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免费治疗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贫困家庭精神分裂症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免费服药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随访1年,采用精神分裂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等评估。结果: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基线、6个月后及1年后随访的PANSS总分、各因子分、SDSS总分分别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基线、6月后均无统计学差异;1年后SDSS总分、PANSS总分、阳性因子分、一般病理因子、思维障碍、偏执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性;免费治疗组1年后各指标与入组前相比分值降低(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免费服药后精神症状缓解明显,同时其社会功能缺陷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住院与社区康复治疗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与社区康复治疗两组患者疗效、社会功能缺陷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卫生经济学指标有何差异。方法:以住院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300例及在社区康复站治疗300例进行为期一年的观察,采用BPRS、PANSS、SDSS量表,自编肇事肇祸危险性评估量表及生存质量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 结果:两组BPRS、PANSS减分率、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SDSS在治疗第3、6个月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第9、12个月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对照组则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1。治疗组肇事肇祸危险性评估分值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家属生活满意度及总体幸福感明显好于治疗组(P<0.01)。对照组平均每月医疗费用明显低于治疗组。结论: 开展社区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以达到理想的疗效,较好的社会功能,较低的肇事肇祸率,减轻家庭及政府的经济负担,提高家属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社区康复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的疗效及意义。方法:将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社区康复组(研究组)和住院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历时1的。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30)、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选量表(SDSS)和复发率等进行评估。结果:与入组时比较,在6个月末和1年末,研究组的BPRS、NOSIE、SDSS各量表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01)。复发率(0%)也低于对照组(20%),结论:社区康复疗法能有效控制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并可显著降低复发率,是实施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治疗的重要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行为治疗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行为治疗对缓解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自知力和治疗态度方面的作用。方法将 96例非急性期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行为治疗组 (以下简称治疗组 ,48例 ,其中脱落 2例 )和对照组 (4 8例 )。对行为治疗组进行行为治疗共 6个月。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 (ITAQ)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行为治疗组干预后与干预前的PANSS评分、阴性量表得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得分、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得分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第 6个月末时点与干预前时点评分差值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PANSS分、阳性量表分、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分的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阴性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行为治疗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及其自知力和治疗态度。  相似文献   

5.
慢性精神分裂症社区康复干预前后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陆德青  肖刚  李淑香 《中国康复》2009,24(2):141-142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康复干预措施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与社会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4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均采取生活技能指导、社会活动参与、心理干预等综合措施进行康复干预,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筛选评定量表(SDSS)对干预前后的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康复干预6及12个月时PANSS、SDSS评分大多数项目与康复干预前比较有明显下降(P〈0.05及0.01)。结论:社区内坚持系统的综合康复干预措施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改善,社会功能恢复与维持具有较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家庭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简明精神评定量表(BPR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治疗中家庭干预进行调查并对影响家庭干预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1例患者中,家庭干预由父母主导者其病情控制好,其效果优于配偶、子女、兄弟姐妹及其他亲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干预在精神分裂症社区治疗中作用很大,但由不同人员主导其干预效果差异大,要努力提高主导者的关怀能力与决心,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与家庭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信念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新乡市)中的28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量表和简明药物影响与信念量表调查入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服药信念.分析影响患...  相似文献   

8.
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环境与复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调查916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环境对疾病复发的影响,结果显示家庭环境差的复发率为66.7%,家庭环境好的复发率为24.7%,复发与患者性别无差异。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寻求精神分裂症防治、康复尽早回归社会方法及措施.方法对108例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3年期开放管理、门诊治疗、社区康复,回归社会、社会功能恢复做临床研究.结果临床显效52例(48.15%),有效33例(30.56%),疗效差23例(21.3%),总有效率78.71%,恢复全劳动力48例,半劳动力35例,简单劳动力25例,正常工作、生活65例.减轻社会、家庭压力、经济负担明显的85例(78.70%).结论精神分裂症开放管理、门诊治疗、社区康复提高了临床治疗,使患者的社会功能、劳动力恢复较快,社会、家庭、病人压力和经济消耗明显减少,在精神医学临床工作中值得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1.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精神病人对社区治疗的依从性是衡量一个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我们于1990年11月至1991年3月,在双流县万安乡采用心理教育性家庭干预、研究发现:该方法能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病人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其药物治疗依从率从5.7%上升到干预后的37.1%。而情感性精神病依从率较差。  相似文献   

