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长因子C(VEGF—c)在甲状腺癌、甲状腺良性病变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以及VEGF和VEGF—C的表达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64例甲状腺癌、34例甲状腺良性病变及21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的VEGF和VEGF.C的表达。结果甲状腺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在T3-T4组、复发组及转移组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各亚型中以乳头状癌为最高。淋巴结转移者的VEGF-C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不同亚型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VEGF和VEGF.C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表达的免疫组化染色分数进行相关分析,显示两者表达同步增高(r=0.502,P〈0.05)。结论VEGF的高表达预示甲状腺癌具有高复发率及高转移率,VEGF可作为诊断和协助判断预后的一项指标,检测VEGF和VEGF-C的表达有助于甲状腺癌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张云锋  雷霆  韩水平  王作仁 《医学争鸣》2003,24(23):2180-2182
目的:研究胆囊癌中VEGF-C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测定52例胆囊癌(gallbladder carcinoma,GBC)和18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VEGF-C表达.结果:VEGF-C在胆囊癌和胆囊炎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4%,72.2%.VEGF-C表达与胆囊癌淋巴结转移、术后生存时间有关,而与胆囊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无关.结论:VEGF-C在胆囊癌的表达可促进胆囊癌淋巴结的转移,对判断胆囊癌淋巴结转移、评估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VEGF及其受体KDR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大肠癌标本中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情况;随访统计患者5年生存率。结果VEGF及其受体KDR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1.7%及68.3%;二者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侵袭深度、是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5)。VEGF及KDR阳性5年生存率分别为43.2%及51.2%;阴性5年生存率分别为87.0%及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VEGF及其受体KDR的阳性表达提示患者预后差,可作为评价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微血管密度(MVD)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38例胰腺癌组织中VEGF表达情况,以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肿瘤血管内皮细胞测定其MVD,并与临床病理特征对照分析。结果:胰腺癌组织中VEGF表达阳性率73.6%,微血管密度49.71±20.5,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的VEGF表达及MVD(24.3±8.4);低分化癌和(或)伴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VEFG阳性率(83.33%,71.43%)及MVD(69.52±14.52,69.73±16.8)显著高于中、高分化胰腺癌和无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37.5%;50.0%;38.89%),(34.24±16.9;41.03±19.28;34.71±15.5)。VEGF表达阳性的癌组织MVD为60.84±21.2,明显高于VEGF表达阴性的癌组织35.8+12.2,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过度表达在胰腺癌微血管生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VEGF的表达及MVD与胰腺癌组织学分级、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可作为反映胰腺癌预后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刘建民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7):2976-2977
目的:探讨胆囊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其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胆囊癌和癌旁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癌旁组织VEGF阳性率26.5%(9/34),胆囊癌VEGF阳性率66.7%(38/57)。VEGF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3a生存率相关(P<0.05、P<0.01),与生长方式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VEGF可作为胆囊癌病理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肝细胞癌 (HCC)及癌旁肝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与微血管 (MV)密度的关系。VEGF在癌旁肝组织中的阳性率较HCC中者为高 (85 .4 %vs.66 .7% ;P <0 .0 5) ;其表达强度在两者中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其阳性信号主要位于癌细胞、癌旁肝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胞浆。HCC中MV密度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 (P <0 .0 1 ) ,并随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结果提示 ,在HCC发生发展过程中VEGF并非唯一刺激MV生成的因子 ;MV密度在判断HCC的预后和生物学行为方面可能较VEGF蛋白表达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状腺正常组织和甲状腺癌中survivin和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学检测20例腺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和50例甲状腺癌标本中survivin和VEGF的表达.结果 在50例甲状腺癌survivin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和64%,显著高于甲状腺正常组织.结论 survivin和VEGF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survivin和VEGF有望成为甲状腺癌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转移相关基因1(MTA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9月经病理确诊的200例肺癌组织标本及5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MTA1、VEGF-C蛋白表达情况.分析MTA1、VEGF-C在不同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生物学特征、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广东省肇庆市中医院病理科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所收集的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106例,观察肿瘤组织的生物学特征,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以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结直肠癌组织内VEGF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结肠组织(P<0.05),并且VEGF的表达与MVD、Dukes分期(包括淋巴结转移和肿瘤浸润深度)有相关关系(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及肿瘤部位等无相关关系(P>0.05);VEGF高表达的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均低于VEGF低表达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在结直肠癌组织内呈高表达,可以作为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王红  王黎  毛蕾 《医学研究通讯》2005,34(11):45-47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肿瘤内微血管密度(IMVD)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urvivin VEGF,b-FGF和CD34在10例正常大肠组织和50例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基因在正常大肠组织中不表达,在50例大肠肿瘤组织中,阳性率为48%,与大肠肿瘤的Ducks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VEGF在正常大肠组织也不表达,在50例大肠肿瘤组织中,阳性率为74%,与大肠的Ducks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b-FGF在正常大肠组织中不表达,在50例大肠肿瘤组织中,阳性率为58%,与大肠肿瘤的Ducks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survivin,VEGF,b-FGF在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均于肿瘤内微血管密度(IMVD)成正相关;survivin和促血管形成因子VEGF,b-FGF在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密切相关。