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免疫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在本院住院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220名和HBsAg阴性孕妇180名,分别纳入HBsAg阳性组、HBsAg阴性组,收治时间为2014年11月1日~2016年8月31日,HBsAg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接种10μg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sAg阴性孕妇所生新生儿接种5μg或10μg乙肝疫苗,对比血清学指标和母婴阻断情况.结果:HBsAg阳性组中接种10μg乙肝疫苗组新生儿的HBsAg阳性率和抗-HBs阳性率同接种10μg乙肝疫苗+1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组的新生儿相比不存在较大的差距(P>0.05);HBsAg阴性组中接种5μg乙肝疫苗组新生儿的HBsAg阳性率和抗-HBs阳性率与接种10μg乙肝疫苗组的新生儿进行对比差异较小(P>0.05);HBsAg阳性组中接种10μg乙肝疫苗+1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组的母婴阻断成功率比接种10μg乙肝疫苗组高(P<0.05).结论:针对HBsAg阴性孕妇所生的新生儿,实施接种5μg或10μg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较好;针对HBsAg阳性孕妇所生的新生儿,采取接种10μg乙肝疫苗和1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免疫方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与阴性母亲的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调查韩相卿赵昌文*邢承金刘曰儒(无棣县妇幼保健站*无棣县防疫站,251900)关键词乙肝表面抗原;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我国HBsAg携带率为10%左右,在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中,母婴传播是重要的传...  相似文献   

3.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新生儿免疫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新生儿接种国产5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从东莞市石碣医院预防接种门诊登记的,2005年7~12月出生的,按规定接种程序完成乙肝疫苗接种的新生儿中随机抽取303名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新生儿免疫后抗-HBs几何平均滴度(GMT)为(201.36±14.89)mIU/ml。母亲乙肝HBsAg阳性/阴性、母亲乙肝HBeAg阳性/阴性、男/女、是否出生低体重、是否早产、本地/外地的新生儿之间抗-HBs抗体GMT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HBs阳转率为97.69%,达到卫生部规定的免疫成功率指标(85%)(t=6.19,P<0.001);母亲HBsAg阳性/阴性、HBeAg阳性/阴性的新生儿之间抗-HBs阳转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HBsAg阳性率0.33%,母亲乙肝HBeAg阳性/阴性的新生儿HBsAg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后母婴传播阻断保护率为96.16%。结论新生儿接种国产5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与乙肝免疫球蛋白100 IU联合使用,有良好的母婴传播阻断保护作用。母亲乙肝感染状况(HBsAg、HBeAg阳性)是影响新生儿乙肝抗-HBs阳转率的危险因素;母亲乙肝HBeAg阳性是影响新生儿乙肝疫苗母婴传播阻断保护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海南省贫困地区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为制定贫困地区乙肝疫免疫应用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儿童用标准组群抽样(PPS)方法,检测HBsAg用ELISA方法。结果:贫困地区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39.9%,HBsAg携带率为9.4%,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降低HBsAg携带率,接种疫苗较未接种儿童的HBsAg携带率低72.5%,不同接种率地区的HBsAg携带率不同,两个市县间,城镇与农村间的接种率及HBsAg携带率均存在显性差异,导致乙肝疫苗接种率低的主要原因为收费过高和不知道要接种。结论:给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地降低儿童的HBsAg携带率,降低乙肝疫苗接种费用,加强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是提高贫困地区乙肝疫苗接种率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乙肝免疫球旦白(HBIG)分别联合相同剂量国产、进口重组(酵母)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用HBIG分别联合国产、进口乙肝疫苗10μg/0.5mL免疫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膜抗原(HBeAg)双阳性或只有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共130例,采用0、1、6个月接种程序,测定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滴度及HBsAg。结果国产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为1.49%,保护率为98.14%;进口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4.76%,保护率为94.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IG联合国产、进口10μg乙型肝炎重组(酵母)疫苗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同样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西宾阳县自然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状况,为乙肝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宾阳县刘村常住人口958人随机开展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进行乙肝血清学实验室检测。