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红瑛  滕奔琦  李萍  郝秀兰  范建辉 《新医学》2010,41(11):712-714
目的:探讨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后试产失败的原因.方法:选择139例实施分娩镇痛后试产失败改行剖宫产的孕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182例未实施分娩镇痛、因试产失败改行剖宫产的孕妇为对照组.记录两组产妇的剖宫产指征、使用缩宫素产妇所占比例、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及新生儿阿普加评分.结果:两组试产失败的主要原因均为胎方位异常、胎儿窘迫、活跃期停滞,其中观察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胎方位异常的发生率和使用缩宫素产妇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及产后24 h出血量均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阿普加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后试产失败与胎方位异常、活跃期停滞、胎儿窘迫有关.分娩镇痛可降低胎儿窘迫的风险,但对产妇子宫收缩可能有影响,试产失败后会增加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2.
侯红瑛  李萍  彭其才  吴玲玲  范建辉 《新医学》2010,41(10):637-639
目的:探讨潜伏期与活跃期实施分娩镇痛后改行剖宫产的手术指征的差异。方法:选择足月初产妇108例,根据分娩镇痛实施时宫口开张情况分为潜伏期组(宫口〈3cm)65例和活跃期组(宫口〉13cm)43例。取同期152例未实施分娩镇痛、因试产失败改行剖宫产的产妇为对照组。记录3组产妇的剖宫产指征、术中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新生儿体质量及新生儿阿普加评分。结果:潜伏期组剖宫产指征的前3位依次为活跃期停滞、胎方位异常、胎儿窘迫;活跃期组则依次为胎儿窘迫、胎方位异常、活跃期停滞。潜伏期组和活跃期产妇因胎方位异常、胎儿窘迫而改行剖宫产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潜伏期产妇因活跃期停滞而行剖宫产的比例明显高于活跃期组及对照组(P均〈0.05)。在不同时期实施分娩镇痛后改行剖宫产产妇术中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及新生儿阿普加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时期实施分娩镇痛后改行剖宫产的主要指征均为胎方位异常、胎儿窘迫、活跃期停滞。在潜伏期无法耐受产痛的产妇可尽早实施分娩镇痛,但要重视产程中发生宫缩抑制等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娩镇痛后胎心异常对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29例硬膜外分娩镇痛病例的临床资料,对比分娩镇痛后出现胎心异常组(A组)和未出现胎心异常组(N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和剖宫产原因,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结果 A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N组(P<0.05)。剖宫产原因:胎方位异常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窘迫A组明显高于N组(P<0.05),活跃期停滞A组明显低于N组(P<0.05),继发性宫缩乏力A组明显低于N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后出现胎心异常的产妇产程中因胎儿窘迫而改行剖宫产的比例明显增高,但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诸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9B):10-11,68
目的 探讨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初产妇150例,其中潜伏期实施镇痛者(A组)81例,活跃期实施镇痛者(B组)69例,常规措施助产者(对照组)54例。比较各组的分娩方式、产程、缩宫素使用情况、产后出血量、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的差异。结果 A组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A、B两组缩宫素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B两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阴道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产钳助产率和产后出血、尿潴留、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等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潜伏期分娩镇痛效果确切,未增加对母婴的影响,是分娩期切实可行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镇痛技术联合全程陪伴分娩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要求分娩镇痛的产妇80例作为观察组,分娩全程陪伴,在宫口开大3 cm时给予硬膜外麻醉,注入芬太尼和罗哌卡因。以同期未加干预自然分娩的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局、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降低,阴道分娩率显著提高,缩宫素使用率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χ2=2.893~16.911,P〈0.01)。观察组总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t=4.327,P〈0.01)。两组产后出血量、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镇痛技术联合全程陪伴分娩能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6.