结论survivin是血管的保护性基因,参与了肿瘤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中VEGF-C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腋淋巴结阴性(axillary node negative,ANN)乳腺癌中VEGF-C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39例,在组织芯片上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VEGF-C mRNA表达;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广谱角蛋白(AE1/AE3)在ANN组淋巴结中的表达,以判定微转移;同时检测ER、ki67和cerbB-2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VEGF-C mRNA在腋淋巴结阳性(axillary node positive,ANP)组中的表达(53.0%)显著高于ANN组(27.4%)(P=0.001 1)。ANN组中,有14例患者腋窝淋巴结发现微转移灶,微转移率为19.2%(14/73);有微转移的患者其原发灶中VEGF-C mRNA表达率(50.0%)高于同组无微转移患者(22.4%)。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 6)。ANN组中VEGF-C mRNA表达与肿块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正相关;与ER、ki67和cerbB-2蛋白表达及患者年龄无关。结论在ANN乳腺癌患者中VEGF-C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密切相关。检测癌组织中VEGF-C mRNA的表达可能为预测ANN乳腺癌患者淋巴道转移和微转移提供有用的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VEGF-C及VEGFR-3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分析宫颈癌中两者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0例宫颈癌组织标本中VEGF-C和VEGFR-3蛋白表达。结果:50例宫颈癌组织标本中,VEGF-C阳性表达率为90%(45/50),VEGF-C和VEGFR-3两者之间的表达呈正相关,VEGF-C和VEGFR-3两者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之间均呈明显正相关。结论:VEGF-C可能在宫颈癌癌变过程中起一定的促进作用,VEGF-C和VEGFR-3信号传递系统与宫颈癌组织的淋巴管生成及肿瘤细胞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VEGF和MMP-9在宫颈癌的演进过程中其表达与局部微血管生成间及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宫颈浸润癌(ICC)、5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Ⅱ、Ⅲ)和15例正常宫颈上皮(NCE)组织中VEGF和MMP-9的表达并检测其中微血管密度(MVD),分析VEGF和MMP-9在宫颈癌的演进过程中与MVD的关系。结果NCE、CIN及ICC组中MVD值分别为(12.31&#177;3.82)、(35.66&#177;6.35)和(48.19&#177;10.82),逐渐升高,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VEGF、MMP-9在NCE、CIN、I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19.23%;67.50%、13、33%;42.31%、77.50%,逐渐升高,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5);在CIN和Icc中,当VEGF、MMP-9均呈阳性表达时,MVD值(50.33&#177;11.22),显著较VEGF、MMP-9均呈阴性表达时的MVD值(25.06&#177;7.63)高(P〈0.01)。VEGF和MMP-9的表达有正相关性(rs=0.284,P〈0.05)。结论微血管生成及VEGF、MMP-9参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全过程;VEGF及MMP-9在宫颈癌微血管生成中起正性调节及协同作用;MVD值升高提示宫颈癌侵袭转移潜能增加,VEGF、MMP-9可作为预测宫颈癌转移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中VEGF的表达及与MVD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食管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 ,微血管生成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 5 9例食管癌及 2 0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 ,并对血管进行Ⅷ因子相关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计数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5 9例食管癌中VEGF表达阳性率为 81.36 % ,MVD为 41.81± 8.44 ,显著高于正常食管粘膜组织VEGF的表达率及MVD(2 0 % ;12 .13± 2 .81;P <0 .0 1)。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与食管癌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相关 ,而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无关 ,并且VEGF表达阳性食管癌组织的MVD显著高于VEGF表达阴性者 (P <0 .0 5 )。随着VEGF表达强度的增强 ,癌组织内微血管密度明显增高。结论 VEGF与食管癌组织的生长和转移有关 ,食管癌组织VEGF检测可作为食管癌预后的一个有用指标 ,并可能成为食管癌临床生物治疗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滤泡状腺瘤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表达及意义,探讨两者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估计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瘤和3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VEGF、ER表达。结果:VEGF、E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甲状腺滤泡状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两者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VEGF、ER的表达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协助诊断指标,是评价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状腺瘤生物特性的重要指标,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癌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 ,微血管生成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 50例子宫内膜癌及 1 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VEGF的表达及计数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子宫内膜癌中VEGF表达阳性率 (92 % ) ,MVD(46 .0± 4 .5)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的表达率 (30 % ,MVD1 4 .0± 1 .7,P <0 .0 1 )。 43例子宫内膜癌浸润深度 <1 / 2肌层 ,其VEGF表达率为 90 .7% ,7例肌层浸润深度 >1 / 2 ,VEGF全部阳性表达 ,经统计学处理差别无意义 ,肿瘤浸润深度 >1 / 2肌层组MVD(69.9± 1 6 .8)显著高于浸润深度 <1 / 2肌层组 (42 .8± 4 .4)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VEGF表达率 ,MVD与其它临床病理因素不相关。结论 VEGF ,MVD在子宫内膜癌中高表达 ,说明VEGF ,MVD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MVD可作为子宫内膜癌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 C,VEGF-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factor D,VEGF-D)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腹股沟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结果并确定VEGF-C和VEGF-D在良性、交界性及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良性、交界性及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皆有VEGF-C和VEGF-D的表达,但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及交界性肿瘤,其表达强度与腹膜转移、腹股沟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与远处转移、病理类型、病理分级、年龄等无关.结论 VEGF-C和VEGF-D在卵巢癌的表达上调有利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此过程可能和肿瘤的淋巴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6):12-15+19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组织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表达水平,及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8年12月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标本70例(研究组),另选取正常甲状腺组织31例(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p-Akt、VEGF-C、D2-40在两组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p-Akt、VEGF-C、D2-40(MLVD)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66.0%、(10.37±2.61),均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的9.7%、6%、(3.08±0.93)(P0.01)。p-Akt、VEGF-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的表达和临床分期、颈部淋巴结转移及MLVD有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大小、年龄及性别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p-Akt、VEGF-C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55,P0.05),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MLVD显著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pAkt、VEGF-C呈过表达状态,共同参与淋巴结的侵袭与转移,两个通路可能存在相关性,阻断PI3K/Akt通路有望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