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伤寒论》方中药材炮制方法的分析,并参考唐以前的中医文献,发现仲景时代所用药材的含水量与现代干燥饮片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将经方剂量折算为饮片剂量时应充分考虑因炮制方法、药源等不同因素导致的含水量差异,如此才能更加真实地还原经方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鲜、干药材中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含量差异. 方法: 采用HPLC-UV测定马齿苋中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含量,流动相甲醇-水[70:30,含30 m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02 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 3.2)],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 结果: HPLC中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分离度很好,二者线性范围分别为52.5~157.5,64.7~194.1 mg·L-1.鲜马齿苋中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质量分数分别为0.070%和0.50%,二者在干品中质量分数分别为0.015%和0.20%. 结论: 鲜药材中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含量明显高于干药材,可为马齿苋的合理使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经络是干细胞系——兼论物种的起源与干细胞系的进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医学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中阐述的经络系统就是干细胞系,经络学说早已深刻地揭示了千细胞系演变进化的普适自然律,以经络学说等为理论基础的七维生物进化学说,描绘出崭新的物种进化树谱系,统一解释了物种的突变进化《胚胎发育)与渐变进化(胚后发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市售炉甘石中的ZnO含量进行分析,为明确矿物药质量标准进行探索;方法 按《药典》提供的方法操作;结果 市售炉甘石中ZnO含量普遍偏低,均未达到《药典》要求,由此讨论了矿物类药材质量标准的建立及法定标准推广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张建新 《光明中医》2002,17(6):16-18
经络系统就是由循行分布在组织中的成体干细胞及其定向干细胞构成的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 ,经穴、络穴是成体干细胞及其定向干细胞的富集点 ,经脉、络脉的分类对应着成体干细胞的划分归类[1] 。1 中医经络学说揭示了成体干细胞及其定向干细胞在组织中的循行分布规律干细胞 (stemcells) :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 (self-re newing)的多潜能细胞 ,分为胚胎干细胞 (ES细胞与EG细胞 )和成体干细胞。成体干细胞自我复制形成的干细胞群落是决定组织器官结构功能的“本源”与“中枢”。中医药物归经学说指出 ,中草药作用于…  相似文献   

6.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以下简称《玉龙经》),元·王国瑞撰,刊于公元1329年(元仁宗天历二年),刻本流传甚少,清乾隆时(公元1772~1782年),收辑编入《四库全书》,为皇家珍藏,轻易不能得见,以致公元1819年丹波元胤撰写《医籍考》时,仅据《四库提要》备列其  相似文献   

7.
"盾病难、看病贵"是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的转轨、重建中出现的问题,是社会公共品和准公共品的整体制度缺失造成的。医院作为这个问题的终末环节,成为了矛盾的暴露焦点。不应该把群众的怨气引到医生、医院头上。笔者建议作为社会舆论导向的新闻媒体:第一应该正确地分析、认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做医疗改革的促进派。第二正确评价我国的医务人员队伍,做和谐医患关系的促进派。  相似文献   

8.
从针灸临床和学术角度探讨了4个方面的问题:(1)针灸现代传播中关于针灸的起源和现代新针刺方法与传统针刺关系的问题;(2)干针在认识上的误区问题;(3)近年国际针灸科研中出现的"假针刺"对照研究的方法学错误问题;(4)指出针灸是有效治疗疾病的临床学科,并比较现代科研对于现代医药和针灸的意义。提出:与现代医药学不同,作为一种有着数千年临床有效应用历史的自然生态医学,针灸并不产生于现代科学,也不依赖现代科研而存在;因而反对以部分片面的、研究方法存在明显错误与瑕疵的针灸科研结论作为否定和取消针灸临床应用的借口。  相似文献   

9.
北宋医家王惟一,对针灸医学有着不平凡的建树,他的《铜人腧穴针灸图位》以及“石碑”“铜人”的问世,标志着我国针灸学发展到了宋代,又出现了一次飞跃。王氏爵里无考,生卒年月不详,《宋史》、《读书后志》、《古今医统》、《针灸聚英》均称之为王惟德,或即他的别名。宋仁宗时(公元1023—1063年)为翰林医官殿中省尚药奉御,熟悉方药,针灸,尤工厉石,他首先把刻石和铸铜工艺运用到医学上来,创造性地刻碑石、铸铜人,为促进针灸医学的发展,建立了不朽  相似文献   