毋雪峰 《临床医学》2011,31(1):83-84
目的观察硬膜外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术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至10月实施分娩镇痛的产妇转剖宫产术的病例179例,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术的原因。结果活跃期停滞占39.1%,持续性枕后(横)位占34.08%,胎儿窘迫占10.61%,其他占16.21%。结论及时的胎心及宫缩监测,一对一的导乐分娩,根据情况及时调整宫缩强度,尤其是分娩镇痛初期,有效缩宫素的合理使用,是保证分娩镇痛成功、降低剖宫产率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三种分娩镇痛方法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素萍 《华西医学》2010,(2):380-381
目的观察全程陪伴分娩、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潜伏期陪伴分娩加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分娩临床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150例,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n=50)由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不使用镇痛药;B组(n=50)为活跃期后使用罗哌卡因1g/L加芬太尼1.5mg/L;C组(n=50)为潜伏期陪伴分娩加活跃期后使用罗哌卡因1g/L加芬太尼1.5mg/L。观察镇痛效果、用药量、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对产程、新生儿的影响及产妇满意度。结果3组镇痛质量分数为A组〈B组〈C组(P〈0.01),用药总量为B组〉C组(P〈0.05),产妇满意率为A组〈B组〈C组,剖宫产率为A组〉B组〉C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潜伏期陪伴分娩加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分娩镇痛效果好,用药量少,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产妇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400例住院分娩产妇,未实施分娩镇痛者200例为对照组,应用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者200例为镇痛组,比较2组规律宫缩镇痛前、宫缩活跃期、第二产程、缝合会阴伤口时VAS评分,第一及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催产素应用率及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镇痛组宫缩活跃期、第二产程、缝合会阴伤口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组活跃期时间、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催产素应用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时应用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满意,且不增加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初产妇1 50例,其中潜伏期实施镇痛者(A组)81例,活跃期实施镇痛者(B组)69例,常规措施助产者(对照组)54例.比较各组的分娩方式、产程、缩宫素使用情况、产后出血量、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的差异.结果 A组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A、B两组缩宫素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B两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阴道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产钳助产率和产后出血、尿潴留、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等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潜伏期分娩镇痛效果确切,未增加对母婴的影响,是分娩期切实可行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配合心理护理对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方法将120例自愿要求做分娩镇痛的足月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A组)采用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对照组(B组)采用常规护理,记录产妇镇痛时,鞘内给药0、10、30、60、90 min各时间点的VAS评分。记录两组产妇产程、缩宫素使用、分娩期间中转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后24 h内,阴道血量超过500 ml)及镇痛后出现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头晕、尿潴留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鞘内给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降低,尤其是鞘内给药60 min后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缩宫素使用率30%、B组70.5%;A组中转剖宫10%、B组中转剖宫25%;A组出现皮肤瘙痒21例(占35%), B组出现皮肤瘙痒48例(占60%)。两组比较,产妇缩宫素使用率、中转剖宫及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配合心理护理能极大地提高产妇的主观能动性,改善产力,缩短第二产程,降低产妇不良反应,利于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程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自然分娩时静脉血血管舒缩物质的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8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宫口开大0.5~2 cm(潜伏期)时硬膜外分娩镇痛40例(A组),在宫口开大3.0~5.0 cm时(活跃期组)硬膜外分娩镇痛40例(B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规律宫缩时(T0),宫口开全(T1)及胎儿娩出(T2)时尾加压素(UⅡ)、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浓度.[结果]T0时A组UⅡ、NO、ET-1浓度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T1、T2时UⅡ、ET-1浓度均显著低于B组同期及A组T0点的浓度(P〈0.05);A组T1、T2时NO浓度显著高于B组同期及A组T0点的浓度(P〈0.05).[结论]潜伏期全程应用硬膜外分娩镇痛较活跃期分娩镇痛更能够阻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内皮细胞所分泌血管舒缩物质的进一步失调.  相似文献   

12.
