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电学杂志》2005,24(2):125-125
本例aVF、V1导联系同步连续记录,示窦性P—P间期0.62~0.69s,频率89~96次/min;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P波受阻QRS波群脱落,呈现4组文氏周期。其中第1组文氏周期的P—R间期由0.26→0.44→0.63s→P波受阻,第2组文氏周期的P—R间期由0.26→0.3→0.35→0.37→0.51s→P波受阻,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 ,2 7岁。心悸 7天入院。心电图 (图 1, a、b连续描记 ,c、d同次描记 )示 :窦性 P波直立 ,P- P间期基本规则 (0 .76 s)心房率约 79次 /m in,QRS波 ,ST- T正常。 P- R间期从0 .15 s起逐次延长直至 QRS波脱落 ,周而复始 ,为 °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图中多次出现文氏周期最后的 QRS波后紧跟一逆行 P′波 ,P- R >R- P′间期 ,R- P′<0 .2 8s,形成了 P- QRS-P′序列的心房回波 (如 c, b后半组 )。同时该图又反复多次出现文氏周期最后一次窦性 P波未下传心室 (被阻滞 ) ,但其后却出现一逆行 P′波并下传心室 ,形成了 P- P…  相似文献   

3.
V_1导联示P波消失,代之锯齿状“F”波,频率26次/min。QRS随R-R间歇长短交替而呈RS、Rsr′两种形态:长R-R间歇内有连续3个F波受阻,QRS呈RS型,其F-R间期0.21s;短R-R间歇内有1个F波受阻,QRS呈Rsr′型,形态略异,r′较宽钝,F-R0.30s。因F-R间期由0.21s→0.30s→F波受阻QRS脱落,有规律地改变,可肯定呈Rsr′型的QRS由F波下传,此时房室交界处呈现A型交替性文氏周期,即上层2:1阻  相似文献   

4.
例1 患者男性。54岁。激动后心悸、胸闷、气促1年余。查体:神清。血压100/70mmHg,心界不大。心律不齐。平均心率61次/分,未闻及病理性杂音。X线及超声心动图正常。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心电图示(图1):P-P间距基本规则.频率88次/分;QRS时限正常,A行可见第一个文氏周期P—R间期为0.24s→0.36s→QRS脱落、QRS呈3:2传导.第二个文氏周期P—R间期为0.19s→0.36s→0.39s→QRS脱落。呈4:3传导;B行可见第一个文氏周期P~R间期为0.36s→QRS脱落。呈2:1传导。第二个文氏周期P—R间期为0.31s→0.39s→QRS脱落、QRS呈3:2传导。心电图诊断:①房室结双径路伴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②快径路蝉联现象。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 ,32岁。因胸闷行心电图检查 ,见图1。图 1中上下两行为长Ⅱ导联连续记录 ,P P间期略不齐 ,心率为 71~ 75次 /min ,P R间期逐渐延长以一个提前出现的直立P波结束文氏周期。例如Ⅱa的第 1、3个文氏周期P R间期为 0 .32s→ 0 .34s→ 0 .36s,第 2个文氏周期为 0 .32s→ 0 .34s,其后均继一个提前直立P波结束文氏周期 ,其R P间期固定 0 .1 2s。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 ;文氏型心房回波呈正相性逆行P- 波。讨论 本例心电图特征为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 ,P R间期逐渐延长并非发生窦性P波脱落 ,而以一个提前出现的形态与窦性P波相似的直…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32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Ⅱ导联连续记录(附图),窦P基本周期为0.83—0.93s,上行P-R间期由0.18→0.25→0.23→0.24→0.25→0.26s→P波受阻,QRS脱落,房室呈7:6传导.中行前半部分P-R间期由0.18→0.25→0.23→0.24→突然延长至0.52s,其后出现长达1.70s的长P-P间距,为其邻近的短P-P间距的2倍,房室结快径路呈5:4不典型文氏现象;中行后半部分及下行前半部分P-R间期由0.18→0.24→突然延长至0.52s,随后出现长达1.68s的长P-P间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19岁。因发热伴肘膝关节肿痛和心律不齐就诊,临床诊断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和风湿性心肌炎。附图为Ⅱ导联,窦性心律,图中可见两种P—P周期,大多数短P—P周期为0.68~0.78s,轻度窦性心律不齐,还可见到三次长P—P周期,分别为1.20、1.18、和1.12s。窦P下传心室时,P—R呈递增趋势,当递增到0.32~0.36s时,在没有P波脱漏的情况下,出现一个长P—P周期,长P—P后P—R又恢复正常,后再递增,周而复始。本图QRS—ST—T皆正常。 综上分析,本图诊断: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以隐性室窦传导结束文氏财期,造成文氏周期非曲型化。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27 岁,因"胸闷、心悸 1d"来院就诊.体检:血压 110 / 70mmHg,心率 90 次 / min,心律不 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近期无感染史,既往无心脏 病史.临床诊断:心律失常(性质待查).心电图(图 1)长Ⅱ连续记录示窦性 P-P 间期 0.60~0.76s,P 波 时间 0.11s,电压由 0.20mV 逐渐增高至 0.30mV, P-R 间期由0.16s 逐渐延长至 0.23s,此时出现 1 个 重叠在 ST 段或 T 波升肢上的 P′波,该 P′波似乎直 立,顺传的 P′-R 间期 0.32s,其后又跟随同样的 P′波,R-P′间期 0.14s,呈 P-QRS-P′或 P-QRS-P′- QRS-P′序列.12 导联心电图(图略)示该 P′波在 Ⅱ、Ⅲ、aVF 似乎直立,aVR 倒置,在 V1 ~V6 则表现 为倒置.故考虑长Ⅱ的 P′波为正相逆行 P 波(P- 波).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提示右心房内不典型 文氏现象,不典型房室交接区文氏现象诱发正相逆 P 型房室反复搏动.  相似文献   