12.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职业康复训练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许祖年  杨丽  招俊华 《中国康复》2009,24(4):283-284
目的:探讨职业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在维持原有药物治疗及剂量不变的同时对3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6个月的职业康复训练,包括手工作业、绿化保养、书法等。应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于训练前后分别进行评定。结果:训练6个月后,30例患者IPROS总分、各因子分及BPRS的总分和分量表分均低于训练前(P〈0.01)。结论:职业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及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院外综合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家庭康复中服药依从性的作用.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同类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家庭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性电话回访1次/2周与1次/月的社区集体性服药督导等院外干预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家庭康复中的服药依从性以及1年后疾病的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年,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复发率为8.0%,对照组复发率为2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外综合干预能有效地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家庭康复中的服药依从性,减少患者自行减药停药行为,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0例痊愈出院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采用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于患者入组时及出院后的第12个月末各进行1次BPRS、GAS、CGI-SI评定和比较。结果两组于随访1年后的BPRS、GAS、CGI-SI评分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社区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的恢复,降低复发及住院的风险,有较好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朱建中  顾君  汤莉  周晓婷 《中国康复》2011,26(4):312-313
目的:探讨脑波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作用。方法: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7例,均口服常规剂量的利培酮片。观察组配合脑波治疗,根据患者症状选择操作程序。治疗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SCL-90总分和人际关系、抑郁、焦虑、躯体化单因子分及SDSS总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0.01);对照组仅抑郁、焦虑、躯体化单因子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SDSS总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辅助脑波治疗能有效缓解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精神状况,改善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6.
唐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4):1041-1043,1089
目的探讨社区独立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6月某院临床康复出院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其间有8例患者放弃训练,实际完成52例;观察组患者进行社区独立技能训练,其间有4例患者放弃训练,实际完成56例。于入组时、和训练8周末、26周末、1年后,分别采用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量表(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positive symptoms,SAPS)、阴性症状量表(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gative symptoms,SAN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ocial dysfunction scale,SDSS)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并于入组时、训练1年后采用护士观察量表(nurses' 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NOSIE)对两组患者进行康复状态的评估。结果训练8周末、训练26周末、训练1年后,观察组患者SAPS、SANS、SD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训练1年后,观察组患者NOSIE评分优于入组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社区独立技能训练更能有效地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明显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社区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91例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分为干预组47例和对照组44例,均服用氯氮平维持治疗。干预组同时进行社区技能训练,第1个月为宣传教育、制定具体训练计划阶段,组织患者与人群交流;第2个月正确管理和使用药物,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第3个月能识别病情复发的先兆和及时用药,能拒绝饮酒和吸毒等。于入组时及训练3个月后、再干预性指导随访9个月后采用阳性与阴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和神经心理成套测验(HRB-RC)中的连线测验A和B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与干预前比较,2组患者在干预3个月随访9个月时,PANSS评分均明显降低,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0.01)。WCST及HRB-RC的A、B连线测验,干预组干预后各时段均明显降低,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各时段变化不明显。结论:社区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拔能和认知功能的提高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愈前后述情障碍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比较3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愈前、后以及与40例正常人的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评定结果。【结果】述情障碍在-l占床治愈前组的发生率为(63.9%),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5%)。精神分裂症患者治愈前、后TAs总分及各因子分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患者治愈前TAS总分和情感辨别不能、情感描述不能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治愈后(P〈0.05),外向性思维因子分无明显差异(P〉0.05);临床治愈前组TAs总分和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愈后组TAS总分和外向性思维、情感辨别不能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情感描述不能因子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治愈前TAS评分与发病次数具有显著的正相关(r=0.453,P〈0.01),与病程、文化、年龄和性别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均存在述情障碍,治愈后述情障碍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精神分裂症的社区家庭干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初步报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家庭干预的试验研究。试验对象是在社区中随机抽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采用 BPRS、SANS、DAS、FIS 及自制临床效果调查表作为评估工具。干预措施主要着重疾病知识教育、加强用药常识教育、调整家庭交流关系及解决不良行为问题,并强调定期到每个家庭进行干预的方式,适当结合家庭集会以集中讲解。经过6个月的试验,干预组在精神表现和社会功能方面的效果比对照组有较明显的改善(P<0.05)。试验前后干预组自身比较在几乎全部量表项目上的评分差异都呈现极显著的统计意义(P<0.01),提示了一定程度的病情好转、社会功能改善、家庭负担减少以及复发现象减少。本文还论述了家庭干预措施如加以改进和简化,很有可能创立适合推广使用的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