产后出血量与缩宫素使用时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产后出血量与缩宫素使用时间关系,以便选择预防产后出血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2007-07/2007-12本院阴道分娩的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00例。A组于胎儿前肩娩出后臀部肌内注射缩宫素20 U;B组于胎儿胎体完全娩出后臀部肌内注射缩宫素20 U。观察比较两组第三产程阴道出血量。结果:第三产程阴道出血量A组较B组明显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1);第三产程出血量大于200 ml的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胎儿前肩娩出后常规使用缩宫素可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选取我院所收治的行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60例行剖宫产分娩作为再次剖宫产组,60例产妇行阴道试产作为阴道分娩组。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和新生儿情况,以比较不同分娩方式的效果。60例阴道试产产妇中有39例试产成功,试产成功率为65.0%,阴道试产失败的21例产妇行剖宫产术,两组产妇共有81例行再次剖宫产术,剖宫产率为67.5%。81例再次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产后感染、产后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与阴道分娩产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新生儿在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产妇符合指征并经过严密检测后,可建议产妇行阴道分娩,这样可有效减少产妇出血量和产后感染发生率,同时缩短产妇的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防治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共24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80例,均于术中胎肩娩出后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另在胎儿娩出后于A组宫体注射缩宫素10 U,B组舌下含化卡前列甲酯1 mg,C组宫体注射卡贝缩宫素100μg,检测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值,记录产后2、24 h出血量。结果三组术后2、24 h出血量比较,B组少于A组,C组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贝缩宫素、卡前列甲酯均为防治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其中卡贝缩宫素作用更加迅速持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静脉无痛分娩下体位护理纠正胎方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胎儿枕后位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体位护理纠正胎方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无痛分娩,观察两组分娩方式、枕后位纠正情况、电子胎心监护评分(CST评分)和胎儿、新生儿状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枕后位纠正后枕前位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ST评分和1 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无痛分娩下体位护理可有效纠正胎方位,降低剖宫产发生率,改善胎儿和新生儿状况。  相似文献   

16.
自控硬膜外镇痛与导乐陪伴分娩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亚婷 《现代护理》2002,8(1):40-40
目的:评价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国导乐陪伴分娩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产程进入活跃期的初胎足月产妇40例,随机双盲分为镇痛导乐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20例。A组PECA输注0.1%布比卡因与2ug/ml芬太尼混合液,首次剂量5ml,单次剂量3ml,锁定时间为15min,输注速率6ml/h至宫口开全,镇痛开始至产程结束均有经验丰富的护士观察、安慰指导。B组产妇进入活跃期后不用任何镇痛药及陪伴分娩。结果:A组与对照组相比,VSA有显著降低(P<0.01),血压、脉搏、呼吸、胎心、新生儿评分,产后出血量均无显著差异,活跃期明显缩短(P<0.01)。结论:PECA加导乐分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后硬膜外自控镇痛(CSEA+PCEA)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60例A SAⅠ-Ⅱ级单胎头位、无明显头盆不称、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镇痛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n=30)待宫口开至2-3 cm时行L2-3间隙穿刺,向蛛网膜下隙注入0.2%舒芬太尼3-5μg(1.75 mL),硬膜外腔头向置管4 cm,10 m in后连接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CEA输注0.1%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1.5μg/mL,单次剂量4 mL,锁定时间15 m in,背景剂量4 mL/h。B组(n=30)常规分娩处理,未实施分娩镇痛。观察镇痛效果、运动神经阻滞情况、产程进展及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后A pgar评分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缩宫素使用量及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 m in的A pgar评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SEA+PCEA镇痛效果明显,无运动阻滞,不良反应较少,对产程有一定抑制,但对分娩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水针镇痛应用于产妇分娩第一产程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水针应用于产妇分娩第一产程的镇痛效果以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住院分娩的足月孕产妇11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在第一产程活跃期开始采用水针7个点注射,对照组在第一产程活跃期只给予常规护理。水针注射后,观察两组的疼痛改善程度、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阴道出血量、分娩方式及新生儿评分等。结果观察组疼痛明显改善,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产妇活跃期时间和阴道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明显下降,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新生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针注射应用于第一产程镇痛,镇痛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降低剖宫产率,并且该法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瘢痕子宫产妇经阴道分娩不同分娩阶段实施硬膜外镇痛对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愿接受阴道试产的瘢痕子宫产妇80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在产妇规则宫缩时(在潜伏期)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B组在产妇分娩活跃期(宫颈扩张≥3 cm)给予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两组产妇中转剖宫产手术例数,第一产程、第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VBAC)成功的影响因素,探讨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90例行阴道试产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其中210例孕妇成功阴道分娩,选取180例作为观察组,80例试产失败行剖宫产术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成功的影响因素,比较2组母婴结局。结果经单因素分析,2组胎头方位、胎儿腹围、胎儿双顶径、宫高、胎膜早破、Bishop评分、产时硬膜外麻醉等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ishop评分、胎儿腹围、胎头方位、产时硬膜外麻醉为VBAC成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2组产妇子宫破裂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住院率、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24 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影响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成功的因素较多,产前应科学评估,若未出现剖宫产术指征,应在密切监护下指导产妇进行阴道分娩,改善母婴结局,提升母婴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