9.
例1男,38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心电图示:基本心律为窦性,心率79次/min,P-P间隔匀齐,P-R间期逐渐延长,继后QRS波脱漏,房室传导比例为3:2,文氏周期结束后的第一个QRS波呈左束支阻滞形态,时限0.12s,其前有固定的P-R间期(0.30s)。且总在长间歇1.14s时出现,R-R间隔0.70s时QRS波形态转为正常。心电图诊断:二度一型  相似文献   

10.
窦房或房室传导阻滞Ⅱ°Ⅰ型在临床心电图上是常见,但窦房和房室传导阻滞双重性文氏现象确为少见。1 临床资料及心电图分析 患者男性,54岁,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于94年5月20日描记该文心电图。 ①图A示,P—R间期有规律的逐渐延长:O.28→0.30→0.30s直至P_4后QRS脱落;R—R间期进行性缩短,并以长间歇结束一个文氏周期,各文氏周期重复出现,为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wenckebach现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29岁。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并发艾森曼氏综合征。X线示左右心室肥大,超声心动图示左右室内经增宽,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室肥大伴劳损。本文附图上行:心率100~107次/min,P—R间期0.13s,QRS时限0.09s,QRS波由RS→R型,ST段由轻度下斜型→完全下料型,T波由浅负正双向→深负正双向,皆呈周期性改变。经屏气试验后上述波型规律变化依然存在。(附图下行)。 本图特点:窦性心律,在频率与心律不变的情况下,QRS波、ST段与T波形态、振幅呈持续性渐变的周期性交替,但QRS波时限不变,且与呼吸周期无关,符  相似文献   

12.
<正> 患者女性,49岁,临床诊断心肌炎后遗症,病窦综合征。1983年5月11日安装Edwardes28型埋藏式起搏器(VVI型)。心电图分析及讨论附图为安装起搏器术后一个月aVR导联连续记录。图示起搏信号(St)均能带动心室而产生QRS波群。起搏周期0.84s(合频率71次/分)。大多数QRS波群后都跟随有逆向P波,且R—P′逐搏延长,当R—P′长达0.38~0.44s时,则出现两种情况:(1)发生反复心搏,即P′波下传夺获心室,构成一个起搏源性室性反复搏动的波形序列(如  相似文献   