结果HBsAg阳性率6.68%,抗-HBs阳性率55.43%,HBeAg阳性率1.15%,抗-HBe阳性率12.11%,抗-HBc阳性率46.56%;男女性别之间HBsAg与抗-HBs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sAg、抗-HBs、抗-HBe、HBeAg阳性率及ALT异常率标志物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后又逐渐下降;乙肝标志物五项全阴占29.33%。结论宾阳县刘村自然人群免疫不成功与未免疫人群之和占29%,乙肝感染状况仍然很高。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人群HBV感染的有效措施,加强传染源管理,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高危人群扩大免疫,才能有效控制乙肝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我区自1992年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以来,4岁幼儿班及小学1~6年级学生的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效果及乙肝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于2003年8~10月对我区4岁幼儿班及小学1~6年级的学生进行HBsAg、抗-HBs指标检测。结果 HBsAg阳性率为0.64%,其中HBsAg阳性率最高是小学六年级,阳性率为1.12%,最低是4岁幼儿班,阳性率为0.08%;抗-HBs阳性率为66.25%。结论 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对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乙肝疫苗接种率为HBsAg携带率的关系及海南农垦地区乙肝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为制定海南垦区乙肝疫苗免疫应用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接种史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HBsAg和抗-HBs用ELISA检测法。结果:调查1-18岁人群6669人,乙肝疫苗接种率为41.2%,HBsAg携带率为9.2%。其中全程接种者HBsAg携带率为2.4%,未接种者HBsAg携带率为14.0%,两者差别有显著性,疫苗接种保护率为82.9%。HBsAg携带率随着接种率的而降低。抗-HBs检测843人,抗-HBs阳性率为62.8%,其中全 程接种者抗-HBs阳性率为85.7%,未接种者抗-HBs阳性率为36.9%。结论:乙肝疫苗的接种有效地降低了人群HBsAg的携带率,削平了5岁以下儿童的高峰。说明海南垦区推广乙肝疫苗接种取得显著成果,但因大龄组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不同, 目前仍处于高HBsAg携带率范围。本区应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同时加强青少年中易感人群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实施乙型肝炎(乙肝)免疫策略16年的广东省江门市区.分析免疫复盖人群HBsAg阳性原因.为提高乙肝计划免疫工作质量.有效预防和控制HBV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以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市区四所中小学校进行乙肝感染史调查,通过问卷洲查并查阅历年体检(乙肝血清监测)记录,获得HBsAg阳性名单及其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四所学校中共测查5625人,查出HBsAg阳性63例,阳性率为1.120%(63/5626)。63例中无乙肝免疫史19例.占30.15%;免疫史不详7例,占11.11%;未及时免疫18例,占28.57%;非全程免疫5例,占7.93%。母亲HBsAg阳性14例,占22.22%。结论:开展乙肝疫苗计划免疫的地区.免疫复盖人群HBsAg阳性主要为漏注疫苗和出生后不及时免疫。为进一步降低乙肝的发病率和感染率,必须从提高计免工作质量入手,降低漏注率和不及时免疫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泉州市HBsAg阳性产妇所生儿童的乙肝免疫状况,评价本市乙肝母婴阻断方案的保护效果,并分析免疫失败的流行特征。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整理泉州市惠安、石狮两县HBsAg阳性产妇及其新生儿基本信息,在新生儿完成3针乙肝疫苗接种后1~2月,采集血标本并通过胶体金法检测HBsAg、抗HBs。结果 HBsAg阳性产妇所生儿童经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免疫后,其抗-HBs阳性率为93.1%,HBsAg阳性率为1.8%,免疫失败率为6.9%。新生儿乙肝免疫失败与HBsAg阳性产妇谷丙转氨酶(ALT)值和HBV-DNA值高低、产妇HBeAg阳性与否有关(P<0.05),ALT、HBV-DNA值越高,免疫失败的概率越大,HBeAg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免疫失败率高于HBeAg阴性;乙肝母婴阻断与HBsAg阳性产妇ALT值和HBV-DNA值高低有关(P<0.05),ALT、HBV-DNA值越高,母婴阻断失败的概率越大。HBV-DNA≥104 cps/mL HBsAg阳性产妇选择20 μg/mL乙肝疫苗和200 IU HBIG进行接种的率明显高于HBV-DNA<104 cps/mL 产妇。结论 泉州市现行乙肝母婴阻断策略实施效果较好,建议HBeAg阳性且HBV DNA载量>6 log10 IU/mL的母亲在孕期进行干预治疗,以进一步减少免疫失败率,提高母婴阻断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芦山县2003年启动"新生儿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项目"以来芦山县人群乙肝感染情况.方法 用同一厂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抽查25岁年龄组人群与15~18岁年龄组、30岁以上年龄组人群乙肝病毒携带情况.结果 2003年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项目"后出生的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较项目实施之前出生的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结论 芦山县正式启动"新生儿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项目",并实行免费接种后,笔者所在县低年龄组人群乙肝病毒携带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评价新生儿接种免疫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结果,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并检测抗体水平。结果:所有5200名新生儿接种后,接种HepB1的为5118名,接种有效率为97.79%,其中HepB124h内及时接种率达97.19%。孕妇中98.10%检测了HBsAg,母HBsAg阳性率达4.78%。结论:可采用重复免疫的方法对新生儿进行免疫,提高应答水平。  相似文献   

13.