10.
“天癸”一词,历代医家有作“精血”论者,有作“天水”论者,也有作“天真”论者,纷纭未决。作者认为《内经》中的“天癸”乃“天真”之误。“天真”系由头脑所产生,它决定着肾阴的盛衰,为人体生命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11.
中药质量与道地药材——徐大椿的《药性变迁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徐大椿《药性变迁论》,讨论了药材质量的优劣与产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石菖蒲鲜、干药材及其根茎和叶中挥发油,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的含量,为该药材的加工和用药方式选样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石菖蒲挥发油,通过超声提取法提取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利用HPLC测定石菖蒲鲜品和干品根茎、叶中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的含量,流动相水-甲醇(65∶35),检测波长257 nm。根据样品处理条件折算出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的质量分数并进行比较。结果:石菖蒲经烘干处理后挥发油含量降低,根茎中挥发油的含量较叶中的含量高。β-细辛醚在鲜药材和干药材根茎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81%和1.70%,在鲜药材和干药材叶中质量分数分别为0.90%和0.75%。α-细辛醚在鲜药材和干药材根茎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3%和0.02%,在鲜药材和干药材叶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5%和0.04%。结论:石菖蒲干、鲜药材中活性成分的差异较小,均适合药用;石菖蒲叶中的活性成分含量不可忽视,考虑到叶在全草中占较大的比重,建议石菖蒲可以全草入药。  相似文献   

13.
近视的中医治疗效果至今仍未被认可。研究发现,始于《证治准绳》并沿用至今400余年的"神光发越论",是近视、远视错误的病机认识和视觉发生原理,故难以有效地指导临床。这是以"神光(及其光华)发越于远近"的概念、原理等知识为体系,以解释近视和远视病机的一种特指理论。本文认为,因其违反中西医眼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原理,混淆神光和光华的概念,不能与中医眼科学理论相洽,更不能得到眼科辨证论治的直接验证,故为谬误。据此,本文提出了关于轴性近视的新观点和建议。其基本病机应为:远处的外来光照因"眼珠虚胀"(眼轴过长),不能形成清晰像与目中神光清和,则成近视。过度视近所致的病因病机可为:过用目力,耗气伤血,脏腑经络失调,目失所养,则眼珠虚胀,以致外来光照不能与目中神光清和,故成近视。临床可"近视与目倦同治",创制新方,长期用药,有望提高近视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仲景著作价值的二重性——兼论仲景著作的研究张大明张国泰(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河南450004)仲景著作有着临床、理论、医史等诸多方面的价值,这是众所周知的,而长时期对这诸多价值的二重性——潜价值与显价值,却缺乏认识,未形成明晰的概念。本文试就此问题作一...  相似文献   

15.
列缺穴,首见于《灵枢·经脉》篇,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手太阴之络脉,由此别走手阳明经。唐代《千金要方》以列缺为手太阴所过之原穴,当另有所本。金代《针经指南》倡用流注八穴,将列缺归入八穴之一。明代《普济方》、《针灸大全》首载八脉交会八穴说,认为列缺通于任脉,金明以来流行的针灸歌赋,多次提到列缺穴的运用。如《四总穴歌》、《千金十一穴歌》提出列缺能治头项病;《席弘赋》、《灵光赋》等提出列缺能治偏正头风,究竟列缺穴的主治范围为何?兹探析如下:《灵枢·经脉》篇首载列缺的主治证称:  相似文献   

16.
据医史资料分析,扁鹊比医和医缓的事迹更多,更具体些,因此,一些医史家便把他做为中国医学早期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志,但他的传记里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调查研究,去伪存真。本文只讨论扁鹊诊赵简子的问题。这个问题弄清楚了,对扁鹊的活动年代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林卓逸  贾春华 《吉林中医药》2009,29(10):831-832
试图定义性别医学的意义,比较性别医学与性医学的差异,探讨性别医学的研究目的,并以具有性别意识的中医事例,说明性别医学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8.
清营汤方出自《温病条辨》,为温病热入营分所设。主治“夜热尤甚,烦躁口干,或谵语,或斑疹隐隐,舌质红绛。”我在临床中常以此方治疗一些不同类型的急危重症,收效较好。对此方的运用及异病同治法略有体会。一、败血症:马某,女,30岁,农民。右手中指感染化脓五天,神昏谵语,高热烦躁二天。西医治疗无效邀余诊。查:T40.2℃,P126次/分,R40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是不同的医学体系,其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本文从客观对象与认识对象的联系与区别给出了分析。笔者认为,中西医的客观对象是同一的,但是二者的认识对象是不同的。恰恰是认识对象的差别,才是导致中西医认识结论不同的对象性原因。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事业在党和国家的扶持下,形成了目前六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中医药人正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力争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在用中国式办法逐步解决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中做出新贡献。但我们也要看到,百年来总有人对发展中医药抱有歧见,即便支持中医者,也有对中医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