13.
赵锦华 《心电学杂志》1997,16(3):166-166
患者男,22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附图Ⅱ导联为同次记录,中、下行为连续记录。上行基本P-P0.61—0.63s,长P-P1.36s,为下行P-P的2倍,P-R间期由0.18、0.22s至P波后QRS波群脱落,而后P-R间期缩短至0.15,又逐渐延长至0.18、0.20s。中、下行示P-P0.60—0.69s,第1组完整文氏周期中P-R间期由0.17、0.23s突然延长至0.40s,连续3次,再从0.44、0.55s至P波受阻。第2组文氏周期中P-R间期由0.16s至0.20s、连续3次;再0.21、0.22s突然延长至0.40s,连续2次;再由0.43、0.47、0.54s至P波受阻、QRS脱落。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二度窦房传导阻滞,房室结双径路内不典型双文氏现象。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65岁。因心悸、胸闷1年,活动后加重2小时就诊。体检:Bp110/70mmHg,心脏未闻及杂音,双肺(-)。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115次/min,P—R间期0.19~0.32s,P—R间期之后QRS波群脱漏为一文氏周期,长R—R间期小于两个短R—R间期之和,如此周而复始,符合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图形。每次漏搏后的窦性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间0.13s,  相似文献   

15.
例1男性,72岁,冠心病。图1示P′—P′周期约0.324s,合心房率185bpm,P′电轴明显左偏,提示激动源于心房下部,为房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呈反向文氏周期,在2:1房室传导基础上,下传的P′—R分别为0.20s和0.18s,继而P′冲动以0.34s下传心室,形成3:2文氏周期,周而复始。QRS电轴约-30°。例2女性,65岁,肺心病。图2示P′—P′周期约0.326s,合心房率184bpm,为房性心动过速。本图前半段为2:1房室传导,下传的P′—R由0.20s下降至0.18s,维持5次后,有两个P′波连续下传心室,形成一个4:3的文氏周期,该图的后半段有类似的重复,构成不典型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67岁,临床诊断:冠心病。附图系1989年6月20日记录的Ⅱ、aVF、V_1导联心电图示窦性节律,P-R 间期为0.76-0.80s,可见频发期前 P′波形态与窦 P 相似,呈等周期代偿,P′后未跟随 QRS 波,P′在Ⅱ、aVF直立,重叠于 T 波上,使 T 波振幅变高。P′后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38岁。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心电图示:V_1导联连续记录,P波规律出现,呈正负双向,P-P间距为0.80s,75次/min,QRS波有四种形态;①rS型,时限0.08s,其前有相关P波,P-R间期0.16~0.28s,为窦性下传之QRS波,P-R延长者系伴有隐匿性传导所致。②rSR′型,时限0.11s,前无相关P波,后也无逆行P′波,为室性异位搏动,配对间期0.64~0.76s,连续发生时R′-R′间期呈长短交替,长R′-R′间期小于短R′-R′间期的两倍,长短R′-R′各自相同,可计算出异  相似文献   

18.
例 1 患者男性 ,6 8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 1周就诊。心律不齐 ,心前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二维超声心动图见各房室大小正常 ,瓣膜未见异常。心电图 (图 1)Ⅱ导联示 :第 1个窦性P波后 ,见提前的P′波形态直立 ,较前窦性P波低矮 ,连续 3次以上 ,心房率 12 8次 /分。P′R间期由 0 16s延长至0 2 2s,然后出现 1次QRS波脱漏 ,反复出现 ,形成 5∶4、6∶5传导的文氏周期。心电图诊断 :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伴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AVB)。例 2 患者女性 ,2 6岁。因产前 6周起出现胸闷、气促 ,产后 2 3天症状加剧入院。超声心动图示 ,左心室…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 ,76岁。心悸半年 ,超声心动图未发现异常。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 ,P1~P5形态为窦性 ,下传的P R间期在 0 2 2~ 0 2 4s之间。P P间距 0 6 4~ 0 6 6s,心率 91~ 94次 /min。第 5个QRS后的ST段上见提早出现的P′波 ,后无QRS波跟随。长间期后出现 1个振幅较低的P′波  相似文献   

20.
例1患者男性,60岁。因头晕、心悸就诊。有高血压史15年,临床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查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不齐,平均心率80次/分,P1-R间期为0.16s,P2-R间期呈跳跃性延长达0.30s,P3波后QRS波群脱漏,此为一文氏周期;第2个周期P1-R间期为0.16s,P2-R间期为0.19s,P3-R间期则跳跃性延长为0.27s,P4波后QRS波群脱漏;第3个文氏周期P—R间期依次为0.16s、0.26s、0.28s。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不齐;②房室结双径路传导致不典型文氏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