物质。【肺失肃降】肺主肃降,应保持肺系(包括气管)清肃通畅。肺主呼吸,肺气以下行为顺,肺系不能容纳丝毫异物;肺为娇脏,喜润恶燥,应时刻保持清肃(清即清凉,肃即肃  相似文献   

17.
肺纤维化作为发病率逐年上升的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通过探讨脾与肺纤维化的相关性,我们可以了解到,睥属土,为肺之母,二者相生相及,一主气,一统血,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紧密相连,密不可分。脾脏虚弱,则气血不足,免疫功能低下,抗病能力减弱,易导致肺纤维化的发生。因此在治疗肺纤维化时,我们应当重视健脾。脾脏旺盛,则气血生化有源,津液输布有力,肺脏得以濡养,奏复肺清宣治节之功。  相似文献   

18.
钟天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13(3):125-125,129
大凡出血病证 ,多与热与气有关。热伤脉络或气虚不摄或气滞脉阻等因素 ,均可导致各种出血。而一些慢性出血 ,则多因脾气亏虚 ,统摄无权。用补脾摄血、引血归脾等法治疗奏效甚捷。本文就“脾统血”谈点体会。《难经·四十二难》说 :“脾主裹血 ,温五脏。”脾统血 ,即指脾气对血液运行、输布的管辖与制约作用。它包括“藏营化血”“统血”两层意思。1 脾气健旺 ,统摄得宜 ,则血循常道1 1 藏营化血 《灵枢·决气篇》说 :“中焦受气 ,取汁变化而赤 ,是谓血。”血液源于水谷精微 ,化生于中焦脾胃。脾气充足健运 ,能够促进血液的正常生化 ,维持…  相似文献   

19.
步玉如老师是全国著名老中医,学验俱丰,造诣精深,擅治脾胃病。笔者有幸跟师步老临床学习,获益非浅。本文兹将所学步老治疗脘痛经验择要介绍如下。一、疼痛分气、血、寒、热论治。 (一)气痛:中医认为“气痛多为初病,血痛多为久病,初病在经,久病入络。”“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步老强调初病在经从气治,久病在络从血治的原  相似文献   

20.
浅谈营卫之气对血的固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营卫之气对血的固摄作用牛阳1李熳2时银英1血在脉管中流布全身,环固不休,全赖气之推动与固摄作用。对气的这种固摄作用,一般多高度地概括为“脾统血”[1]。但深入分析不难发现,气的这种固摄作用,正是通过脾胃化生的营气、卫气的直接作用而实现的。如《灵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