唐惠英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12):1472-1476
目的 了解佛山市三水区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无应答的影响因素,为乙肝疫苗免疫无应答人群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方法 对辖区幼儿园4岁年龄组(限在±半岁年龄)共608名儿童采取检测乙肝标记物,查阅免疫接种资料及电话询问等方式,筛查出符合条件的病例组,并按1:2配对方法抽查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因素与乙肝疫苗免疫无应答关系的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父亲乙肝病毒HBsAg阳性相对于父亲各项感染指标全阴时,婴儿出现免疫无应答的OR=1.645(95%CI 1.1120~ 2.4340),父亲乙肝病毒HBsAb阳性相对于父亲各项感染指标全阴,婴儿出现免疫无应答的OR=0.7070(95%CI 0.5180~ 0.9630),父亲有乙肝疫苗免疫无应答史,婴儿出现免疫无应答的OR=1.49(95%CI 1.108~ 2.005),第三次接种疫苗剂量,OR=2.574(95%CI 1.110~5.964),婴儿用餐具消毒效果OR=1.2510(95%CI 1.009~ 1.5520)经以上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父亲乙肝病毒HBsAg阳性”、“父亲有乙肝疫苗免疫无应答史”、“第三次接种疫苗剂量”、婴儿用餐具消毒效果为新生儿乙肝免疫无应答的危险因素,而“父亲HBsAb阳性”是新生儿乙肝免疫无应答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乙肝疫苗在海南省推广应用10年的效果,为制定乙肝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随机原则根据海南省不同经济状况分层抽取5个市县,各市县根据不同经济水平抽取3个点,每个点按年龄组对1-10岁儿童各调查30-50名;按调查表内容调查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史和表面抗原携带率(HBsAg),并与1992年全国肝炎流调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调查了1-10岁儿童1552名,乙肝接种率为54.2%,HBsAg平均携带率为6.44%。在1992年全国肝炎流调的同一地区10岁以下儿童中,乙肝疫苗接种率由0提高到92.3%,HBsAg携带率由乙肝疫苗推广应用前的16,2%降到了2,11%;不同经济水平地区乙肝疫苗接种率和HBsAg携带率不同。结论推广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是降低人群乙肝感染率的极其有效的措施,经济条件是影响海南乙肝疫苗接种率和HBsAg携带率的主要因素。建议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和及时率,确保安全注射是实现乙肝控制目标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5.
耿军辉  于洪波  肖建欣 《中外医疗》2009,28(26):164-165
目的了解应用HBIG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对象分为4组,第1组HBsAg阳性孕妇使用HBIG,其新生儿联合使用HBIG和乙肝疫苗;第2组HBsAg阳性孕妇没有使用HBIG而其新生儿使用HBIG;第3组HBsAg阳性孕妇没有使用HBIG,其新生儿单独使用乙肝疫苗,第4组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单独使用乙肝麦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12个月后测定HBsAg和抗-HBs。结果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使用HBIG纽HBsAg阳性率1.26%低于HBsAg阳性孕妇未使用HBIG而其新生儿使用HBIG组6.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HBs阳性率68.45%高于HBsAg阳性孕妇未使用HBIG而其新生儿使用HBIG组3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BsAg阳性孕妇及新生儿使用HBIG组免疫效果优于未使用组。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发区,HBsAg携带者约1.2亿人,其中约1/3是通过母婴传播的,HBV母婴传播不仅造成人群中众多HBsAg携带者,而且还是引起成人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的重要因素。本科自2000年起对母亲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乙肝高危儿)采取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注射以预防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获得满意效果,并与2000年前我科单用乙肝疫苗注射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668例接种基因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的“乙肝”大国,现有HBsAg携带者1.2亿。用于预防乙型肝炎传播的血源性乙肝疫苗早已广泛应用于乙肝的预防接种,且免疫效果已得到充分肯定,注射三针后HBsAb阳转率一般为70%。80%。但因其要用人血清制备,其来源受到很大限制且存在生物制品安全问题,正逐渐被基因工程疫苗所取代。鉴于基因工程疫苗的实际应用效果的报道很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学生群体中HBsAg、抗-HBs阳性情况及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的免疫应答,为非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提供依据。方法对8889名学生用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和抗-HBs,选符合条件的接种乙疫苗。结果HBsAg的携带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抗-HBs阳性率年龄越小越高,免疫应答年龄越小越好。结论在学生群体中筛查乙肝疫苗接种对象并进行接种,有很好的免疫应答,对降低乙肝的水平传播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疗法临床意义。方法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从产前3个月开始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每月一次,总共3次。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15d再注射一次。同时与乙肝疫苗联合应用,接种乙肝疫苗10μg/次,采用0、1、6月方案。结果母婴联合免疫阻断治疗后,婴儿免疫成功率91%。结论母婴联合免疫阻断疗法可使HBsAg的滴度下降,减少和阻断HBsAg进入胎儿体内,有效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20.
延庆县0—7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免疫效果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瑞平 《北京医学》1994,16(5):261-264
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以下简称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发病和流行的有效措施之一,而且比较重要。我们于1993年4月对北京市延庆县新生儿和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的普种情况及免疫效果进行了调查,发现新生儿和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种率分别为72.86%和75.74%(P>0.05),抗体阳转率为91.67%,几何平均滴度(GMT)为800.5IU/L,说明免疫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