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特征,诊治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总结11年来收治31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均有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或排便.恶心、呕吐占60%、腹痛相对较轻.25例经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生素等保守治疗而痊愈.6倒手术,其中2例有肠坏死、腹膜炎及时手术治愈,1例术手第5天再次手术,行肠切除吻合术致术后再次梗阻但保守治愈,1例术后第25天经腹腔镜探查,未行处理,后保守治愈.余2例治疗4周才手术解除黏连治愈.结论 术后早期肠梗阻多开始经非手术治疗,尽量以保守治疗4周后若有梗阻再行手术为佳.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密现症状、体征、CT、腹部平片、碘油造影等检查,有肠坏死、腹膜炎应及时手术,同时对术后炎性肠梗阻很少有肠坏死和肠缺血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在行腹部手术后的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4月~2012年4月共4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普通治疗组及改进治疗组,对比两组患者间临床资料差异性。结果改进治疗组与普通治疗组对比,肠瘘、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再手术+再梗阻发生率分别低30%、30%、30%、35%,以上数据行统计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术后的早期炎性肠梗阻,需认真判断,及时加用泛影葡胺可提升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后肠梗阻的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16例术后肠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6例病人均治愈,未发生肠外瘘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腹腔术后可出现肠梗阻,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及腹部X线、CT检查.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时机的掌握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术后早期炎性梗阻应采用保守治疗,肠绞窄或有肠绞窄趋势应及时手术,麻痹性肠梗阻出现腹腔高压严重影响心、肺、肾等器官功能时应手术治疗,反复发作的粘连性肠梗阻应积极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案.方法 临床处理分析.讨论我们对早期过程,也曾有诊治失败的教训.处理失败所导致的肠瘘、严重感染、短肠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本病是手术并发症的常见并发症,应引起高度重视.早期炎性术后肠梗阻在没有发生广泛性腹膜炎、腹腔渗出量不大的情况下,采取保守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梁章焱 《海南医学》2007,18(12):40-41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3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 2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生于术后1周内,保守治疗26例,肠梗阻缓解时间1~4周,平均10.2天,手术治疗7例.结论 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先行4~6周保守治疗,过期无缓解再行手术,这样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并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肠梗阻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例剖宫产术后肠梗阻患者的病历资料. 结果 7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 通过临床认真仔细观察分析,及早发现病情,可通过非手术方法治愈,避免不当手术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保守治疗14例,平均治愈时间21d,手术治疗2例,1例术后再次发生炎性肠梗阻.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一般不发生肠绞窄,宜采用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9.
术后肠梗阻13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术后肠梗阻患者136例,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科2006年7~10月共发生术后肠梗阻2例,均经保守治疗,恢复良好,现将肠梗阻的护理对策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肥大细胞激活在术后肠梗阻神经免疫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术后肠梗阻(POI)是临床常见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一直是外科临床关注的焦点。除已知的神经反射抑制作用外,随着临床与基础研究的深入,炎性反应在本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由于肠操作激活肥大细胞成为炎性反应启动的关键,进一步导致巨噬细胞激活及白细胞聚集,加重肠肌层炎症并且与神经机制相互协同作用,从而不利于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该文就肥大细胞在POI神经免疫机制中的效应与促炎过程的研究状况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虽不被认为是生命的威胁,但对病人的康复不利,文章将分别从祖国医学及现代医学入手,现代医学又分别从神经源性、炎症性、药理学、药理-免疫学4个方面来阐述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以期有助于临床对本病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5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5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均发生在术后1周左右,保守治疗47例,梗阻缓解时间3d一42d,平均12.7d;手术治疗6例。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5d一7d,可表现为典型的肠梗阻体征,多由小肠无菌性炎症致广泛肠粘连引起,多数病例采用保守疗法可治愈。  相似文献   

14.
余奎 《医学综述》2011,17(9):1375-1377
"术后肠麻痹"是肠道对手术应激产生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是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推广,围手术期管理的加强,术后肠麻痹的治疗模式已发生重大变化,中医中药治疗也参与其中,对于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大鼠腹部术后肠麻痹疗效。方法 72只健康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假手术组,每组再随机分为24、72、120h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制备成术后肠麻痹模型,假手术组仅行剖腹探查术。电针组于造模成功后2h予以电针针刺大鼠后足的足三里以及上巨虚穴20min,每间隔12h 1次,至观察结束,术后第24、72和120h检测墨汁推进率及血清胃动素水平。结果电针组72h点墨汁推进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血清胃动素在72h和120 h点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电针治疗能改善大鼠腹部术后肠麻痹状态,促进肠动力恢复。  相似文献   

16.
余强  周明银  张颖 《中外医疗》2016,(15):93-94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其诊疗方法。方法整群选取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96例采用保守治疗,7例经保守治疗无效或因病情恶化改行手术治疗,该组103例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腹部手术后的早期炎性肠梗阻具有典型的肠梗阻临床表现,保守治疗为其首选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电针治疗术后麻痹性肠梗阻3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运用电针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取膻中、中脘、气海、内关、足三里、天枢、脾俞、肾俞、用G6805-I型治疗仪强刺激.每日1次,每次30~45 min.结果:36例患者中,显效27例,有效8例,无效1例,有效率97.22%.结论:电针治疗术后肠梗阻临床疗效显著,疗程短,疗效快.  相似文献   

18.
急性肠梗阻按正邪相争发展的不同阶段分为痞结型、瘀结型和疽结型。中西医结合治疗应根据不同证型合理选择非手术与手术疗法适应证。在非手术治疗期间须严密观察病情,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认真把握中转手术指征,以免贻误手术时机。本文对胃肠减压、禁食、中药给药途径等基础疗法诸问题,结合实例详加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该研究主要是探讨和分析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治疗以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接受的手术治疗,依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可吸收肠线的连续关腹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丝线关腹措施,且术后均实施了相应的预防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126±6)min,出血量(200±50)mL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84±5)min、(350±30)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11,t=18.190,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5)。结论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采取正确积极的预防措施,术中采用可吸收肠线的连续关腹治疗可大大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胆石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胆石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及治疗结果。结果经腹部拍片、B超及CT等影像学检查,本组7例中术前确诊5例。3例行一期胆囊切除加十二指肠内瘘修补和肠切开取石术;2例行肠切开取石,6个月后再行二期胆囊切除加十二指肠内瘘修补术;另2例均为胆囊切除并胆肠内引流术后致结石掉入空回肠,仅行单纯肠切开取石术。7例均经手术治愈。结论B超、CT及腹部X线检查有助于其早期诊断,一期解除肠梗阻,视患者情况可一期或二期解除胆道及胆肠内瘘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